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果子自由,买房也自由了。”
10月16日,据天津市住建委消息,天津将对楼市进一步松绑,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取消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购买、转让等方面的限制性措施,不再对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上限实施指导。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仍保留限购的区域仅剩下北京、上海、深圳和海南部分城市了。
10月16日上午,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此次天津取消限购政策具有非常强的信号意义,意味着全国的限购“朋友圈”进一步缩小,2010年以来的限购政策进入退出历史舞台的阶段,也是房地产“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的重要体现。
购房者更在意买房后能否落户
据天津市住建委,一是取消天津市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购买、转让等方面的限制性措施。不再对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上限实施指导;二是取消天津市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降低首付比例、优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加大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等。
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天津商品住宅供应192.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近两成;成交164.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2024年9月,天津商品住宅成交60.6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4.83%。
中指研究院天津分院高级分析师牛晓蕙分析称,此次天津楼市的松绑,将有效激发外地购房者及本地改善型购房者的潜在需求,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此外,政策调整亦将有利于稳定市场各方预期,助力市场企稳恢复。
据红星新闻,多位在北京工作并考虑在天津买房的人士表示,相比于房子的政策,他们更在意买房后能否落户、孩子能否正常上学。妻子已经在天津落户的聂先生表示,担心此次降低首付、放开限购后房价会有波动,在考虑要不要现在下手买房。
有天津房产中介表示,这次放开限购在意料之中。目前天津市场价格已经“几乎是最低点”,是买房的好时机。但该中介也提到,预计房价不会因为这次放开限购而有明显变化。对于落户、上学等问题,该中介表示,可以通过滨海新区买房落户、海河英才计划等进行落户,城六区买房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就在10月10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发布关于对《滨海新区户籍制度实施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进一步放宽外来人口在滨海新区落户限制。
其中提到,在北京市工作且累计在京缴纳社会保险3年以上(不含补缴),40周岁以下的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在职职工,本人或配偶在滨海新区购置单套90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商品房的,可以申请在合法产权住房落户。
助力开发商加速回款
每经记者注意到,虽然目前还有北京、上海、深圳和海南部分城市仍保留限购,但限购范围也大幅缩小了。
比如北京,9月30日优化了限购政策,购买五环内住房的非京籍家庭,社保或个税缴纳年限由5年调减为3年;购买五环外的住房,缴纳社保或个税门槛从连续5年降至2年。
深圳也类似,目前仅在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和宝中区域(新安街道、西乡街道)限购,需连续缴纳1年社保或个税,而在其他区域,外地人购房无需提供社保证明。
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郑州、沈阳等超10城取消新房限价;杭州、泉州等地新出让土地取消限价要求;邵阳、抚州等地针对特定人群购房或团购房源不设价格下限,变相放松限价。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各地限购政策的陆续松绑,是助力楼市“止跌回稳”的重要举措。随着各地陆续放开限购,将助力房地产企业销售回暖,同时加速回款。
严跃进提到,从大方向看,各地限购政策的陆续退出,对于各地购房资源和需求自由流动有积极作用。当然,一些热销的楼盘还是出现了摇号等现象,尤其是大平层和独栋别墅等项目。
中指研究院提到,限价政策持续调整,有利于开发企业更为灵活地进行价格调整以加速回款,同时也有利于更优质的项目实现更高溢价,满足不同项目需求。
“预计第四季度各地房地产政策将继续发力,持续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之最近市场情绪不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回暖和信心恢复。”严跃进说。
超65城楼市松绑,刚需购房者能撑起吗?经济日报回应:加大支持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提出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 健康 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后,一系列围绕购房者合理需求的利好政策接踵而至,当然对购房者最为有效和有直接影响的则是对金融政策的调整。 房地产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力量,当然要重视起来,之所以重要就更要确保稳定,不能出问题,但不代表还要重回过去,这就需要拿捏好一个度。 所以,2022年的政策定调是,对去年过紧政策的一种纠偏,目的就是维护市场稳定。 国家不断释放信号,要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其中不仅包括实体经济,当然也包括住房消费,而对住房消费的支持也达到空前的高度。 3月30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总第96次)例会表示,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 健康 发展和良性循环。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对合理住房需求提出希望了,从金融政策上支持合理住房需求也进入了实质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至少有超过65个城市出台楼市松绑政策,政策松绑包含多方面,主要有放松限购、取消或放松限售、降首付比例、降房贷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购房补贴、房企资金支持等。 2022年一季度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高达157次,继续刷新 历史 同期纪录,当然最大的不同就是,今年的政策多数是宽松的利好政策。 4月7日,经济日报发表文章《加大合理住房消费支持力度》认为,下一步,应继续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 健康 发展。 对于各地在金融政策上做出的调整,经济日报也进行了解释,“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有相应的考量。 一是为了更好地稳增长。 二是为了更好地防问题发生。 三是为了更好地促发展。 ” 这其中也再次肯定了房地产的支柱地位,因为房地产关系大量上下游企业,在稳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关系到宏观经济大盘稳定,调整金融政策,有助于稳预期、稳增长。 其实,也是因为去年一些房企出现了问题,不能放任自流,要加以引导,化解问题,从而确保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多种情况下,其实,现在的银行依然将住房贷款当成优质资产,这有惯性也有现实考虑,希望借此机会来激发居民购房意愿,保持信贷总量稳步增长。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前一段时间,央行数据显示,2月份中长期贷款同比减少459亿元,1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是有数据以来从未有过的情况。 长期贷款大多以房贷为主,可见购房需求不足,更恰当地说是购房的信心不足。 所以,你会看到年后各地积极推动调控适度放松,但就目前效果来看,尚未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市场的信心并没有完全恢复,加上客观因素持续影响,稳增长的任务显得更加重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金融是房地产市场的血脉。 经济日报认为,此前,房地产高速发展,大量金融资源流向房地产,影响不太好,所以,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逐步降低房地产金融化,有必要而且也很重要。 但是不能釜底抽薪,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应该循序渐进,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冲击和影响。 目前正在加以纠正,房地产市场融资和预期有所改善,但政策调整还有空间,仍应持续进行。 经济日报建议,应支持对房地产金融政策特别是住房信贷政策进行调整,住房去库存周期长的城市,调整幅度和力度要加大,以进一步降低居民购房负担,提振住房消费意愿。 不过这里有个矛盾,就是各地市场分化,越是购房需求或欲望不足的城市,越需要放松,可是如何让购房者从“买涨不买跌”的漩涡中走出来才是关键。 尽管是刚需是改善等合理购房者,但是他们也多遵循这样的逻辑,看到市场不景气也不敢买。 这就需要各地对合理住房需求支持的同时,还要稳定他们的心,稳定市场就是稳定购房者,对保交楼要做到位,以解决购房者的后顾之忧。 其实,说白了,还是心理上的那道坎过不去。 作为刚需和改善购房者,到今天,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要跟大势,大势是什么? 放心,不要听信那些赶紧买不买就大涨的忽悠,也不要听信说千万别买的所谓善良劝导,有需要有资格有资金该不该买是你的事,但该如何挑选可以多问问。 但不管如何,房地产走到今天,诸多问题上,专家们也都是站在各自立场,也希望多听听购房者的声音,他们是真的不需要住房了吗?是什么在阻碍他们买房? 最后说一点,不要以为刚需和改善撑不起房地产市场,就鼓励炒房,这个专家大家都认识,他就说过这样的话,但我想说,今后的楼市已经从高速路上走下来了,追求的是高质量稳健发展,而合理住房需求的多次提及正是对市场 健康 发展的影响要求。 松绑是真的,坚持房住不炒底线也是真的。 现在最大的难点就是,该如何把这些合理住房需求的欲望调动起来。
“超常规”稳楼市:如何拿捏好楼市政策调整的尺度和力度?
“我家所在的街道办已经发通知了,将执行房票安置政策,后面就不给安置房了。 ”曾经居住在郑州二七区城中村的居民李思琦说,他家所在的社区在八九年前就已拆迁,但一直没有完成安置,很多居民只能租房居住等待安置,所以对新出台的房票政策十分关注。
6月20日,郑州发布《郑州市大棚户区改造项目房票安置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成为今年全国首个针对房票出台系统性文件的重点城市。
按照《实施办法》,郑州中心城区——包括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的棚户区改造,将推行房票安置,即参照货币化安置的办法,但是给被征收人的补偿不是现金,而是房票——在购房时可冲抵购房款。
李思琦家所在的区域,就在房票安置政策范围之内。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政策遵循自愿原则,不强制必须使用房票,如果不想选择房票,可以选择货币安置,但“选择房票可以获得奖励”。
据悉,为了推行房票安置新政,激发拆迁户(也即被征收人)选择房票安置的积极性,郑州设置了奖励和优惠政策——选择房票安置的,征收人给予被征收人安置补偿权益金额8%的奖励,作为房票安置政策性奖励,列入房票票面金额,同时以现金方式奖励被征收人3个月的过渡费。
作为曾被住建部点名的22个房地产热点城市之一,郑州推出房票后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而郑州的这一新政,只是全国各地提振楼市动作的一个缩影。
“房票”重出江湖
事实上,在《实施办法》正式公布之前,郑州棚户区改造采用房票安置已经开始落地实施。
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郑州二七区马寨镇娄河村6月17日就张贴公示,出炉房票安置工作实施方案。
“房票对于当地拆迁户来说是一件好事。 ”郑州当地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的陈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原来只能等待回迁安置,现在可以选择房票,也可以选择现金,而且还有诸多优惠政策。 ”
《实施办法》明确了多项奖励和优惠政策,除前述政策性奖励和3个月的过渡费外,房票可在全市范围内合作开发商项目自行选房,所购住房不计入家庭限购套数,享受税收减免,可在新购房屋所在学区办理子女入学手续,购房记录或者购房贷款已经结清的还可享受首套房贷利率等。
“如果按照回迁安置拆迁户获得的安置房,通常是小产权(集体产权),在市场上是商品房价格的50%左右,并且不能上市交易,只能村集体内部转让。 ”陈祥说,现在通过房票安置可以选择商品房,“一个有产权,一个没产权,不是一个概念。 ”
不过,相较于以往棚户区改造的补偿形式,郑州的房票安置也引发了不同声音。
鉴于房票安置类似于代金券的形式,有网友甚至将之冠以“白条补偿”之名。 一位郑州市民说,“以前拆迁要么实物补偿,要么货币补偿,现在整出来一个‘白条补偿’。 ”
据了解,郑州2016年之前的城中村拆迁项目,很多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安置。 这其中不少拆迁户并不愿意选择房票安置,比如距离中心城区较近、地理位置较好的拆迁户,更愿意选择回迁。
当地一位等待安置的拆迁户说,置换到的回迁房可以用于出租,如果用房票去兑付商品房,往往意味着买到的新房单价更高,“较回迁房面积肯定会缩水,说不定还要自掏腰包,买了就没钱装修了”。
李思琦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每家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有人愿意选择房票,有人更倾向回迁,就他而言更愿意选择货币补偿。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郑州出台的房票安置政策是疫情防控背景下,激活楼市、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一个非常好的措施,也让老百姓在购房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事实上,这已不是郑州今年第一次出台楼市纾困新政。 今年3月,郑州开始松绑“认房又认贷”,打响楼市政策调整“第一枪”,成为2016年调控收紧以来,首个松绑“认房又认贷”的重点城市。
虽然郑州稳楼市新政不断,但市场给予的反馈却有限。 中房协的数据显示,5月郑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42.6万平方米,环比下跌16.5%,同比减少50.2%;二手房成交33.5万平方米,环比上月继续下跌14.2%,同比微增3.6%。
郑州商品房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据贝壳研究院郑州分院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郑州主城区住宅库存中,有5个区域库存高企,均超过了18个月,其中金水区最高,去化35.4个月。
中房协的数据也显示,郑州商品房狭义库存1395万平方米,去化周期高达34个月。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份70城新房价格同比逾6年半首现下跌,其中二线城市新房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3%,郑州同比下跌2.5%。 而自2021年8月以来,郑州一手、二手房价已经连续10个月双双下跌。
在此背景下,棚户区改造房票安置被提上日程。 事实上,在此之前,郑州棚户区改造已经开始采用货币化安置的政策。
房票安置并非郑州首创。 早在2015年,就有城市在棚户拆迁安置中推出房票制度。 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同样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其中库存高企的内蒙古鄂尔多斯最具代表性。
2016年1月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推出房票制度,到当年5月底,东胜区消化住宅存量套、184万平方米,占住宅库存套数的40%、总面积的30%,去库存效果明显。
广东省规划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2015年开启棚改、去库存以后,鄂尔多斯楼市逐步回归正轨。
不过,2018年后,随着棚改货币化权限被强制收回,房票制度暂时退出了历史舞台。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房票制度有利于地方楼市定向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流通效率,而这恰恰是郑州楼市当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若是房票推进工作到位,可以减少或取消安置房的建设,客观上减少了政府直接建设此类住房的压力。
“同时也保障了此类购房资金留在住房领域,也是保证财政体系稳定、防范购房资金流向非房地产领域的重要体现。 ”他说。
郑州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房票制度是否有益关键还是要看执行,“这一切的达成还是要看政策的执行力,比如房票价格是否合理,政府有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对于安置户的各方面奖励优惠是否到位,房企的回款速度能不能跟上等”。
多地纷纷松绑限购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之外,全国多地也已重启房票制度。 棚改房票安置政策似乎正成为多地提振楼市的重要措施之一。
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地至少20个城市已开始探索实施房票安置政策,包括信阳、许昌、温州、绍兴、常熟、鄂州、宜宾、界首等地。
有分析指出,库存高企、去化压力大,是这些城市楼市的共同特点。
事实上,今年以来,各地持续出台提振楼市的政策,从非热点城市到热点城市,从公积金政策到限购、限贷、限售等限制性政策松绑,范围和力度不断加大,尤其进入6月份以来,各地提振楼市的动作越发密集。 开放限购是各地常采取的稳楼市手段之一。 比如,南京近日再次调整楼市限购政策,允许非本市户籍人员补缴社保购房。
准备在南京定居的于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几个月前从北京到南京发展,原本就有在南京购房的打算,但是此前南京需要连续两年的社保记录才能买房,门槛太高,所以只能暂时作罢。
“现在放开限购了,社保改成只需要6个月,而且可以补缴,主城区郊区都可以。 ”于洋说,他又重新燃起了购房的念头。
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的南京,其楼市过去一直以“稳健”著称,近段时间却动作频频。 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从4月初开始,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南京已先后十几次出台楼市调控政策。
安徽合肥的步伐迈得更大,不仅补缴社保可购房,还放出允许企业购房的大招。
据当地媒体披露,6月24日合肥调整限购政策,内容包括户籍登记在市区的集体户、投靠亲友家庭户籍,与市区户籍家庭具有相同购房资格;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资格认定中,社保个税认可追溯、补缴;法人、非法人组织可以购买市区范围内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等。
在严跃进看来,南京、合肥等房地产市场,相比同类的城市并不差。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上述政策调整说明即便是热点城市,现在房地产市场也有压力。
为了提振楼市,很多城市还在公积金上做文章。 下调贷款首付款比例、提升贷款额度,成为很多城市的选择。
6月23日,福建泉州发布的新政将首套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0%,用于购买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而二孩或三孩家庭可在最高贷款额度基础上另加10万元。
广东珠海推行的公积金“接力贷”也引发关注,其中提到实行“一人购房全家帮”。 也就是说,直系亲属之间可提取公积金账户钱款,用于帮助彼此支付首付款或偿还购房贷款。 湖南省邵阳、广东潮州、四川资阳、云南楚雄、江西赣州、河北沧州、秦皇岛等地已出台了类似政策。
除放松限购、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利率、提高公积金额度等“常规”措施外,各地为了救市可谓方法尽出,有城市打出买房“送工作”的口号,甚至把卖房纳入考核;有的地方则推出“小麦抵首付”“大蒜抵首付”“西瓜抵首付”的促销政策。
“超常规”方式自救
从今年1月份以来,玉林不少楼盘陆续接待了由当地各级政府或职能机关单位组织的看房团。
玉林城区多位房产经纪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以来,确实接待过不少官方组织的看房活动,“人数不定,多数是底下县级机关组织的或从乡镇来的”。
玉林甚至还动用了买房“送工作”的大招。 根据已经出台的《玉林市关于加快人口进城若干政策措施》,当地负责向进城购房且未就业的新市民推荐3个以上就业岗位,薪酬不低于玉林最低工资标准。
如今在玉林,上至每个区县,下到每个乡镇,都被分配了“拉人进城”的任务。 “不论购房数还是新增常住人口数,都有明确任务”,在玉林某机关单位工作的张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几乎所有的机关和事业单位,都被委派了任务。
《中国新闻周刊》还了解到,玉林各级机关单位还将“拉人进城”纳入考核,每年都有量化的具体指标,还设置了奖惩机制,对不能完成人口进城任务的县(市、区)进行绩效扣分,直至降绩效等。
以博白县为例,该县每周都要召开人口进城工作进度会,在3月16日的工作进度会上,博白县对当周排名后3位的镇和部门进行了约谈。
无独有偶,山东青岛一地也将促进居民买房纳入考核。 青岛薛家岛街道办事处近日发布《关于做好促进居民购买新建商品房的通知》(简称《通知》),街道办不仅要组织商品房团购,还把促进居民买房纳入了工作考核。 有网友调侃,“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考公的尽头是帮开发商卖房”。
《通知》还明确提出工作目标,到6月底,每个社区完成网签不少于2个。 “完不成的话,社区要被扣分,社区书记有可能还要被扣钱。 ”该街道办一位工作人员说。
长沙的楼市新政也创意十足。 5月初,长沙出台“以租换购”政策,名下房产用作租赁住房,将不计入家庭住房套数,凭此可绕过长沙现行的限购政策购买商品房。
类似的政策也出现在四川成都。 5月31日,成都推出租房换“房票”新政,居民将自有住房出租给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承诺遵守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政策规定且5年内不上市交易,并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服务平台管理的,可再购买一套住房。
如果说前述种种“救市策”已经足够打破人们的传统认知,那么“大蒜换房、大麦换房”则让很多人深感“无厘头”。
上月底,河南省开封市杞县的建业城楼盘打出“5元/斤,大蒜换房”的广告,购房者将大蒜卖给指定收购商,即可抵消部分首付款,最多可折抵10万元。
6月20日,河南商丘市民权县的建业楼盘也推出了“2元/斤,小麦换房”的促销活动,最高可抵16万元房款。
虽然上述促销活动随着舆论关注被开发商紧急叫停,但有分析指出,尽管“以物易物”式促销的宣传噱头大于实质效果,但上述城市以及开发商面临的严峻去库存挑战可见一斑。 在疫情对整体经济冲击减缓之前,预计会有更多的城市和房企以“超常规”的方式自救。
“房住不炒”仍是底线
据中泰证券不完全统计,今年1~5月,全国134个城市合计出台326次地方性放松政策,尤其5月进入密集发布期,政策松动呈现加速出台的趋势。
进入6月,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截至20日,超过80个城市当月累计发布楼市新政接近100条。
我爱我家集团前副总裁、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受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如果房地产市场不能回暖,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困难和缺口。 这也被认为是各地积极尝试用各种方式提振楼市的背景和原因所在。
今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楼市时,在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的同时,增加了“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这一表述。
很多受访专家均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央对地方楼市松绑政策的容忍度有所提高,政策放松的空间正在扩大。
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 外界认为,这是对今年来各种宽松政策的认可,也给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调整权限。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表述的前提是“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有分析指出,“房住不炒”仍是各地因城施策调整政策的前提和底线。
5月20日,多个信源证实南京从当日起取消二手房限购,南京市户籍和非南京市户籍居民购买二手住房时,无需提供购房证明。 但上述政策在经历“半日游”之后,就被紧急叫停。
有舆论认为,由此可以看出,支持合理居住购房需求的政策可以出台,但不能无底线地刺激需求,还要防止投机炒房行为出现。 分析指出,中国楼市目前面临的主要压力是需求不足,要恢复市场信心、改善市场预期,最关键的是要精准施策,把真正的与潜在的居住消费需求激发出来。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的城市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提振楼市。 但如何在“房住不炒”和“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把握平衡,根据当地情况拿捏好政策调整的尺度和力度,是各地政府面临的考验。
在胡景晖看来,各地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城施策”。 他认为,各个城市其实还有很大空间和自主权,要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出台一些“更有力度的政策”。
(原题:《“超常规”稳楼市》 应受访者要求,李思琦、陈祥、于洋、张明为化名)
全面松绑!打开落户大门!背后是盘大棋
2020年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楼市可谓跌宕起伏、魔幻重重。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全国楼市冷清开场,市场在经历了“冰封期”、“修复期”…..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房地产才逐渐步入正轨;这一年,虽负重前行,但房地产行业仍不乏新鲜血液和再生动力,从变相松绑限购到城市再掀抢人大战,从多地楼市躁动、万人抢房到政府出拳、重申“房住不炒”……
这一年,更有一大波关键词贯穿且影响了中国楼市,诸如“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人才引进、三道红线、长租公寓……”哪些“关键词”最让你印象深刻?我们盘点了这一年最具代表性几大关键词,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人才落户,住房补贴》这个关键词,见证楼市的百态众生!
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饰演的角色黎叔说了一句经典对白: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
2020年疫情过后,楼市成交指数断崖式下跌,各地政府、房企身背救市大任,一时间,放开落户、补贴契税等扶持政策雨后春笋般出台。
的确,人才依然是城市发展中的“香饽饽”。 曾经,浙江绍兴上虞市出台的人才“新十条”,将该市人才优惠政策推向新高度,该政策表示对于首次来到上虞市工作的毕业生,在购房时,获得博士 50 万、硕士 30 万、本科 20 万的房票补贴!这一现象,曾经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人才政策的关键点落在住房补贴?
第一阶段,也就是2019年4月份以前, 多城以调降人才落户门槛为主 。 呼和浩特、保定、宁波等市推出了人才购房补贴类激励政策。
2019年4月18日,呼和浩特市将人才新政拉向舆论最高点,大学毕业生购买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按照项目所在区域市场价格的50%确定,也就是说,买房打五折。
同一时间,河北省保定市清远区拿出最高50万元的购房补贴吸引相关人才。 位于浙江的宁波也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本科生在购买家庭首套唯一住房最高可获得不超过8万元的补贴,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获得60万元的住房补贴。
第二阶段,5月份至7月份期间,地方调控主要关注房价红线。 苏州、西安等市相继升级调控,着力打压投资、投机性需求,维稳房价上涨预期。 广州、南京、天津市滨海新区、苏州和三亚等重点城市和区域的人才新政上线。 此时,苏州极具代表性,在苏州工业园区全域内,新取得预(销)售许可的商品住房,实行人才优先购买政策。 从购房补贴到人才专属购房通道,可谓是全面到位。
第三阶段,进入8月份之后,人才新政不断发力,上海、天津、南京等市开始有部分区域放松限购,长沙、江门、三亚等市则在全市范围调降人才购房门槛。 长沙最为典型,专科以上学历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购买首套房不受户籍、社保缴存年限的限制;而广东江门也调降港澳台、重点招商企业、持有广东省人才优粤卡等三类家庭购房门槛,无社保缴纳年限要求。
时至年底, 人才政策并没有因此偃旗息鼓,一边抓调控,一边抢人才的现象还在持续 。
人才政策为刚需打开购房窗口
面对这一系列人才新政,市场的反应很明显,在“零门槛”的落户政策下,一部分受压抑的刚性需求被不断激发。
尤其在西安、武汉、杭州、天津等强二线城市,对刚需来说,零门槛落户的含金量比三四线城市高很多,在“户口即房票”的政策吸引下,为城市带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同时也为刚需一族带来了购房机遇。
与此同时, 很多城市为完善落户政策也在不断调整落户细节 。 武汉提出了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工程,此后陆续颁布系列政策。 全面放开大学生落户门槛,发布《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毕业3年内普通高校大学生,凭毕业证、创业就业证明即可落户,超过3年的普通高校大学生,连续缴纳社保1年以上便可落户。 10月落户门槛进一步放宽,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年龄不满40周岁的人员即可落户,博士、硕士不受年龄限制。
作为刚需,大学生小郝的买房路径可以说穿越了整个调整周期,但他没能赶上人才政策,在新的落户政策出台前入手了不限购的商住公寓作为婚房,然而在入手仅5个月后,武汉的落户门槛却放宽了,在这之后他将户口落到了武汉。 小郝无奈地说:“如果政策能早一点到,落户之后,我就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在这之后,武汉的落户政策又出现了进一步的放松,最新的积分入户管理办法公布施行后,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全市年度落户数量限制,积分累计达到75分,即可在武汉市落户。
政策是否影响楼市走向?真相在这
面对不断加码的人才政策,或许有部分购房者会担忧,降低了买房门槛,会不会刺激楼市的发展,让房价越来越高? 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人才住房政策的出台能增加潜在购房需求,毕竟人才新政的首要目的是吸引人才,优惠购房只是其中一部分,所有政策中并没有提到对于房地产调控的放松。
以合肥发布的人才新政为例,其中明确提到了是面向重点产业人才。 根据政策细则显示,新政中所指的重点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创意文化产业。 重点产业企业名录库由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分别建立,并且针对的高层次人才划分标准,也是根据《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和《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
可以看出, 引进人才才是重中之重 。 其次, 对楼市来说,人才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楼市发展。 放低人才落户的门槛,能解决一部分外来群体的购房需求,对楼市有正向的引导作用 ;同时,人口的流入会增加房地产有效需求,从而促进地产行业的发展。 所以,政策的本身只会对楼市起到间接的影响,对合肥楼市发展走势的影响很有限。
结语
作为创新第一资源,人才已成为建设创新城市的重要支撑,是城市获取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所以,通过新政引入人才,促进城市更好发展的最后受益者,依然是广大的市民。 面对当下楼市的发展,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依然是各地坚守的标准。
未来人才落户门槛下降将是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 ,但是 落户放宽不等于楼市调控放松, 房住不炒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