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进入60个国家和地区 小鹏汽车公布出海2.0计划

车展

10月14日开展的巴黎车展上,小鹏汽车公布了其“出海2.0”的规划。目前,小鹏汽车已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启销售,到2025年底,该公司目标为进入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未来十年,小鹏汽车目标为海外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一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洲市场将会是小鹏汽车重点关注的市场,相较于其他区域市场,小鹏汽车将在欧洲投入更多资源,将带来更多新车型和改款,并将不断完善售后网络与售后服务质量。

巴黎车展上,小鹏汽车展出其最新的产品P7+,并同步开启国内预售。小鹏汽车方面表示,新车预售1小时48分钟后,订单数量超过30000辆。

P7+承载了小鹏汽车销量进一步上涨的重任。今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累计销量为98561辆,同比增长21%。但从销量规模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已和零跑汽车、蔚来等新势力车企拉开了一定的差距。

8月底,小鹏MONA M03低价上市,9月交付量已突破1万辆,并帮助小鹏汽车年内首次实现月交付2万辆以上。从定价来看,小鹏汽车意图在小鹏P7+上复制MONA M03的成功。

国盛证券的研报认为,基于MONA M03和P7+的贡献,预计小鹏本年底的月度交付数量将明显超过去年同期。从2024年Q3开始,这一轮强势产品周期将持续大约18到24个月。

尽管预售价低于业界预期,但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投资人希望这款车的毛利率达到20%。小鹏方面称,该车超额完成自动驾驶硬件降本和整车BOM优化既定目标,在技术创新和成本上具备更大优势。

小鹏P7+是小鹏汽车新一代自动驾驶硬件平台的首发车型,和目前在售的小鹏G6、小鹏G9等车型相比,该车取消了激光雷达,采用了以视觉为主的感知方案。何小鹏曾在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会上表示,新技术方案可使XNGP的硬件成本下降50%。

尽管取消了激光雷达,但该车依旧能够支持高阶智驾XNGP功能,并搭载天玑5.4.0系统,可支持0速激活、原地启动。

何小鹏告诉记者,端到端大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降低了对激光雷达的单一依赖,转而强调信息的整体性无损融合,P7+采用无激光雷达或轻雷达的设计策略,在未来的车型换代过程中,小鹏汽车也会逐步跟进这一理念。据悉,小鹏汽车未来会把小鹏P7+具备的智驾能力普及至更多车型,并有望在2万美元级别车型中实现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车市这半年:出牌、蜕变、焦虑与内卷|汽势年中盘点(1)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悄然间,2023年已过半。

全面进入疫后修复期的中国经济,恢复并不如预期那样平顺快速,反而多了波折和诸多困境。 中国车市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正在经历疯狂内卷和价格战,也正在经历行业周期性阵痛和成长性波折。

与此同时,政策支持和技术破局给了中国车市无限的生机,电动化、智能化赛道挤满了踌躇满志的外资品牌、合资企业、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都在为进入淘汰赛出牌和布局,最终将存活3-5家的言论不绝于耳,焦虑和内卷由此蔓延。

整体来看,中国汽车品牌取得显著成长,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BAT强势崛起、“蔚小理”分道扬镳、合资车企走下神坛 、BBA被蚕食。

此外,黯然出局的品牌、企业裁员潮、工厂变卖、高管出走,车市的另一面同样残酷真实。

在此形势下,走进来和走出去成为整个行业的缩影,背后是外企本土化与中企国际化的双向奔赴。 包括人头攒动的上海车展全球车企高管的集体打卡,来访的全球跨国高层的匆忙身影,马斯克上演来华40小时旋风走访。 也包括上汽、比亚迪、宁德时代、蔚来、远景等车企和供应链代表远赴德国出席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

这中间,中国车企之间还夹杂着举报、争论、水军等理性与非理性的声音,也充斥着人为强行分割的造车资本派和实力派,以及对于新能源技术路线的怀疑。

上半年车市,就这样,藏在一个个细节里。 以“出牌、蜕变、焦虑、内卷”为关键词,梳理和观察上半年车市,酝酿该酝酿的,变革该变革的。

01 变天

分两个维度来看。

一是格局变天。 这里有多个层面。 首先是新能源渗透率再创新高,预计1-6月新能源渗透率稳定在30%以上。 2023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为:1月25.7%,2月31.6%,3月34.2%,4月29.5%,5月33.3%;

其次,中国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第一的位置将无限期延续下去;

2022年中国超德国成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同比增长55.3%。 2023年第一季度,超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是汽车整体出口增长的最大支撑。

我们的优势在于三点,一是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的自由技术和完整供应链;二是国内车市的规模效应;三是产品本身的硬实力。

第三,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53.1%,连续三年上升;第四,外企本土化与中企国际化正同步前行。

二是车企变天。 你看车企众生相,BAT强势崛起、“蔚小理”分道扬镳、合资车企走下神坛BBA市场被蚕食、特斯拉依旧特立独行。

如果说搅动全球车市风云的源头是特斯拉,国内市场则属于比亚迪,而这头正在成长的巨兽,同样将目光放在了全球。

合资车企的衰落,首要在新能源市场。 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50.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3.6%;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3%。

分野与前行,在2023年从未如此耀眼。

02 出牌

政策层面的出牌是明牌,新能源汽车下乡、购置税延续是上半年的两大明牌,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利好需求释放。

自动驾驶

品牌间更多是暗战。 中国汽车新品牌和高端品牌在2023年上半年一度达到了井喷的状态。 吉利发布银河系列,赛力斯发布蓝电品牌, 奇瑞i-CAR,江汽钇为、长城枭龙MAX等前赴后继。

雷达

比亚迪更是铆足了劲,接连推出新品牌仰望和方程豹,仰望U8售价高达109.8万元,刷新中国品牌高度。 今天的仰望和方程豹,正在给市场重新上课。

混动技术和平台更是连续出牌。 长城汽车发布全新Hi4,吉利推出新一代雷神电混,长安智电IDD,奇瑞鲲鹏电混C-DM,都是向混动要市场。

2023年,得混动者得天下的市场共识深入人心,应了“燃油决定生存,混动决定生死,电车决定未来”之说。

此外,一季度,中国推出了17款车型,二季度推出了19款车型。 中国汽车品牌发布的全新车型,占据了全球第二季度新车发布数量的近一半。

明年进入60个国家和地区

过去信誓旦旦的蔚来和极氪,都说自己不出30万以下车型,如今却不得不直面市场,蔚来通过调价和换电权益调整,将主销车型的价格拉到30万元以下。 极氪更是将30万以下的极氪X当做2023年的销量担当。

03 蜕变

出牌的结果,带来了蜕变,迅猛而激烈。

2023年上半年新技术加速落地, 800V 高压平台、SiC、一体压铸、城市NOA开始成为极度内卷的标志之一。

城市NOA战役,基于Transfomers的辅助驾驶不仅让城市NOA提速,更是内卷的核心之一。 小鹏、华为、理想、蔚来成为屈指可数的领头部队。 其中,小鹏抢先落地CNGP,后又在今年6月15日宣布城市NGP在北京正式开放,成为行业内首个在北京城区内开放的高等级智能辅助驾驶。

华为高调发布ADS2.0,理想汽车的目标计划在年底前开通100座城市的无图城市NOA方案。

除了NOA,在 2023 年,能买到更多搭载 800V 架构平台的车型。 包括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750V)、阿维塔 11(750V)、小鹏 G9、小鹏 G6、问界 M9、昊铂 Hyper GT 710 超充版/超充 Max 版等车型。

以小鹏G6为例,作为扶摇架构的首款车型,小鹏 G6 将标配国内首个量产 800V 高压 SiC 碳化硅平台,车桩结合最高可实现充电 5分钟,续航 200km。

一体压铸更是全面开花,问界M9搭载全球最大的一体压铸后车体,采用了国内领先的9000吨压铸设备。

如果说,2019年800V、一体压铸还只是美好的想象,进入2023年,梦想照进现实。 大功率充电桩多点开花,800V 平台车型在补能方面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一体压铸如雨后春笋。

当然,换电和固态电池依然是大亮点。

04 内卷

一切皆可卷。

价格、产品、服务、续航、补能等,应卷尽卷。

卷的结果是生出焦虑,车企间的互怼、高管间的互掐成为常态,傲慢与偏见并存,理性和非理性,行业生态在惨烈竞争下伴随口水战在商业史上并不鲜见。

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COO)杨洪海谈到起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言谈间满是偏见与傲慢。

中国车企的崛起和市占率稳步上升是事实,新能源转型的速度、技术及产品,无论从那个维度看,已然占了上风。

杨洪海表示,合资车企的技术积累、人才积累,全球化经验包括全球化盈利,远远大于本土车企。 他直言,“让敌人先去试伤好了,我兜里都是钱,都是技术,我又没有放弃这个市场,在合适的时间进来收拾你们也是一种策略”。

理性去看,杨洪海的“美梦”大概率如梦幻泡影般难以实现。

车企之间,更是无法清静。

长城汽车在2023年开始了自己怼天怼地对人的步伐,先是在各种场合与理想汽车较劲,且给李想取了“微博之王”的称号,随后让自己的十余位高管团队集体入驻微博,流量时代,长城汽车无法独善其身,目前看结果未知。

最具轰动效应的莫属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就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CEO 张勇谈及友商之间的竞争时直言, 我们中国车企有长足的进步,前 15 家还有那么几家,但是前 10 位里头根本就没有我们,这个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你看我们的内部,一帮幼儿园小朋友在里头死掐,成年人还在外头看着呢。

当然,也不乏大欢喜的和谐场面。 如5月9日,长安汽车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

正所谓“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会走得更远。 ”这句话放在车企同样适用,不仅在国内市场,也包含出海业务拓展和全球市场竞争。

汽势观:上半年车市的钟声,敲响的是希望,也是警钟。 出牌的时机,技术的蜕变、内卷和焦虑正是当下行业生态的现状,只有活下来,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希望。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小鹏汽车公布出海2.0计划

欧洲将成为新能源车蓝海市场?看看中国车企如何前瞻布局

中国汽车工业在内燃机时代起步较晚,技术底蕴不及外国品牌。 但在电动汽车赛道,中国汽车品牌与外国车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技术层面齐头并进,规模层面甚至出现弯道超车态势。 可以说,中国汽车品牌在电动汽车赛程上与外国车企保持了一致的前进步伐,因此也给了中国车企进军海外市场更多的信心。

目前来看,将电动汽车输出海外市场的主要以名爵、小鹏、爱驰、上汽大通等品牌为主。 从海关总署的一组数据来看,2019年我国出口电动载人汽车的出口量为辆,较往年同期增长了约42%,表明海外市场对中国品牌电动汽车接受度越来越高。 在产品输出海外市场这件事上,中国汽车品牌如今做得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

名爵:纯电车海外市场销量甚至高于国内

名爵在去年9月向欧洲市场输出了第一辆纯电动汽车——名爵EZS纯电动,其在英国市场称为MGZSEV。 据相关数据显示,名爵今年9月在英国市场售出新车3668辆,其中名爵EZS纯电动占据32%的份额。 在全球其他市场,名爵EZS纯电动今年前八个月的累计销量为9823辆,高于中国市场同期销量表现。

在海外市场,名爵主要侧重于欧洲市场,第一大销售区域是英国。 得益于英国纯电动市场的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名爵EZS纯电动在英国累计售出4024辆,跻身英国纯电动汽车品牌前五席位。

除了英国市场,名爵EZS纯电动今年前三季度在印度累计售出785辆、在以色列市场累计售出372辆,同时,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市场也能见到名爵EZS纯电动的身影。 显然,无论是燃油车型抑或纯电动车型,名爵在海外更倾向于欧洲主战场。

EZS纯电动是名爵品牌目前唯一一款纯电动车型,名爵计划在2021年向英国市场输出MG5EV和MGHSPHEV两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MG5EV并非基于目前最新一代车型打造,而是由荣威Ei5换标而来。 未来,名爵还计划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引入新能源车型。

上汽大通:纯电动商用车和乘用车同步发展

除了名爵车型,“同门”的上汽大通也早早凭借纯电动商用车打开了欧洲市场,基于此基础,上汽大通的纯电动乘用车也驶入了欧洲国家。 上汽大通在2019年便向欧洲市场输出EV80纯电动物流车,迄今已有707辆新车完成注册。 今年6月,上汽大通再向欧洲市场出口EV30纯电动物流车。

今年10月下旬,上汽大通向挪威、英国等国家出口了1323辆EUNIQ5、EV30车型,其中包含500多辆定位于纯电动家用MPV的EUNIQ5。 由此拉开了上汽大通品牌纯电动乘用车出口海外市场的序幕。

小鹏&爱驰:在海外得有一席之地,代销也行

出海

将欧洲市场设为出口电动汽车第一落脚点的品牌远不止上汽一家,还有造车新势力品牌小鹏和爱驰。

小鹏汽车今年6月与挪威经销商ZEM合作,计划在挪威市场销售小鹏G3i车型,起售价为35.8万元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25.6万元。 9月下旬,小鹏汽车将100辆G3i运往挪威,预计在11月到达,由此标志着小鹏汽车正式迈向海外市场。

另一家造车新势力爱驰也在今年5月下旬,将首批500辆欧版U5车型发往欧洲。 实际上,在爱驰品牌创立之初,就已经将布局海外市场视作重点,希望在中国市场获取销量,在海外市场实现品牌价值提升。

比亚迪:海外市场纯电乘用车布局稍缓

比亚迪的纯电动客车在海外市场已获得不错的销量反馈,但纯电动乘用车在海外市场发展略显迟缓。 今年6月,比亚迪与哥伦比亚汽车经销商Motorysa合作,在当地推出比亚迪唐EV、元EV、e系列等纯电动车型,目前首批132辆的订单已陆续交付。

未来,比亚迪将进击挪威市场,与当地经销商RSA合作,推出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唐EV车型,并计划在明年初交付,实现品牌落地欧洲市场的目标。

从上述几家出海的中国车企不难发现,它们都将目光瞄准了欧洲市场,同样还吸引了大众、宝马、奔驰、PSA等车型在此投放纯电动车型。为何欧洲会成为各大车企推进纯电动车型的重点市场?

实际上,这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草案中提到,至2030年,欧洲温室气体减排幅度较之前制定的40%上调至55%,在此基础上2030年碳排放指标为47.5g/km。

日渐严苛的碳排放政策,是倒逼欧洲新能源车型增长的根本原因。 换言之,除了中国,欧洲市场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爆发点,因此吸引了众多车企在此投放新车,而中国车企更是将欧洲市场视作纯电动汽车“走出去”的第一站点。

目标欧洲 中国品牌电动车出海胜算几何

[汽车之家?行业]? 中国汽车工业走过半个世纪,至今中国品牌在本土还是被外国品牌压制一头,在国际市场上更是声名甚微。 然而,在电动汽车这一赛道上,中国品牌算是与一众玩家站到了同一起点,从规模上甚至可以说是“抢跑”了。 第一次与国际汽车巨头站在了同一起点的中国电动车企,也首次将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场,新势力、传统势力都有产品“驾船出海”。 在出口国际市场这件事上,燃油车没有做到的,电动汽车能做到吗? 说明:本文所说的“销量”,都为“注册量”,类似国内的上牌量。 ★哪些电动汽车已有海外实锤销量? 关于电动汽车出口量,海关总署公布过一组数据:2017年到2019年,电动载人汽车的出口量分别是辆、辆、辆。 这组数据,其实是包含了相当大体量的低速电动车在内的,这些低速电动车主打孟加拉国、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市场。 而如果将低速电动车撇去的话,真正的纯电动汽车出口量还并不大。 目前来看,已经将电动汽车卖到海外,或者取得了海外订单的品牌有名爵、极星、小鹏汽车、爱驰、上汽大通MAXUS等,这其中,名爵和极星都已近有了一定规模的销量。 名爵:目前累计销量最高 去年9月,名爵在欧洲市场上售出了第一辆纯电动汽车——名爵EZS纯电动(英国称MG ZS EV),为名爵“重回英伦”添加了“电动味道”。 今年9月,包括燃油车在内,名爵品牌在英国市场卖了3668辆车,同比增长了169%,其中名爵EZS纯电动占了32%,名爵目前在国际市场销售的纯电动车目前还只有这一款。 今年前八个月累计,名爵纯电动汽车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已经超过中国市场——海外市场注册销量9823辆,占比51.72%;国内市场销量9170辆,占比48.28%,颇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味。 目前,名爵打开的主要是欧洲市场,第一大销售区域是英国,也算是名爵的“老家”了,名爵在英国有112家经销商,这些经销商同时销售名爵品牌燃油车和纯电动车。 去年5月名爵EZS纯电动在英国开启预售,9月正式交付以来,名爵EZS纯电动已经累计交付4683辆,主要的量发生在今年。 得益于英国纯电动市场的爆发,今年前9个月名爵EZS纯电动汽车在英国一共售出4024辆,排进了纯电动汽车品牌前五位。 9月名爵在英国和挪威市场的销量都暴涨,英国市场销量较8月大涨378%,挪威增长139%。 挪威是名爵纯电动汽车海外第二大区域市场,虽然在当地,名爵还无法与大众、现代、奥迪、日产在总量上PK,但月度销量走势稳健,9月份单月销量已经超过了奥迪和日产。 除欧洲外,名爵在印度、以色列也有一定规模的消费市场,今年前9个月,名爵纯电动车在印度售出785辆,在以色列售出372辆,其他在澳大利亚、新加坡也有少量销售。 但无论从市场前景还是营销便利性看,欧洲显然是名爵的海外主战场。 『EZS纯电动英国版(英国称为MG ZS EV)』 除目前在售的名爵EZS纯电动外,2021年名爵计划向英国市场引入名爵5 EV和名爵HS PHEV两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名爵5 EV是荣威Ei5车型的姊妹车,新车将采用右舵设计,并更换名爵LOGO。 除了英国,名爵还有打开德国等等欧洲重要市场的计划,有报道称名爵正在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招聘高级销售。 极星:欧洲首秀遭召回 作为吉利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星从诞生之初就定位出口车型,按照品牌计划,Polestar 2将供应比利时、德国、荷兰、英国、瑞士等欧洲主要电动汽车市场,北美市场也是其目标市场。 今年6月,首批Polestar 2运抵欧洲,7月,出口到欧洲和北美的Polestar 2据报道达到7600辆。 『Polestar 2』 我们从注册销量看,8月和9月,Polestar 2在挪威、瑞典市场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9月欧洲注册销量达到2127辆,挪威市场月销量已经接近千辆。 但不幸的是…… 10月初,外媒爆出,极星将召回所有新款Polestar 2,共涉及2200余辆。 从国外信息来看,自交付后,不少车主反映Polestar 2存在故障导致车辆无法行驶的问题。 但极星公关部门发言人表示,涉事车辆在发生问题后,车辆制动系统以及转向系统仍可以正常运转。 不管大小,这事都算是极星的一个坎儿,海外市场的检验才刚刚开始。 ★哪些电动汽车正走出国门? 除了名爵和极星在欧洲市场已有实锤销量以外,小鹏汽车和爱驰汽车等也收到了海外订单,目前处于发运状态。 小鹏汽车:100辆G3i 运往挪威。 今年6月,小鹏汽车与挪威经销商 Zero Emission Mobility AS(ZEM)合作,开始在挪威销售小鹏汽车G3 i,起售价35.8挪威克朗,合人民币25.6万元。 9月24日,100辆小鹏汽车G3 i起运,预计11月抵达挪威。 7月份,土耳其的销售数据显示,已有两辆小鹏G3在该国注册。 『发往欧洲市场的小鹏汽车G3i』 爱驰汽车:700辆U5发运欧洲。 另一家造车新势力爱驰汽车,今年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已远落后于其他新势力,最近又饱受“高管带货卖车”的争议。 但是在出口这件事上,爱驰并未落后。 5月23日,爱驰汽车首批500辆欧版爱驰U5启运发往欧洲;9月23日,爱驰汽车第二批欧版爱驰U5发运欧洲,爱驰汽车对欧盟的电动汽车出口量已经达到700台,后续落地销售情况有待时日。 爱驰品牌发布之初,就自带“平行布局海外市场”的规划。 『爱驰U5』 与新势力相比,传统的电动车企似乎慢了半拍,但也都有了出口计划。 上汽大通:物流车开路,乘用车跟进。 上汽大通以纯电动物流车率先打开欧洲市场,目前在欧洲销售的是上汽大通MAXUS EV80纯电动物流车,2019年至今,在欧洲的注册销量是707辆。 今年6月,上汽大通又向欧洲出口了上汽大通MAXUS EV30,也是物流车。 10月13日,上汽大通MAXUS旗下1323辆EUNIQ 5、EV30等车型从上海发往挪威、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市场,其中包含500多辆纯电动家旅MPV EUNIQ 5,这是上汽大通MAXUS新能源乘用车产品的首次大批量出口。 『上汽大通MAXUS EUNIQ 5』 比亚迪:客车已成,乘用车即将出海。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车企的比亚迪,似乎慢了半拍。 比亚迪的纯电动客车海外市场销量很高,乘用车却还未打开局面。 今年6月,比亚迪与哥伦比亚汽车经销商Motorysa签订合约,联合在当地销售比亚迪唐EV、元EV,以及e系列等纯电动车型,首批订单包括132辆比亚迪纯电动车,目前陆续交付中。 未来比亚迪将与其在挪威的经销商合作伙伴RSA合作,面向当地市场推出比亚迪唐EV。 新车将于2020年11月投产,并预计于2021年1月在挪威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销往挪威的比亚迪唐EV将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 打开挪威市场,意味着比亚迪也向欧洲发达国家市场进军了。 『比亚迪唐EV』 除此之外,今年4月,蔚来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也透露:“我们希望2021年下半年进入一些更欢迎电动汽车的国家。 ”显然,蔚来出海的第一站也锁定在欧洲市场。 此前,有“好事者”将8辆蔚来ES8二手车报关出口到了乌兹别克斯坦,二手电动汽车本身在国内就销路极其有限,如果能够打开海外缺口,倒也不失为一件功德事。 ★为什么是欧洲? 欧洲市场之所以成了“香饽饽”,因为其严苛的排放法规催生了巨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前景。 在今年9月的《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草案中,欧盟正式提出——到2030年,欧洲温室气体减排幅度较之前制定的40%上调至55%,在此基础上2030年碳排放指标为47.5g/km,较原先的59.4g/km进一步趋严。 碳排放政策的倒逼是欧洲新能源车增长的根本原因。 据英国咨询机构PA年初的测算,要完成2021年销售新车的平均碳排放目标,对于活跃在欧洲市场的13家大的汽车制造商而言,要比2018年再多卖250万辆的纯电动车。 什么概念?大众的ID.3生产线,规划2020年的产量是100万辆电动车,那么,战斗在欧洲市场的13家车企一共需要至少26条这样的产线,加足马力,齐齐开工并将造出来的电动车卖出去,如此,才能实现2021年的CO2减排目标。 目前看,这些传统制造商的动作显然有点慢。 “山就在那里,登就是了”。 市场就在那里,去就是了? 然而,欧洲市场也并不是那么好进的。 欧洲对汽车有着比中国更严苛的准入标准,比如Euro-NCAP碰撞测试标准,比国内的CNCAP标准严格的多,国内的不少品牌在欧洲“不经一撞”。 再比如续航里程,欧洲采用WLTP工况循环测试,而国内还是NEDC循环测试,同样一辆车,其WLTP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要比NEDC工况下大大缩短。 除了一系列繁复严苛的实验室测试,还有繁杂路况、多样气候和不同用电标准的路试。 比如,爱驰U5称其为了在欧洲上市,通过了579个项目测试。 再严苛的实验室测试和路测也都只是“敲门砖”,真正要落地生根,靠的还得是当地的消费口碑。 总结: 蛋糕诱人,吃到嘴里也没那么容易。 欧洲电动汽车向世界描绘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今年也呈现了可见的爆发动向。 但是,目前大众等欧洲车企尚未在电动化上真正发力,对于国内电动汽车来说,竞争环境还没有那么激烈,如果能够凭借优异的产品力捕获欧洲消费者,也算是占得了市场先机,为后市的竞争蓄力了。 眼下这些正穿越半个地球、向西挺进的电动汽车,最迟明年,将会有市场数据明证其落地情况,运出去多少是一回事,卖掉多少是更有说服力的事。 多舛的2020年,可以称为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出口的“新元年”,此前是少数品牌“孤军奋战”,今年正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在“确立国际声名”这件事上,中国品牌燃油车没有做到的,希望电动汽车能够做到。 (文/汽车之家 王静波)

中证A500ETF 今日上市! 159338
为什么暗区玩家坚持不住 毕竟他们都是同类型的游戏 萤火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