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汉嫩杰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8日 第 02 版)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更多合作机遇。
过去几十年来,通过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让数亿人摆脱贫困,经济增长不断转化为人民福祉。中国建设高铁、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显著改善互联互通和物流水平。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在数字通信、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取得巨大进步。
中国是非洲国家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积极与非洲国家开展贸易投资合作,推动面向非洲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促进非中共同发展。连接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的蒙内铁路,是以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标准轨距铁路,安全运营7年多来,显著提高肯尼亚运输效率,有力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非洲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潜力巨大。中国通过技术转让,促进了非洲国家产业发展。这种合作不仅包括硬件支持,还包括通信、农业、制造业等各领域的技能和知识支持。中国企业参与了许多非洲国家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给当地带来更好的通信条件和数字连接能力。中国还通过提供教育、培训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项目支持非洲国家加强能力建设,为非洲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近年来,中国同非洲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式现代化为非洲国家释放发展潜力提供宝贵借鉴,鼓舞非洲国家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为肯尼亚非洲之角国际战略研究所主任)
中非合作论坛研究内容简介
中非合作论坛是一个在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建立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自2000年成立以来,特别是在2006年北京峰会之后,这一机制有力推动了中非关系的深化,成为了中非合作的显著标志。 《中非合作论坛研究》[1]深入探讨了这一机制,从中国对非洲的战略定位、独特的合作模式,以及与国际其他对非合作机制的比较着手。 该书在肯定论坛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全面剖析了论坛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学者的洞察力提出了推动论坛长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尤其在2012年第五届中非合作论坛在中国举行之际,本书的发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为中非合作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战略参考。 该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的分析,为如何更好地利用中非合作论坛这一平台,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了学术层面的见解。 它不仅回顾了论坛的历史,也展望了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中非双方的持续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非盟峰会代表如何评价中非命运共同体?
非洲联盟(非盟)第31届首脑会议2日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闭幕,与会代表对中国提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给予高度评价。
谈到加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时,摩洛哥外交与国际合作大臣布里达表示,当前,广大非洲国家与中国在经济发展、安全与稳定、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都面临着共同挑战,应通过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 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合作关系着眼于未来,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对非洲的大力支持对非洲提升应对各项挑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苏丹前外交部长伊斯梅尔表示,已建立18年的中非合作论坛机制是中非双方在众多领域长期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他说,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内政,从支持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追求独立与自由,到帮助非洲大陆提升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水平,中国一直是非洲国家值得信赖的朋友与合作伙伴。
他强调,非洲国家希望通过中非合作论坛这一平台,继续开展长期共赢的对华友好合作,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稳定,改善人民生活,构建美好未来。
非盟法律事务官员娜米拉·纳吉姆表示非常期待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她说,中国与非洲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对非投资不断增加。 她期待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各领域互利合作,让非洲国家更好地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实现共同发展。
赤道几内亚驻非盟使团负责贸易的官员莫伊塞斯·姆巴·恩查马说,在非洲国家和人民眼中,中国不仅是朋友,更是地球另一边的兄弟。
他强调,中国提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并付诸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不同以往的合作方式。 中国与非洲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不离不弃,中非真诚合作是非洲合作伙伴关系的榜样。
尼日利亚前财政部长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认为,中非命运共同体主题非常契合当下国际环境,因为国与国之间需要相互依存。
她说,中非合作还有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中国已取得巨大成就的减贫、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方面。 她同时希望在9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和非洲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反腐等方面进行合作。
中非合作论坛基本介绍
20世纪90年代,国际形势经历了深刻变革,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愈发突出。 为适应这一趋势,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成员国,呼吁国际秩序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政府积极响应,于2000年提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了非洲国家的热烈支持。 非洲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键力量,中国一直重视与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旨在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推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2000年10月,第一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45个非洲国家的外交部长及部分国际机构代表参与。 会议目标明确,旨在平等讨论,扩大共识,增进了解,强化友谊,并促进合作。 主要议题围绕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及深化经贸领域的合作。
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确定了21世纪中非之间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和合作论坛机制的蓝图。 2003年,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召开,温家宝总理提出“继往开来,全面推进中非友好合作”的讲话,制定了中非合作未来三年的行动计划。
为加强合作,中方在2005年提出将2006年的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提升为中非领导人峰会,即“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 峰会主题定为“友谊、和平、合作、发展”,旨在进一步提升中非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水平。
扩展资料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 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每3年举行一届。 部长级会议召开前一年举行一次高官会议,为部长级会议做准备。 2012年7月19日上午,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