文丨魏冰 龚方毅
丨龚方毅
经过近半年的产能爬坡,小米汽车月交付量从 4 月的逾 7000 辆升至 10 月的逾 20000 辆,带动三季度小米汽车收入环比增加 52%、至 95 亿元。到 11 月 13 日,小米提前完成全年 10 万辆的 SU7 交付目标。
规模效应亦帮助小米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部门的毛利率升至 17.1%,环比提升 1.7 个百分点。业绩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等高管回答了市场关切的毛利率、产能、门店网络等方面的问题。
毛利率
三季度小米汽车等创业新业务毛利总额 16.6 亿元。官方解释主要由于 ASP (平均销售价格)上升,以及核心零部件价格和单位制造成本下降所致。经调整净亏损 15 亿元。
产能
小米汽车应用显示,目前用户订购小米 SU7 标准版,要等 25 周至 28 周提车。订购 Pro 版的用户需要等 22 周至 25 周,订购 MAX 版本的需要等 20 周至 23 周。即用户若现在订购小米 SU7 ,最快要明年 4 月中旬提车。
今年 5 月,雷军在微博上宣布,小米汽车工厂在 6 月 开启双班生产。6 月小米交付量突破一万辆,相较于 5 月交付 8630 辆有明显提升。
小米汽车只有一个工厂,根据公开资料,一期工厂的额定年产能为 15 万辆,平均下来月均产能 1.25 万辆。目前,小米二期工厂也在建设,将于明年 6 月中旬竣工。
渠道
最后附上小米 2024 年三季度主要财务表现:总收入 925 亿元创新高。销售、行政和研发费用 136 亿元,同比多支出大约 26 亿元。营业利润 60 亿元,同比增加 20%。
官司赢了美国!财报业绩爆表!雷军为何笑不出来了?
5月26日,中国 科技 圈最开心的人,当属雷军,一边是诉讼官司赢了美国,被移出制裁名单,一边是2021年Q1捷报传来,总营收769亿、净利润61亿创小米史上最好成绩!但双喜临门的雷军,笑容背后,尽是焦虑——小米的高端梦仍存变数!
01,斩获史上最佳季报,雷军笑早了?
2021年5月26日上午,雷军第一时间转发小米被美国移出制裁名单的好消息,随后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秒速跟转,并佐以“我们赢了!”的文案,在异国他乡,凭法律武器,赢了官司,也难怪小米高层大有扬眉吐气之感。
就在小米上下一片欢腾之际,5月26日晚,捷报再度传来,小米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正式揭晓,营收和净利增长创单季 历史 新高,雷军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骄傲,连发多条微博“奔走相告”,一度表示要喝一杯“庆功酒”。
作为中国知名 科技 公司的小米,赢了美国诉讼,又斩获史上最漂亮的单季业绩,确实值得鼓励,小米一季度财报细看之下,我们发现除了营收和净利创新高之外,还有两大亮点:
一个是小米的核心主业智能手机,在Q1收入高达515亿元,同比增长69.8%,毛利率高达12.9%,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达到4940万台,排名全球第三,增速高达69.1%。
另一个是IoT设备和生活消费品业务表现强劲,综合收入高达182亿元,同比增长40.5%。
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雷军十年磨一剑,给小米定下的“手机 AIoT”核心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小米集团的大方向走对了。
但是,也不能报喜不报忧,这份漂亮的季报背后,仍然能看出雷军笑容背后的隐忧:
早在2020年开年,小米就启动了全力冲刺高端市场的策略,并且将红米打包交给卢伟冰专攻下沉市场,小米数字系列和MIX系列等全力往上攻。 主力机型售价也飙到了3000+,彻底宣告1999时代的结束。
然而依据小米2020年财报估算,小米10系列在2020年前十个月全球总共出货约350万台,这个成绩还远远算不上站稳高端,那究竟旗舰机卖多少才算立稳脚跟?业内没有明确的标准,这确实给一些公司留下了营销的空间。
但,我们可以参照公认的高端品牌,苹果、三星和华为的出货规模来评判,苹果单款新品(iPhone系列)年销量在6000~8000万规模级别,三星双旗舰(S系列+Note系列)新品年销量也在6000万+级别,华为的双旗舰新品(P系列+Mate系列)年销量也在3000万~4000万+级别。
而这三个品牌的机型,均价最低也在5999+级,最高更是+。
所以,当雷军拿出价格统计口径3000+的数据,而且全球才300万台的单季量(就算后面三季都能达到这个量级,那撑死就是1200万的量)摆到台面,说高端站稳之时,多少有些缺乏说服力。 当然,相比小米自己,进步是巨大的,基本在3K+价位,一个季度卖出了过去一年的量。
而小米拿下国内4000~6000元价位段安卓手机的销量第一还有不容忽视的客观因素:
华为被制裁,整个2021年一季度都没有新机可发,并且,连老旗舰都严重缺货,三星国内市场江河日下,OPPO和vivo在5K+价位段表现乏力以及小米11系列诱人的配置和极限性价比。 此外小米并没有统计具体的出货台数。 所以300万台中,售价在4000~6000的机型在国内共卖出了多少台?成了待解之谜。
我们虽无法精准测算小米卖了多少台4000~6000价段的机子,但是通过一些电商平台的数据,还是可以反估销量情况的。 依据2021年4月份的《京东自营手机销量排行榜》,我们发现,高端机型真正上榜的只有iPhone 和严重缺货的华为。 Redmi和荣耀X10这些低端千元机不作为统计对象。 而去年秋天发布的Mate 40 Pro仍然能斩获10万+的销量,小米的新品11/11 Pro/Ultra未见一个上榜。 注意,Mate 40 Pro售价是6499元起。
华为商城、天猫、苏宁等电商平台的数据就不再一一统计了,基本也跟京东的表现出入不大,均价远低于Mate 40 Pro的小米11新品系列,月销量仍远不是华为老机型对手。 这似乎也佐证了一条:真正的高端话语权,小米仍未拿到。
堆料拉满,配置豪华,定价厚道的小米为何卖不出比华为更高的价?还有一点比较可怕的是,华为缺货都有人加价买,而小米11 Pro/ Ultra才发布几个月就被迫“降价”卖,某平台降幅高达600元,这背后的逻辑才是雷军焦虑的深层次原因!
02,剑指全球第一!小米凭什么?
尽管3000+就开始计算为高端机区间,这个统计口径存疑(因为在国内市场,随便一台今年新出的中端机,都可以卖3000+的价),也尽管小米11系列后劲不足(尤其是 Pro和Ultra的降价促销),但不妨碍野心勃勃的小米,公开提出拿下全球第一的大目标。
2021年5月24日,在小米2021年度校招生集中培训会上,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信心满满地公布小米大目标:“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手机业务实现全球第一!现在小米全球排名第三,比较大的概率,在6月份结束之后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
超过苹果,如果单纯从出货量上来说,不是没可能,苹果每年一机打天下,小米加红米每年推出的机型至少几十款,援引小米财报,2021年Q1共出货4940万台小米,而我们已知,这其中3000元以上的总共才出货300万台,也就是说剩下的4640万台都是3000元以下的低端机,这也刚好佐证了第二组数据
上表为2021年Q1全球手机利润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一季度全球手机行业利润突破了一亿美元,这其中,单苹果一家,就干走了42%的份额,就问你恐不恐怖?排名第二的是三星,拿走34.4%的份额,小米排在第5,份额为13.3%。 不算三星和苹果,在国内,小米的盈利水平也是在OPPO和vivo之后的。
所以,大体可以得出第一个推论: 小米在牺牲利润换规模,为出量而出量。
而恰恰因为盈利能力所限,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米的研发水平,我们继续看数据,欧盟委员会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版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依据全球企业2019年财报统计出了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2500家公司,其中中国共有624家中国企业入榜:
华为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三,2019年研发投入1326.99亿元,结合2021年3月31日华为发布的2020年度财报数据,2020年,华为研发总费用为1418.93亿元,超过了BATJ国内四大 科技 巨头的总和。
小米排名中国第15,全球第187,2019年研发投入70.47亿元,另据雷军在2021年1月7日的小米百万美金技术大奖颁奖典礼上透露,2020年,小米总共投入了100亿人民币做研发,排进了中国公司的前20名。
所以,我们就能看出,在研发投入层面,小米和华为相差了1300多亿的鸿沟。
小米研发投入虽然也不低,但跟真正的高端手机厂相比,没有任何优势,那注定在智慧成果的产出上会严重受限。
这也是影响小米产品溢价能力的最核心原因—缺乏一流的自研核心技术。
拿最核心SoC芯片层面的技术积累来说,华为和苹果三星等一流巨头均拥有自研SoC的能力,而小米的最新突破,也仅仅是在MIX Fold发布会上展示了自研的ISP。
什么意思?就好比华为能造一个房子,小米目前只能造这个房子里面的一面镜子,ISP之于SoC远不是最难的,CPUGPUbaseband……哪个都能卡住小米的脖子,所以,小米当下只能“坐享其成”花钱从高通买。
问题来了,小米能买,OPPO和vivo等同样能买,小米如何能做到在用同一计算平台的基础上体验吊打友商?谁研发实力比小米弱呢?这就决定了,在最核心技术层面,小米拉不开与友商的差距。
软件系统上,都是基于Android的深度定制,各有特色,谈不上谁碾压谁,唯一的变量,先卖个关子,留到文末讲。
另一方面,小米配置是上来了,但是手机的ID与CMF设计,总还差点意思。 跟其余的高端机型比,会有品质感稍逊的落差,这也小米需要继续攻坚的。
高端要打通,还有一块核心层面,即品牌认知度(品牌力),提起高端,大家会想到苹果三星和华为,但不会第一时间想到小米,用户心智的攻破靠的是硬核科研实力与综合产品体验的支撑。 所以研发实力与品牌影响力是相辅相成的。
即便不谈华为(毕竟已经被迫退出手机赛道了),在国内,还有OPPO和vivo等家喻户晓的国民手机品牌,而且,大众对OV的产品没有什么性价比的执念,OV的全面高端化,同样会形成对小米的制衡。
山中无老虎(华为)、猴子也难称霸!
由是,在研发和品牌力不足以领先国内友商一个身位之前,遑论全球第一的豪言?超越华为之路漫漫,小米仍需努力。
后记:手机江湖惊天变!
饱受制裁的2020年,华为仍拿下了中国第一的份额,实属不易,小米紧随荣耀之后,排名第五,同样也是年前,任正非挥泪“斩”荣耀,独立后的荣耀与华为正式分家,但也带走了希望的“火苗”。
华为的星星之火,是什么?是人才,荣耀带走了8000华为干将,这其中有4000名是原华为手机部门核心研发人员,不夸张地说,不谈华为,当前国内研发潜力最强的手机公司,极可能是新荣耀。
(另有消息显示,荣耀也有可能在后续获得适配华为自研的鸿蒙系统的权限,相比之下,这也算一个差异化竞争卖点)
这就是国产手机江湖希望的火苗和最大的变量,荣耀目前渠道和供应链均已恢复,而研件平台也选择了跟小米和OV同样的高通,接下来就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也正因为新荣耀这个“破局者”的存在,小米和OPPO及vivo谁都不好说会称霸中国或世界。说来也巧,当承袭了华为的技术研发底蕴荣耀喊出—目标国内和全球第一!的豪言时,胜利的天秤最终会倒向哪边?
腥风血雨的手机江湖谁会笑到最后?
参考资料:
1,小米2020年财报和2021年一季度财报
2,华为2020年财报
3,Trustdata、欧盟委员会、countpoint、京东等机构数据
4,新浪 科技 /微博/老板联播等相关图证
实探小米汽车亦庄“总部”:办公区尚未启用 紧临芯片项目
继9月1日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成立之后,时隔不到三个月,一家名为小米 汽车科技 的公司注册在了同样的地址。
资料显示,小米 汽车 两家公司的所在地位于小米集团的园区内部,园区占地面积广阔,由办公楼、生产工厂以及仓储物流三部分组成。 记者从多位内部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现在园区内大概有1000人,小米 汽车 的办公范围或占据四层楼的空间,目前正在装修中,估计还需要一些时日才会完全修缮好,现在还未见到小米 汽车 的相关员工。
据了解,雷军曾表示,小米 汽车 将是其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为此,他愿意押上人生积累的所有战绩和声誉,为小米 汽车 而战。 12月6日,小米 科技 (武汉)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由雷军变更为曾学忠,而这一行为纷纷被外界解读为此举是雷军在为造车做充足的准备。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几个月以来,小米 汽车 动作频频,持续高薪“招兵买马”之后,小米 汽车 的团队已经扩充至500人,而“旷日持久”的小米 汽车 落户地“争夺”战也终于尘埃落定。 近日,北京经济开发区和小米 科技 举行了签约仪式,将在北京经开区建设小米 汽车 总部基地、销售总部和研发总部。
据有关消息透露,小米 汽车 工厂最终选址马驹桥金桥区域,与经开区路南区一路之隔,未来可以与奔驰、北汽等一起利用M21支线(奔驰专线)运送车辆。 对于进入北京经济开发区的未来展望,小米集团表示,将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目前首辆新能源 汽车 预计2024年下线并且量产。
为什么是亦庄?
记者从天眼查中查询到,继9月1日小米集团在北京经济开发区注册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之后,时隔不到三个月,小米集团又注册了一家名为小米 汽车科技 的公司,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大致相同,主要从事新能源车整合制造、技术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销售 汽车 等活动。 两家公司的地址均为科创十街,注册资金加起来达到 110亿元。
记者前往该地发现,该地为小米集团的产业园区,在园区内,办公楼有ABCD四栋楼,其中ABD栋楼高约10层,A栋楼墙上挂着醒目的小米集团橙色标志,而C栋楼较其他三栋楼低矮,墙外挂有“金山云”公司字样。
根据多位工作人员的介绍,目前C栋楼是金山云公司人员办公之地,A栋楼则由小米集团的工作人员所用,其他两栋楼几乎都处于空置状态。 有内部工作人员透露,小米 汽车 的工作人员将极有可能在B栋或者D栋楼中进行办公。
夜幕降临时,记者发现,只有A栋2层和6层有几间办公室亮着灯光,工厂也较为明亮,B、D栋楼则毫无光亮。 在下午五至六点时,记者在门口等待多时,也并无看见工作人员下班之后鱼贯而出的场景,只有廖廖几人匆忙离开。 与对面京东大楼的灯火辉煌相比,甚是冷清。
有内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所小米园区的工厂主要生产小米手机等硬件设备,库中储存的货物也均为小米相关手机或者智能产品。 不过在记者走访此期间观察到,有不少物流车在园区内绕着既定的轨道卸货运货,之后再驶出大门。
记者围绕园区周围一圈发现,大多为各种企业的工厂,小米集团园区东门对面则有一重大项目在施工,该项目涉及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和封测环节。 除此之外,区内已布局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等新能源整车企业,以及一批“三电”配套企业,产业链较为完善。
有消息透露,小米 汽车 工厂最终选址马驹桥金桥区域,与经开区路南区一路之隔,未来可以与奔驰、北汽等一起利用M21支线(奔驰专线)运送车辆。 至于为什么没有选在经开区的 汽车 产业区路南区,业内人士猜测,可能因为路南区未开发区域主要还剩VII-2街区,而北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已经占用了VII-2街区南侧产业区的一部分用地,VII-2街区北侧地区已经规划为路南居住区,去年才形成了阶段性成果,不想再因小米 汽车 的到来变动路南区VII-2街区原有规划,于是就将小米 汽车 放在了旁边的马驹桥金桥区域。
对于小米 汽车 落户亦庄,北京经开区展现了重视,其对外宣布:未来将发挥小米 汽车 项目“链主型”项目的引领带动优势,促进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的核心零部件、车规级芯片、车载计算平台、车控操作系统等在北京经开区集聚融合发展,并带动京津冀产业协同。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则对此表示,北京经开区将举全区之力,在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的积极推进下,为小米 汽车 项目做好保障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日投产,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抢占未来 汽车 产业发展高地,将小米 汽车 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 汽车 民族品牌,为北京建成全球智能网联 汽车科技 创新高地作出贡献。
汽车 团队已扩充超五百人
小米造车的消息始于今年3月,经过一番扑朔迷离之后,小米集团终于发布公告,表示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领域。 小米 汽车 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兼任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自小米正式宣布加入造车行列以来,一度组织过多次招聘。 从6月份开始,小米官网就开始陆续招募与 汽车 行业有关的人才,招聘岗位包括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决策规划、毫米波算法、开发工具、前端平台开发、嵌入式软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图、仿真平台等,均与自动驾驶领域有关。
11月23日,小米集团发布第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智能电动车业务推进顺利,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 而在此之前,小米在9月1日对外表示造车团队达到近300人。 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小米 汽车 团队又猛增了200人。
据了解,小米集团任命原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为小米 汽车 副总裁,负责产品、供应链及市场相关工作,向雷军汇报;小米的早期员工、原 MIUI 生活黄页业务负责人刘方,是当前小米 汽车 的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同样是小米早期员工之一、原互联网三部总经理于锴是小米 汽车 智能座舱负责人。 除此之外,小米 汽车 的核心高管刘德、王翔、洪锋、卢伟冰等均系小米手机高层。
随着核心团队逐步到位, 汽车 供应链生态也逐步完善。 在 10月中旬的小米产投Demo Day上,小米通过小米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小米产投)投资的102家企业中,就有40多家企业与 汽车 相关。 这些企业主要涉及动力电池、传感器、芯片、 汽车 电子零部件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并且不少企业都是细分领域中的头部企业。
仅在动力电池领域,小米集团就已经投资了5家公司,分别是:中航锂电、蜂巢能源、珠海冠宇、赣锋锂电以及卫蓝新能源,而在自动驾驶方面,小米集团同时押注了4家激光雷达公司,包括禾赛 科技 、Innovusion(图达通)、北醒光子以及速腾聚创。 在芯片与传感器基础上,小米更是广泛撒网,其已投资了包括纵目 科技 、几何伙伴、智行者与Momenta等在内的多家公司。
在销售渠道上,小米也在做足准备。 日前,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国际部总裁卢伟冰通过微博表示,小米之家未来就要承担小米 汽车 销售和服务的责任,并且做好小米生态链基于用户场景的联动体验,所以肯定要开大店,才能把 汽车 放下。 小米内部的新目标是在2~3年内开设3万家门店,对中国县乡市场形成全面覆盖。
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后 小米汽车尚缺造车资质
近日,小牛创始人李一男的造车创业项目,随着自游家NV的亮相进入了新阶段。 而早期高调宣布造车的小米、网络反而推进缓慢,股价也在不断下跌。 当然也不是全是坏消息,小米先是内部邮件确认,任命 ARCFOX 极狐汽车前 总裁 于立国,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工作、专项业务推进以及小米汽车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 另外,2022年北京市将继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802亿元。 其中在先进制造业栏目中,小米汽车项目排在新建项目第一位,意味着将在今年加快开工建设。 这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造车项目入选北京市重点工程 每年年初,各地政府都会发布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坐拥首都优势地位的北京市也不例外。 据市发改委日前介绍,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2022年北京市将继续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突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新需求,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 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802亿元。 去年的11月27日,北京亦庄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约仪式举行,随着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告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 据悉,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而在签约之后,小米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项目,也入选了今年的北京市重点工程计划,先进制造业栏目中,小米汽车项目排在第一位,意味着将在今年加快开工建设。 目前,相关的土地腾退和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 小米汽车制造基地将坐落于亦庄与通州交界的马驹桥智造基地,其中一期是一片农田,二期则涉及村落拆迁。 据悉,马驹桥智造基地腾退指挥部去年已经成立,制造产业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总占地650公顷(9750亩),分东部3300亩、西部4平方公里(约6000亩)区域。 按照最快的工期建设,小米制造基地估计需要一年的时间,毕竟它是全新的入局者。 像 特斯拉 这样的熟手,上海超级工厂也用十个月的时间,创造了行业纪录。 因此,首款车2024年推出也算是按照既定节奏了,不知道是否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而目前,小米汽车相关的高层管理人员正逐步到位。 造车高端人才基本到位 尽管工厂建设还是加速推进,不过小米汽车的在人才引进上也是不惜重金。 首先挖角吉利研发关键人物——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或许是竞业协议的限制。 胡峥楠加入了雷军管理的顺为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 今年年初,小米集团发布内部邮件称,任命于立国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小米汽车北京总部政委,负责统筹小米汽车综合管理工作、专项业务推进以及小米汽车北京总部组织和人才建设。 这个任命可以看出,极狐的工作经验让于立国成为小米汽车的二号人物。 而除了汽车行业内人才,雷军还将一批精兵悍将投入造车业务,包括小米集团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卢伟冰、CFO林世伟,以及分管人事、大家电等业务的几位联合创始人。 可以说,为了造车小米重金投入,承诺要在10年内拿出100亿美元,而且首批已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造车资质依旧是拦路虎 除了人才和基地基本准备就绪,造车资质依旧是小米的拦路虎。 此前有消息称小米有意收购宝沃工厂,而现在自建基地,或许是要找更便宜的造车资质,当然也可能依靠北京市政府来申请造车增资。 而以蔚小理为例, 蔚来 采用的代工模式,用的是 江淮 的生产资质,理想则是通过收购力帆工厂获得生产资质。 小鹏先期是海马代工,后续自建工厂获得生产资质。 尽管小米,作为蔚来和小鹏背后的投资人,雷军对造车这件事有多烧钱应该不陌生。 但为了IT企业转型,雷军依旧大手笔造车,也算是顺势而为。 毕竟苹果、华为等早已开始布局汽车行业。 财报显示,小米2020年全年净利润130亿元。 如果按照雷军计划,每年拿出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造车,相当于花掉小米一半的净利润。 这样的烧钱造车,并未让雷军停步,相反为了造车小米还先后投资了包括纵目科技、禾赛科技、几何伙伴、裕太微电子、孔辉汽车、黑 芝麻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智能、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等在内的多家供应链企业,涵盖ADAS、高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4D毫米波成像雷达、车载芯片、电池等众多核心技术领域。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