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深圳金融监管局监管的银行业总资产达13.64万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江右
10月25日,深圳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注入金融新动能 助力高质量发展”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了2024年三季度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科技金融发展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兴业银行深圳分行、深圳农商银行、国任保险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机构近期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采取的措施和成效。
深圳金融监管局监管的银行业总资产达13.64万亿元
同比增长4.75%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深圳金融监管局监管的银行业总资产达13.64万亿元,同比增长4.75%;各项贷款余额达9.4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9.58万亿元。前三季度深圳金融监管局监管的保险机构实现原保费收入1590.50亿元,同比增长12.78%。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06%,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64%。
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辖区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53万亿元,同比增长9.49%;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9365.32亿元,同比增长11.16%,占比61.21%。前9个月新发放制造业贷款融资成本3.01%,较去年同期下降23个BP。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2.29%、6.75%和23.44%,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规模达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2%。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1.09万亿元
深圳科技金融向“新”提“质”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科技金融等蓬勃发展指明了方向。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紧随其后,发布指导意见,将科技金融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始终勇立潮头,将科技创新视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驱动力。
今年初,深圳金融监管局携手市科技创新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以1号文件形式印发《关于做好深圳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18条具体举措。涵盖针对科技金融的专营机构、产品服务、风险分担和协同保障四大机制,旨在构建组织多元、产品丰富、政策有力、市场高效、生态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深圳金融监管局推动辖内国有大型银行机构发挥本地经营优势,与本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密切合作,扩大AIC在深股权投资。联合市委金融办,组织5家AIC、辖内大型银行、市区国有资本平台等召开项目对接会,支持AIC积极参与深圳科创领域股权投资,推动试点业务加速落地。
截至10月18日,已有四家AIC与深圳市、区资本平台达成9只基金合作项目,总规模达450亿元。基金项目聚焦“20+8”产业集群,投向符合政策导向、重点支持的优质科技企业,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
在科技企业贷款方面。截至2024年9月末,深圳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为10906.77亿元,较年初增长6.75%,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3.87个百分点;科技型企业贷款在各项贷款中占比达11.53%。1~9月,深圳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八千亿元,为科技型企业筑起坚实的风险防护墙。
:舰长
审核:许闻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产业集中度 保险行业
保险行业市场概况(4/1-4/30)沪深300下跌3.63%,中信保险II指数下跌6.51%,板块跑输大盘。 金融行业分板块来看,保险表现弱于银行(-1.39%),弱于券商(-1.57%)。 经济数据相对平稳,2018年3月和4月PMI分别为51.5和51.4,表现持续高于荣枯线;交投表现略有回落,4月末两融余额9,840.44亿元,较月初下跌1.69%,市场成交额8.2万亿元,环比下降20.3%;流动性方面,4月央行市场净投放900亿元(上月净回笼3600亿元)板块表现较弱的核心原因一方面是投资端业务受大盘较弱影响引发担忧,另一方面一季报保费增长表现较弱。 预期保费二季度会有一定幅度改善,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改善趋势。 中国保险行业总资产情况分析据前瞻前瞻产业院发布的《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3月保险公司总资产为17.22万亿元,环比提升2.01%。 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13.64万亿元,环比上升1.16%,占总资产的79.19%,占比下滑0.67个百分点;产险公司总资产2.45万亿元,环比提升1.12%,占总资产的14.25%;再保险公司总资产环比上升8.59%,占比提高0.12个百分点;资产管理公司规模环比下降5.37%,占总资产规模的0.27%,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3月行业净资产规模1.97万亿,较年初上升4.44%。 保险行业利润走势分析受益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调整的影响,2018年一季度险企利润持续释放。 截至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74%,较2016年10月下旬低点的2.66%上涨108BP,尽管较2月初高点有所回落,但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整体维持上行态势,推动险企会计层面利润释放。 2018年一季度,4家上市险企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5.80亿元,同比增长37.96%。 单个险企来看,中国人寿业绩表现靓丽。 2018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归母净利润135.18亿元,同比增长119.84%,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调整的影响。 除中国人寿之外,其他三家险企业绩也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49%、87.55%、42.03%。 保险市场从“粗放增长”转型“质态提升”代理渠道贡献九成保费,寿险营销员占据半壁江山。 我国人身保险销售方式主要包括个人代理、银邮代理及公司直销,其中个人代理、银邮代理及专业代理等代理渠道贡献保费占比超过90%。 2016年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1亿元,其中个险渠道保费收入9914.48亿元,占比达45.8%,占比近五年保持平稳。 2016年寿险营销员人均实现保费收入15.08万元,个险渠道已成为保费增长的重要抓手。 保险市场大,个险格局已定,价值优势凸显个险渠道贡献超七成保费,大个险格局已成。 2017年平安、太保、新华、国寿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分别为4049亿元、1542亿元、874亿元和3537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85.1%、87.8%、80.0%及69.1%,总体看来个险渠道贡献保费超过七成,已成最主要保费来源方式。 其中中国太保转型已成,着力打造高质量个险,占比保持领先,新华仍在转型进程,2017年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个险占比提升显著。 保险市场存量增量双轮驱动,内含价值增长稳健内含价值为调整后净资产与有效业务价值之和,内含价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期初内含价值的预期回报及一年内新业务价值,受市场影响较大的投资回报差异、营运经验差异等因素多做扰动项考虑。 内含价值增长存量贡献相对稳定,2017年上市险企内含价值预期回报贡献率维持8%-10%水平。 中国平安凭借良好的投资能力,2017年实现总投资收益率6.0%,显著优于行业,投资回报差异贡献8.4%内含价值增长;中国太保分红率保持较高水平,股东股息等其他因素带来7%的负向效应;中国人寿受市场价值和其他调整影响,对内含价值产生了-4.7%的负面影响。 市场集中度提升,龙头保险公司迎黄金机遇2016年以来,保监会针对保险公司负债端、投资端、股权治理等各方面的监管政策全面收紧,全新的监管导向推动行业回归保障本源,强调稳健、合规及价值经营。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保险行业16年收益率
保险行业市场概况(4/1-4/30)沪深300下跌3.63%,中信保险II指数下跌6.51%,板块跑输大盘。 金融行业分板块来看,保险表现弱于银行(-1.39%),弱于券商(-1.57%)。 经济数据相对平稳,2018年3月和4月PMI分别为51.5和51.4,表现持续高于荣枯线;交投表现略有回落,4月末两融余额9,840.44亿元,较月初下跌1.69%,市场成交额8.2万亿元,环比下降20.3%;流动性方面,4月央行市场净投放900亿元(上月净回笼3600亿元)板块表现较弱的核心原因一方面是投资端业务受大盘较弱影响引发担忧,另一方面一季报保费增长表现较弱。 预期保费二季度会有一定幅度改善,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改善趋势。 中国保险行业总资产情况分析据前瞻前瞻产业院发布的《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3月保险公司总资产为17.22万亿元,环比提升2.01%。 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13.64万亿元,环比上升1.16%,占总资产的79.19%,占比下滑0.67个百分点;产险公司总资产2.45万亿元,环比提升1.12%,占总资产的14.25%;再保险公司总资产环比上升8.59%,占比提高0.12个百分点;资产管理公司规模环比下降5.37%,占总资产规模的0.27%,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3月行业净资产规模1.97万亿,较年初上升4.44%。 保险行业利润走势分析受益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调整的影响,2018年一季度险企利润持续释放。 截至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74%,较2016年10月下旬低点的2.66%上涨108BP,尽管较2月初高点有所回落,但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整体维持上行态势,推动险企会计层面利润释放。 2018年一季度,4家上市险企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5.80亿元,同比增长37.96%。 单个险企来看,中国人寿业绩表现靓丽。 2018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归母净利润135.18亿元,同比增长119.84%,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调整的影响。 除中国人寿之外,其他三家险企业绩也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49%、87.55%、42.03%。 保险市场从“粗放增长”转型“质态提升”代理渠道贡献九成保费,寿险营销员占据半壁江山。 我国人身保险销售方式主要包括个人代理、银邮代理及公司直销,其中个人代理、银邮代理及专业代理等代理渠道贡献保费占比超过90%。 2016年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1亿元,其中个险渠道保费收入9914.48亿元,占比达45.8%,占比近五年保持平稳。 2016年寿险营销员人均实现保费收入15.08万元,个险渠道已成为保费增长的重要抓手。 保险市场大,个险格局已定,价值优势凸显个险渠道贡献超七成保费,大个险格局已成。 2017年平安、太保、新华、国寿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分别为4049亿元、1542亿元、874亿元和3537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85.1%、87.8%、80.0%及69.1%,总体看来个险渠道贡献保费超过七成,已成最主要保费来源方式。 其中中国太保转型已成,着力打造高质量个险,占比保持领先,新华仍在转型进程,2017年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个险占比提升显著。 保险市场存量增量双轮驱动,内含价值增长稳健内含价值为调整后净资产与有效业务价值之和,内含价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期初内含价值的预期回报及一年内新业务价值,受市场影响较大的投资回报差异、营运经验差异等因素多做扰动项考虑。 内含价值增长存量贡献相对稳定,2017年上市险企内含价值预期回报贡献率维持8%-10%水平。 中国平安凭借良好的投资能力,2017年实现总投资收益率6.0%,显著优于行业,投资回报差异贡献8.4%内含价值增长;中国太保分红率保持较高水平,股东股息等其他因素带来7%的负向效应;中国人寿受市场价值和其他调整影响,对内含价值产生了-4.7%的负面影响。 市场集中度提升,龙头保险公司迎黄金机遇2016年以来,保监会针对保险公司负债端、投资端、股权治理等各方面的监管政策全面收紧,全新的监管导向推动行业回归保障本源,强调稳健、合规及价值经营。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保监会调整准备金折现率
保险行业市场概况(4/1-4/30)沪深300下跌3.63%,中信保险II指数下跌6.51%,板块跑输大盘。 金融行业分板块来看,保险表现弱于银行(-1.39%),弱于券商(-1.57%)。 经济数据相对平稳,2018年3月和4月PMI分别为51.5和51.4,表现持续高于荣枯线;交投表现略有回落,4月末两融余额9,840.44亿元,较月初下跌1.69%,市场成交额8.2万亿元,环比下降20.3%;流动性方面,4月央行市场净投放900亿元(上月净回笼3600亿元)板块表现较弱的核心原因一方面是投资端业务受大盘较弱影响引发担忧,另一方面一季报保费增长表现较弱。 预期保费二季度会有一定幅度改善,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改善趋势。 中国保险行业总资产情况分析据前瞻前瞻产业院发布的《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3月保险公司总资产为17.22万亿元,环比提升2.01%。 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13.64万亿元,环比上升1.16%,占总资产的79.19%,占比下滑0.67个百分点;产险公司总资产2.45万亿元,环比提升1.12%,占总资产的14.25%;再保险公司总资产环比上升8.59%,占比提高0.12个百分点;资产管理公司规模环比下降5.37%,占总资产规模的0.27%,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3月行业净资产规模1.97万亿,较年初上升4.44%。 保险行业利润走势分析受益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调整的影响,2018年一季度险企利润持续释放。 截至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74%,较2016年10月下旬低点的2.66%上涨108BP,尽管较2月初高点有所回落,但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整体维持上行态势,推动险企会计层面利润释放。 2018年一季度,4家上市险企共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55.80亿元,同比增长37.96%。 单个险企来看,中国人寿业绩表现靓丽。 2018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归母净利润135.18亿元,同比增长119.84%,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调整的影响。 除中国人寿之外,其他三家险企业绩也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49%、87.55%、42.03%。 保险市场从“粗放增长”转型“质态提升”代理渠道贡献九成保费,寿险营销员占据半壁江山。 我国人身保险销售方式主要包括个人代理、银邮代理及公司直销,其中个人代理、银邮代理及专业代理等代理渠道贡献保费占比超过90%。 2016年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1亿元,其中个险渠道保费收入9914.48亿元,占比达45.8%,占比近五年保持平稳。 2016年寿险营销员人均实现保费收入15.08万元,个险渠道已成为保费增长的重要抓手。 保险市场大,个险格局已定,价值优势凸显个险渠道贡献超七成保费,大个险格局已成。 2017年平安、太保、新华、国寿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分别为4049亿元、1542亿元、874亿元和3537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85.1%、87.8%、80.0%及69.1%,总体看来个险渠道贡献保费超过七成,已成最主要保费来源方式。 其中中国太保转型已成,着力打造高质量个险,占比保持领先,新华仍在转型进程,2017年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个险占比提升显著。 保险市场存量增量双轮驱动,内含价值增长稳健内含价值为调整后净资产与有效业务价值之和,内含价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期初内含价值的预期回报及一年内新业务价值,受市场影响较大的投资回报差异、营运经验差异等因素多做扰动项考虑。 内含价值增长存量贡献相对稳定,2017年上市险企内含价值预期回报贡献率维持8%-10%水平。 中国平安凭借良好的投资能力,2017年实现总投资收益率6.0%,显著优于行业,投资回报差异贡献8.4%内含价值增长;中国太保分红率保持较高水平,股东股息等其他因素带来7%的负向效应;中国人寿受市场价值和其他调整影响,对内含价值产生了-4.7%的负面影响。 市场集中度提升,龙头保险公司迎黄金机遇2016年以来,保监会针对保险公司负债端、投资端、股权治理等各方面的监管政策全面收紧,全新的监管导向推动行业回归保障本源,强调稳健、合规及价值经营。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