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应进一步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供储加销”协同保障能力,加快补齐各个环节短板,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应更加重视粮食安全,处理好城镇化与耕地的关系、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民市民化与土地权益的关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保护农民利益,增强粮食“产供储加销”协同保障能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支撑。
城镇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是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干净整洁,生活水平高,上班、就学、看病方便,可以大幅提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过,城镇化与粮食生产存在争地矛盾,城镇扩张占用耕地,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粮食生产发展后劲不足。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粮食产销格局发生变化,城镇人口增加,粮食消费量增加,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粮食流通压力增大。这些问题关乎粮食安全,也影响城镇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市民化,但耕地绝不能“非农化”“非粮化”。现行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对城镇化占用耕地的一种补救措施,但一些地方在占补平衡中存在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的现象。应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科学合理规划城乡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依法保护进城农民的土地权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从以一家一户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变。随着大量农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农业发展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种地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需要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或者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搭上现代农业发展“顺风车”,实现增收致富。现在的问题是,城镇居住的农民担心失去承包地、宅基地,不愿在城镇落户,也不愿把承包地长期流转给种粮大户,土地细碎化问题难以解决,影响土地产出效益。大量农村房屋长期空置,有的破败不堪,造成农村土地资源浪费,还会影响村容村貌。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具有社会保障功能,进城打工的农民在城里赚不到钱,还可以回村安家种地,有房住、有饭吃,生活有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解除其后顾之忧。现行政策允许探索建立农民“三权”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一定要慎重推行,考虑农民的长远利益。
与农村居民自给自足的生活相比,城镇居民应对粮食安全的韧性相对低一些。应进一步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供储加销”协同保障能力,加快补齐各个环节短板,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持续增强粮食储备实力能力,完善以政府储备为主体、企业和家庭储备为补充的多层次粮食储备体系,在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波动地区建立成品粮油储备,以储备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持续提升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在全国基本形成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的“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一旦遭遇重大突发事件,各地能迅速采取行动,确保粮食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刘慧 来源:经济日报)
完善粮食产业综合服务体系的意义
走好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筑牢大国粮食安全根基,应继续加大粮食产业综合服务体系构建力度,积极构建多元市场主体格局、健全完善粮食交易体系、稳步提升粮食市场服务水平。 要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动亿万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逐步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 要加快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转化,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建立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提升粮食储运科技水平。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展开,可以增强县域经济在粮食生产初加工等延伸产业链经济行为中的参与度,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心怀国之大者守牢三大底线指什么
胸怀“国之大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守住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
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优产,从严加强耕地保护和管理,坚决守住守好“三条底线”。 要着力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壮大市场经营主体,着力培育扶强新业态,大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增进公共服务,提档升级乡村环境,提质提效乡村治理,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要强化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用好农业科技这个利器,抓住农村改革这个关键,顺应城乡融合这个趋势,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从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意义十分重大。 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稳住“三农”基本盘,保障粮食安全,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2、要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考核,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
3、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点在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上发力。
4、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推进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5、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牢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我们就一定能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坚实基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任务有哪些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吴晶)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任务。 一、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发展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培育海洋经济和空间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先进有效、安全便捷的健康技术,应对重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挑战;发展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现代服务技术,驱动经济形态高级化;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创造新就业。 二、强化原始创新,增强源头供给:加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大力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建设一批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平台。 三、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 四、深化军民融合,促进创新互动:健全宏观统筹机制;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进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五、壮大创新主体,引领创新发展:培育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六、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面向2020年,继续加快实施已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面向2030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论证、把准方向,明确重点,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面向2020年的重大专项与面向2030年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加快突破重大核心技术,开发重大战略性产品,在国家战略优先领域率先实现跨越。 七、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教育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 八、推动创新创业,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发展众创空间;孵化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鼓励人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