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把青春期儿子当成 他的叛逆 难管全都消失了 去养后 刺猬

:主创团·牧青野

美国教育家布拉德和杰里克提出过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青春期孩子,像极了一只“刺猬”。

他们身上总挂着一张“禁止靠近”的牌子,他们会用身上的“刺”给自己设一个保护罩,他们看起来总是易怒、难管。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就像我儿子,自打进入了青春期,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要么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回家就进卧室,除了吃饭上厕所,根本别想见到他的人,要么就是来来回回只有几句话:

“我不想说!”

“你别管我!”

“你说够了没!”

“别动我东西!别进我房间!”

别人家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我家是半大小子,气死老妈。

在老母亲“气悬一线”时,幸好遇到了“刺猬法则”。

在我把儿子当成“刺猬”重新养育后,果然看到了曙光。

接下来,我会把我是如何使用“拥抱一只刺猬”三个法则的过程和成果记录下来……

法则一:

不要戴手套

让“刺猬”闻到你的气味

我发现儿子到了青春期后,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和我有距离感了。

开学的家长会,老师反映,儿子的语文成绩有点退步。

回家后我对他说,休息时间可以多阅读,还问他需不需要我帮他买一些课外书。

他嘴上随口答应着,转头就出门了,我追出门再问,他不耐烦地说自己知道了,让我不用管,然后头也不回就走了。

不止这一次,生活中我也发现过很多这样的情况。

看他学习累了,我说妈妈晚上给你做顿大餐,他反过来怼我一句:

“你做的能有外面的好吃吗?”

气得我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有时候看着天马上要下雨,让他出门带把雨伞,结果他理都不理我就走了。

晚上回来发现他有些着凉,想着给他熬个热姜汤,熬好了端进去,他又冲我发起了火:

“你能不能别进我房间!”

“我知道照顾自己的身体,你别管我!”

明明是关心他,他倒好,不但不领情,还倒打一耙。

不过生完气,冷静下来后也能理解,毕竟他到了青春期,身心发育都在经历剧变,难免会有一些情绪上的问题。

当时,我正好在书中看到一句话,要把青春期的孩子当成一只“刺猬”去沟通。于是就想着先试试其中的第一条法则:不要戴手套,让刺猬闻到你的气味。

里边有3个关键点:

1、读懂孩子未说出口的需要。

2、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多陪伴孩子。

3、给孩子设定并令其遵守适当的规矩。

美国发展心理学专家劳伦斯曾说,青春期孩子看起来总是“张牙舞爪”,但其实,他们非常需要父母。只是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支持。

所以儿子之所以像个刺猬一样,总是想要“扎伤”我,其实是因为他本身在经历很多学业、社交、家人等等各种的压力。他把这种情绪外化后,宣泄在了自己最亲密的人身上。

说白了,他其实在向我传递一个信息:

“妈妈,我压力很大,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我觉得家很安全,我想在这里释放我的压力。”

想明白后,我决定从爱和信任的角度一点点帮他打开心门。

比如,每周抽出固定的时间作为家庭日,陪他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制造更多的相处时间。

一开始,他并不太配合,但后来他甚至会主动提出下一次的家庭日要去做什么。

我对儿子的陪伴多了,他对我的信任也越深厚了,偶尔还会和我聊一聊学校里发生的事,甚至还会向他爸请教一些男孩子社交的问题。

而且我还发现,我对于他的一些“没有说出口的话”也看见得更清晰了。

到这时,我才渐渐反应过来,儿子其实一直在用他的方式来寻求关注。他不仅需要从我们这里获得爱和安全感,还需要我们给予他像成人一样平等的尊重。

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和儿子之间的感情重新变亲密后,我也可以“大胆”地向他提要求了。

比如不能莫名其妙冲着父母发火,有问题可以商量,但不能拒绝沟通。

如果换做以前,对于我的这些要求,他只会充耳不闻,但这次他居然也能坐下认真听我说,而且还会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想要安静一会儿,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去打扰他。

真的没想到,原本棘手的青春期问题,这才落实了一个法则,就已经看到希望了。

法则二:

不要着急,慢慢来

让“刺猬”放松警惕

有天晚上放学,儿子低着头一路不说话,回到家后饭也没吃就回卧室了。

我和他爸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但想着之前和儿子的约定,就没有去打扰他。但他一直没有出卧室,我还是有些担心,就从他的同学那儿侧面了解了下。

这才知道,原来他今天上课偷玩手机被老师发现,还被赶去走廊罚站。

知道前因后果后,我特别生气。因为之前就三令五申地和他说过,手机不许带到学校,没想到他压根就没听。

看我的火已经冒了上来,他爸连忙拿出刺猬法则第二项让我看:

不要着急,慢慢来,让刺猬放松警惕。如果它卷成刺球,树立起全身荆刺,请保持冷静,耐心等待。

好吧,压住火气,慢慢调整。

我决定先不把这件事挑破,等儿子自己和我说。

周末的时候,我们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照常带他去体育馆打球。但儿子明显积极性不高,玩了一会儿,吃饭时,终于忍不住和我说了实话。

我先是对他表示理解:“是不是觉得玩手机这件事挺难控制的?”

他没想到我的态度这么冷静,便呆呆地回了一声:“嗯。”

看他神情有些松动,我连忙趁热打铁:“其实妈妈也一样,平时工作的时候,也总忍不住想刷手机。妈妈也理解你,被老师罚站,让你觉得挺丢面子的。”

儿子听了后低下头不说话。

我开始表明自己的立场:“关于这件事,妈妈理解你,但也觉得你做得有一些不太对。妈妈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找到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心理学认为,沟通中最重要的是先共情,再提出解决方法。

当我真诚地和儿子表达我的想法之后,儿子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和我针锋相对地吵起来,反而静静思考了很久。

看儿子一直没有回答我,我决定给他时间,并告诉他我相信他可以找到解决方法。

果然到了晚上,儿子在睡前低着声音对我说:“妈妈,谢谢你!这次老师把手机还回来后,我不会再把它带到学校了。”

“嗯,妈妈相信你。”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刺猬一样,在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时,会瞬间竖起自己身上的刺缩作一团。而我们做父母的,这个时候只需要做到:

1、不用愤怒的情绪对准拒绝沟通的孩子。

2、耐心等待孩子放下戒备,愿意打开自己的时机。

3、用冷静、客观、真诚的态度和孩子沟通,鼓励他们自己找到解决方法。

说到底,青春期孩子其实什么都知道,他们要的不过是父母在他们出错和遇到困境时,不否定、责备、命令他们,而是接纳和相信他们。

法则三:

“刺猬”的腹部没有硬刺

可以用双手从腹部把刺猬抱起

前两个法则,其实都在说让我们做父母的给予孩子尊重和信任, 而第三个法则是让孩子自己建立起自尊和自信。

父母给的尊重和信任足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也就有了。

就像陈默老师曾说过的,父母是孩子最坚定的大后方,如果父母都不爱孩子,不尊重孩子,孩子怎么可能去爱自己,去尊重自己?

这一点,我也是深有感触。

上次的手机事件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又发生了一件事。

儿子有天回家后,气冲冲地对我说:

“学校举行物理比赛,我想参加,但老师一直没同意。还说我之前拿手机在学校里玩,心思根本没在学习上,就算选上我了,我也拿不上好成绩。我以后再也不想好好上物理课了,反正学再好老师也看不到!”

虽然我觉得老师的担忧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耐心安慰情绪上头的他:

“老师可能因为之前的事对你有一些误解。但别人的评价和想法不能影响你喜欢物理这件事儿。如果这次真的去不了,妈妈希望你能继续打起精神,用成绩向老师证明你可以。”

我最近也发现,青春期孩子真的就和书里说的一模一样,他们对自尊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希望自己永远是被关注的焦点。

这种心理也会导致他们容易在遇到挫折时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所以父母就需要引导他们重新建立自尊和自信。

而刺猬法则的第三项,就是通过这几点帮助孩子来建立自尊和自信的:

1、区别自尊和自我价值。

2、培养好的习惯,让孩子能更加自信。

3、积极主动地去面对人和环境,不要凡事被动。

4、广交朋友,获得更多的接纳和认可。

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不依赖于别人的评价和期望,而是让他们自己相信自己,自己认可自己。

那次物理比赛后,我从老师那里帮儿子要到了一份竞赛试卷,然后让他自己做了一遍,但他答得并不好。

好在有了前面的关系积累,我俩现在也算是无话不谈了。

我和他一起认真分析了他在物理上的不足点,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找了些追赶的方法。

有次回家儿子告诉我:“妈妈,老师告诉我下次的物理竞赛会选我去参加,让我好好继续努力!”

我连忙问:“那你现在这么努力地学物理,是为了参加这次物理竞赛吗?”

儿子想了一会儿后,才回答我:“不是的,妈妈,我不是为了竞赛才去学物理的,我只是因为喜欢才去努力学习的!”

听儿子这样说完,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今回头看,拥抱刺猬的三项法则,看似内容很多,其实说的道理无非只有一条: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引导孩子。

经过这段时间,我也越来越觉得,家庭教育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经常有专家说,太多的父母都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对于孩子其实是一场“灾难”。

以前我对这句话有多嗤之以鼻,现在就对这句话有多认可!

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也看到了,一个孩子想要优秀,想要平稳度过青春期,真正缺少不了的,是父母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10岁后,你一说话孩子就嫌烦: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娃到了青春期

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昨晚大半夜,接到表姐的电话,她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

原来,女儿马上初二,上个期末成绩严重下滑。 这个暑假在家呢,不写作业不看书,成天就看漫画、追综艺、打 游戏 。

表姐一直想和女儿认真谈一下,可女儿每次都是摆着冷脸,门一摔,拒绝沟通。

就在昨天,娘俩又因为学习,大吵了一架。

最后,女儿恶狠狠地扬言:再逼她,就跳楼。

等到晚上,表姐就发现,女儿用电脑搜了“离家出走要注意什么?”

表姐说,就这一年,女儿跟变了个人一样。

“ 我真的好绝望,我一说话她就嫌烦,全家人都得看他脸色,小心伺候着,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 ?!”

相信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一定都会有这种感觉: 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整个世界天翻地覆。

从前那个贴心的小棉袄,突然变成了炸天炸天的毛刺头。

禁不得说,听不进劝,仿佛全世界都是他的敌人。

不知道,哪一句话,哪一件事,就会轻易点燃他。

更让人郁闷的是,我们却进退两难。

管,就是针尖对麦芒,孩子能比你更狠,怕一个行差踏错,就酿成悲剧。

不管,看着他一天天“不务正业”,怕堕落成瘾,后悔莫及。

为什么,给青春期的孩子当父母,就这么难?

为什么青春期孩子这么难搞?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 孩子的每一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而未成年的问题是滞后反应。 有的时候当你发现这个孩子已经不好教育了,原因并不在当下,而是要再往前。

孩子一般在青春期很难管,但问题往往是往前。 ”

看过一期《凉子访谈录》,男生鲲鹏讲述了与爸爸爱恨交织的故事。

从小,爸爸就奉行棍棒教育,从一年级开始,离300分差多少,就一分一个军用鞭子。

每次考完试那周,他的屁股都会皮开肉绽,只能趴着睡觉。

鲲鹏试过和爸爸理论,让爸爸放下鞭子,可得到的却是一个耳光。

在爸爸的皮鞭、耳光之下,等到初中,鲲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和躁狂症。

但凡哪次考试没考好,就会用头去撞车窗,直到鲜血淋漓,撞到没法思考成绩为止。

如果在孩子青春期之前不断地压抑孩子,等到青春期,孩子很容易就会炸。

因为,一个被压久的弹簧,只会用更强大的力量去反弹。

其实, 大多数孩子的叛逆,就是这样被父母一步步逼出来的。

所以,当我们指责孩子时,我们也要认真反省:我们在过去,是否太控制/太纵容/太忽视孩子,才让他如此地叛逆反抗?

除了过往教养埋的雷,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跟孩子心理和生理发展也息息相关。

生理层面上,据神经科学显示,大脑中负责情绪和感受的边缘系统,一般在15岁前就发育成熟。

然而,负责理性功能的前额叶,却要到20多岁才会发育成熟。

这就意味着, 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情绪感受能力,但却没有成人那种控制情绪作出理性行为的能力。

另外,心理学上,把13-17岁这个阶段成为 “心理断乳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如果不了解这些,我们就容易误把孩子的一些行为,当成叛逆去压制。

孩子也会因为被错误地对待,伤痕累累。

家长看懂了,孩子就有救了!

容忍度高一点 说话少一点 示弱一点

青春期,是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去经历的一场考验和蜕变。

作家麦家回忆儿子的叛逆,就曾苦涩地说:

“ 青春期就是一种危险,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 。

我们作为长辈,只有一种选择,帮助他变成一朵花,抹平坚韧的地方。

帮助他度过最摇摆不定、定时炸弹的这样一个阶段。”

青春期孩子相互矛盾的生理特质,日益繁复的学业压力,都会让他们变得痛苦迷茫,不知所措。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明白,孩子的身心发生了巨变。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一定要重新审视和认真对待,减少冲突,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

1)先闭嘴

曾经有一项调查,问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父母哪一行为。

结果显示,“唠叨”排在第一, 70%的孩子都希望“妈妈不要太唠叨” 。

李玫瑾教授在谈到青春期抚养时,也说过: (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嘴闭上。

因为孩子青春期,最重要的心理诉求就是“自我”和“独立”。

父母过多的唠叨和指责,是对他自我和独立的一种挑衅,只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学会闭嘴,先听孩子把话说完,是走进青春期孩子的第一步。

2)再放手

独立,是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宣言。

央视拍过一部纪录片《镜子》,家明刚刚结束中考,父亲对他的期望很高。

可家明不愿上学,沉迷网络,一心想要“自由”,梦想着去浪迹天涯。

爸爸妈妈怒斥男孩,不珍惜父母的良苦用心。 而男孩怨恨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内心。

直到家明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才揭露了他的真实想法:

家明哭着控诉:我永远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都要经过他们的同意!一直在他们这种想法下活着,我上学又有什么用?

每个青春期叛逆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不肯放手的父母。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写道:当孩子处于叛逆期时,父母对他们的吸引力减弱,开始要求脱离父母。

此时, 适度地放手,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对于那些非原则性的问题,闭上嘴巴,放手让他们尽情尝试。

孩子需要这些 探索 和试错,去发现真正的自我。

3)去尊重

青春期孩子,最看重的事情就两个字——面子。

节目《老师请回答》,曾请来17岁的问题少年小骏和他的父母。

小骏叛逆,冷漠,他指名道姓的骂母亲,跟父亲拳脚相加,甚至要断绝父子关系。

就在节目现场,小骏更对父母直言:我不可能尊重你们的。

在被追问下,小骏才说出了自己忤逆父母的原因:因为父母不尊重他。

妈妈曾特意挑在小骏放学时,当着全校同学的面,在校门口怒骂小骏。

作家桐华曾说:“孩子在很多时候,比大人还要爱面子。 因为世界很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

当众责骂羞辱青春期孩子,无异于一场灵魂的谋杀。

如何带着尊重,去和青春期孩子沟通,有一个著名的“二十定律”:

就是和孩子交流时,把他的年龄增加二十岁,如果他十岁,你要把他想象成是一个三十岁的男人去沟通。

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有人格的个体。

青春期的孩子,真的很难。

他们渴望独立,又希望依赖;渴望表达,又极其敏感;

渴望友情,又各种嫉妒;讨厌学习,又不得不提高成绩

生理的高速成熟,心理还未走向成熟……

于是,他们横冲直撞,麻烦不断。

可这却是孩子走向独立,寻找属于自己的身份和边界,必须经历的阵痛。

无法代替,没有捷径。

作为父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

多一点耐心,少一点唠叨;多一点放手,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强硬。

愿我们的温暖和支持,能为那个在青春中慌乱无措的孩子,点燃一束光。

被十四岁的儿子打了,我还要不要管他?

十四岁的孩子正在叛逆期,这时候如果教育方式不得当的话,就非常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的,但是打父母确实让人发指了。 作为家长你也别光顾着自己生气委屈,你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和你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什么样的家庭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这正是你之前没有好好引导孩子,才出现了这样的恶果。 不过你该庆幸的是孩子现在还算小,如果多加重视教育还是可以帮助他改正过来的。

所以当然还是要管了,说再多的气话,他终究是你的亲生骨肉,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割舍不断的。 再放任自流的话,出现的后果不仅仅是打你了,他说不定还会出现犯罪的行为,到时候再后悔可就晚了。

这时候找儿子比较畏惧的人,可以是父亲爷爷叔叔一类的,来对他进行一下思想的引导和批评。 他对你承认错误就原谅他,如果死犟着,就要让他知道打父母的后果了。 虽然不至于把他打回去,但是生活费上面要进行苛扣,还有这几天别和他说话,保持平淡冷漠。

期间他有求和的表现还好,但是过上一周差不多还是这样的情况,父母就要找儿子聊聊了,你的火气也消得差不多了,心平气和的说说这件事情。 儿子打你,肯定当时你也有言语过分的地方,和他说你当时说错了,但是他也不能打父母。

总之这时候对待14岁的青少年,尽量不要逆着他们来,否则情况会更加严重。 讲道理加行为影响,耐心一些,他会慢慢成熟去起来的。

作为家长如何应对上了高中的孩子的叛逆心理

这就是所谓的叛逆心理. 现在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人,很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 一来,是这个时期所必然拥有的心理过程;二来,现在社会越来越讲究个性化,自我化,导致叛逆的心理更加厉害。 青少年逐渐拥有对现代人与社会的矛盾,逃避心理,不能与显示妥协的心态,更是充满了许多对人生的价值,幸福的含义,世界观,价值观的讨论。 他们在成长的矛盾中问:逃避自己讨厌的的东西,追求带来快乐的事物,到底有什么错?确实没有什么错,但是,只有面对现实,并且要不断告诉自己怎么做有意义,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否则就无法生存下去。 现实和梦想,选择哪一个呢?在选择梦想中受到的挫折导致愿望的不断膨胀,与周围事物,家长,学校的抵触使得叛逆心理的不断加深。 这便养成了多少想和别人反着干的心理。 人与人之间是有隔膜的,一个人永远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 但同时,每个人又必须通过他人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 当我们认为别人肯定、认识的人并不是自己真正的自己,也许一直在笑,但真正的我一直在哭泣呢……,如果是这样,心中会产生莫大的恐惧感,反射为一种不依从的行为。 每个人心中存在独立思想、个人爱好、以及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如隐私)或者是希望鄙人理解而又的不到理解的领域,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法、测量事物的尺度。 我们也许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误解、心与心之间没有障碍的世界中。 青少年的那种希望被认同,被完全理解的心理更甚,然而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也许我们需要寻求解决叛逆的方法,但有些事情并不是都可以解决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只有用自己有限的尺度去观察、衡量、理解世界,因而没有人能真正全面、完整地了解现、了解他人,这是人类智慧中虚妄的一面,可以说是人类心灵中黑暗的地方。 青少年在这中不理解中成长,不理解他人也不被理解,也许逆反心理是其中的突破口。 但假如人们能够换一种角度来观察世界,客观全面地对待他人,对他人的恐惧、不安和逃避就会减少,如果能够这样,就能走出原来封闭、狭隘的世界,发现一个全新的环境。 但这只是一个可能性。 叛逆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是一种心灵补充的过程。 不论社会,教育界,家庭,少年自己都应该正确认识它。 ========================假期里,不少家长反映,自己上初中的孩子经常上网上到三更半夜,不听父母的话,很难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亲子冲突格外明显。 其实青春期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叛逆现象,家长发现这种问题,不必觉得如狼似虎般可怕,而要试着去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心态,与孩子共同面对青春期。 “虽然放暑假成天在家,儿子跟我之间每天的交流时间竟不到半个小时!”“女儿每天除了上辅导班就是自己上网跟同学聊天、打电话,根本不理睬父母,说多了还嫌烦!”眼下暑期过了大半,记者从一些家长口中得知,暑期里由于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多了,各种亲子冲突格外明显,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行为越发明显,父母子女间的情感危机似乎因为暑假的到来大大激化。 近日,记者就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现象和一些常见问题个案的处理方式,采访了海南中学的心理咨询老师唐彩霞。 唐老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有着丰富的青少年心理辅导经验。 她指出,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在14至18岁的青少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家长和其他教育工心存对抗,他们内心也明白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为做事的合理性,但他们却有意违抗父母的意志,只在乎和父母对抗时的快感,看见父母生气、伤心自己反倒高兴,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心中忧虑,甚至束手无策。 个人爱好 重引导忌粗暴干涉 个案:小邢读初中时,非常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父母则简单禁止他“玩电脑”,一味要求他放学回家必做多少作业、多少遍练习,引起了小邢的不满,既然家长在家不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就有意不用功,让成绩一落千丈,明知这样做不对,小邢依然我行我素,他甚至喜欢看到父母不舒服、干着急的样子。 升初三后,面临中招考试,在老师真诚得体的开导下,小邢才逐渐放弃了叛逆,恢复常态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并在高一第二学期和同学合作搞电脑软件获得了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唐老师点评:叛逆心理在青少年身上是全方位地表现出来的。 比如表现在学习方面,若是父母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孩子时,他们不仅不会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还会采取报复手段,故意不学习。 个案中小邢家长这样处理显然不妥,孩子对现代科技的爱好和探索,家长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不能以一成不变、简单粗暴干涉的方式来约束孩子,应该突破传统教育的固定模式,家庭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 父母应该在平时多留意社会的发展和孩子的想法,注意与孩子沟通,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后也多向老师求教,双方配合合理引导,使孩子个人爱好与他长远的人生目标衔接上,从而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新奇打扮 刺激父母 个案:某高中学生小陈,染了一头黄头发,黄头发中间又夹染几撮红头发,还喜欢穿新奇的服装,他晓得这些为父母及老师所无法接受,但每当看到父母或长辈瞧见自己这般摸样时的表情和表现出来的嗤之以鼻,他就洋洋得意,犹如自己打了胜仗一样。 唐老师点评:叛逆心理还明显地表现在青少年的穿着打扮上。 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不遗余力地追求个性,让自己变得很另类。 青少年喜欢“跟风”,追求时尚,表现个性,但缺乏对事物全面综合评价的辨识能力,他们不一定了解时尚的东西对他们而言不一定是好的东西,有些青少年群体所追随的东西,往往是标新立异,突出自我,却反潮流,对自我形象不利。 这就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意识,给孩子设立人生的界限,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什么是自己应该追求的人生方向。 心灵创伤 以爱弥合 个案:某高中学生小郑,父母关系破裂了,小郑跟了父亲。 他原本品行兼优,由于父亲与插足的第三者结婚,让孩子心灵蒙受创伤。 没有妈妈的日子,小郑无法接受,于是故意和父亲作对,父亲不让他做的他偏要做,吸烟、喝酒、赌博样样都会,还交上了社会上的不良朋友,且处处“整治”父亲和继母,为的是不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唐老师点评:对于处在破裂家庭的青少年,更要注意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心态。 这些孩子的监护人必须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由于这些孩子一般精神比较紧张,而感情承受能力比较脆弱,他们比其他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叛逆心理。 因此这些孩子的监护人更要时刻关心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更多的爱,用爱来融化与孩子的隔阂和创伤,而作为继母,可能需要付出更多;此外,离异的双方在分别与孩子相处之时不要对孩子发泄怨恨的情绪,尽量维护对方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并且让孩子明白父母的分开是大人的事,大家虽然在不同的地方,都是爱孩子的,避免在孩子心中埋下苦毒的种子,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人格。 帮助孩子“心理断乳” 个案:一位家长苦恼地诉说,自己的孩子过了这个暑假就念初三了。 不知怎么回事,假期里,她每天不是写作业就是自己闷头上网玩游戏、聊天,对家长不理不睬。 最过分的是,前两天他和爱人想跟女儿好好沟通一下,谁知没说几句话,女儿就顶撞说:“我就是不知好歹,不可理喻。 ”还在自己的房间门上用电脑打了几个字“请勿打扰”贴在上面,气得自己无话可说。 唐老师点评:中学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有了独立的倾向。 这阶段的孩子情感起伏大、变化大并难于驾驭。 他们有了喜怒哀乐,不但不愿向父母吐露,还要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如果父母处置不当,如对孩子的表现刨根问底,或是漠不关心就会增强他们的反抗情绪。 作为父母应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当孩子的知心朋友,争取成为他们倾吐心事的对象和安慰者。 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心理断乳期”。 叛逆心理成因 唐老师指出,青少年之所以产生叛逆心理,第一是因为青少年的心理随着这个年龄段自身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态造成了冲击,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浮躁心态和对抗情绪;第二,青少年心理状态呈现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像个成年人,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并未成熟的他们会处在反抗期内。 唐老师还谈到,由于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加之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青少年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另外,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成了叛逆心理产生的源头;此外,青少年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集体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也是叛逆心理产生的“沃土”。 倾心交流 应对挑战 青少年这种叛逆心理的出现打乱了正常的家庭秩序,也给自己制造了成长中的烦忧。 家长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呢? 唐老师说,首先要尽早了解青少年出现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认识到他们出现的这些变化不是什么大问题,坦然地去接受这种变化,学会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和立场上和他们倾心交谈,通过对话达成共识;其次,要找出他们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然后像上述案例所提到的那样,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再次,在出现比较激烈的叛逆心理时,学会心平气和地去开导他们,也可以适当地请教心理专家,用理解的心态逐步解决问题。 趁早管教孩子青春期不叛逆! 研究建议,父母要让小孩不惹上麻烦,最好是在孩子中学时牢牢地看好他们。 根据爱荷华大学的Ronald 及其研究同仁发现,尽管犯罪学者认为有行为问题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犯罪者,然而在问题孩子中,只有50%会成为未来的犯罪者。 Simons的研究团队试着找出为何有些问题儿童会变成问题青少年,但有些却不会?他们追踪调查149名男孩及157名女生及其家庭长达四年的时间,这些受试儿童平均约是从12到13岁开始参与研究,研究人员访问父母及小孩并且观察家庭状况。 有一假说是:较难相处的小孩在长大之后会愈来愈受到不良同侪的影响,所以教养的方式可以由此作些调整;不过研究人员却有不同的看法。 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对难以相处的小孩设下更严厉的限制及教条,只会让他们更可能提早开始与不良的朋友来往。 这些叛逆的小孩通常会乱发脾气、顶嘴、威胁其他学生、自私又爱责怪他人。 Simons说道:“他们的行为几乎要把父母变成恶劣的父母亲,最后父母也不得不放松他们对孩子的管教。 ” 相反地,行为较佳的孩子让父母能轻松地达到管教的目的,这样的父母比较和蔼且支持孩子,他们会为孩子设立标准的行为准则、注意孩子的行为、贯彻所订的规矩、会向孩子解释订规矩的目的,并且避免不合理的处罚。 拥有行为合乎规范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时会给予较多的自由空间,然而问题儿童的父母却会更为严厉。 不过在研究接近尾声的时候,问题儿童父母比起行为正常孩子的父母所花费控制孩子的心力变得较少。 研究人员观察这两种不同孩子的行为过程表示,大部分的孩子正处于中高年级时。 Simon 说道:“结果显示,父母在孩子中学时的管教是十分重要的,孩子这个时期的行为可作为青少年时期的指针。 最后补充道:“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避免让孩子违法犯纪是十分费力的,父母在这个时候应该帮助自己的孩子走向正途,避免与行为不当的同侪来往而误入歧途。 ” 正视青春期生理变化 事例:李女士惊讶地发现,一向听话内向的儿子自暑假以来特别热衷于外出向同学借书,在家里整天沉默不语、精神恍惚,除了吃饭就是躲在房间里看书。 几天前,趁着儿子不在家时,她偷偷地从他抽屉里,看到一本人体结构的书和描写男女之间不健康的书,最令她难堪的是,床底下竟还有着忘了扔的卫生纸团。 李女士感觉自己简直像被惊雷轰击了一样,不知如何是好。 无奈之下,只好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请求帮助。 专家:青春期的孩子性意识开始觉醒,他们的好奇心特别强烈。 渴望了解性的有关知识。 家长对此不要恐惧,也不要回避,应有意识、有目的地看一些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的书,然后适时、适度、适当地个别与孩子进行私底下交流,也可以谈一些自己身体状况发展的情况,帮助孩子了解身体结构、生理卫生、心理需求,并引导他能正视自己,有些想法是正常的,要会克制和疏导自我,使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性心理知识教育与心理发育同步进行。 参考资料:

极致窄边框 三星 Galaxy S25 手机屏幕握持示意图曝
微软官方主题Xbox手柄壳和主机贴公开 黑色行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