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冇
最近, 中国第9 8家央企成立了,业务居然是“收废品”
10月18日,这家全名叫做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中国资环集团”)的新央企在天津挂牌成立。其业务范围包括:
废钢铁、废有色金属 等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
报废机动车、家电及电子产品 等相关耐用消费品和 退役风电、光伏产品 的回收利用
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 的建设
支持企业建设 回收废旧产品的逆向物流体系
这么看,业务真是样样不离“收废品”啊!但你可千万别小看这家新央企,它可是 中国首家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央企,被寄予厚望。
事实上,中国资环集团的成立,可以说是历史性的一刻,标志着循环经济的新风口,彻底来了。无数财富的流动、天量的创新创业机遇,都与此有关。
根据国务院今年《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的估算,到2025年,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年产值将达5万亿 。
“收废品”这个5万亿的新风口,将如何改变中国?
先说一说, 中国资环集团,到底有多受重视?
新华社报道,对于组建中国资环集团,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国务院总理李强进行了批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成立大会传达重要指示和批示并讲话。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出席成立大会。
规格之高,可见国家全力支持的态度,也足见其业务的重要性。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98家国有企业,中国资环集团注册资本高达100亿元。其股东成员里,除了国资委,还有中国宝钢、中石化、华润、中国铝业、中国五矿等五大央企,股份份额分别是20%、20%、20%、20%、10%、10%,绝对是强强联手。
这五大央企,都是大宗固体废物的产生大户。 它们是典型的“重能源、重制造,重生产”,本身就有庞大的固废回收循环需求,此前也都有自己的资源循环业务线。 可见,中国资环集团一出生,就有统筹整合的基因,也不会缺少客户。
宏观来看,中国资环集团的成立,是国家布局循环经济的一着大棋。
这也是第一家将总部设在天津的一级央企。 作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之一,天津这些年在循环经济领域,有大量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
天津子牙经济开发区,是全国第一家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相关企业200多家
临港工业区则通过港化一体化、石化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等建设,逐步实现了废弃物固体资源化、液体减量化、气体无害化,废水零排放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了完善的资源循环利用交易制度体系及一站式专业化服务体系
这对天津来说,也是极有份量的一个大手笔支持,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无疑将成为这座直辖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循环经济,今年有何特殊性?2024年,是“双碳”目标提出4周年。
不难发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今年迎来了一次全方位的提 速。
在顶层设计方面,有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等重磅文件定调。配套政策,则有各地如火如荼进行着的“以旧换新”活动。这在短期内释放了大量消费潜力。
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8月份,全国乘用车零售量为190.5万辆,环比大幅增长1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由降转升,8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3.4%。
这成为当下提振经济的一个关键发力点。
更重要的是,国家已经部署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在这些方面,循环经济都大有可为。
“收废品”这个市场,真的迎来风口了。
智谷趋势研判,我们正在从“大基建时代”,大步踏入“大维修时代”。
在不久的将来, 不管是家电、汽车等民用消费品,还是风电、光伏这类大型基建,都会迎来一波报废潮、退役潮。
上海东亚期货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按照经济学界提出的朱格拉周期和库兹涅茨周期,设备更新通常在使用8-10年后,建筑业的兴衰循环平均长度为二十年左右。 “以此测算,中国目前已进入更新换代周期”。
家电——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中国家电现保有量超过30亿台,每年淘汰的废旧家电数量高达1亿多,还在以平均每年20%的幅度继续增长。
汽车——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据全国汽车流通管理信息系统统计预估,到2025年,中国实际报废汽车数量将达到1500万至2000万辆。
光伏——自2030年开始,中国将进入光伏组件报废密集期。至2030年,累计待回收容量将达到90MW,2040年预计累计回收量将达到254GW。
风电——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预测,大批早期安装的风电设备都将在近年面临退役。预计2030年-2040年的十年间,累计退役风机规模可能将达到250GW。
如此大规模的报废退役潮,将会带出巨量回收市场。
从退役设备中回收的资源,也被称为“第二矿山”。这座矿山的规模会有多大?
中国环境报道,未来3到5年,若以需要退役的风力发电机组达到上万台的标准来估算,将产生约2000万吨废弃物资,包括废钢铁、废铜、废矿物油、废铅酸蓄电池等。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程刚齐也预测,2025年至2035年,风电和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市场总额将超过1500亿元。
上述《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估算,到2025年中国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要达到5万亿元。
“第二矿山”,名副其实。
这个无比庞大的行业,还有哪些机会涌现在风口上?可以说,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国家领导人给中国资环集团的重要指示中,有一句表述值得注意:
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
新华社报道也称:
(中国资环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带动扶持行业内其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健康运营,引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
也就是说,新央企的成立,着眼于建平台、定规范,引领扶持行业有序发展,而不是一家独大、全国通吃。
此前,资源循环产业存在的一大短板——缺少龙头企业,极大地制约着行业发展。《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有9万家,其中大型企业数量占比不足20%。
缺乏龙头企业,也就意味着行业集约化程度低,创新能力弱。 行业容易陷入无序竞争,一窝蜂涌入所谓的暴利行业,然后混乱竞争、一地鸡毛。
比如,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的虚火,就是典型案例。
长期以来,我国对该行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通常来讲,一个区域的相关业务大多由当地拥有资质的企业统一负责。2019年,《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出台,调低了回收拆解企业的准入门槛,行业开始市场化。
一时间,约400亿社会资本涌入报废机动车回收赛道抢食,相关企业从2019年的755家攀升至2023年底的1453家。
结果,拆解产能大幅过剩,实际拆解量甚至不到全行业产能的1/5。 因为竞争激烈,不少企业“吃不饱”,经营困难,甚至纷纷倒闭。
事实上,循环经济特别依赖于平台支持、技术赋能。
比如塑料泡沫、废玻璃、废旧纺织品这类附加值较低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则非常低,容易造成巨大浪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调研,目前我国废玻璃回收利用率不足 40%,废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回收利用率不足 40%,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不足 25%。
中石化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谈到,2023年,我国约4300万吨废塑料被焚烧或填埋。如果其中50%能够实现化学循环,就相当于开发了一个超过6000万吨的油田。
风电光伏也面临类似的情况。回收市场中,小作坊野蛮生长,龙头企业鲜见,又缺乏政策和标准,加之技术装备短板明显,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这种情况下,要实现“第二矿山”潜在产能完全或大部分释放,就迫切需要领头羊,来引领规范、提升技术,带动全行业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资环集团的入局,影响深远,意味深长。
随着中国资环集团的强势组建,必然带动行业内资源、金钱等的流通与整合。 集团董事长刘宇介绍,公司成立后将:
市场化 重组整合 国资央企相关资产和业务
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并购 重组行业优秀企业
成为覆盖多个重点再生资源回收品类,集仓储、加工、配送、以旧换新、标准制定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 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接受媒体采访时,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执行院长蒋南青提到,中国资环集团是以央企的体制和庞大体量进入一个小行业,未来与民企合作的方式还未可知。
不过, “最重要的是,一个大金主进来了。”
下一步,中国资环集团会如何搅动风云,“收废品”的风口,谁能在天量财富的涌动中分到一杯羹?对当下经济而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窗口。
中产必须要调整预期了。楼市救市、地缘关系、整个社会的变化,都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决策。
加入 智谷趋势内部研判 ,每周收获一次对世界资讯的认知与独到判断,胡润TOP10的智谷趋势 三十多位研究员 辅助大家,去理解资讯背后的趋势和本质变化。
中文互联网正在消失,千万别让自己成为那个代价。
现已涨价至299,前50人减免100元
参考资料
南方周末:第98家央企成立,“国家队”下场“收废品”
津云:这家央企总部缘何花落天津?将给天津带来哪些利好?
消费要促进恢复,投资要有效扩大,新信号进一步利好楼市
从中央到地方,一场力度更大、范围更广、更为急迫的经济“稳”字保卫战全面开启。 5月25日下午,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通知到各省、市、县(区)。 会议要求,旦缓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 国务院(5月)26日将向12个省派出督查组,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专项督查。 ”是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明确要求。 这6方面33条稳经济措施,是在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从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链、能源、就业和房地产等8个方面稳住经济基本盘。 具体包括: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 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 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剩余约2.3万亿元)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支持范围扩大到新型基础设施等。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新增1万亿元以上。 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神岁还本付息;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 今年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6万亿元。 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预计提供再贷款资金超过1.4万亿元。 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已授信贷款的放款进度,拟新增政策性开发性信贷额度8000亿元。 增加1500亿元民航应急贷款,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 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支持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 ——简单测算,以上所涉资金合计约10.8万亿元。 5月中旬,总理在云南考察时强调,“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再次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狠抓落实,有关部门要对一揽子措施尽快逐项细化并公布实施。 如总理所言,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经济体,一旦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要想再拉回来,不付出巨大代价和更长时间将很难做到。 “(各级政府)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政策潜力,帮扶市场主体纾困、稳岗拓岗等政策能出尽出。 对国企、民企、外企等各类市场主体要一视同仁。 ”李克强强调。 此次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在强调全国稳住经济大盘同时,还释放出强烈的稳楼市信号。 据记者获悉,央行行长易刚在此次会议上对于房地产方面有两个重要表述,其一,督促金融机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尽快矫正对民营房企信贷收缩的行为。 其二,因城施策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民营房企融资难问题仍未缓解。 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房企境内、境外债券融资累计约2350亿元,同比下降41%。 其中,境外债券规模约442亿元,同比减少65%;境内融资规模约1908亿元,同比减少30%。 民营房企的债务压力却是最大的。 据安信证券统计显示,2022年全年共有6806.2亿元地产债务到期,每个季度到期规模分别为1741.2亿元、1785.3亿元、2037.3亿元、1242.4亿元,前三季度到期压力明显较大。 境内债方面,民营房企全年共有2300亿元地产债务到期,其中第三季度有748亿元到期;国企地产债务全年到期规模为1246亿元。 境外债方面,2022年民营房企共有417亿美元到期,前三季度到期压力相对较大,均在110亿美元左右;国企地产美元债全年到期量仅80亿美元。 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是不争事实,销售回款困局难解。 于房企而言,要防止其债务违约继续蔓延,拯救行业信用,恢复房企正常融资迫在眉睫。 此次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的召开让业内看到了希望。 “转折点要来了,预计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将通过不同方式出台各种政策支持房地产企业恢复融资。 ”一位房企人士认为。 同时,旨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也将更大力度推出。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预计,房地产市场宽松政策将进一步发力,从需求和供给两端针对各地房地产市场差异化特征,进一步推游迟睁出有力度的政策举措,着力释放市场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伴随中央政策调整,地方房地产政策也将逐步转为适度宽松。 他认为,住房信贷方面,商业银行将进一步提供稳定的信贷支持,居民房贷利率仍有适度下调空间;将有更多城市下调房贷首付比例,包括重点二线城市和部分一线城市。 监管部门将创造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对资质优良房企加大直接金融支持,包括运用债券、信托、REITs、信用违约掉期或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工具,引入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缓释房企现金流和债务压力。 部分重点城市将松动土地拍卖规则,取消或调整竞高标准建设方案,盘活土地市场。 放松预售资金监管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房企资金压力,提高拿地和开工积极性。 就在5月25日下午,在组织收听收看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后,湖北省、浙江省、江苏省、河南省等地政府随即召开会议,部署贯彻落实措施。 “按照‘全面顶格、能出尽出、精准高效’要求,全面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政策,一项不漏、一点不漏,推动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让市场主体早受益、真解渴。 ”浙江省省长王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