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半导体产业 更近一步 英伟达布局印度市场 雄心

10月24日,在印度孟买举行的英伟达人工智能峰会上,芯片巨头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印度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董事长穆克什·安巴尼讨论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前景。英伟达表示,该公司将向信实工业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造的一个数据中心提供Blackwell人工智能处理器。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高级分析师Ivan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全球各国均在积极布局AI产业,取得不同程度发展,印度整体AI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英伟达在算力能力等方面全球领先,其与印度企业开展合作,出于不断拓展商业板块的考虑,同时也看好印度在长远战略布局中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印度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促进国内半导体制造业的发展。其中,印度半导体计划(ISM)承诺投入约100亿美元来促进国内半导体制造业的发展。该计划的激励措施包括对晶圆代工厂、组装、测试、标记和封装(ATMP)单位和显示晶圆厂等半导体项目提供50%的补贴,另外还有20%~25%的州一级奖励。到目前为止,印度已经吸引了来自美光、塔塔电子、CG Power和Kaynes Technology等大公司1.5万亿卢比的半导体投资。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小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印度积极布局高科技产业。不过,目前来看,印度在半导体产业方面体量较小,出口竞争力不强,在生产规模、技术层级等方面都与中美等国家有较大差距,国内市场需求也有待进一步分层。未来,整个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英伟达布局印度市场

英伟达正在与印度公司建立一系列合作伙伴关系,以部署其人工智能芯片和技术。

英伟达近日表示,已与印度信实工业开展合作,为印度的人工智能应用构建基础设施。印度信息技术服务和咨询公司Tech Mahindra将使用英伟达的芯片和软件开发印度语的人工智能模型Indus 2.0。印度电信公司Tata Communications和印度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Yotta>去年9月,英伟达和印度信实工业表示要在印度开发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并建立基于印度语言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同年晚些时候,英伟达宣布与印度塔塔集团建立类似的合作关系。

近20年前,英伟达在印度开设了第一家工厂,目前在印度设有工程和设计中心,并在班加罗尔和海德拉巴等印度主要城市设有办事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副研究员王海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英伟达作为人工智能芯片龙头企业,与印度达成合作,意味着印度有望利用英伟达的技术支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同时,英伟达也能促进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目的地多元化,降低被限制出口的风险。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林民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大国博弈下,英伟达与印度企业开展芯片产业合作具有一定外部条件。但是,从印度国内整体制造业发展现状来看,英伟达与印度本土企业在AI领域的合作能否取得良好成效,还有待观察。

印度出台激励政策

近年来,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计划,旨在鼓励投资,提升制造能力,建立有利于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2021年12月,印度政府启动“印度半导体计划”,初始拨款7600亿卢比,旨在推动该国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生态系统的发展。根据该计划,公司、财团或合资企业在印度境内开办任何规模的半导体工厂,都可以获得项目成本50%的财政奖励。此外,对于那些计划在印度建立具有指定技术的显示晶圆厂的企业,也可获得同等的财政激励。

政策利好吸引企业布局。HCL Technologies在海德拉巴开设了设计中心,迪克森科技公司与富士康围绕半导体组装和测试达成协议。此外,塔塔电子公司在其位于古吉拉特邦和阿萨姆邦的半导体制造工厂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与PSMC和瑞萨电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印度总理莫迪今年9月公开指出,“我们的梦想是,世界上的每一台设备都将使用印度制造的芯片,”他重申了印度将不惜一切代价成为半导体强国的雄心。莫迪还指出,印度正在培养一支由8.5万名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研发专家组成的半导体劳动力队伍。

林民旺称,印度在半导体设计方面的能力较强,设计芯片从业人员规模巨大。此外,印度人口基数庞大,业务增长空间广阔,这对于半导体企业在印发展具有一定吸引力。

王海霞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印度通信、电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导致半导体需求急剧上升,市场潜力巨大。不过,印度暂时并不具备发展半导体制造业的条件和能力,其发展半导体产业仍需克服不少挑战:首先,半导体对水电供应和物流要求极高,印度难以确保稳定和充足的水电供应。其次,印度高水平制造业能力不足。印度连手机制造的品控都无法保证,遑论满足品控要求更高、制造条件更苛刻的晶圆制造,很难批量生产并产生经济效益。再次,半导体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中小企业组成的上下游产业群,印度缺少相关产业群。最后,半导体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技术迭代快,印度政府持续的资金支持难以保证。

印度半导体市场有望高速增长

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铁路和通信部部长Ashwini Vaishnaw今年3月表示,在未来7年内,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印度希望在未来五年内跻身全球五大半导体生产国之列。

传统上,印度在半导体领域主要是消费国而非生产国,其芯片需求的很大一部分(约85%)依靠从全球市场进口来满足。印度品牌资产基金会(IBEF)近日指出,尽管印度的半导体生态系统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仅占整个市场的3%,但该国正处于抓住电子、汽车、电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对芯片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关键时刻。

根据印度电子和半导体协会的一份联合报告,受数字基础设施需求不断增长和政府支持(比如生产相关激励计划)的推动,到2026年,印度的半导体消费将从2019年的220亿美元增加到64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到2030年,半导体消费预计将再翻一番,达到1100亿美元,印度将占全球半导体需求的10%左右。

印度品牌资产基金会(IBEF)称,印度半导体行业目前正处于拐点,政府的举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强劲的本地市场推动了变革。当前,印度生产的半导体不到全球的1%,半导体制造工厂和组装设施很少,产能很小,而且是针对利基市场的。不过,由于消费电子、汽车应用的增长以及政府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实现自力更生的举措,预计印度半导体市场将从2023年的343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1002亿美元。

Ivan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服务器收入达454亿美元,相关AI服务器占比达30%,而印度目前市场规模较小。整体来说,美国、中国、欧洲在半导体领域发展相对成熟,南亚、东南亚、拉美市场相对落后。印度包括芯片在内的半导体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需要政府、大型企业等共同投入,多方合作。伴随本土企业和主要用户群体需求增加以及更多算力投入,应用场景增长,产生效益,AI相关企业持续投入,形成闭环,才有可能把整个产业盘活。


印度的软件产业为什么发达?

政策引导产业发展,印度是个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不强。 但印度政府的发展策略是从几个主要产业入手,使用有限的资源和集中的政策扶持发展相关产业,成效就是使印度成为了世界软件第二大国。

由于决策和定位得当,印度迅速崛起为一个软件生产大国,1990年软件产值为5000万美元,到2004年印度的软件出口值已达120亿美元。 印度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2008年要实现软件出口500亿美元,力争成为世界软件出口的龙头。

扩展资料:

印度扶持政策:

1、融资优惠政策:包括设立信息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允许上市软件企业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烂亩进行融资,允许外资对软件技术园区内的企业100%控哪历指股,放宽对20大软件出口企业的融资额度和收购额度的限制等。

2、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软件企业在2010年前免征所得税;对其开发所必须的软件进口实施零关税;对进口设备实施关税减让,对盈利企业免征进口设备关税,允许企业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相当于出口价值50%的产品等。

3、实施软李配件技术园区计划:印度政府在1992年启动了软件技术园区(TheSoftwareTechnologyParks,STP)计划。 在STP内的企业是100%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园区内的企业可以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

孙兴杰:拜登画了个大饼,台积电投资美国能吃到多少?

直新闻:美国总统拜登高调参加了台积电在美国新工厂的典礼,并且宣布制造业回归美国,您有什么观察?特约评论员孙兴杰:对拜登总统来说,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投资是一个符滑中拍号,是他上任之后不断推动产业补贴政策的一个成果,比如说《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等,这些法案促成了台积电的投资。 但事实并非如此,台积电到美国投资也不是拜登政府法信羡案的结果,至少从时间线上看是没有因果联系的,至于说,台积电在美国投资是不是代表制造业回归美国,也是拜登个人的意愿。 从拜登高规格参加台积电的典礼我们能够看到这么几个现象:第一,制造业回归或者说加强对战略科技的介入已经成为美国两党的共识,台积电投资美国跨越了特朗普和拜登,拜登也将这一项目作为自己的政绩,并不在乎这其实是特朗普“美国优先”口号的一部分。 第二,美国政府已经将战略科技产业作为安全战略的重心,除了通过一系列法案之外,还改变了以往的经济政策的理念基础,以强势姿态扶持或者改变企业的决策。 与拜登一起出席活动的还有一众美国科技巨头,至少在形式上形成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事实上,美国创新和产业的发展并不是纯粹依靠市场推动,政府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冷战期间,美国政府在关乎美国国家安全的领域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从而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新产业的出现。 现在美国政府将半导体产业视同为阿波罗登月计划,因此,这是美国将半导体产业战略化和安全化的表现,不仅是两党的共识,也可能是政企共识,相关的企业当然会获得数额不菲的补贴和扶持。 第三,台积电投资美国并不全是市场行为,也涉及到产业从台湾向美国的转移,半导体产业在空间中的重新分配。 对台湾地区来说,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代表着产业转移,相关的人才和配套也要到美国,现在岛内有些人担心台湾产业被掏空,也不是杞人忧天。 台积电在半导体产业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大规模转移无疑是消耗台湾的产业实力,对东亚地区的产业链也会形成不小的冲击。 除此之外,半导体产业最终还是要回到商业逻辑上来,在美国投资也要权衡利弊,尤其是看美国有没有相关的配套设施以承接台积电,并且能够降低台积电的成本,现在来看,美国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制造业相关的配套设施、人力和人才培养也跟不上,至于说拜登政府画的补贴大饼,台积电能吃到多少还是个问题。 直新闻:有媒体报道说,“苹果公司加快将部分产能搬离中国”,您有什么观察?特约评论员孙兴杰:的确最近一些消息也传出,苹果公司在调整其全球化的布局,越南、印度越来越受到苹果公司的重视,尤其是最新机型的组装和生产不仅在中国,还分配到了印度,由此带来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苹果公司是不是将生产组装基地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去了。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看到苹果公司是一个全球化的企业,它也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苹果的动向就非常受人关注培肢。 苹果的市值、体量以及在产业体系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战略层面,一个是商业层面。 从战略层面来说,苹果公司的调整会带来相关产业全球布局的变化,背后则是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在全球经济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的时代,苹果的确具有强烈的战略含义。 正因如此,苹果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过度解读。 特朗普政府时期就要求苹果公司回归美国,苹果也计划将一部分生产转移到美国,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在美国政府的关税战以及疫情初期的混乱之下,美国唯一的苹果工厂也关门了。 这其中我们能够看到全球化的苹果公司跟追求“美国优先”的美国政府的战略未必是契合的。 战略的另一个含义在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来自先进生产力,中国是苹果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尤其郑州是全球最重要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当然,也依靠富士康的苹果手机的组装生产,郑州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动能。 代工工厂是苹果生产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能够吸纳就业,而且能够形成新的产业生态,从这个角度来说,代工已经成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竞相争取富士康投资,自然也就具有战略含义。 从商业层面来说,苹果公司作为一家企业,其产品需要市场,中国人口规模大,中产阶级还在增长,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这是苹果不可能与中国进行“脱钩”的重要纽带。 另外,从生产来看,富士康作为苹果主要的代工厂商,其实复杂生产体系的组织者,要生产苹果手机不仅需要土地和劳动力,更需要相关的配套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也就是说,苹果手机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之所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努力,更是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协同演化的结果。 对于“苹果离开中国”这样的消息,我们当然要关注,努力营造和维持中国在全球生产体系枢纽角色,同时也要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地位,通过自我提升,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机会。 延伸阅读:苹果布局“美国芯”,支持台积电在美建厂,理想可能遭遇骨感现实苹果再度释放出寻求分散供应链的打算,以在芯片采购上减少对亚洲的依赖。 据科技博客ExtremeTech11月18日报道,为解决美国芯片产品约60%进口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困境,苹果公司将与全球最大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合作,让后者在美国本土为其生产芯片。 19日,在曼谷出席APEC相关会议的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表示,他清楚地知道,去美国生产的成本比在台湾至少高50%,但这并不排斥把一部分“美国最需要的、比其他公司先进的产能”移到美国。 分析认为,苹果正在重拾分散供应链的想法。 行业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如果一个企业抛弃体系配套、高效率低成本的现有产业链,违背资源配置规律,有可能丧失市场优势。 台积电产能被拉到美国根据美国彭博社15日的报道,苹果CEO库克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苹果打算从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家在建的芯片工厂进行采购,这标志着苹果在芯片上为减少对亚洲的依赖迈出重要一步。 彭博社认为,库克指的可能是其独家芯片制造合作伙伴台积电的亚利桑那州工厂。 台湾最新一期《商业周刊》封面故事的主题是首批台积电员工携家带眷搬迁飞赴美国凤凰城。 报道称,台积电2020年5月宣布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厂,如今当地厂房已经部分完工。 未来台积电还会有6架包机,运送超过千名台湾工程师到亚利桑那。 12月初,该厂区将迎来首批设备到场的典礼。 根据台湾《联合报》的报道,亚利桑那厂为台积电近年规划的在海外最大的投资案,斥资超过120亿美元,也是首座切入5纳米先进制程的芯片工厂,获得美方高度重视。 彭博社还报道称,美国作为曾经的全球芯片制造霸主,已把这个产业的主导权拱手让给了台企,后者已占有全球9成以上先进制程芯片的产能。 美国之外,欧洲也是苹果分散芯片供应链风险的选择地,根据报道,库克在最近的访问中暗示,欧洲大陆将是另一个芯片来源。 在欧洲,台积电也正与德国政府洽谈,可能在德国设厂。 分析认为,苹果从2018年起开始对全球的供应链进行重构,但这一计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放缓。 在这期间,苹果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更加彰显。 不过随着全球疫情发展的最新形势,苹果正在重拾分散供应链的想法。 除了芯片外,据彭博社近期披露的消息,台湾电子代工企业和硕已开始在印度组装苹果最新款手机iPhone14,成为富士康之外第二家在印生产iPhone14的苹果供应商。 据路透社报道,目前至少有3家苹果的全球供应商在印度组装iPhone,除了富士康之外,还有和硕与纬创。 知情印度政府官员表示,富士康计划在两年内将印度iPhone工厂的员工人数增加5.3万名,从而将印度南部工厂的员工人数增加到7万人。 根据美媒的报道,2017年苹果大型供货商名单上,只有18家位于印度与越南,去年增加至37家。 之前苹果只会在印度生产旧款iPhone,今年9月则开始生产最新的iPhone14。 据传苹果很快就会开始在越南生产MacBook笔记本。 理想将遭遇“骨感”的现实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2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苹果供应链一直高度集中在东北亚地区,因为该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强,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现在,苹果要打破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下形成的产业链,一定程度上有违于经济规律。 项立刚认为,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寻求产业布局,是产业链溢出效应的表现。 但是苹果目前进行的产业链分散背后有着深深的地缘政治因素的考虑。 目前,苹果分散全球供应链的行动尚处于起步阶段。 彭博社16日报道称,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5纳米技术以前是最先进制程,但现在最新技术已被3纳米技术替代,未来芯片技术会更进一步发展,因此苹果未来最新款的iPhone几乎不太可能使用亚利桑那州厂代工的芯片。 报道还认为,台积电美国工厂的月产能为2万片,只有台积电整体产能的1.6%,就算台积电又在亚利桑那州建设第二座芯片厂,美国工厂的总产能也根本无法满足苹果所有订单。 报道称,台积电美国工厂最可能代工的,可能是AppleAirPods、TV、HomePod或Watch使用的芯片。 苹果、英伟达、高通和AMD等美企急于宣布美国制造的芯片,但实际上的供应量将是“象征性”的。 台媒近日援引拥有“最懂鸿海的分析师”外号的柯克兰资本董事长杨应超的观点认为,苹果供应链不可能完全撤出中国大陆。 根据台媒的报道,苹果最大的150家供货商都在中国大陆设厂。 目前苹果产品仍有80%的产能来自中国大陆,如富士康的郑州产业园大概承担80%的iPhone14系列的产能,且iPhone14Pro的产能超过85%在郑州。 “违背规律将丧失优势”2020年以来,台积电赴美设厂持续引发岛内担忧。 张忠谋在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谈话时曾表示,美国芯片制造业的扩张并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持,同时美国制造成本太高,台积电赴美建厂是在美国政府的“敦促”下决定的。 在台积电现任董事长刘德音表示将进一步在美国建设3纳米工厂时,张忠谋直言,“在美过多建厂,台积电必败”。 华西证券近日表示,由于“配套产业、基础设施和工人资质”方面的差距,印度和越南无法取代中国在苹果供应链中的作用。 同时,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在人力成本、物流速度和政府支持政策方面保持优势。 项立刚认为,苹果若坚持打破既有产业链寻求重构将遭遇成本高企、效率降低的风险。 以富士康美国建厂进展缓慢为先例,半导体行业在美国重构产业链的前景非常不确定。 “供应链要高度集中于生产体系配套齐全的地区,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优势才能发挥出来。 如果违背这种资源配置的规律,无疑就会丧失市场优势。 ”他认为,芯片企业在美国建厂,首先面临的是人工成本将大幅增加的问题;另外,当地企业文化以及工会制度也会限制生产效率的弹性,从而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再者,在苹果供应链上中国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果苹果在印度或者越南新建供应链,那么大量的配套企业必须同期建成才能彰显效率和成本优势,否则,组装在印度,而零部件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产业链分散将成为空话。

为什么说印度人编写了什么软件,都说他们IT厉害

印吹而已,印度的IT比之中国差远了,中国软件大多内销,人神哪答家是做底层外包。

世界缓芹程序员素质排名:中国排名全球第1,印度排名第31

印度的软件总产值=深圳市, 确实牛逼啊

当然印吹们要是说在美国的印度人怎么怎么牛游慧逼,那为啥台积电、油管、英伟达等等是华人创办不是印度人呢

赵继伟接班人和新中锋到位 杨鸣评价一针见血 辽篮为何爆冷输球
企鹅岛 一期年底完工 总投资319亿!腾讯新总部 效果图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