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七
据新华社北京电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昨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 黄春平说,发射计划延期,“并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工作周期决定。 ”“神舟”七号火箭每一个部件都需要经过复杂的工作周期,首先要进行单样技术攻关,攻关合格后再设定方案、原理考核,之后进入抽样阶段。 这一阶段要解决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要通过性能指标测试,二是原材料、加工等工艺能力要在工厂的生产能力范围内。 搜燃抽样合格后,再修改设计,做试样生产,再进行产品实验,最后进入工厂生产。 此外,还要请相关专家进行测评。 因此,“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 黄春平介绍,与“神五”、“神六”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 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据悉,“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 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 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航天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活动。 ”专家介绍,“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员必须在地面做充分的试验和训练,其地面训练一般在一个对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里进行。 这种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试验房里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拟太空的失重现象,然后航天员在水池里面进行出入舱和舱外操作训练。 专家称,“神舟七号”将具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几项必备条件。 首先,会提供航天员在舱外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舱外航天服,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航天服的手套既密封又灵活,头盔透明密封。 其次,出舱背包有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其控制系统配有的喷气装置使航天员可以借此控制行走方向。 据悉,航天服和背包构造复杂,技术难度大,造价昂贵,美国生产的一套航天服约为150万美元。 第三当然是必须拥有技术操作熟练、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稳定的航天员。 “目前,‘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还要攻关,宇航服的研究进度决定了‘神七’进度。 ”黄春平又补充说,“不嫌颂过,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 黄春平说,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神舟五号”时,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只是对一人一天上太空的考核,当时杨利伟仅待在返回舱里,轨道舱的舱门是紧闭的。 此次“神舟六号”虽然在外形上与“神舟五号”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两名航天员将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从事多人多天的空间飞行作业程序。 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两名航天芹漏郑员就是在‘一室一厅里活动。 ”而到了“神舟七号”,航天员除了在“一室一厅”里活动外,还将走出“厅”,从轨道舱侧面的窗口出来在太空行走。 据介绍,“神舟七号”对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出舱设备、结构气密性要求更高,因此“神舟七号”会在外形上与“神舟六号”有明显的不同,相关系统也会有所改变,特别是轨道舱。 通常飞船发射上太空后,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之前,会先在气闸舱内进行2-3小时的适应性准备,在气闸舱内穿戴好舱外航天服,背上背包,带好用品。 实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所穿戴的航天服体积庞大,地面重量就达125公斤,根本不像在地面穿衣戴帽那么容易,必须在其他航天员的帮助下才能穿上。 “所以‘神舟七号时上天的航天员起码得两人,这样可以相互配合,至于会有多少人出舱活动则未定,估计会是一人进行太空行走。 ” 据黄春平预测,“神舟”七号将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 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神州七号是中国航天的重要阶段,现在神舟七号运载火箭已经开始研制,按照计划是在2008年实现发射。 届时,神舟七号将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技术。 原订2007年发射,但由于部件的技术问题被推迟了半年,计划2008年发射。 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的仍然是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此前这种火箭已经成功地将六艘神舟飞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 目前新一枚运载火箭元器件的采购与生产已经展开。 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说,这一次他们将采用质量更高的元器件。 针对前几枚火箭的飞行情况,科研人员还将对这枚火箭进行局部改进,来进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 此外,他们还考虑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摄像头,使火箭的工作状态更直观。 从神舟七号开始,我国进入载人航天二期工程。 在这一阶段里,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 整个二期工程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担任。 荆木春表示,十一五期间,他们要把载人航天二期工作基本完成,最后完成有人的交会对接工作,预计还有五六枚火箭的发射任务。 与神五、神六不同的是,“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 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神舟’七号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还要攻关,宇航服的研究进度决定了神七进度。 ”黄春平又补充说,“不过,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 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今报“神六”特派记者杨非10月17日发自北京 去年5月31日,胡总书记在中国科技馆视察工作时,一个孩子非常天真地对总书记说:“胡爷爷,杨利伟坐了神舟五号,我想做六号上太空。 ”另一个小孩过来说:“他坐了六号,我想坐七号。 ”胡总书记说:“不要急,不要急,六号、七号坐不上,不是还有八号、九号嘛!” “神五”杨利伟,“神六”费俊龙、聂海胜。 那么,谁将是中国第4个登上太空的航天员呢?“神七”何时出征太空?英姿飒爽的首批女航天员是否有机会在“神七”上出现?针对这些悬念,我们采访了中国的航天专家。 航天员像开飞机一样驾驶“神七” 从“神六”成功发射的那天起,“神七”是否载人就成了各方争论的一个话题,媒体、专家传达给各方的是“无人机”和“有人机”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神七’要加一个人,每次加一个人有什么意义呢?” “我可以告诉大家,‘神七’意义不在于加1个人,而且‘神七’不准备再载人。 ” “‘神七’是无人的?” “对,‘神八’才载人。 ” “‘神八’会送几位航天员到太空?” “现在还不知道。 ” “你说‘神七’是无人机,无人机里面会带什么东西上天呢?” “现在还不知道,还不能说。 ” “只是无人机是确定了?” “嗯” 这是10月14日下午,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设计师林文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一段对话。 今年69岁的林文杰虽已到了退休年龄,但是由于像他这样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很难得,至今仍工作在一线。 从今年8月到酒泉发射基地直到“神六”发射前,他一直为“神六”做最后的安全保障检测。 据他透露,“神七”将于2007年6至10月间择机发射。 “神八”定于2009年发射。 届时,“神八”将实现宇航员出舱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 “将来‘神七’是二期工程,会有一些改进方案,包括可靠性要实验一下再上人。 ”10月15日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神六”运载火箭控制系统顾问孙凝生向记者透露说,没有人的感受,采取的措施就有区别了,而且人的感受是一方面,另外还有很多的参数进行测量,会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实验大都是靠参数。 然而,中国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的情况却截然相反。 他告诉记者说,“神六”两名航天员13日先后进行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四大项“在轨干扰力”实验,结果表明航天员较大幅度动作对飞船姿态影响微小,飞船姿态保持良好。 飞行在太空中的航天员费俊龙获知结果后,第二天就在飞船上连续做了4个前滚翻。 张柏楠说,这是航天员自己在游戏,不是事先安排的。 此次空间飞行结果表明,从刚升空到准备返回,费俊龙和聂海胜任何时间都能正确发出指令、准确控制各种设备,舱门开关等动作较大的操作也能一次成功。 张柏楠介绍说,有了这次实验的基础,“神七”将安排航天员“像驾驶飞机一样驾驶飞船”! “神七”航天员准备展开太空行走 “下一次‘神七’要到太空行走,‘神八’、‘神九’要建交会对接吗?”10月14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六号总顾问戚发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肯定了这一提问:“说得很准确。 ” 戚发轫院士认为,人上天不是旅游,是完成对空间环境的研究、开发、利用。 以前杨利伟只是第一步去试一试,要想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多人多天,比方说要去组装一个空间站或者修理一个卫星,人就得出舱,出舱起码得两个人。 以后要去空间站坐运输工具去,要对空间站进行对接,打开门以后把里面的人接出来。 从国外来讲,他们花了很多次的试验来做这个事情,现在按照我们的计划,“神七”希望人能够出舱,老百姓的话叫空间行走。 “当然出了舱还有离舱多远?也可以离得近一点儿,也可以离得远一点儿。 ”戚发轫院士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国就要解决交会对接,交会对接起码得有3个人。 所以我们飞船要有这个能力:3个人在天上待7天,上去的时候可以带300公斤的东西,回来的时候可以带一百公斤的东西。 假如这次很成功,就不需要再试两人多天,那我们下次就出舱了。 2 神州七号大揭秘 戚发轫院士认为,将要出舱的“神七”必须在神舟六号的基础上解决两个比较大的问题。 现在航天员有一个密封舱,在这个舱里穿航天服。 离开这个舱就没有了空气,所以航天服本身就必须能供给氧气。 第二是没有温度控制时,航天服能保证他正常的温度,所以这个航天服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密封舱,这方面挺复杂的。 更高级的航天服还可以装上发动机,一点火就走了,相当于一个小飞船一样,要出舱得具备这几个条件。 http:///i?ct=&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1%D6%DB%C6%DF%BA%C5&in=&cl=2&cm=1&sc=0&lm=-1&pn=4&rn=1&di=&ln=2000http:///i?ct=&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1%D6%DB%C6%DF%BA%C5&in=8503&cl=2&cm=1&sc=0&lm=-1&pn=0&rn=1&di=&ln=2000 戚发轫院士说,将来我们船上要有一个气闸舱,人穿好航天服进去,把门关上,把外面的门打开出去,假如一打开门气就放光了,所以有一个气闸舱。 “我只是说两个主要的,作为航天员有一个舱外的航天服,作为我们飞船来讲,得有一个气闸舱,要保证原来的舱里保证有一个大气压。 ” 10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会上正式宣布,2007年,中国要实现太空人出舱,在太空行走的目标!2009年到2012年,中国将完成发射目标飞行器,同时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神七”能搭至少3位航天员 在谈到我国现有火箭产品能否满足“神七”要求时,“神六”火箭系统专家顾问组组长黄春平介绍说,到“神七”时,飞船的容量会相应增加,会上3名航天员。 根据任务的变化,运载的飞船产品重量在增加,因此对火箭产品的要求推力也相应增加。 “神六”发射飞船有效载荷是8吨多,将来有效载荷要扩大。 新的大型运载“神七”的火箭方案已经制订完毕,正等待国家批准。 目前部分产品已经出来了,样机都有了。 但是还要进行大量的地面试验。 从1999年起,黄春平先后担任了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火箭系统总指挥。 “神七”飞船要进行精装修 在谈到将来的飞船会是什么模样时,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告诉记者:“我给你举个例子,就像我们有个毛坯房,买房子买个毛坯房,你是一家三代同居还是小两口,就根据你这个要求重新装修,毛坯房都一样的,基本外型绝对不会有变化,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不会有变化,但是里边一开始就杨利伟一个人,也不要厕所,也不要厨房,也不要睡觉的地方,现在两个人了,有厨房、有厕所,到3个人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要搞交会对接的时候,以后要出舱了,基本上构型不会变,内装修是要变化的,而且是精装修。 ” 航天员清华读硕士跟“神七”有关 据了解,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航天员在空间的活动明显增多而且复杂。 现役的这14名航天员在将在不久的将来进入清华大学进行大修、读硕士。 那么,他们的进修与他们将来的任务是不是有直接关系呢?他们这个航天大队的队员谁还有可能再次上天呢? “应该说不是那么直接,但是还是有间接的关系。 ”戚发轫院士说,未来对航天员要求素质很高,他除了要对驾驶的飞船有了解之外,还要有比较好的基础知识。 假如说他的基础专业学得很好,他就接受得非常快、非常容易。 像当年我们培养空军战士,都是小学文化的人,就很困难,现在都是大学生。 这个基础工作很重要。 另外从发展上来看,航天员可以转为有效载荷专家,比如我是搞物理的、我是搞生物的,我就可以搞这个实验。 过了45岁、50岁不能当航天员了,怎么办呢?我还可以当有效载荷专家嘛,非常有好处的,不是当前就能立竿见影的。 谁将跟“神七”一起飞天 10月14日,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的前庭生理学专家于立身教授接受今报采访时曾表示,对于航天员来说,年龄过大过小都不好,38岁为飞行的最佳生理年龄,43-45岁则开始走下坡路。 那么,谁最可能成为我国第4位飞天的航天员呢?如果如专家所言,“神七”系无人驾驶飞船,这是否意味着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吴杰将可能因为年龄原因而无缘飞天呢?14人的航天大队的其他队员会不会杀出像费俊龙这样的“黑马”呢? 如果是有人驾驶而且是3人驾驶,那么,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和吴杰又有什么样的组合呢?我国第一批航天员、空军某部少将方国俊曾告诉今报记者,目前我国新一批的航天员尚没有进入培训阶段。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神七”或“神八”的航天员仍然是现在的14名航天员呢? 对此,现役航天员吴杰就在“神六”发射前表示,跟他搭档的翟志刚优点很多,最起码通过“神五”的考验,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航天员,在他们航天员大队非常优秀。 第二,他的反应非常快,在训练中处置特殊情况,判断、决策非常准确。 第三,他比较刻苦,通过训练来看,其他人的特殊情况手册起码有这么厚,在处置紧急特殊情况下,他能够不看手册,进行训练。 他训练自我准备到很充分的一种地步。 再就是他本人性格比较开朗,知名度也很高,到了什么地方都是欢声一片、笑声一片。 吴杰还表示,就算这次“神六”没上成,但“神六”又成了一个起点了,只要还在这个队伍中,就一定会为圆太空飞行的梦想去奋斗,而翟志刚也说:“不光是‘神六’,‘神七’如果仍然擦肩而过,‘神八’还要会继续努力的,永远会努力下去。 ” “神七”上会不会有女宇航员 未来的“神七”上会不会有英姿飒爽的首批女航天员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副、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庞之浩教授做客人民网时说,我国将从明年开始选拔女航天员,选拔和培训一个航天员需要3到5年的时间。 而他预测“神七”在两年以后发射且可能进行首次太空行走试验。 这也就意味着“神七”不可能有女航天员上天。 东方今报 【“神七” 设备】 宇航服、出舱背包、航天员:确保太空行走进行 我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第二步和随后的第三步计划包括,开展航天员出舱活动试验,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 专家解释,航天员出舱活动试验,就是航天员从新型的“神舟”飞船的密封舱出来进行太空行走。 自1965年前苏联航天员走出“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停留了24分钟后,至今美俄两国航天员共进行了近250次舱外活动,累计在舱外停留的时间达1000多小时。 “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的目的,是为了维修、装卸、更换和回收航天器及航天器的外部设备。 ”专家称,“神舟七号”将具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几项必备条件。 首先,会提供航天员在舱外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舱外航天服,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航天服的手套既密封又灵活,头盔透明密封。 其次,出舱背包有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其控制系统配有的喷气装置使航天员可以借此控制行走方向。 据悉,航天服和背包构造复杂,技术难度大,造价昂贵,美国生产的一套航天服约为150万美元。 第三当然是必须拥有技术操作熟练、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稳定的航天员。 【“神七” 设计】 各种要求比“神六”都高一些 “神舟五号”时,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只是对一人一天上太空的考核,当时杨利伟仅待在返回舱里,轨道舱的舱门是紧闭的。 此次“神舟六号”虽然在外形上与“神舟五号”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两名航天员将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从事多人多天的空间飞行作业程序。 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两名航天员就是在‘一室一厅里活动。 ”而到了“神舟七号”,航天员除了在“一室一厅”里活动外,还将走出“厅”,从轨道舱侧面的窗口出来在太空行走。 据介绍,“神舟七号”对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出舱设备、结构气密性要求更高,因此“神舟七号”会在外形上与“神舟六号”有明显的不同,相关系统也会有所改变,特别是轨道舱。 通常飞船发射上太空后,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之前,会先在气闸舱内进行2-3小时的适应性准备,在气闸舱内穿戴好舱外航天服,背上背包,带好用品。 实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所穿戴的航天服体积庞大,地面重量就达125公斤,根本不像在地面穿衣戴帽那么容易,必须在其他航天员的帮助下才能穿上。 “所以‘神舟七号时上天的航天员起码得两人,这样可以相互配合,至于会有多少人出舱活动则未定,估计会是一人进行太空行走。 ” 【“神七” 训练】 航天员在水池里模拟失重现象 据悉,“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 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 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航天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活动。 ”专家介绍,“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员必须在地面做充分的试验和训练,其地面训练一般在一个对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里进行。 这种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试验房里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拟太空的失重现象,然后航天员在水池里面进行出入舱和舱外操作训练。 【“神七” 发射】 明年发射可能性不大,交会对接是下步计划 充满神秘感的太空行走让人期待,“神舟七号”会在何时发射呢?“‘神舟七号明年发射的可能性较小,但相关工作已在进行。 ”进行太空行走之后,下一步将实行交会对接(即两个飞行器在太空上实行精确对接),这些都是载人航天里最重要、最关键的基础技术。 交会对接一是要实现人员交换,二是进行物资(科学仪器、生活用品、废品等)交换,对接活动将会在一个密封性极佳的通道内进行,因而“神舟七号”之后的飞船在外形上还会有变化
神舟7号发射过程的介绍
17时30分:航天员出征仪式。 胡锦涛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亲切看望执行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并为他们壮行。 18时许:三名航天员抵达发射场。 确认技术状态后,航天员先后进入神七返回舱。 轮孙18时35分许:翟志刚开始用指挥棒尝试操作。 21时09分许:神舟七号发射进入1分钟准备,摆杆全部打开。 21时09分许:火箭点火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升空点火第120秒 火箭抛掉逃逸塔点火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点火第200秒,整流罩分离点火第500秒,二级火箭关机点火第583秒时,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21时22分许:航天员报告:太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 21时30分许: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飞船正常入轨。 21时32分许: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22时07分:神七升空后第一次在轨和出舱活动空间环境预报:空间环境平静,对飞船的在轨运行是安全的。 23时19分许:在神舟七号飞船飞行第二圈过程中,航天员翟志刚首次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开展工作。 第二日 9月26日4时04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椭圆轨道变成近圆轨道。 10时20分许:航天员开始组装测试舱外航天服。 12时0分36秒至8分46秒:远望六号船首次精确测控神七飞船。 12时47分至12时59分:神七飞船成功穿越南大西洋异常区域。 21时47分许:“飞天”和“海鹰”两套舱外航天服均组装完成21时59分许: 航天员翟志刚与飞控中心试验天地对话。 22时25分许,航天员开始穿个人装备23时36分许:翟志刚着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太空首次亮相。 第三日 9月27日13时57分许:返回舱舱门关闭,航天员开始进行出舱前准备工作。 15时30分许:舱外服气密性检查正常,气压阀检查正常。 15时48分许:指控中心批准轨道舱开始泄压。 神七轨道舱开始进行第一次泄压。 14时许:神七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翟志刚为出舱航天员,刘伯明在轨道舱支持配合翟志刚出舱,景海鹏值守返回舱。 16时17分许:神舟七号和北京飞控中心对话,飞船运行正常,航天员表示感觉良好,航天员吸氧排氮结束。 16时22分许: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 16时24分许:出舱活动重要步骤均已结束。 航天员吸氧排氮、泄压工作准备完毕。 16时26分许:轨道舱开始第二次泄压,当舱内气压降至2千帕时可满足航天员出舱条件。 16时39分许: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 16时58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返回到轨道舱”。 16时59分许:翟志刚进入轨道舱,并完全关闭轨道舱悉搏舱门,完成太空行走。 15时01分许:轨道舱关闭正常。 18时32分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腊陆链与神七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 19时24分:神舟七号飞船飞行到第31圈时,成功释放伴飞小卫星。 这是中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 20时16分许:伴飞卫星完成对神舟七号的20分钟拍照,图像十分清晰。 21时45分:神舟七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 第四日 9月28日11时06分许,航天员换好舱内航天服。 11时16分许,三名航天员穿舱内压力服,做返回准备。 返回控制数据将注入飞船。 11时46分许,返回控制数据已注入飞船。 12时51分许,神舟七号返回舱舱门关闭,神七返回阶段开始。 15时26分许,担任搜救回收神七飞船任务的车队已从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出发,正在向主着陆场进发。 15时59分许,四子王旗主着陆区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大小路口均有执勤人员把守,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16时22分许,主着陆场地面搜救分队正向飞船理论落点开进。 16时41分许,各测控站点进入神七飞船返回跟踪的10分钟准备。 16时44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发出飞船调姿指令。 飞船一次调姿到位。 16时51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宣布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17时02分许,主着陆场六架搜救直升机全部起飞17时06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各测控点发出落点预告17时12分许,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飞离17时17分许,搜救直升机到达指定空域待命17时20分许,神舟七号飞船飞入中国上空17时20分许,返回舱降落伞打开17时21分许,飞船进入黑障区,与地面指控中心的通信暂时中断。 17时22分许,飞船进入主着陆场上空17时24分许,飞船飞出黑障区17时25分许,搜救人员在直升机内举牌提示:搜救开始。 17时25分许,三名航天员向地面通报感觉良好17时36分许,神舟七号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 18时22分许,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18时23分许,航天员刘伯明、景海鹏成功出舱
我国“神七”在2008年9月26日顺利升空,宇航员在27日下午4点30分在距离地球表面423公里的太空中完成了太
423公里=423 000米=4.23×10 米.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