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山山 丰富了创作视野 王棵儿童文学作品研讨 拓宽了表现空间

10月17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主办的2024重点儿童文学作品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岳雯、郭艳、林森、曾攀、白浩、唐小林、卢一萍、刘小波、廖小琴等作家、评论家齐聚一堂,重点研讨裘山山《游过月亮河》和王棵《珊瑚在歌唱》两部作品,为儿童文学聚焦精品创作,反映时代主题,带来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探索新路径。

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直子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因体力不支被洪水卷走,他最后救下的小男孩光伢子虽然活了下来,却在这次洪水中失去了父母。战士直子母亲去世早,留下老父亲独自承受失去儿子的痛苦……裘山山2023年推出的儿童小说《游过月亮河》从这样一个英雄的故事开始,讲述了在突然失去至亲之后,老人和孩子怎样渡过那段艰难的时光,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会议现场

《珊瑚在歌唱》是王棵创作的儿童小说,于2024年2月首次出版。该小说讲述了对海洋充满好奇的小女孩每朵,在珊瑚爱好者麦叔叔、珊瑚保育专家曾阿姨、哥哥朗乐等人的影响下,积极参与“种珊瑚”的工作,并成长为一名海洋保护志愿者的故事。该小说总的来说是以“种珊瑚”为主线,带读者走进广阔神秘的海洋,领略自然之美,收获对生命的认知。

评论家岳雯从“儿童文学如何书写创伤和成长”的方向详细解析了两部作品。她看到了裘山山笔下的光伢子走出创伤,实现了成长;也看到王棵提出了治愈创伤的方案。她表示,儿童仍然是文学的主角,但他们通过作品意识到,生活是如此宽广,成人的世界里也有他们似懂非懂的哀乐。

评论家林森认为,《游过月亮河》是一本救赎之书、成长之书;《珊瑚在歌唱》是近年海洋题材、尤其是海洋题材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收获。他点赞这两部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从不同纬度,丰富了当前儿童文学创作的视野。

评论家唐小林表示,《游过月亮河》在英雄题材、军民题材、时代题材和社会互助题材的多重交融中,讴歌英雄,表现人性的善良和美好。“这样的题材和寓意,正是中国特色的儿童文学所迫切需要的。”同时,他认为《珊瑚在歌唱》最有魅力的特点是“未来性”,这恰好击中了儿童文学的内在本质。“儿童文学的'未来性',又使其成为最具世界性的一种文学。再加上王棵有意拉长叙述时间,给小说安排的结局又呈现出'中国特色'。”

与会专家们认为,两部作品都是由成人作家写作,他们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向儿童敞开,拓宽了儿童文学的表现空间。

裘山山承认,她以儿童文学的体裁来承载成人文学的思想含量、情感含量,是体裁的冒险。不同于一般儿童文学的轻喜剧风格,《游过月亮河》是一个沉重的乃至厚重的感人的成人故事,儿童只是其中一个角色。另外的主角有老人郑连根、甚至村里人、连队人都是不可缺少的爱的故事的主角。“在这本书中,光伢子的爱照亮了郑老伯,郑老伯的爱温暖了光伢子,抗洪英雄郑直,他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月亮湾的受灾百姓、照亮了和他一同奋战的战友们。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一定要勇敢坚强,要有爱,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爱是生命中彼此照亮的光。”

王棵直言,从创作一开始,他就确定,在这部关于大海和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作品中,他要尽可能多地让读者感觉到我对这个世界的爱意和敬畏。“从某种角度说,这部小说书写了人们怎么爱大海、爱珊瑚、爱大自然、爱人世的故事。书中的人物都在用行动向大海、珊瑚、大自然、人世输出爱、表达敬畏,而这些爱和敬畏,其实是与生俱来的,只是他们刚好因为各自的经历或工作,有机会为人们代言而已。愿这本书能唤起更多这样的爱和敬畏。”(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提供)

宝妈直言 火了 还好没生俩 294元午餐 上海初中 根本吃不
为什么说离不开这座城市的付出 首胜 国足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