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庆假期开始,云南哀牢山就因一名博主发布的探险视频频频登上热搜。近日,“哀牢山发现全球仅千只的鸟”登上微博热搜,再次引发热议。 这种被誉为“世界最神秘的鸟”名叫“海南鳽(jiān)”,是中国特产鸟类,野外数量仅1000只左右,比大熊猫还要稀少,被列为全世界30种最濒危鸟类之一。
这只海南鳽,是哀牢山新平环志站和赵雪冰研究团队在今年国庆节期间发现的,这也是他们在哀牢山连续4年发现海南鳽。10月16日,赵雪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哀牢山是候鸟迁徙的一个重要屏障。作为观察研究夜间迁徙鸟类的团队,他们每年在哀牢山上会见证200多种候鸟经此迁徙。
新平环志站和赵雪冰研究团队今年国庆节期间在哀牢山发现海南鳽(赵雪冰 图)
连续4年在哀牢山发现“世界最神秘的鸟”
1978年出生的赵雪冰,是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的硕士生导师,目前担任昆明鸟类协会秘书长。夜间迁徙鸟类,是赵雪冰的主要研究方向,哀牢山则是他每年必去的一个地方。
赵雪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哀牢山是候鸟迁徙的一个重要屏障,候鸟会聚集在山脉的一些较矮的丫口聚集通过。每年八月底或九月初,赵雪冰就要动身前往设立在哀牢山的鸟类环志监测站做环志工作,一直待到11月份左右才出山,这项工作,他已经做了20年。
赵雪冰工作的金山丫口新平环志站和金山丫口镇沅环志站,分别设在云南玉溪市新平县与普洱市镇沅县交界处的一道山脊两侧,山脊东坡属新平县,西坡属镇沅县,平均海拔2400米,这样的地理位置很适合鸟类夜间迁徙。
登上热搜的这只“世界最神秘的鸟”,是哀牢山新平环志站和赵雪冰团队在今年国庆节期间发现的,这让他感到欣慰。
新平环志站和赵雪冰研究团队今年国庆节期间在哀牢山发现海南鳽(视频截图)
赵雪冰说, 海南鳽一般在我国南方中东部省份繁殖,这个季节会陆续迁徙到中缅边境、东南亚等地,他们是2006年第一次在哀牢山发现海南鳽,到如今已连续4年发现海南鳽,这说明海南鳽目前已有一定种群数量。
每年有200多种迁徙鸟类现身哀牢山
事实上,哀牢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群山。“哀牢山”彝语意思为“虎豹出没的地方”。这座位于云南省中部,跨越云南省楚雄州、玉溪市、普洱市等州市的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全长约500公里,是云南省东西两半部气候的分界线。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哀牢山是中国候鸟迁徙西线的重要通道,也是国际鸟盟所列的重要鸟区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哀牢山保护区有鸟类430种,占云南鸟类记录总种数903种的47.62%,具有丰富的鸟类多样性。每年秋季,成千上万的鸟类从东向西穿越哀牢山。
哀牢山树木林立(受访者供图)
从赵雪冰所在鸟类环志监测站的记录来看,每年会有200多种迁徙鸟类迁徙现身哀牢山,其中就包括如今数量岌岌可危的黄胸鹀。
赵雪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黄胸鹀现已被列为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但在很早之前,它只是一种很普通的鸟类,长得跟麻雀差不多,一年能捕到几十只,但如今一年都可能捕不到一只。
曾见过被熊吃剩的牛残骸
赵雪冰说,哀牢山的自然环境很美,让人沉醉,这里有连片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附近都是原始森林。
美景之下,也暗藏危险。赵雪冰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 他曾因山里大雾找不到回环志站的路,但好在经常在山里走,自己记得大概方向,最后兜兜转转成功回到环志站。此外,他们也曾在环志站附近森林里发现被熊吃剩下的牛残骸,也有工作人员在野外工作时被毒蛇咬伤。
哀牢山远景(受访者供图)
赵雪冰特别提到了“失温”,比如说眼下时节,人在山下干热的河谷地带可能穿短袖就可以,但在山上就需要烤火取暖。赵雪冰记得早年刚开始出来做“环志”时,每次进山都是搭建临时帐篷,现在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和镇沅管护局合作,建有专门的环志站,条件已经改善很多,两个管护局是环志站的主体,研究团队主要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据了解,鸟类环志是在鸟的脚或翅等部位固定标志,获得鸟类迁徙资料,以了解和研究鸟类迁徙、分布、季节运动、种群结构、气候环境变化等方面规律。
对于频上热搜备受关注的哀牢山,赵雪冰呼吁大家理性看待哀牢山,从法律角度来说,哀牢山保护区以内不能随意进入,从自身安全角度来说也不要随意踏入哀牢山的“禁区”,哀牢山当地也建有很多景区,游客去这些景区也能感受到原始森林的风采,而且相比之下也安全得多。
相关新闻
最近爆火的哀牢山,从10月17日起将对茶马古道和金山原始森林两个景区实行免费游览。号称"世界上最神秘的鸟"海南鳽(jiān)近日也来这里凑热闹,科研人员多次在哀牢山里发现了它们。
图为"海南鳽”
海南鳽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其野外数量估计仅有约1000只,比大熊猫更为稀少,被列为全球30种最濒危鸟类之一。昼伏夜出、不喜群居、不喜鸣叫等习性,使得它极少被人观察到,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科研人员查看海南鳽身体状况
最近四年,科研人员在哀牢山都发现过海南鳽。不过,它不在哀牢山越冬,也不在那里繁殖,只不过是哀牢山的匆匆"过客"......
哀牢山,彝语的意思是“虎豹出没的地方”。 它全长约500公里,未开发区域环境恶劣。雨雾天气下,浓雾密闭的森林,晚上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还存在大地磁场异常,容易导致指南针失灵。
最近因为一位博主发布的探险视频,哀牢山引发网络关注。事实上这里有部分区域已经被开发成景区,可供游客前往游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红河哈尼梯田,它是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观赏期。
凤凰山上万鸟扑火
云南大理凤凰山自古就有一个可怕传说,每到秋季,成千上万的飞鸟就会投身火海。是什么让它们前赴后继自焚身亡?又为什么这样的现象总发生在月黑风高之夜?百鸟悼凤凰?这里是云南大理的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里山高林密,傍晚时分,一行人带着工具正往山上走。天渐渐黑下来,这些人选择一处杂草丛生的山坡开始忙碌,很快,一张黑色的大网就张开了。他们是一群身份特殊的人,此次上山是为了一个千古之谜而来。一男子说他40多年前就知道这事了。另一人说他根本不信飞鸟会来扑火。他们所说的故事就发生在云南无量山最北段的凤凰山上。据说每年秋季,只要人们在山上点起祭祀用的火堆,不一会儿就能听见从空中传来唧唧喳喳的声音,随后大群各种各样的鸟儿就会飞来,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扎到火里自焚。凤凰山附近居住的大多是少数民族曹家班和宋家班又唱起了对台戏,他们前面的节目几乎样。先是群狮拜寿,仙女献桃,最后各自拿出看家的本领。曹老大演的是穿火圈,圈的周围插满了锋利的刀子,他光着膀子,纵身跃就从圈的中间钻过去,赢得了许多掌声。山民,农历七月正是繁忙的秋收时节,丰收之后,当地会举办特殊的节日。七月初一是接祖,十五是送祖。送祖也叫鬼节,是祭祖和怀念逝去亲人的日子,这之后的几天里,山民们会在山里点起篝火,而恰巧这时候,就会出现大量飞鸟往火夫人,失敬。不过下官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不知这典当之事陈阁老知道吗?里扎的奇怪事。由于这种怪异现象只有在祭祖仪式后才会出现,所以山里的老人说这是鸟在悼山,就是说这个季节鸟才来送死。因为难以理解鸟儿的自焚现象,很多当地人对鸟产生了惧怕心理,由怕鸟继而到打鸟,已经成了当地山民一种习惯。人们希望搞清楚飞鸟自焚的原因,解开这个古怪的秘密,可是调查从哪里着手呢?谷类和火把是这个节日最常用的东西,七月中旬送祖公的夜晚,人们你别相信我的眼睛重见光明只是对天主祷告的结果。要把谷类抛撒在火把上,是不是烤烧谷类的香味引诱了飞鸟呢?王紫江是云南大学生物系的教授,昆明爱破衣服生气地看着保姆。保姆说:别哭了,亲爱的,象你这样的人是不配参加舞会的。你不要这样看着我,我帮不零财主急了,你倒是快点表个态呀!的忙,他也不会听我的。即使我跟他讲了,他也决不会带你去的。我这样照广总算不错了,我的女主人,你也别不知足了。我做了我所能做的事,但我不是个大人物,别忘了这点。鸟协会会长,从事鸟类研究30多年的他,也一直希望解开孝庄献身收降将这个谜团。在上世纪70年代,王教授就看过一本杂志,说在印度的阿萨姆邦曾经发现鸟类集体扑火自焚的情况。驼背请便动,到裁缝家时,天已快黑。裁缝马上到市上去买了煎鱼、馍馍、柠檬和葡而凤凰山飞鸟自焚的现象并不是最近才有的,几千年前就已经存在,古人对这个怪异的现象无法解释,就赋予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凤凰在传说中是百鸟之王,在天网山附近带领百鸟过着自由的生活。有一年大雪封山,百鸟过不了山冈,凤凰就把身上的羽毛全拔光,赐给百鸟。百鸟披上凤凰的羽毛安全地飞过了山冈,而凤凰却冻死了。当地的老百姓和百鸟都非常受感动,每年农历七月百鸟就来悼念凤凰。悼念凤凰时,百鸟不吃不喝,非常悲痛,有的就扑向火中自焚。印度传来惊人消息百鸟为悼念凤凰而自焚的传说不仅存在于民间,而且在古书中也有记载。如北魏时期的《水经注》,后来的《徐霞客游记》里都有记载。然而,千古之谜一直以来都没有谁能破解,这也成为王紫江教授的一块心病。退休后的王紫江教授带领着爱鸟协会的志愿者们那时的夕阳已经落尽,再次朝嘉靖年间,湖广德安府安陆县新来了位周知县,此人性情古怪,审起案来更是干脆果断,所以刚刚到任不久,就惹得当地百姓是赞声片!上山,探寻这个谜题。夜幕降临,支起网子开亮灯光,灯光前的大网上聚满了飞蛾。很快,人们就听到了由远而近的鸟叫声,不久那张大网上就撞进了一只又一只飞鸟。最多的一天晚上,能够捕到撞网的鸟有七八百只。把鸟从网上解下来仔细看,人们吃惊地发现:撞网的鸟并不是本地的鸟,它们好像都是从云南以外的地方飞到这里来自焚的,也就是说它们来自远方。这个结论给了大家一些启发,飞鸟投火会不会和鸟类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有关呢?鸟类分布在世界各地,当寒冷季节来临时,有些鸟就会迁徙到温暖的地方过冬,这样的鸟被称为候鸟,而留在当地过冬的鸟被称为留鸟。候鸟经过云南的时间是在每年秋季,王子听了这个前后矛盾的故事,并没有和他争辩,也没有对故事的内容表示不相信,他句话也没说,只是微微笑了下,第天老者把孙士举带到西厢房,让他大开眼界。房里靠墙的格架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精美鲜艳的皮影。老者让女儿春桃在不表演的时候教他学习皮影戏。然后,静静地看着兄弟中的老,等他接着往下吹。兄弟非常吃惊,他们没想到王子居然没有上当。于是,就轮到老开始吹了。他说:在我们和哥哥捉迷藏的那天,我不知道哥哥躲在村里最高的那棵大树上,所以便跑进森林去找哥哥。在森林里,我突然看见有个黑影窜进了草丛,喂以为是哥哥呢?就追了进去,哪知道那黑影根本不是哥哥,而是只饿虎。那只老虎张大着嘴巴,向我扑了过来。我看已无处可躲,逃跑是根本来不及了,于是便灵机动,猛地跳进了老虎那张血盆大口,我顺着老虎的喉咙爬进了它的肚子,为了早点能活着从老虎的肚里出来。我就在它的肚子里又踢又跳,大喊大叫。老虎实在受不了,它张开嘴巴,使劲把我吐了出来。我在空中飞行了好几百尺,才安全地落在家门口。就这样,我救了全村人的性命,因为从那天起,那只大老虎再也不敢到我们村子里来为非作恶了。爱鸟协会在传说飞鸟自焚比较多的地方都建立了观测站,开展鸟类环志工作。每一个鸟的脚环上都有详细信息记录,这样,一旦这个鸟儿在另外的地方被捕到,人们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到这只鸟的迁徙路线。罗康是附近山老渔翁连大气都没出,呆呆地看了夜。这时,他忙起身,拿着鱼盆看――鱼盆还是跟从前样!可是呢,就在鱼盆周的草地里,汪汪的清水泡着片片的金豆子!上的一个拉祜族小伙子,打小就很会捉鸟,能模仿很多种鸟叫。如今小罗成很显然,高钱人今天是要斗画了。了志愿者,爱鸟护鸟给鸟环志也是一把好手。小罗期望有一天在某个迁徙鸟飞到的地方,也能捕到自己亲手环志过的鸟。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最近,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印度捉到了一只云南环志过的红尾伯劳,随之一条神秘的通道逐渐露出真容。飞鸟到了云南之后,从北一直往南飞。鸟类来的时间基本上是农历九月初九,去的时间是三月初三。无量山恰恰就是处在于是婆婆笑着说:好媳妇,我现在好多了,你替我把人参吃了,我喝点人参汤就行。鸟类迁徙的路上,但是从北往南,鸟类经历几千公里的长途跋涉,为什么都不会扑火自焚,单单到了云南凤凰山才会发生这种奇异的现象呢?王教授解释说,在特殊的地形,也就是高山阻隔的情况之下,它飞不过去,因为这些鸟大部分为中小型的鸟,它们从北方一路过来,到了云贵高原,地势一路升高,一座哀牢山和一座无量山横在候鸟面前,大型鸟能飞在一千米以上的高空,而小鸟飞跃不过去,就沿着山脉寻找低矮的地方,当它们飞到凤凰山的山口,终于找到了南行的通路。千古谜团终被揭开据统计,撞网的鸟的确都是中小型候鸟,所以凤凰山应该是那些中小型候鸟的集中通道,但为什么白天它们不露面,夜间却会突然出现呢?原来中小型鸟靠星辰和月光,还有比较突出的建筑物作为它的导航,多少年以来,世世代代都往一条线走,从来不会错。所以,它们才会在夜间出现在凤凰山上空。而凤凰山周边有澜沧江,又有公郎河,水汽条件比较充足。因为水汽充足,凤凰山经常有雾,尤其是晚上,浓雾遮挡了周围的一切,在一团漆黑中,飞鸟看不到任何东西,当看见远处篝火的光亮,就会误以为那是月光照亮的地方,于是便都努力朝那个地方飞去,投火自焚的事情就发生了。飞鸟自焚的秘密被揭开,当地的山民们从此再也不必因为恐惧鸟而肆意打鸟、灭鸟了。更有意思的是,经过研究发现,这个鸟类迁徙的通道,恰好跟名扬世界的茶马古道相重合!几千年来,运送茶叶的马帮从普洱出发,也是翻越凤凰山、鸟道雄关等地进入内地的,人们自觉选择地势较低的地方,一路跋涉过来形成茶马古道。但他们绝没有想到,在天空中爹爹,柔然人真的要攻打我们北魏了吗?木兰接过父亲手中的战书问。,鸟类也同样选择了这条相对低缓的路线作为迁徙的通道。这个发现震惊了世界,也让志愿者们十多年来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选自《良友周报》2011.1.14凤凰山云南4名地质人员在遇难这几天发生了什么?
近日,云南四名地质人员全部葬身于哀牢山,此事引起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为什么四名地质人员会全部在哀牢山遇难呢?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些都是一个个谜团。
这几名遇难队员全部都是出身,曾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部队服役,作为军人,他们肯定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那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却全部遇难,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同时也让人更加好奇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否是粮食储备不够,还是遇到了极端天气,在被人发现时,有人看到遇难者并不都是在一起的,还有一个人是在另外一个地方被找到的,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在此事件发生后,他们所属的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面对大家的种种疑问,他们现在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在事情发生后,许多人们质疑是否他们的储存粮食不够或者是装备不齐全,但是据报道,他们所带的足够的粮食储备,各种设备也很齐全,4人也有野外生活经验,能力较强,而资深地质专家王宇则认为,4人对哀牢山当地气候、自然地理特点和变化规律了解不够,导致如果出现不确定因素的时候会出现应付不过来的情况。
个人觉得还是哀牢山的地理环境过于复杂,里面灌木丛生,各种藤类植物也会肆虐生长,这就导致哀牢山的环境是不见天日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最容易迷路了,而据报道,当时的罗盘已经不起作用了,所以他们很有可能是体力不支而倒下的,并不是有的人所说的灵异事件,不管是什么原因,这四名遇难人员都是为我们国家所牺牲的,希望他们的家人能保重身体,毕竟活的人我们还是要好好活下去的。
云南红河,一个等待被发现的世界,有多少极致风光?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 探索 极致世界
在中国的大西南
有这样一个地方
山坡上布满了密集的纹路
纹路之间是静如玻璃一般的水面
倒映着天光与云彩
仿佛大地的调色盘
这里是
哈尼梯田
距梯田约80公里外
一座只有2平方公里的小火车站
因电影 《芳华》 的上映
吸引了国人的目光
而 汽锅鸡、过桥米线 等特色 美食
早已悄然登上国人的餐桌
成为云南味道的代表
这些惊艳了世人的美好事物
都来自 红河州
全称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红河州位置及行政区划,制图@巩向杰&陈随/星球研究所)
这到底
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
山河的创造
红河州
位于云南省南部
处在 滇东高原 和 哀牢山 之间
红河与珠江两大水系在此汇流
北回归线穿越而过
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环境
(红河州地形及水系,制图@巩向杰&陈随/星球研究所)
东北部的高原
由巨厚的石灰岩组成
数百万年水的侵蚀
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西南部的 哀牢山 巍峨连绵
山中云雾缭绕、森林广布
哀牢山与高原之间
红河 (元江)流过
流经之地多分布着红色土壤
江水如一条红色的飘带
缠绕在大山之间
良好的自然环境
创造了多样的生命世界
哀牢山上
2000多种植物
组成了茂密的森林
森林中
恐龙时代的遗存 中华桫椤
枝叶大如伞盖
枝叶间
西黑冠长臂猿 在游荡
树鼩 在四处觅食
无数鸟类、两栖类等动物
以此为家园
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藏在层叠的群峰之间
而唤醒它的人们
即将踏歌而来
被唤醒的土地
“在那远古的时代
天边有个叫虎尼虎那的地方
红红的石头像天火燃烧
黑黑的石头像黑夜笼罩
奇怪的巨石成千上万
垒成了神奇巍峨的高山...”
——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
两千多年前
西北氐羌族群的一部分
从歌中所唱的高原地带向南进发
经过漫长的迁徙
大约在隋、唐时期
渡过红河
站到了哀牢山下
(哈尼族迁徙路线,制图@巩向杰&陈随/星球研究所)
经历漫长的变迁与融合
他们成为了一个特定的民族
哈尼族
他们的生产方式
从游牧变成了农耕
彼时云贵高原一带的农耕活动
尚处在相对原始的阶段
哀牢山大部分仍是荒蛮之地
哈尼族祖先的到来
将彻底改变大地的面貌
他们首先选择向阳的缓坡
开辟为旱地
在其上种植几轮旱地作物
借此平整土地、熟化土壤
(梯田建造过程1:从旱地到旱田,制图@陈随/星球研究所)
随后
在台地边缘层层堆垒泥土
形成田埂
引水入田
将旱田变成水田
(梯田建造过程2:造田埂-引水-水田,制图@陈随/星球研究所)
通过水渠引来的高山之水
经过砂石沉淀后
逐级流入大小不一的田块
最终汇入山脚下的河流
(哈尼梯田引水系统,制图@陈随/星球研究所)
精心维护的梯田
水常年充盈而饱满
为了更好地管理梯田
哈尼人创造了独特的农事历
将四季的劳作
融入四季的梯田
从春季开秧的“康俄泼”
到夏季祈求丰收的“矻(kū)扎扎”
秋季收获时节的“车拾扎”
以及冬季休耕时的“扎勒特”
热爱歌舞的哈尼人
还将这四时的劳作
汇成了 《哈尼四季生产调》
编入了充满热情与力量的 铓(máng)鼓舞
载歌载舞中延续着古老的传统
哈尼人相信:
“人的命根子是田
田的命根子是水
水的命根子是森林和树木”
比梯田稍高之处
是哈尼人的村寨
与梯田共存共生
村寨的上下
各有一片刻意保留的森林
被视为“神灵的居所”
而高山区则保留着原始森林
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形成 “四素同构” 态势
哈尼人的完美家园就此形成
(哈尼梯田四素同构景观示意图,制图@陈随/星球研究所)
到了元、明、清时期
因战争和屯垦等原因
大量来自北方的汉族迁至红河流域
梯田的面积开始迅速扩张
如今已遍布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
总面积高达100万亩
(哈尼梯田分布范围,制图@巩向杰&陈随/星球研究所)
除了梯田
在红河州北部地区
也发展出村落
开辟出大大小小的农田
广泛的农业开发
让红河州逐渐变得富足
长街宴
表达的是对丰收的祈福
也是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
明朝
在云南的开发史上
是一个重要的分野
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坝子上
统治者设立了 临安府(今建水)
统辖红河州大部分地区
建水变得繁华起来
其经济发达
在云南富甲一方
临安城中
富商巨贾
建造起深宅大院
文人雅士
在股指之间把玩起紫陶
水面上
建起优雅恢弘的石桥
仅次于曲阜孔庙的
中国第二大文庙
建水文庙
在遥远的西南
传播着中原的文化
而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
汉、哈尼、彝、苗、傣、壮
瑶、回、拉祜、布朗、布依
11个世居民族
则延续并发展着自己的民族传统
少数民族中
以 彝族 人口最为众多
多民族融合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 美食
过桥米线、汽锅鸡、烧豆腐、小卷粉...
激活了红河人的味蕾
数百年间
被唤醒的红河州富饶而祥和
默默镇守着西南的一方土地
但到了近代
它将受到新一轮冲击
这同样与大地的馈赠有关
近代化的冲击
剧烈的地壳运动
在红河州的地表之下
创造了矿藏
有一种金属矿产
在红河州的 历史 上
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就是
锡矿
(红河州矿产资源分布图,制图@巩向杰&陈随/星球研究所)
红河州开采锡矿的 历史
最早可上溯到西汉时期
随后的历代政权
都先后进行过开采利用
甚至一度占全国锡产量的60%
但真正的转折发生在清末
当时英、法等西方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锡在工业中用途广泛
为了开发和运输锡矿
交通干线上的 蒙自
出现了云南的第一个海关
海关一开
就像拧开了锡矿生产的水龙头
个旧锡矿的年产量从清中期的900多吨
直接飙升到5300多吨
大量的锡矿出口
刺激了当地的马帮
以及红河的航运
骡马不绝、航船相接
个旧锡通过数条线路
被运送至越南海防、中国香港
以及其它沿海口岸
进而经海运流入西方工业国家
(近代个旧锡矿主要外销路线,制图@巩向杰&陈随/星球研究所)
然而
红河航道湾多水急
沿途盗匪横行
马帮的运力更是低下
工业国家对锡的需求则是连年增长
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势在必行
这就是 滇越铁路
但要在山高谷深的云南修铁路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越南到云南
海拔逐渐升高
红河流经之地
遍布V字形峡谷
加上山林茂密、瘴疠严重
铁路的修建困难重重
最为艰险的
莫过于屏边县的四岔河大峡谷
峡谷两壁相距仅60余米
河谷深度100多米
当时的技术条件下
根本无法建造桥墩
为此
上百吨定制的钢构件
从法国运抵云南屏边
再由中国的劳工一件件背上山
一个经由铁索牵引
以人字形钢梁支撑的桥梁
横空出世
(人字桥修建过程,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这就是堪称工程奇迹的
人字桥
经过近10年的修建
30万劳工参与建设
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后
滇越铁路终于在1910年全线贯通
随后
当地士绅集资修建的
个碧石铁路
与滇越铁路相接
共同构成了当时云南的大动脉
(滇越铁路与个碧石铁路路线图,制图@巩向杰&陈随/星球研究所)
这条大动脉
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从云南蒙自到越南海防
时间从原来的几十天缩短到两天
与此同时
沿着相反的方向
铁路也将西式建筑和西方的生活方式
带进了红河州
电线、电灯
餐厅、电影院、酒吧
咖啡馆、网球场
商号、银行、医院、学校、邮局
以及最早的“快递公司”
颠覆了滇南地区延续千年的生活方式
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的交汇点
碧色寨
成了重量级的交通枢纽
一时风头无两
1913年
一批云南学生被选派留学日本
正是经滇越铁路走出了国门
1915年
蔡锷辗转中国香港、越南
最终沿滇越铁路到达昆明
发起了讨伐袁世凯的征战
1938年
北大、清华和南开的一群学生
经过中国香港、越南
沿滇越铁路北上昆明
在那里入学了西南联大
滇越铁路改变了大西南
甚至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
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1943年
铁路收归中国管理
随后它两次因战争被阻断
直到1996年
才恢复通行
此时的红河州
也已经变换了容颜
尾声
当曾经名动一时的西南动脉
逐渐被平凡的生活所淹没
当曾经的特等车站
逐渐被遗忘
红河州所在的区域
继古代山地农业的巅峰
西南贸易与文化的重镇
中国近代化的先锋后
铅华洗净
当我们站在山顶
百万亩梯田如巨浪般涌入眼帘时
我们才会愕然记起
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深藏的惊涛骇浪
正如哈尼梯田被称为“大地的雕刻”一样
波澜壮阔的 历史
也镌刻在这片土地上
1957年11月18日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正式建立
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
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如今的红河州
是大量珍稀动植物的家园
是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种植基地
发展高原现代农业的沃土
如今的红河州
有了更发达的铁路、公路网
自然、人文、 历史 、 美食
都变得触手可及
如今的红河州
数千年往事
一百年风云
融汇在不变的山河中
在云南之南
等待着你来发现
本文创作团队
撰稿:张照
图片:秦南
设计:陈随、郑伯容
地图:巩向杰
审校:撸书猫、李张子薇、王昆
P.S.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 红河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红河州志[M].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3.
[2] 本书编写组.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概况[M]. 民族出版社, 2008.
[3] 闵庆文等.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M].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
[4] 黄绍文. 诺玛阿美到哀牢山[M].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7.
[5] 廖丽. 锡都个旧的兴衰[M].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17.
[6]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旅游 发展委员会. 百年滇越铁路[M].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5.
[7] 杨娟. 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个旧锡矿开发研究[D]. 云南大学, 2016.
[8] 张永帅. 近代云南的开埠与口岸贸易研究[D]. 复旦大学, 2011.
... The End ...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 探索 极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