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在欧洲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本周布鲁塞尔将迎来欧盟峰会和欧洲央行议息会议等重要会议。彭博社14日披露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今年经济增长很可能为零。此前德国政府的预估更悲观,本月上旬德国政府刚把德国今年增长预期调为-0.2%。果真如此的话,这将是1990年两德统一之后首次出现GDP连续两年下滑的情况。
彭博社14日还分析了欧洲整体经济增长失速的情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增长预测数据显示,到2029年欧元区平均经济增幅仅为1.2%。欧元区财长会议牵头人、爱尔兰财长多诺霍坦言,欧盟当下面临严峻经济挑战,但欧盟有关经济政策讨论未能有效应对挑战。也有人表示,欧盟官员此前多年来一直没意识到自己落后其他经济体有多严重,现在才认识到欧盟有麻烦了。一名欧盟官员称,本周欧盟财长会期间,最大的关切就是如何赶上美国和中国。欧盟各国财长都知道,如果政策不得力,“失败的后果将极其严重”。
欧盟虽然意识到自身经济问题,但关于应对措施,内部分歧严重。彭博社披露,法国前任财长勒梅尔曾呼吁欧盟财长明确推动欧盟经济增长翻番的目标,但这项建议并未通过。彭博社还称,今年4月欧盟峰会期间,有关声明草稿中提到欧盟为提振经济要推进“模式转变”,但最终版却变成了“政策转变”,这也反映出欧盟内部的认知分歧。欧洲北部国家希望集中精力提高内部市场效率,法国和意大利则强调投资不足,而东部国家则更关注国防。上月,欧盟委员会委托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编制的《欧盟未来竞争力报告》正式发布。虽然欧盟整体认同该报告对竞争力危局的判断,但对报告提出的“猛药”却存在很大争议。特别是报告提出欧盟各国应联合举债筹措发展资金,这等于欧盟各国要进一步让渡财权给欧盟。德国财长林德纳当即表示反对,称欧盟联合借款不会解决结构性困境,当前欧盟主要问题不在于缺乏补贴,而是官僚主义和计划经济。
货币政策方面,美国CNBC 14日预测,本周四欧洲央行会议将宣布年内第三次降息。从当地时间本周一欧洲市场表现看,市场已提前对降息25个基点以及12月进一步降息至3%的预期做出反应。彭博社认为,当前欧元区就业市场冷却,可能会加大要求欧洲央行加速降息的呼声。高盛经济学家预计今后几个季度欧元区失业率可能进一步提升至6.7%。
20国集团的财长会议
20国集团自成立至今,其主要活动为“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 1999年12月15日至16日,第1次会议暨成立大会,地点德国柏林;2000年10月24日至25日,第2次会议,加拿大蒙特利尔;2001年11月16日至18日,第3次会议,加拿大渥太华;2002年11月22日至23日,第4次会议,印度新德里;2003年10月26日至27日,第5次会议,墨西哥莫雷利亚;2004年11月20日至21日,第6次会议,德国柏林;2005年10月15日至16日,第7次会议,中国北京;2006年11月18日至19日,第8次会议,澳大利亚墨尔本;2007年11月17日至18日,第9次会议,南非开普敦;2008年11月8日至9日,第10次会议,美国华盛顿;2009年4月2日,第11次会议,英国伦敦;2009年9月24日至25日,第12次会议, 美国匹兹堡2010年6月4日至5日,第13次会议,韩国釜山 时间:2009年9月24日-25日地点:美国东部的老工业城市匹兹堡主要议题:·确保经济持续复苏 ·全球经济再平衡·刺激政策退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金融监管改革 ·限制金融高管薪酬·IMF改革与增资 ·汇率和储备货币问题峰会成果:1、继续实施经济刺激计划 领导人承诺,继续实施经济刺激计划,支持经济活动,直到经济复苏得到明显巩固。 2、各方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领导人承诺,各方将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致力于在2010年成功完成多哈回合谈判。 3、提高发展中国家在IMF份额 领导人承诺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 基金 组织的份额提高到至少5%以上。 4、增加发展中国家在IMF投票权决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在世界银行将至少增加3%的投票权。 5、改善银行资本的数量和质量领导人承诺在2010年年底前制定为各国所能接受的规章制度,改善银行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将在2012年年底前将其全部付诸实施。 6、争取通过气候谈判协议领导人承诺将竭尽全力,争取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相关谈判达成协议。 全球瞩目的二十国集团(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于当地时间15日在法国巴黎闭幕,此次会议实在全球经济尤其是欧债危机深度演化的背景下召开的,吸引了各方关注。 会上,各成员国财政领袖支持欧洲方面所列出的对抗债务危机的新计划,并呼吁欧洲领导人在23日举行的欧盟峰会上对危机采取坚决行动。 此外,与会各方还通过了一项旨在减少系统性金融机构风险的大银行风险控制全面框架。 在本次财长会上,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欧洲施压,要求该地区领导人在2011年10月23日的欧盟峰会上“拿出一项全面计划,果断应对当前的挑战”。 呼吁欧元区“尽可能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影响,以便解决危机蔓延的问题。 ”有海外媒体报道称,欧洲官员正在考虑的危机应对方案包括,将希腊债券减值多达50%、对银行业提供支持并继续让欧洲央行购买债券等。 决策者还保留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更多援助,配合欧洲行动的可能性,但是对于是否需要向IMF提供更多资金则意见不一。 当天的会议还通过了一项旨在减少系统性金融机构风险的新规,包括加强监管、建立跨境合作机制、明确破产救助规程以及大银行需额外增加资本金等。 根据这项新规,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银行将被要求额外增加1%至2.5%的资本金。 据海外媒体报道称,二十国集团财长正在考虑一个包括大约50家银行的名单,二十国集团将于11月3日至4日举行的首脑会议期间公布这些银行的名单。 二十国集团成员同意采取协调一致措施,以应对短期经济复苏脆弱问题,并巩固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基础。 所有成员都应进一步推动结构改革,提高潜在增长率并扩大就业。 2013年7月19日至20日,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将在莫斯科召开。 虽然峰会网站还未公布具体议题,但这并不妨碍外界对会议议题的猜测。 俄罗斯负责G20事务的官员就表示,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全球影响可能是莫斯科G20会议的议题。 然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缺席会议,这给热门议题泼了一盆冷水。 有分析认为,除了日程安排的问题外,伯南克不出席G20的更深层原因是,为了给自己留出更多政策弹性,美联储更趋向于用模糊的政策预期引导市场。 伯南克缺席“G20会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各国货币政策步伐,其中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议题的焦点。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孙立坚预测说。 伯南克曾在6月中旬指出,美联储可能2013年稍晚时候逐渐减少资产购买规模,并在2014年年中结束量化宽松。 伯南克的相关言论重创全球金融市场。 “此言一出,市场反应非常激烈,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变没有做好准备。 ”孙立坚说。 在一番政策试探后,伯南克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转变。 2013年7月17日,伯南克表示,美联储的资产购买计划依赖于经济和金融市场进展,并不存在一个预设的程序。 “伯南克是研究经济大萧条的学者,他最害怕的是刺激经济政策退出过早,导致刺激政策前功尽弃,打断经济复苏。 ”孙立坚说,“但G20参会国更希望美国给出明确的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时间表,给其他国家适应的时间。 ”正因为如此,更多分析认为,伯南克缺席G20更深层的原因是,美联储根本无法,也不能给出退出量化宽松的准确时间。 “伯南克试图用模糊的政策预期引导市场,给美国经济复苏以政策弹性。 ”孙立坚说。 专家观点新兴经济体正高度警惕美联储的退出政策。 韩国财长玄旿锡7月16日提醒说,美国在有所行动前不仅要考虑国内形势,还要考虑到对新兴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玄旿锡警告说,如果美国退出QE处理不当,将可能使新兴经济体受到重创,进而缩减从美国的进口,最终美国经济复苏也将受到影响。 “令其他国家最为担心的是,美国对收缩货币政策时机的选择,如果突然退出,或者提前退出,只要与市场预期不符,就会演变为黑天鹅事件,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造成流动性危机等糟糕的状况。 ”孙立坚指出,“因此美国的态度至关重要,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协调也非常必要,而伯南克的缺席是令人失望的,这让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更为乐观,他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各国可能在逐步退出QE方面形成共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和欧洲退出QE的速度将比美国慢很多。 不仅在退出QE方面将可能形成共识,美国还将在此次会议中向新兴经济体作出妥协,即由于QE退出导致的大量投资撤出新兴经济体所造成的损失方面,美国保证退出QE后与新兴经济体共同分担。 贸易磋商相比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少专家认为,促进国际贸易、加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加快投资开放(如中美投资协定)在会议上更有讨论的空间,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将竭力推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大框架的构建。 有趣的是,此次G20会议之前不久,中国与美国才结束了第五轮中美战略对话,中美财长以及央行负责人仅隔几天又再聚首G20。 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巿场研究所所长石建勋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此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最终结果,将以中美战略对话达成的协议为基础,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态度将对G20有重大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预测:“G20会议可能仍会讨论经贸议题。 ”不少专家指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余地已经不多,政策空间已经很小,世界经济复苏遭遇瓶颈,推动进一步复苏的落点是实体经济的合作,各国互补经济短板,才能促进整体的经济复苏。 但是专家们也强调,这个议题想要达到实质性进展仍然比较困难。 桑百川分析,从目前来看,区域范围内的贸易合作比较容易达成,而多边、更广范围的贸易协定达成的难度却在上升。 “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没有更加猖獗,但在经济复苏遭遇瓶颈的背景下,贸易环境是否会恶化还很难说。 G20会议如果能促进全球贸易合作,那么至少能阻止采取贸易保护姿态的国家走向极端,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有所收敛。 ”“虽然达成多边贸易协定比较难,但是G20国家还是能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即不为了本国经济复苏或增加本国就业,制造贸易壁垒。 ”桑百川说。 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015年9月5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落幕。 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增长框架、投资和基础设施、国际金融架构、金融部门改革以及国际税收合作等议题。 5日晚发布的会议联合公报承诺,将采取果断行动推动全球经济步入正轨,对全球经济加快复苏抱有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他们分别介绍了近期中国金融市场情况和国经济状况。 周小川强调,尽管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中国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并未改变,仍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计划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楼继伟指出,中国政府不会特别在意季度性的短期经济波动,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定力”,并按照既定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和开放。 G20联合公报指出,当前一些国家经济走强,但全球经济增长仍低于预期。 会议要求各国谨慎调整政策行动并开展清晰沟通,使负面溢出效应降至最低,减少不确定性并提高透明度。 会议注意到,随着经济前景有所好转,部分发达经济体或将收紧货币政策。 公报说,各国应根据近期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并将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维持在可持续水平。 会议承诺将继续及时、高效地落实G20全面增长战略,以扩大需求、提高潜在增长率和增强包容性。 会议认为,促进投资是各国的当务之急。 G20各国制定了国别投资战略,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高效的基础设施投资,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会议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的落实一再拖延深感失望,强烈敦促美国尽快批准该方案,并期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11月关于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评估取得进展。 公报说,会议承诺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公平且现代化的国际税收体系,期待于今年10月完成关于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的全部15项行动计划并提交安塔利亚峰会。 2016年中国将成为G20主席国,届时将在上海举办贸易部长会议。 2016年,中方争取在土耳其今年工作的基础上,实现G20贸易部长会议机制化,推动G20为全球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发挥更大作用。 中方已经启动2016年办会的筹备工作。 在贸易投资领域,有不少G20成员和国际组织专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比如,推动G20贸易部长会议机制化,为深化G20贸易投资合作提供机制保障;促进多边和区域的协调,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形成合力;加强跨境投资政策交流合作,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全球贸易投资恢复强劲增长;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中国家提升开展贸易投资的能力等。 中方对这些建议持开放态度,将深入研究,充分征求有关各方的意见建议,争取拿出一份体现各方共同意愿、聚焦当前主要问题的贸易投资议程,推动G20贸易投资合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期待与各方一道,充分考虑各类国家的关切,积极引导构建有助于体现发展需求、更具包容性的国际经贸体系,争取在产能合作、贸易融资、促贸援助、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积极务实的合作倡议,推动实现包容、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中方提出三项倡议:一是增强贸易的动力。 中国愿与相关国家一道,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带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提高经济附加值和贸易增加值。 二是降低贸易的成本。 中国愿与有关国家合作,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降低贸易的物流成本。 通过发展“互联网+”和跨境电子商务,降低贸易的交易成本。 通过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降低贸易的政策风险。 通过推动贸易便利化、自由化进程,降低贸易的市场准入成本。 三是完善贸易的机制。 G20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促进经济增长是G20的核心任务。 G20成员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贸易额超过全球的70%,有必要、也有能力在促进全球贸易投资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各方应积极研究将G20贸易部长会议机制化,使其成为年度会议。
什么是欧洲货币联盟
1979年3月,欧共体当时的12个成员国决定调整计划,正式开始实施欧洲货币体系( EMS)建设规划,1988年后,这一进程明显加快。 1991年12月,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 《政治联盟条约》的目标在于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防务政策和社会政策,《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规定最迟在1999年1月1日之前建立经济货币联盟(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简称EMU),届时在该联盟内实现统一的货币、统一的中央银行以及统一的货币政策。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经各成员国议会分别批准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与此同时,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94年成立了欧洲货币局,1995年12月正式决定欧洲统一货币的名称为欧元(Euro)。 1998年7月1 日欧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1999年至2001年,为欧元启动的3年过渡期。 欧洲货币联盟的主要目标是要建立名为欧元的单一欧洲货币。 欧元於2002年正式取代欧洲联盟成员国的国家货币。 于1999年1月1日,欧元的初步使用过渡阶段开始.目前,欧元仅以银行业务货币的形式存在,用於帐面金融交易和外汇交易。 这个过渡阶段为期3 年,之后欧元将以纸币与硬币形式全面流通.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员国目前包括: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芬兰、爱尔兰、荷兰、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 目前欧盟15国中,除希腊、瑞典、丹麦和英国外,其余11国(法国、德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芬兰、奥地利、爱尔兰)已成为首批欧元国。 欧洲中央银行设在德国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首任行长是荷兰人威廉·杜伊森贝赫。 按照欧元系统转换机制,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的同时,确定了欧元对11国货币的汇率,各成员国货币与欧元之间的汇率到2002年(过渡期内)各国货币被欧元取代以前完全固定,并不得更改。 2002年 1月1日起,欧元的钞票和硬币开始流通,欧元的钞票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设计,由各国中央银行负责印刷发行;而欧元硬币的设计和发行由各国分头完成。 2002年7月1日,各国原有的货币停止流通,与此同时,欧元将正式成为各成员国统一的法定货币。 随着欧洲联盟成员国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种具有新的性质和特点的区域性货币制度——欧洲货币制度诞生。 欧洲货币制度是从欧洲货币联盟开始的,其起源可以追溯至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于1950年7月1日建立的“欧洲支付同盟”以及1958年取代了该同盟的“欧洲货币协定”。 “欧洲支付同盟”和“欧洲货币协定”虽然启动了欧洲货币联合的进程,但并未对欧洲货币一体化提出具体设想,当时的出发点主要是促进成员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真正把欧洲货币统一提上日程则是在欧共体建立之后。 1957年,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6国签署《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宪章出台。 1969年12月,欧共体正式提出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并设计了时间表,但最初的10年进展并不顺利。 欧洲货币联盟发展与欧元回顾 1999 年1月欧洲货币联盟在争议中启动,至今已四周年。 总体来说,欧元的运行要比许多批评者当初预料的好:欧洲中央银行基本达到其稳定目标,其控制通货膨胀政策更透明,更易于传达;欧洲货币联盟总体加强了财政预算约束,使国家债务率有所下降,并改善了经济增长条件;在金融市场上,欧元作为经济结构改变的一体化发动机和催化剂发挥了作用。 同时,也应看到在统一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下,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趋异性仍增加;欧元的引入也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结构性的变化。 综合来看,欧元诞生四周年来利大于弊。 2003年初,欧元度过了四年,欧元现金的引入也已经一年。 在回顾欧元发展时,我们应考虑到欧洲货币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一项长期工程,它在成功建立后正处在巩固阶段;特别在稳定公约方面,联盟的管理仍不容忽视。 本文详细回顾和阐述了欧元1999年引入至2002年底联盟的发展及欧元引入对区内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作用、欧元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欧元的汇率、国际地位等问题,并得出了比较乐观的结论。 一、联盟顺利启动及欧元现金的优势 根据1995年马德里欧盟首脑会议决议,向欧元的过渡分阶段进行。 两个最重要的阶段是联盟于1999年1月1日由11个成员国正式启动并引入欧元为记账货币,以及2002年初发行欧元现金。 所以欧元最初只是在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引入。 由于准备工作充分,1999年初金融市场的技术转换得以完成,欧元顺利登台,仅几天后,欧元在外汇、货币、债券和股票市场的交易清算就顺利进行。 在欧元诞生前三年的过渡阶段,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方面对欧元的原则是“不禁止、不强制”,即不是义务而是采取自愿原则交易欧元。 这种政策对成员国居民生活影响并不大,因为合同、标价、收入、租金、货币与现金交易等仍使用原货币。 过渡期内欧元只作为摸不着的“虚拟货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欧元的认可。 在银行业务、企业经营和公共领域,欧元与各国本币相比只起次要作用。 许多银行在2001年下半年才开始转换,有些银行甚至到2001年底。 在银行业务、企业经营和公共领域记账货币的转换和交易至2001年底顺利完成。 企业货币转换总体顺利,许多中小企业准备迟缓而干扰2002年后的企业运转的担心,并没有被证实。 2002年1月1日是“欧元日”,欧元成为合同、标价、收入和租金等惟一货币,同时引入的欧元现金正式成为拥有三亿多居民的12个成员国法定流通货币。 欧元纸币和硬币的发行和成员国本币的回收带来巨大运输量,由于准备充分也顺利完成。 此前收集各国“沉睡硬币”的工作为现金引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12月,由于回收旧币,欧元国的现金流通量只相当于上年同期的33%,2002年引入新币后不断回升,达到正常水平,2002年12月达到 3330亿欧元,接近2001年上半年的平均水平。 200年2月底是各国商业银行兑换截至日,此后各国中央银行仍继续兑换本币现金。 德国中央银行承诺无限期兑换德国马克现金。 截至2002年底,超过96%的德国马克纸币和近50%的硬币(按面值计算)得以回收,但仍有舛亿的德国马克纸币和近75亿马克的硬币在流通。 关于欧元的分阶段引入计划,尽管有批评意见,但最终证明是积极的,因为分阶段进行允许妥善准备,总体实施情况是顺利的和符合实际的。 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金引入后,欧元对居民的优势才可亲身体验到。 表现在度假和出差时省去了大量货币兑换费用和麻烦,同时提高了物价的透明度。 欧元现金很快被居民接受。 现金引入后两周,欧元区90%的支付用欧元,尽管本国货币还可用到2002年2月底。 一年后,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调查,90%的居民对欧元纸币、近70%的居民对欧元硬币表示信任。 80%的人对欧元纸币面值划分感到满意,而对硬币面值划分只有50%多的人满意。 由于汇率原因,一些国家(如意大利、奥地利、希腊等)居民对大面值硬币使用有困难,他们失去了习惯的小面值纸币(如付小费时习惯使用),这些国家希望发行1欧元和2欧元纸币,但对所有欧元国调查显示,75%的人认为没有有必要。 用欧元思维在引入一周年后还有困难。 根据2002年秋天的调查,60%的欧元区居民还把价格换算回原货币,在德国甚至有达到75%。 90%的消费者说,在购置大件商品时(如汽车)还把价格换算回原货币。 47%的人愿意保留商品双币标价(在多国仍存在),因为双币标价反映了向欧元过渡的一个重要心理障碍,欧盟委员会建议,2003年中期消除这种现象。 留在东欧、南欧和土耳其的马克,2002年初也没有问题地兑换成欧元。 欧洲央行估计,欧元区外流通的欧元现金一半在上述地区,约250亿欧元。 欧元现金就像原马克作为保值手段使用。 在MONTENEGRO和KOSOVO地区欧元是法定支付货币。 二、关于欧元引发通货膨胀的讨论 欧元现金引入对物价、利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比预期的要小。 但欧元现金引入几个月后,大多数国家都发生了关于欧元引发通货膨胀的争论。 特别在德国争论激烈,还发明了“贵元”(TEURO)这个词。 根据2092年秋调查,欧元区75%的居民认为年初以来各行业价格明显上升。 统计的通胀辜和居民感受到的通胀率之间差异被明显低估。 实际上,在欧元转换之机,消费者日常熟悉的许多物品价格被提高。 事实上2001年12月欧元国和德国的通胀率分别为2.0%和1.7%,而2002年1月则分别上升为2.7甲。 和2.1%(协调消费物价指数,HVPI),所以2002年物价上涨的原因总体上不能归于欧元。 重要原因是,水果和蔬菜此时受南欧气候影响贵了很多,另外在有些国家(如德国)消费税增加,还有服务业<如饭店、理发、清洁行业)价格上涨。 2002年欧元国和德国的年均通胀率分别为2.2%和1.3%。 根据《马约》,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持物价稳定,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前提下支持共同的经济政策。 欧洲央行为实现稳定的货币政策需要着眼于整个欧元区。 欧洲央行将通货膨胀率定在年1%-2%,这表明欧洲央行同时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视为对物价稳定的威胁。 至今为止,欧洲央行的物价稳定目标只在 1999年严格达到(1.1%),此后的结果都在2%和2.5%之间,即欧洲央行非常接近其物价稳定目标。 在评判物价稳定时还要注意欧元国确有刺激物价上涨的因素。 1999和2000年油价上涨和欧元汇率波动威胁物价稳定,2001年疯牛病带来的食品物价上涨导致 2001年5月物价上涨3.4%的最高记录。 但没有理由担心联盟会发展为通胀联盟。 联盟启动以来,通货膨胀率的趋异性增大。 批评者认为,统一的货币政策不能顾及各成员国的经济景气以及稳定政策的要求。 欧洲央行独立于成员国机构和欧盟机构是期望欧元币值稳定的一个支柱,其独立性在这几年不容置疑。 欧洲央行的领导层对此起了重要作用。 三、欧洲央行及其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通过五条件稳定的取向建立了其可信度。 从1999年11月至2000年10月七次提高主导利率是重要的稳定政策决定。 有人经常指责欧洲央行过于防止通胀风险,而与美联储相反,太少刺激经济景气。 比较 2000年底以前美国和欧盟及欧洲夹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玫策,会得出这种印象:欧洲的增长衰退是结构性原因。 没有欧元大国广泛、必要的结构性改革,欧洲央行无能为力,如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则导致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交易、经常性融资便利和最低准备金)保障短期利率调控和银行灵活的流动性储备。 欧洲央行把主要融资业务利率作为市场主导利率。 各国夹行在贯彻货币政策时起重要作用。 它们负责货币政策战略在各国的实施。 物价稳定目标通过“双支柱战略”实现。 第一支柱为货币供应量,欧洲央行制定了与物价水平相关的中期相对稳定的货币供应量。 广义货币M3年增长率的参考值(至今一直为4.5%)与以前联邦银行货币供应量目标很少相关。 1999年以来实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除2000年中至2001年中期以外,明显高于此参考值。 第二支柱为物价发展预测,包括一系列经济指标和财政市场指标,这些指标(如生产和进口价格,定单情况、业务景气指数、预算余额、汇串等)对物价发展提供早期信号。 欧洲央行这一构想受到批评,因为它难以理解,难以作为中介,此外两个支柱有时发出不同信号。 例如 2002年超过目标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引发了通货膨胀危险,而其他指标则表明经济发展困难以及通货膨胀率降低。 欧洲央行借鉴这些经验,为2003年战略制定新的评价体系,是否有变化尚待观察。 向以直接通货膨胀目标为优先战略的过渡值得推荐,因为此目标易于向市场和公众传达,也易于检测。 此直接通货膨胀目标应为约 1%-2.5%,比欧洲央行稳定标准稍微宽松,以便使更多灵活性成为可能。 欧洲央行利用多种渠道,如新闻发布会、月度报告和因特网,向公众解释其货币政策。 央行行长和其他领导定期向欧洲议会提交报告。 虽然一项研究表明欧洲央行94%的货币政策决定被市场正确接受,但总是有人指责欧洲央行应增加透明度以及与公众的沟通。 欧洲央行也采纳了一些建议。 从2002年起,央行每半年公布其专家的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报告。 欧元区统计数据基础尚待持续改善,以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 更高透明度的要求,如公开欧洲央行理事会的会议记录不应被采纳、因为公布表决情况容易给理事会成员施加压力,危及欧洲央行独立性,并可能引发各成员国央行行长的国家倾向。 四、财政预算约束与经济政策协调 联盟成员国的财政预算赤字在1993~1997年期间平均从占GDP的6%大幅降到占GDP的2.6%。 1998年 11国中大多数达到标准,没有理由担心总体难以达到标准。 在联盟启动后,各国财政预算赤字率和国家债务率(国家债务/GDP)平均继续下降。 1999和2000年度的良好经济景气对此有所帮助。 由于提高了财政预算约束,欧元区总体国家债务率在2001年底下降到69.5%。 这项指标此前的几十年都不断上升,至1996年达到75.3%的峰值。 意大利、比利时和希腊的债务率还一直高于 100%,令人失望的是,2000年以来意大利的债务率稳定,而希腊的债务率还一直有所上升。 与此相反比利时取得持续进步。 各国债务率的降低被视为显著成就。 基于1000和2001年度的弱经济景气,德、法、意、葡的预算赤字上升到《稳定与增长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危险区。 欧盟委员会在葡萄牙(2001)和德国(2002)的预算赤字超过规定标准(占GDP的3%)后提起子司法诉讼。 欧盟对德国的警告2002年春失败,因为欧盟财长会议拒绝了欧盟委员会的相关请求,德国财长艾歇尔承诺到2004年平衡德国财政赤字。 欧盟财长会议是否对德国制裁,取决于2003年5月德国平衡财政收支的进展情况。 2003年初,法国也受到警告。 一些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则批评《公约》的规则过于僵化,但为了不引起对货币联盟的信任损害,不适宜放弃或放宽对公约的遵守,建议灵活运用。 公众和政界广泛深入讨论后,欧盟委员会2002年11月对公约作了更好解释。 重要的一点建议是,在经济景气好的年份预算赤字最少降到零,为经济不景气时的财政政策灵活运用做准备。 此外今后还要区别经济景气型赤字和结构型赤字。 结构型赤字国家有义务降低结构型赤字,评价财政状况时今后要顾及现存赤字状况。 为贯彻建议需加强欧盟委员会监督,它应有权不需财长会议同意对不稳定预算的国家提出警告。 总体上对欧盟委员会的建议评价是积极的。 预算约束是联盟的支柱之一。 公约的标准原则上将来也有效。 首先,这涉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公约的任务就是避免过松的财政政策造成对货币政策的过高要求。 这种情况的风险在于,各国过高的预算赤字将引起联盟的通货膨胀,进而使欧洲央行提高主导利率。 其次,联盟内的财政政策有个传递问题,因为赤字过高者不会再受到汇率和利率波动的惩罚,所以不稳定的财政政策作用结果就会向整个欧元区扩散。 欧洲联盟条约中规定欧盟及联盟成员国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有义务紧密协调经济政策。 每年约定一致的“经济政策方针”构成协调框架。 方针的目的是保障面向增长和稳定的欧盟宏观经济政策,但方针只是建议性质,惟一具体的联盟成员国财政政策协调协议就是公约。 但对更多协调的要求超出了公约范围,如在欧盟委员会方面。 因为联盟的货币政策已集中化,而财政政策和其他重要政策领域仍继续掌握在各成员国手中。 由此证明需要一种更紧密的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以避免内部市场内效率损失和无序竞争及其增长趋势。 协调的拥护者呼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间的“最佳政策配合”,欧洲央行的独立性首先限制了这一愿望。 两个政策领域内的行动者就其行为经常交换意见,至今被证明是有益的。 联盟的财政政策外的经济政策协调虽然值得努力,但对联盟的运作不是必需的。 此外经验表明,在联盟内的协调有一定界限,因为协调是自愿的和结果公开的并取决于政治意愿。 财长委员会成员的平等决策手段也经常被证明是“不尖锐武器”。 也要看到,各国政府在联盟启动后仍能分别实施结构政策(除预算赤字标准外)和财政政策,所以至今仍然很缺乏经济政策协调就不足为奇了。 对改善政策协调的一个建议是,将欧洲财长理事会内欧元12国的经济部长和财政部长小组升格改组为隶属于欧盟决策委员会。 反对者认为,这样在欧洲财长理事会外又形成了一个决策委员会,增加了欧盟分裂的风险,因为2004年欧盟扩大后,非联盟国家有13个,将超过欧元国。 这样欧洲财长理事会金融市场决议对欧元国就无效了。 结论是,这种机构改革即不必要也难以取得成效。 五、货币联盟内部的经济增长 在联盟的前两年,联盟国家取得平均年2.8%和3.6%的良好增长率,是90年代以来最好的。 令人失望的是2001和2002年增长率停滞在 1%左右,缓慢增长几乎与美国平行。 所以希望欧元国发展与美国脱离的愿望没有实现。 联盟启动以来失业率有所回落,但仍明显比美国高。 国际比较看,联盟的前四年欧元国的平均增长率为略高于2%,比美国(2.5%)低,也比英国和瑞典低。 2000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的战略目标——至2010年把欧盟建成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基础上的经济区,对欧元国并不适宜。 这与欧盟国经济政策问题相关,与欧元国无关。 相反,至少从长远看。 联盟明显改善了欧洲的增长条件。 首先,企业由于取消汇率风险在贸易和投资方面赢得更多安全性,节省了汇率费用。 其次,联盟提高了价格透明度,由此增加了竞争。 在信息技术全球化和飞速进步的同时,联盟显示出是企业结构调整和重新定位的重要催化剂;就像2000年前出现了众多企业兼并现象。 第三,联盟向相对低利率的德国持续的利率趋同化,为高利率国家持续带来低利率,从而促进投资和刺激增长。 这一点尤其是对爱尔兰、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有作用。 1999-2001年的欧元低汇率对增加景气的作用受到欢迎。 不利方面是欧元低汇率使各国政府视之为依赖而不急于采取结构性改革行动。 这至少可以部分解释和证明,为什么期望欧元区加剧的竞争将加速必要的联盟国家结构性改革进程为时尚早的。 虽然多数联盟国家2000年和2001年都降低了收入税和企业所得税,但中期税收减负计划(如在德国)并未持续贯彻。 继续促进增长的税收减负是必要的。 从里斯本会议的目标看,需要对社会保障体系及劳动市场进行重大改革,特别在最大三个国家——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德国(约占联盟30%的经济潜力)统一以来持续的增长弱势也令人失望,并拖累了欧洲的增长速度。 德国的增长问题与联盟的建立无关,首先是内部因素造成的。 德国增长弱势部分要用德国统一负担和建筑业结构危机来解释。 德国需要更多的灵活性、更少的官僚主义和降低过高的财政支出负担。 那种希望联盟的建立自动给德国带来结构改革的愿望没有实现。 德国过高的出口依赖性并不能解释其经济增长弱势与缺少行动的德国经济政策无关。 德国自己手中有改革动员内部经济增长力的钥匙,也应对欧洲承担责任。 货币联盟前四年各国增长的区别是明显的。 2000年增长最高的爱尔兰(11.5%)和增长最低的德国(2.9%)相差8.6个百分点。 2002 年总体增长放缓,这个差距缩小到4.5个百分点。 小的联盟国家间增长率很不同,而德、意之间相对较低,比较接近。 法国不仅在1998-2000年以3%- 4%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德国,而且在2001年和 2002年也高于德国。 货币联盟内增大的差异原因很多。 对低增长国家应利用时机,通过改革供给政策促进增长。 六、欧元引入促进了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 欧元引入促进了欧洲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并成为结构性改变的催化剂。 但也应该看到,过去几年,欧元只是对欧元国金融市场发展影响的一种因素,同时还有其他因素,如融资活动不断推进造成的自由化、取消管制和全球化,信息、通信技术跳跃性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欧元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和竞争。 对投资者来说,金融市场1999年起过渡到欧元简化了欧元国金融产品价格和收益比较,扩大了货币风险投资的范围。 对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来说,通过欧元使限制用本币的投资扩大到联盟范围。 欧元区取消汇率风险和货币相关的投资障碍,导致欧元区跨国资产组合加强。 德国投资者1999和2000年对其他欧元国的证券投资猛增了1500亿欧元。 金融市场各组成部分(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差异很大。 货币市场从联盟第一个交易日(1999年1月4日)完全一体化,统一利率的货币市场(银行间拆借市场)也相继建立。 这对于顺利实施贴近市场的货币政策很有必要。 TARGET支付系统克服最初技术困难后运转正常,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欧元区金融市场发展的积极因素是,1999年初货币市场很快为贷款、期货和掉期等金融业务引入EURIBOR、EONIA参考利率,代替了旧的如DM-FIBOR利率。 贷款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的一体化进展,并得以拓宽和深化,出现了众多的融资和投资工具,例如企业债券激增,抵押市场发展显著,因为后者在有些国家(法、西)是才建立的。 欧洲结构融资市场强劲增长,如通过ABS(资产证券化)扩大了投资总规模。 市场深化首先表现在联盟国家国债的流动性显著增长。 各国政府发债集中在非市场通行期限,发债金额猛增。 联盟造成其他欧元国政府债券与德国联邦债券收益率的趋同。 联盟启动后前者与后者利差很低(小于50基点),德国联邦债券基于其流动性和收益性,在联盟成立后其收益率成为其他国债底线。 这种状况当然没有保证,必须通过稳定的财政政策赢得。 在股票市场和交易所结构方面,一体化进展缓慢。 积极的是,通过新的股票指数可以了解股票表现,使股票投资在欧洲范围的转换明显增加。 联盟导致股票投资焦点由面向国家转为面向行业。 股市上涨和企业上市行为显著扩大了欧洲包括德国股票文化的影响。 股票市场在联盟启动的四年后尚待进一步完善。 联盟内部税收、会计制度和法律框架的差异为一体化带来显著障碍。 这与统一规则的美国相比尤其明显。 无论如何欧盟在更高透明度道路上取得了进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市企业从2005年起有义务按国际会计准则(LAS)年终决算。 期望统一货币增加对欧洲证券交易所结构和清算结构的整合,目前只处在萌芽状态。 为比、法、荷、葡上市股票创立共同交易平台的EURONEXT,在法兰克福与伦敦项目失败后成为最重要的整合措施。 清算方面,在荷、比、法、英中央证券保管机构在欧元清算基础上的联合以及与德国证交所集团清算一体化后,已经迈出结构改善的第一步。 七、联盟内银行业的结构变革 欧元的引入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并带来一系列结构性变化。 银行的一些业务领域消失(如欧元国的货币兑换),而其他业务领域(如债券发行)的结构和框架条件发生了变化。 银行对欧元的准备虽然费用巨大,但也有一系列实际益处:如欧元的引入对许多银行来说是一项“健身活动”,带来银行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现代化,从而使业务流程更加严谨。 最重要的益处是,联盟促进了各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增加了银行的业务可能性。 增大的竞争压力加快了银行业的整合。 欧元区信贷机构数量自联盟启动后减少17%(即减少1400多家银行),这种情况首先基于各国中小银行的兼并,如德国的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领域。 相应市场清理就金额而言是有限的。 欧元引入前几年银行跨境收购和兼并事件相对较少——多数是中等银行参与。 这可能与联盟各国的不同文化相关,也与联盟伙伴国分行业务量上升还没有足够吸引力有关。 欧洲银行市场的彻底整合(必须包括增加跨境整合)尚未到来。 欧元引入四年后欧元国融资结构虽然像美国那样向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体系转变,但仍然继续强烈依赖银行。 2000年底欧元区贷款余额(根据欧洲央行数据)占 GDP的105%,而在美国此项指标仅为40%。 一个重要原因是,欧元区中小企业比美国占有大得多的经济比重。 但由于其多数缺少资本市场融资能力,所以还总是依赖银行贷款。 欧元引入使统一的欧元区跨境支付更加方便快捷。 在大额支付方面,1999年来以央行系统TARGET、EBAI为欧洲银行提供了高效的支付系统;相反,在跨境大额支付方面还缺少高效率的清算体系。 联盟启动后此领域费用仍比国内支付高得多,因此受到广泛批评。 欧盟委员会2001年12月通过的规章使国内和国外支付分两阶段实现统一标准。 持续改善跨境大额支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支付结构在系统、标准和法规方面的多样性。 此外,鉴于相对少的跨境支付量——只占国内支付量的约0.5%——大量增长很困难。 欧洲金融界设想通过创建一个统一的欧洲支付区域(SEPA)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
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2008-11-03 09:16:37 搜狐博客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已全面爆发,不仅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而且开始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随着股市暴跌和信贷收缩,投资者信心崩溃,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纷纷陷入衰退,世界经济步入停滞甚至衰退的风险明显上升。 金融危机及其所带来的经济衰退必然会对我国入境旅游收入、旅游企业投资和国内旅游消费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首先,入境旅游可能滑坡。 我国入境旅游客源主要来自于香港、澳门、台湾、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周边地区和国家。 目前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等均已深受冲击,股市暴跌,经济放缓。 正如日前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其年度施政报告中所提到的,此次金融危机,其破坏力的深度与广度都远远超过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 作为我国第一大入境客源国,韩国的经济也受到显著影响——韩国财政部10月6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此次金融危机可能使韩国2008年经济增长率降至4.5%-4.9%以下(今年2月份就职的李明博政府在去年的竞选活动中表示要实现7%的经济增长率,但鉴于不利的经济形势,韩国政府不得不调低了目标)。 我国第二大入境客源国日本的景气指数也持续恶化,股市暴跌,经济下滑。 在远程市场方面,我国入境客源的主体是“西方七国集团”中的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和法国等国。 目前这些国家股市低迷,企业投资缺乏信心,私人消费普遍缩减。 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公务旅游还是消遣旅游都将受到影响,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奥运给我国旅游业带来的拉动效应,从而使得入境旅游增长放缓,甚至出现绝对量的减少。 其次,价格优势受到削弱。 在国内经济持续衰退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大量发行美元借以刺激经济,从而导致美元大幅贬值。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使信贷紧缩问题严重危及欧洲,并拖累各国经济步入衰退,欧元、英镑贬值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加速。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人民币兑英镑汇率中间价继8月14日首次升破1比13整数关口之后,于9月11日再破1比12关口,并在10月10日创出11.63新高;人民币兑欧元也在不断升值,10月7日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达到1比9.328。 此外,人民币兑日元、港元等其他货币也呈现不断升值态势。 尽管我国的金融体系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但人民币对美元及其他货币的持续升值,将削弱我国入境旅游长期以来所保持的价格优势。 再次,国内旅游支出消减。 一方面,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A股市场的下滑,使投资者资产缩水,减弱了部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有人称“中国的中产阶级几乎在股市中被一网打尽”,股市调整的财富“负效应”将前所未有地显现,旅游、汽车等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消费热点必将随之降温。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也使得人们风险厌恶程度普遍上涨,对未来的就业状况和收入预期不甚乐观,当居民收入预期不佳时,首先压缩的就是旅游等非必需性消费。 因此,国内旅游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最后,企业融资趋于困难。 目前全球金融体系处于动荡之中,银行不良资产大幅上升,为避免风险,银行普遍惜贷。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使“华尔街模式”受到严峻挑战,暴露了现代金融业在产品创新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严重漏洞,有鉴于此,我国政府必然会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紧缩银根。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为防止经济过快下滑和物价过快上涨,中央提出了“一保一控”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控”就决定了货币政策短期内不可能明显放松。 即使不久前出台的“两率”下调,也仅仅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问题,对度假村、主题公园、旅游房地产等大型项目建设融资的影响极为有限。 因此,受金融危机影响,此类企业融资将趋于困难。 总体来说,在消费方面,此次金融危机将给我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具体到不同的行业和市场,其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就行业而言,酒店业、航空业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就分层而言,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企业所受影响更大,而低端市场影响相对较小。 在投资方面,将导致大型旅游项目的融资更加困难。 尽管旅游业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但其敏感性有目共睹。 从“911”、SARS到海啸、地震,皆是如此。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上述事件都曾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而这一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至今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上述事件所影响的只是部分国家和地区,而且主要源于心理上的恐惧,而此番金融危机则是全球性的,而且主要是经济上的冲击。 因此,相比前者而言,这一次金融危机给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许会更加深刻、广泛和持久。 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积极的应对措施,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掉以轻心。 一、金融危机后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1.入境旅游将面临继续下滑的可能。 2.出境旅游将面临增长滞缓的可能。 3.国内旅游将面临“三降一短”的可能。 4.旅游企业将面临经营困难的可能。 二、金融危机后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机遇1.“奥运效应”将在未来的几年内长期存在,并有可能在国际经济形势好转时显现出来。 2.“拉动内需”将刺激旅游投入。 3.“八大计划”将刺激旅游消费。 4.“低价旅游”将刺激旅游需求。 5.“确保就业”将提升旅游地位。 6.“六十大庆”将提振国民消费信心。 7.“台湾之旅”将成新的旅游亮点。 8.“上海世博”等活动将有可能形成“预热行情”。 三、金融危机后中国旅游业的应对措施1.国家政策措施扶持,企业携手共渡难关。 2.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快产业重组步伐。 3.抓住金融危机机遇,因地制宜解决“瓶颈”。 一、前3季度外贸继续快速增长2008年前3季度,尽管受到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和国内生产成本大幅升高,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加快结构调整,仍然实现了持续和快速增长。 主要特点是:1.出口增速回落,进口增长加快,外贸顺差减少。 前3季度商品进出口总值为.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 其中出口第1季度出口增长30.3%,第2和第3季度增速回落。 前3季度总计出口.6亿美元,增长22.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 进口增长自年初开始加速,总计进口8930.7亿美元,增长29.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 外贸顺差1809.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 2.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能源资源进口量增价涨。 前3季度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机电产品出口617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0%。 受经营成本升高和需求疲软的影响,传统大宗商品中的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仅增长1.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1.2个百分点。 其他大宗商品出口增长速度均有所回落。 进口商品中增长最快的仍然是能源资源类商品。 原油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长8.8%,金额增长85.5%;铁矿砂进口量增长22.0%,金额增长116.0%;大豆进口量增长32.3%,金额增长137.4%。 3.一般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加工贸易增速继续回落。 前3季度中国一般贸易继续强劲增长,进出口总值达到9565.7亿美元,增长35.9%。 其中,出口5007.8亿美元,增长26.9%;进口4557.9亿美元,增速高达47.3%,比去年同期加快22.7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增长进一步趋缓,进出口总值8034.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 其中,出口增长15.6%;进增长10.7%。 4.对美出口增速大幅放缓,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 前3季度中国对发达市场出口增长放缓。 对欧盟出口2204.7亿美元,增长25.6%,对美国出口1891.3亿美元,增长11.2%,对日本出口858.5亿美元,增长16.0%。 与一些新兴经济体双边贸易继续快速增长,例如对印度出口增长了43.1%,对韩国出口增长了28.4%,对巴西出口增长了90.2%。 二、全年出口增幅可能低于20%当前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 由于个人消费开支和出口增长低于预期,美国第2季度GDP增长率已经由此前的3.3%修正至2.8%。 一些研究机构预测第3、4季度美国的个人消费将出现负增长,相应地美国经济将至少步入温和负增长。 欧元区和日本第2季度已经陷入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增长也都开始放慢。 第4季度主要发达国家进口量可能萎缩,全球商品贸易也将显著放缓。 因为金融危机,部分地区和企业出现支付困难。 中国进出口企业已经明显感受到出口新订单减少和支付风险的增大。 国际市场主要初级产品的期货价格从7月份开始回落。 近期金融市场的混乱和对未来全球经济下滑的担心,进一步挤压了期货价格虚高成分。 但是以美元计价的初级商品价格目前仍处于历史高位,同时也不排除由于投机因素大幅波动的可能性。 中国国内通胀率仍不算低,出口产业将继续受到成本上涨困扰。 自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已超过20%,对欧元和日元升值也都在8%以上。 近期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与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汇率大幅波动受到一定抑制有关。 这暂时缓解了人民币快速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的困难。 综合上述因素,预计第4季度中国出口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全年出口增速可能回落至20%以下。 三、2009年外贸形势很不乐观第一,世界经济将陷入低迷,不排除危机加深可能尽管各国政府正采取协调行动筑起防波堤,使得这场金融海啸还不至于引起1929年那样的大萧条,但是市场信心的恢复、体制和结构问题的解决预计将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乐观地估计,发达国家经济至少要等到2009年下半年,甚至更晚时候才能开始复苏。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还难以确定。 整个世界经济将进入一段较长的低迷时期。 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还没有显现出整体回暖迹象,次级贷款问题仍有可能恶化,使更多金融机构的不良信贷浮出水面。 因此,不排除金融危机加深的可能性。 第二,初级产品价格将继续处于高位并剧烈振荡如果初级产品价格能够回落至较低水平,对于减轻广大进口国成本负担,刺激经济回升显然是利好消息。 但是,导致近年来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飙升的主要因素——来自新兴市场的庞大需求,以及美国生物能源政策等并没有改变。 而能源、资源类商品供给受到开采难度增大、生产国投入不足、以及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减少的制约,供给量的增长并非易事。 为了维持高价,近日OPEC已酝酿调减全球石油产量。 各国为拯救金融市场而注入的大量流动性,对美元等货币币值下跌的担心,将使得更多国际游资把大宗商品期货作为保值避险工具。 这些因素都将加剧国际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波动。 第三,多哈回合前景暗淡,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只影响部分市场不同,这次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陷入金融危机,影响到了全球贸易的稳定运行。 7月份多哈回合谈判破裂后,虽然许多成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希望重启谈判,但是一些根本分歧短期内很难弥合。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多哈回合取得突破的前景看上去更加黯淡。 不仅如此,贸易量萎缩和失业率的上升,还将使一些国家和地区转而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增大。 总体看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下滑、进口需求锐减、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主要货币可能出现的贬值,都将进一步波及中国。 预计2009年外贸形势应很不乐观。 进口和出口增长都将回落。 四、中国应对冲击有一定空间中国对外贸易已经连续七年实现较快增长。 近几年政府大幅调整外经贸政策,包括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已经让企业提前适应在趋紧的环境下生存发展。 许多地方和企业都积极转变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并且取得了积极成效。 少数仅靠低价竞争的企业被淘汰,具有一定技术、品牌和客户渠道优势的企业则获得了更大发展。 大部分出口商品卖价有所提高。 应当说,中国出口产业总体竞争力仍然是比较强的,低成本优势并没有失去。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将催生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 对于中国进出口企业来讲,既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是也可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能依然充足。 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基本面是健康的。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调整和优化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将带来巨大和长期的投资与消费需求。 依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坚实物质基础,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和有效地扩大内需,将支撑并推动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中国政府近日已经决定提高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未来在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方面还有相当可操作空间。 各地方、部门将加大对进出口企业信贷支持,加快出口退税进度,鼓励和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拓展新的市场。 同时,中国外汇储备充足,将继续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这有利于改善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轻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 中国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增长潜力很大,迄今为止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热情不减。 所以,从中长期看,中国外贸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光明。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未来从国际金融危机看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未来美国金融危机中美国金融机构综合经营以及美国监管体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无疑为我们再次敲响了金融风险的警钟。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从无到有,从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集金融业务与管理于一身,到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逐步成立,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职能,再到今天随着分业经营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巩固,我国确立了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一行三会”的金融调控监管模式。 不可否认,30年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在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由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的推进过程中,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蔓延到全球经济,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中美国金融机构综合经营以及美国监管体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无疑为我们再次敲响了金融风险的警钟。 </P><P>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生活中“滞胀”的长期存在和金融“脱媒”问题的严重化,美国逐步放松了金融管制,其金融机构逐步拓宽经营范围,打通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的“防火墙”。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改进原有的分业监管体制,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之间的新的监管模式,学界称之为“伞形监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的各子公司根据业务的不同接受不同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而联邦储备理事会为金融控股公司伞状监管者,负责评估和监控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整体资本充足性、风险管理的内控措施以及集团风险对存款子公司潜在影响等。 另外,美国的州政府在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监管权限,尤其是对保险机构享有全面的监管权。 然而,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在金融业高度混业经营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监管制度的安排无法有效监管金融市场,甚至有可能因为其内部的协调和分工不明确而延误化解金融风险的有利时机,致使金融体系风险进一步累加而形成系统性风险,最终导致了系统性风险以危机的形式爆发。 </P><P>具体来看:首先,这种“双线多头”的监管模式容易出现监管真空,而最大的真空就是各部门的监管标准不统一,从而导致监管重叠和盲区。 不仅如此,美国的监管机构太多,之间的权限多有重叠。 其次,在监管重叠的同时,监管盲区也不少,例如,像CDO(债务担保证券)、CDS(信用违约掉期)这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监管机构宣称对其进行监管。 最后,多头监管的存在,使得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法律授权来负责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监控。 </P><P>从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得益于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从而侥幸躲过一劫。 然而,当前我国多家大型公司所陆续披露出来的由于金融衍生产品投资失误而导致巨额亏损的惨痛事实,再一次说明了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因此,在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只有继续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推动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的发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也只有如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才能得到更有力的支持。 </P><P>但是,鉴于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峻现实,在推进金融体系改革深化的进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稳步推进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使其更好地适应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从总体上来看,由于当前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尚未形成规模和分业监管模式相对固化,在混业经营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应该是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监管模式。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用在统一监管的框架下实行监管机构内部专业化分工的方式构建中国的监管体系,即成立中国金融监督委员会作为一个集中统一的监管主体,内部构建由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组成的专业分工的“三合一”的监管体系;鉴于此次金融危机中对金融衍生产品监管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尤其要注意明晰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责任,并通过制度的形式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将机构性监管模式转化为功能性监管模式,最终形成人民银行负责金融政策,金融监管委员会负责金融监管,二者紧密协调的金融监管框架。 </P><P>当然,在改革进程中,我们仍然需要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减小金融改革的风险。 一方面,加快完善综合经营及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同时大力推进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金融监管队伍;另一方面,继续推进金融机构的公司化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并尽快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即时的风险控制系统。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及时、有效甄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监管机构之间应继续加强合作,联合建立即时的风险控制系统,及时向金融机构发出风险预警信号,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 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应与有关经济部门积极配合,建立对金融机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公示和惩处制度,严厉打击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金融市场环境,促进金融业公平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