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投教走进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推动投教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晓翀)近日,北交所投教基地联合河南省证券期货基金业协会、开源证券投教基地、开源证券河南分公司走进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为学院120余名学生开展《高质量建设北交所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专题授课。

北交所工作人员介绍了北交所的设立背景、制度特色、市场建设阶段性成效及下一步工作重点。开源证券河南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了《证券法》历次修订情况、设立投资者保护专章的要点知识。

徐雨婷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晓翀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众诚科技:北交所华为MR小巨人,叠加数据要素!

众诚科技以数字基建为核心,提供信创与非信创技术体系下的专业服务,聚焦于数字政府、行业数字化转型、元宇宙三大领域。 公司建设“数字孪生、数据治理、总集管理、快速开发、安全&运维”五大能力,提供数字化咨询服务、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云化转型、数据与安全、运维运营等六项服务。 众诚科技重视技术创新,拥有多个省级创新平台,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获得多项荣誉认证。 公司已取得重要资质,如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CMMI5级认证、安防工程企业设计施工维护能力壹级等。 近年来,众诚科技加大研发投入,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如三维设计引擎、VR引擎等,快速开发平台化产品,实现系统高效开发与快速交付。 在数字政府与行业数字化转型领域,众诚科技提供各类应用产品,如OA协同办公、智慧教育云等。 在孪生与虚仿领域,公司基于国产化自主核心引擎,开发零代码3D建模软件、VR内容开发平台、数字孪生系统,打造多种应用场景。 众诚科技与华为合作,作为华为领先级总集伙伴,在数字政府、行业数字化转型、元宇宙等多个领域提升集成交付能力与项目管理经验,为客户提供高标准服务。 在MR领域,众诚科技提供虚拟仿真行业应用综合解决方案,涉及教育、信创等领域。 凭借丰富技术积累与与华为的合作基础,众诚科技将受益于华为进军XR这一大事件。

河南开封哪个区是经济开发区

开封的经济开发区是 开封新区 开封新区也不是行政区的概念算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一样 我的理解开封的各个行政区也有工业园区 像是顺河回族区有汴东产业集聚区 禹王台区有 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开封新区辖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含黄龙园区)、金明区、鼓楼区的仙人庄和南苑2个办事处。 开封新区作为开封市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郑汴洛工业走廊的重要支撑区,是郑汴一体化的主要对接空间,是开封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载体。 目前,开封新区的建成区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建成了现代工业、金融保险、行政办公、商贸服务、文化教育、住宅六大区域,建成了一座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成为开封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开封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焦跃进任开封新区党工委书记[3],市长助理张扬[4]任开封新区管委会主任。 开封新区的建设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开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开封新区地理位置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重视,也受到了全省人民的极大关注。 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规划建设“郑汴新区”、积极推动“汴西新区”建设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凸显了开封新区在全省的战略核心地位。 省委指出“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学发展为要求,全面规划、积极推动汴西新区建设发展,使汴西新区成为开封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动力源、试验区和强磁场,把汴西新区打造成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区’”。 省委要求,“谋划和推进‘汴西新区’的发展,不能按照一般的概念、一般的模式、一般的思维、一般的方法,一定要有创新的理念、改革的精神”。 同时着重强调“五个打破”,即:打破旧的体制机制、打破传统观念、打破区划限制、打破工作常规、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真正把“汴西新区”打造成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区”。 本段功能定位新区风光[5]改革发展、体制创新的综合试验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6]力争用10年的时间,建成一个以产业聚集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充分发挥开封文化资源优势,融居住办公、科研教育、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现代农业于一体,城市功能完善的生态型、现代化、复合型新区。 在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上,开封新区主要以连霍高速为界分为两部分,高速公路以北为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用地面积为68.3平方公里,定位为以黄河文化为龙头的大河文明展示基地、生态产业示范研究中心;高速公路以南的城市发展区和产业集聚区,用地面积为216.7平方公里,主要划分为中央商务区、教育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带、现代制造业园区、农副产业发展区、现代物流园区、高铁服务区、综合服务产业带、运粮河生态休闲带和马家河生态休闲带。 本段发展历程开封新区是在河南开封经济开发区发展实力不断壮大、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的基础上成立的。 开封新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7]开封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建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1998年又被省政府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全省唯一集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一身的省级开发区。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开发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在昔日的一片农田、荒地上崛起了一座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城区。 为加速升级,提升品位,推进郑汴一体化进程,2007年11月,开封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汴西新区工委和管委会,与开封经济开发区合署办公。 今年6月份,根据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开封新区机构编制问题的批复[2]》(豫编〔2009〕4号),经省编委会议研究并报省委常委会议批准,同意将汴西新区更名为开封新区,设立中共开封新区工作委员会、开封新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开封新区工委、管委会)。 新规划的开封新区下辖开封经济开发区(含黄龙园区)、金明区和鼓楼区的仙人庄乡、南苑办事处,总面积287平方公里,主要是在郑汴产业带规划的基础上,向南、向北延伸,与郑州新区实现空间对接。 按照开封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年树形象、五年成规模”的发展目标,目前,开封新区的建成区面积已有20多平方公里,建成了现代工业、金融保险、行政办公、商贸服务、文化教育、住宅六大区域,成为开封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坚持高水平规划。 先后编制了新区中心区规划、水系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等。 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采取国际招标的方式,邀请英国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6家国内外知名规划编制单位,对郑汴新区空间战略发展规划进行了国际招标,目前省政府已正式出台《郑汴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为开封新区绘制了发展蓝图。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累计完成投资68.46亿元,新建道路17条,总长度106.7公里,形成了“四横五纵”及启动区1至12大街的区间交通网络,铺设供排水、热力、通信、电力、燃气管网等51.88公里,实现了“九通一平”。 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 2008年实现GDP总值为52.36亿元,同比增长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6亿元,同比增长23.8%;开封新区街景[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47.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6亿元,同比增长51.8%;完成技工贸总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31.7%;实现进出口总值2000万美元。 积极打造对外开放公共平台。 共批准入区项目486个,建成达产企业14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高新技术产品33个,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4家。 日本太阳化学株式会社、泰国正大集团、北京汇源集团、杭州开元旅业集团、海南海马汽车集团、永煤集团、辽宁禾丰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知名企业相继在新区投资兴业。 在“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06年河南省最佳投资园区”;2007年度,被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评选为“2007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开发区”;2008年,再次荣获“2008年河南省最佳投资园区”;2009年,又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省级十强开发区”。 开封新区规划鸟瞰图[9] 可以说,近年来,开封新区努力走在开封市改革的前列,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核心增长极,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本段基本框架和发展构想开封新区旅游景点[10] 根据《郑汴新区建设总体方案》,[11]开封新区的功能定位为:改革发展、体制创新的综合试验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以产业聚集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充分发挥开封文化资源优势,融居住办公、科研教育、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现代农业为一体,城市功能完善的生态型、现代化、复合型新区。 开封新区作为“郑汴新区”的重要一翼,可以说是河南的“黄金区域”,发展空间巨大,发展前景美好。 (一)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 开封新区主要以连霍高速为界分为两部分。 高速公路以北部分融入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分为黄河文化游览区和生态农业休闲区。 规划定位为以黄河文化为龙头的大河文明展示基地、生态产业示范研究中心。 高速公路以南部分,为城市发展区和产业集聚区,规划定位为集工业、办公、商贸、物流、居住、休闲为一体的复合型新城区。 主要划分为中央商务区、教育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带、现代制造业园区、农副产业发展区、现代物流园区、高新服务区、综合服务产业带、运粮河生态休闲带和马家河生态休闲带。 开封新区立足于复合型新区的发展定位,以开封的比较优势为基础,将着重突出六大产业发展: 一是企业研发基地和总部经济服务中心。 重点引入国际或跨国集团总部、国内知名大企业(集团)及其研发中心入驻;同时,发展为之配套的商贸金融服务业等综合服务配套项目,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商务接待能力的商务服务中心。 二是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重点发展大型成套设备、专用设备、特种开封新区待建楼盘[6]设备、现代生物、医疗设备等先进制造业。 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关联带动性强的高技术产业。 三是现代服务业和特色传统服务业。 重点吸引以研发、设计、金融及其衍生服务、管理诊断、信息服务与咨询、技术培训、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增强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撑和配套能力。 同时,充分利用开封悠久的餐饮文化历史和全国优秀旅游城的优势,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的特色产业。 四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 教育园区规划建设面积5000亩,在校生11万人。 整合开封教育资源,有计划、分步骤将市区部分职业学校迁入教育园区。 以职业院校、实训中心、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和职业技术人才市场为依托,发展壮大教育培训业。 为郑汴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和创业环境。 五是优势文化产业。 依托开封市古城悠久的文化遗产,发展文化增殖产业,延长古城文化产业链条,提升古城文化产业层次。 发展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文艺演出业、工艺美术业、传媒出版业、会议展览业等产业。 以黄河文化为源流,围绕黄河工程、经济、生态等,开发沿黄河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沿黄河南岸集文化、生态、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黄河文化产业区。 丰富文化产业门类,形成在全省和全国的特色竞争优势,促进郑汴产业带软实力的提升。 六是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利用优越的农业基础优势,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基地,以特色农产品生产、高效及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为主,形成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以及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围绕生态农业,发展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等,将农业资源与旅游休闲结合起来,带动观光农业、高科技农业旅游观光的发展。 形成良好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特色产业园区布局。 近年来,开封新区[7]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利用”的总体要求,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要素集聚,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12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年销售收入1100亿元,其中开封新区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 这一目标将更加有力地促进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开封新区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迅猛,逐步形成了以现代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建设了一批特色突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园区,其中空分特色产业园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民营科技园区等均进入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盘子。 一是省级空分特色产业园区:开封新区空分特色产业园是全国三大空分产业聚集地之一,已入驻空分及相关配套企业23家,形成了以永煤开封空分、开元空分、黄河空分、东京空分四大龙头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 拥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检验检测中心1家,企业研究院所3家,建有服务机构8家,并与西安交大、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生产体系。 预计到2015年,该园区将建设成为产值超100亿元,产业链条完整,产品门类齐全、特色突出,研发、生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空分设备产业聚集区。 目前,新区正在积极申请建立国家级空分特色产业基地,省科技厅已正式行文向科技部火炬中心申请,相关规划设计工作将委托国家科技部开展。 二是省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12]:目前,已入驻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14家,涵盖了冲压、奇瑞汽车落户开封喜怒去[12]注塑、内饰、座椅、涂装设备等门类,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 汽车零部件产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强、附加值高,将逐步发展成为开封新区主导产业之一。 预计到2015年,园区入驻企业将有50家以上,产值超过80亿元,将建成中原地区规模最大、配套零部件最全、技术水平较高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关注与批示。 省委批示:“在汴西新区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有利于郑汴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实施,也有利于郑州、开封的产业互补。 ”省政府批示:“将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纳入发改委重点项目规划,专门予以扶持。 ”开封新区委托国家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已于7月份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论证。 三是省级民营科技园区:该园区占地面积3.95平方公里,已入驻各类企业42家。 预计到2015年,园区入驻企业将有80家以上,产值达到100亿元。 四是市级食品产业园区:已入驻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近20家,泰国正大集团、北京汇源果汁、太阳金明食品、禾丰饲料、江南面粉、双鱼食品等知名企业在园区聚集,主要产品为果蔬汁饮料、面粉深加工、脱水蔬菜、优质高效饲料等,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预计到2015年,园区入驻企业将有30家以上,产值达到80亿元。 空间布局建设将按照“带状布局、片区开发、园区建设、组团发展”的指导思想,形成“两轴”、“ 两带”、“三片区”、“八组团”开发的发展格局。 构建沿郑开大道城市综合服务发展轴和沿陇海铁路现代工业发展轴二条核心发展轴;培育连霍高速公路以北的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和沿郑民高速高效生态农业带两大集聚发展带;推进启动区、陇南区、运粮河区三大片区组团式开发;构建核心CBD组团、公共服务组团、职教组团、旅游商贸居住组团、新兴产业组团、加工制造组团、物流加工组团、农副加工及生态旅游组团八大组团。 本段“十一五”之大事记[13]★2006年,开封经济开发区在“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06年河南省最佳投资园区”。 ★2007年9月14日,开封经济开发区海马汽车零部件12个项目正式签约。 创造了我市招商引资项目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一次性引进规模最大的新纪录。 ★2008年10月,被评为“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园区”。 ★2009年7月19日,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省级十强开发区”,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省级开发区。 8月29日,市委、市政府举行开封新区授牌仪式暨建设发展大会,这标志着以中原城市群建设助推跨越发展、助力中原崛起进入了新阶段。 ★2010年4月25日,[12]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汽车项目在新区隆重开工,结束了开封无汽车整车生产商的历史。 11月11日,国务院批准开封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学券制: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竞争的创新体制-------------------------------------------------------------------------------- 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3-04-09 : 樊继轩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 “政府有责任投资教育,但却没有必要经营学校。 ”这是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得曼的一贯主张。 在弗里德曼看来,政府垄断和竞争不充分是学校办学质量低下的首要原因。 他在1955年一篇名为《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的论文里提出了学券制——教育券制度,建议把竞争引入公立学校体系,在“学券”的流动中实现优胜劣汰,医治公立学校的“集权过度症”,适当遏制教育官僚主义的滋长。 〔1〕 什么是教育券?教育券是指政府把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发给每位学生。 家长和学生可自主选择收费标准不同的学校就读,不足部分自己支付,不再受学区或学校类别的限制,而学校把所收集的教育券向政府兑换现金,用以支付办学费用。 于是,学校间为争取学生而互相竞争,争取学生就意味着争取了更多的政府教育经费,就必须努力改善教育质量。 开放的,自由的教育市场必然提高学校的效率和效能。 从而使整个教育制度更具活力,更趋于公平性。 〔2〕 浙江省长兴县是首次在我国中等教育中实施教育券制度创新尝试的地区,对我国寻求教育的公平性,在公立,民办不同体制的学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中等教育可以引入教育券制度,教育券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同样可行,如何在高等教育中体现公平性竞争的合理性?使已进入普通高等教育系列的民办普通院校与地方普通公立高等院校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高等教育——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块世袭领地 1.高教需求的扩张与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 在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而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却已独木难支,从而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多数国家采取了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对策。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自1999年以来的大幅度扩招,2001年全国各类高校在接生达到1300万左右,比1998年增加了近90%,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全日制本专科生)达到6000人左右,比1998年增长约80%;普通高校生师比达到18:1(以折合学生数计算),比1998年提高了60%以上。 〔3〕 这种发展速度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足的局面有所改善。 但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目前,我国大学毛入学率仅为13.3%,不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更远逊于发达国家的40.2%的水平;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3%左右,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4.3%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我国政府又明确提出“科教兴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解决教育供求的矛盾。 教育私营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 我国的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发展进程中应大有作为。 2.中国近现代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简要回顾 和世界私立高教育发展史一样,中国的近现代民办(私立)高等教育也曾书写过辉煌的篇章。 清末民国时,中国的私立高等教育从美、英等西方国家1871年建立的第一所教会大学——文华大学,到清末开中国私立大学之先风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天津中西学堂(天津大学前身)、中国公学、复旦大学的创立,以及民国初年以培养“民族精神,养成硕士宏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为目的私立南开大学、私立厦门大学的创建,私立高等教育曾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生力军。 [4]到解放前夕,我国私立高校发展到全国高校总量的39%,占高校学生总人数的31.4%,现在我国一批一流著名大学,如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校的前身均是私立大学。 解放初期,由于历史政策的原因,建国初期私立高校急剧减少,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私立高校全部收归国有,出现了建国后三十多年的“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状态。 大学教育直至1997年并轨,一直延续着国有财政包干学费,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计划经济体制,公立学校的办学经费全部由国家划拨。 从八十年代中期起步的民办高等教育只是国民教育体系之外的自学考试的助学单位,毫无任何地位可言。 民学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夹缝中艰难生存,这种几十年一贯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体制,在改革开放后的近二十年,还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形成一种牢固的思维定势。 3.高等教育——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块世袭领地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普及,解决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供求矛盾,世界各国已早已有先例可循,那就是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即民办高等教育)。 教育私营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 私立高教在国外已撑起了一片蓝天,如美国、日本、菲律宾、韩国、印尼、泰国等私立高等院校所占比例均在60%以上。 历年来能跻身著名大学行列的,绝大多数都是私立大学。 如美国的哈佛、耶鲁、斯坦福、康乃尔、英国的普利茅斯大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这些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是私立大学。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从上一世纪八十年的高教自考助学起步,到2003年元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迟迟出台,步履艰难,磕磕绊绊,在“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中诞生,在社会和人们的“白眼”中生存。 至今,虽有了一批由黄河科技大学、西安翻译学院、西安思源学院等万人、数万人以上规模的民办普通高校,有了100多所进入国家统招系列的普通民办高校,尤其是十几所全国著名万人民办高校其师资、规模、教学设施、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毫不逊色于一些由地方财政拔苗助长,用大批国拨资金堆砌起来的普通高校。 但这些知名民办高校在政策上、招生上、资金上还享受不了地方普通高校国拨教育经费的优厚待遇。 在进入国家统招系列时,必须打上“民办”两个字,以示与国家公立高校的区分。 这种身份上的歧视随处可见。 笔者曾在某些省了解到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些原有的公办成人高校、夜大学、职工大学、招生不景气的中专学校,校舍破烂像四合院,学生寥寥无几,没有教职工多。 在国有公办高职教育的大旗下,或几所学校合并,或单独一所小学校,区区一二百学生,摇身一变,成为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有的管理人员加教师合起来比学生少不了多少。 只因为改为高职、高专,教职员工可继续享受国拨教育经费和国拨工资的待遇。 谁也不清楚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地方保护主义使我国有限的教育经费究竟流失了多少。 聚集在高校扩招的大旗下,究竟这样的地方普通高校又能培养出什么样水平的大专生,这种拔苗助长的地方高等院校所享受的优厚待遇是那些拼杀多年,没有国家投资的著名民办高校可望不可及的。 国家一流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高校应有大投入,应重点倾斜。 而对一般的地方普通高校的财政拨款制度,实际上是在保护落后,而使本来有限的教育资金继续支撑着这类本该淘汰的高校恶性运转。 这是一种高教不公平性的体现,其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运作还摆脱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阴影。 高等教育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块世袭领地。 教育券——一种寻求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创新体制 我国的民办普通高校是在一种劣势环境、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不论是已具有普通本专科招生资格、办学多年积累数亿资产的黄河科技学院,还是靠50万股金启动,积累近2亿多固定资产的西安思源学院,国家并没有投入一分钱,而发展到远非一些地方普通高校能比拟的规模和质量,充分说明了教育创新机制的力量。 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政府对公立学校的财政支持,造成了公立学校的垄断地位,而垄断有悖于竞争,导致公立教育质量和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公立学校理所当然地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就容易忽视质量和效率。 教育券理论就是他力图解决教育质量和效率问题的对策。 教育券原创理论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坦诚地承认客观存在的教育竞争。 [5] 而我国自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色的公办高校,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应试教育标准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差异不大的人才。 公立高等院校没有竞争对手,全部教育经费由财政支持,几十年来并没有培养出一个获取诺贝尔奖金的人才。 泱泱大国,没有出现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 我们是该检讨一下整个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弊端的时候了。 我国的民办教育还是弱势群体,与国外私立大学的宽松环境相比,相差甚远。 国外的私立大学,学费收入只占学校教育经费的一小部分,其余部分一是由政府划拨教育经费,享受公立高校的同等待遇;二是社会大型企业集团捐赠;三是由学校产业创收。 而我国由于是发展中国家,大型企业集团的规模效益还远远不能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 所以民办院校依靠企业集团捐赠在短时间内是行不通的。 只能依靠学费收入进行滚动积累自我发展。 这显然与公立普通高校依靠国家教育经费的大力支助是处于一种极不公平的竞争线上。 政府不分清红皂白对所有的优劣并存的普通高校全部大包大揽,实行财政支持,实际上起到了保护落后院校,限制了优秀民办高校发展的作用。 既然浙江省长兴县等地区在中等教育中引入了教育券制度,那么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同样可以试行教育券制度,把国家财政划拨给地方普通高校的教育经费(不包括国家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高校),用发放教育券的办法,使进入高考分数线的学生手持教育券,按分数的档次自由选择高校,那么公办高校的发展就也会像民办院校的发展一样,优胜劣汰。 在竞争中一部分公办普通高校会越办越好,遏制教育官司僚主义的滋长,一些优秀的普通民办高校由于教育券的实行,也相应用实力和质量合理的获得了国家财政的资助脱颖而出。 那么由地方计划经济体制保护下的质量低下、环境条件差的普通高校将被自然淘汰,不再占有稀缺的国拨教育资金。 对这类学校,或者由较好的普通高校、民办普通高校兼并重组,采用浙江万里集团举办万里学院的模式。 或者把国有资产拍卖,教职员工像国有的大中型企业职工一样下岗待分配。 那样,中国的所有普通高等院校(不包国家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高校)、民办普通高校将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的竞争,所以说:教育券不仅是中等教育实行现教育公平性的制度创新,同样,也是一种寻求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创新模式。 一旦中国的民办普通高校与地方普通高校站在了同一条竞争起跑线上,若干年后,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将会和一批优秀的公立普通高校形成双赢的结局。 再出现几所前私立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那样的一流名校,重新铸造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李茂编译。 弗里德曼:竞争将带来更多的好学校。 中国教师报。 2003.1.1.A3版 [2] 教育券:寻求自由市场与教育公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02(第27期) [3] 吴天俊。 高等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教育发展研究。 2003(第1期) [4] 王炳照。 中外教育管理史。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9(第8、9期) [5] 文新华等:关于“教育券”的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 2003(第1期) 高等教育公平城乡差距在改善 阶层差距在凸现

房地产政策 !公募最新解读 组合拳
开幕式 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大幕开启 唯一没有排练的大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