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央行的两项创新政策工具之一,即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的操作细则出炉。
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的互换便利细则中,最超出市场预期的是,为国债或互换央票实施专项额度管理,不占用存量额度,并放宽相关经营性指标,换入的权益类资产不纳入表内资产,市场风险、所需稳定资金指标减半计算。
据央行和证监会公布,首批20家证券、基金等非银机构,申请额度超过2000亿元,占首期操作额度5000亿元的40%。首批获批开展互换便利的机构,包括申请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申万宏源、广发证券等17家券商和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3家基金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互换便利这项制度安排,将更好发挥机构投资者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也有助于改善非银机构总体的流动性环境,持续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互换便利细则出炉
10月18日,央行和证监会联合下发互换便利的通知,明确了这一项创新政策工具的操作流程和细节。操作上,互换费率由央行通过单一价格(荷兰式)招标确定,期限为期1年,可提前到期,亦可申请展期。机构获得的国债、央票只能质押,即在银行间市场回购融资,不得卖出。融资的用途只限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
此次互换便利的细则中,最超出市场预期的是,为国债或互换央票实施专项额度管理,不占用存量额度,并放宽相关经营性指标。主要包括三点:
一是参与互换便利换入国债、互换央票、通过银行间市场的融资行为,不占用银行间市场债券借贷规模,不计入债券交易正回购余额。
二是参与互换便利换入的国债、互换央票,不纳入“自营非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分子计算范围;开展相关自营投资、做市交易持有的权益类资产,不纳入“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分子计算范围。
三是参与互换便利提交的质押资产,按照当前自营持仓计算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无需调整为“已冻结或质押”。换入的国债、互换央票及回购融资后开展自营投资、做市交易持有的权益类资产,不计入表内资产总额、减半计算市场风险和所需稳定资金。符合条件的投资,经公司内部评估后可归入其他权益工具核算。
此外,质押品包括AAA债券、股票ETF、股票及公募REITs。质押抵扣率原则上不超过90%,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等相关参与方对质押品进行盯市管理,补仓线设置不低于75%。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互换便利是“以券换券”进行融资,相当于加杠杆入市,不能排除市场投资风险,因此也有对冲需要。按照细则规定,证券公司参与互换便利相关融资资金的投资,应当按照“专款专用封闭管理”的原则。相关融资资金可部分用于对冲互换便利方向性投资的市场风险,原则上不得超过融资资金规模的10%。
放宽指标等两大超预期之处
据券商中国记者获悉,互换便利这项创新政策工具,最超出市场预期的地方至少有两处:一是上述的国债和央票专项额度管理,并放宽相关经营及风险指标;二是质押品的范围除了AAA债券、股票ETF、股票,还有流动性相对较低的公募REITs。
根据《关于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交易业务的通知》(银发〔2017〕302号),监管层原先对债券杠杆率的规定是,包括但不限于信托、金融资管公司、券商、基金、期货等,债券正回购资金余额获逆回购资金余额不应超过上月末净资产120%。
但此次细则,明确互换便利的国债、央票不计入债券交易正回购余额,确实属于超出预期的利好。还有,换入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若按照《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中的规定,券商自营固收和权益资产,都受制于净资本规模。而互换便利质押换入的资产,可以不纳入分子计算范围,也不计入表内资产总额,市场风险、所需稳定资金指标减半计算。
此外,市场原本预期质押品的范围大概率是AAA债券、股票ETF、股票,而央行公布的还有流动性并不是很好的公募REITs,这对券商、基金、保险等非银机构盘活资产有重要意义。
首批申请2000亿元,单次视需求而定
今日,央行和证监会公布了首批20家公司开展互换便利操作,包括证券、基金等非银机构,申请额度超过2000亿,占首期操作额度5000亿的40%,未来视情 可进一步扩大。在额度内,单次操作量结合参与金融机构需求合理确定。
目前,首批已有20家公司获批开展互换便利操作,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申万宏源、广发证券、财通证券、光大证券、中泰证券、浙商证券、国信证券、东方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中信建投、兴业证券、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一些头部机构申请规模超过百亿,大多数机构的申请额度在几十亿左右。申请的2000亿元额度本质是央行授信,是潜在的增量资金,机构不是一次就用完,会持续会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比如,申万宏源披露了申请的额度,并表示在批准的100亿元额度范围内开展业务。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互换便利将更好发挥机构投资者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也有助于改善非银机构总体的流动性环境,持续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一方面,工具设计有逆周期调节特性。在股市超跌、股价被低估的时候,金融机构买入意愿较强,工具用量会比较大;而到股市好转、股票流动性恢复的时候,换券融资的必要性下降,工具用量会自然减小。
另一方面,在面临投资者赎回压力时,金融机构可采取换券抵押而非贱卖股票的方式筹资,缓解“股市下跌—投资者赎回—卖出股票—股市进一步下跌”的负反馈,抑制羊群效应等顺周期行为,发挥平滑市场、稳定预期的作用。
责编:汪云鹏
校对:杨舒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年底前社保和工资迎来新变化,有哪些变化值得关注?
年底前,社保和工资确实将迎来一些新变化,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1. 社保经办领域首部行政法规实施:社会保险经办领域首部行政法规《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将于 2023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 这部条例旨在规范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确保人民群众便捷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2.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多地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这将直接影响到广大职工的工资收入,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3. 养老金调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物价变动情况,相关部门会适时调整养老金水平。 这将直接影响到退休人员的养老生活质量。 4. 住房公积金政策调整:部分地区可能会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如提高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度、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等,这将影响到购房、租房等相关支出。 5. 工资支付制度调整:为了保护职工权益,部分地区可能会调整工资支付制度,如规定更合理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提高试用期工资标准等。 6. 社会保险参保范围扩大: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部分地区可能会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范围,将更多人群纳入保障体系。 7. 社保缴费方式改革:随着社保全国统筹的推进,部分地区可能会改革社保缴费方式,如实现社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简化社保缴费流程等。 以上变化仅供参考,具体变化需密切关注相关政策通知。 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提高职工的权益保障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