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科技成长板块的崛起,创业板指自“924”行情启动以来表现亮眼,涨幅领先。业内人士表示,其高成长性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投资者的优质选择,当前估值较低,具备配置优势,未来有望继续带来可观收益。
为带给投资者更好体验,融通基金推出融通创业板ETF发起式联接基金(基金代码:A类022340 C类022341),为投资者提供场外布局渠道,门槛低,定投方便。该基金发行截止日为12月4日,投资者可以通过建设银行、融通基金官方APP定投宝等渠道购买。
“创”字当头,长期领涨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创业板指自“924”行情启动以来上涨46.59%,涨幅高于众多宽基指数。
与此同时,市场对创业板指投资的热情显著上升,交投活跃度位居主流宽基前列。观察成交量指标,Wind数据显示,创业板指成交额由今年年初的日均1500亿元左右,大幅提升到11月的日均6000多亿元左右。此外,10月份以来创业板指交易活跃,换手率达到130%以上,处于历史高点。以上两项指标与大多数其他宽基指数相比均处于领先地位。
近期创业板指的亮眼表现,得益于市场情绪的整体回暖和政策面的催化。一方面,一揽子政策组合拳提振投资者信心和风险偏好,以创业板指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更易受到资金的青睐。另一方面,9月份以来,相关部门推出相关政策支持科创赛道的并购重组,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成长行情。
回顾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在过往牛市、震荡市中,创业板指都展现出了较强的上涨弹性。从中期时间维度来看,今年以来创业板指已上涨18.62%,在A股主流宽基指数中位居第一,近一年以来涨幅同样领先。
长期而言,创业板指自2020年以来的涨幅为24.78%,年化收益率达5%左右,表现大幅优于同期A股主流宽基指数和主流科创类指数。创业板指自成立以来,13个完整自然年度的收益率均值为11.30%,优于沪深300、中证500指数表现。
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称,“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数据均显示,创业板指数在市场迅速反弹之际展现出了非凡的活力,而且还拥有卓越的风险与收益平衡机制。其短期的波动性能够被长期的上涨趋势所弥补,这也使得其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回报率显著。”
这样的良好表现,除政策助推外,究其根本,来自其含“创”量超高、“优创新、高成长”的特色鲜明属性。其一,行业分布集中于科创赛道,囊括了新能源、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电子等众多新兴成长行业。
其二,成份股创新研发能力强。创业板指数的成分股只有100只,均为创新型细分赛道龙头。高新技术企业数占比约九成,以2023年年报数据测算,板块总体研发强度超5%,高于A股平均水平1.78个百分点。
其三,汇聚创业板核心资产。截至2024年11月15日,创业板的总市值为12.93万亿,共有1360家上市公司,而创业板指数的成分股只有100只,总市值为5.97万亿,以不到10%的公司数量,占比创业板接近50%的总市值。
整体来看,创业板指数为高科技、高研发投入、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兼具价值尺度与投资标的的功能,是极具代表性的偏成长风格的股票指数。
业绩为王,稳扎稳打
高弹性,只是“双面”创业板指数的一面,另一面在于其稳中有升的经营业绩及其构筑的良好基本面支撑。
从投资质地来看,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创业板指归母净利润、营收同比增速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依然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和成长优势,创业板指滚动净资产收益率也显著优于市场平均。
从2024年一致预测的净利润增速同比来看,创业板指数的预测净利润增速同比为26.68%,这一增速显著高于同期沪深300(7.89%)、中证500(11.41%)、万得全A(10.51%)等A股主流宽基指数,也优于同期科创50(-0.69%)、中证科技(-10.48%)等科技类指数。
近年来,创业板指数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核心上市公司盈利内生动力不断改善,业绩增速稳健。
企业良好业绩持续赋能,叠加二级市场行情向好,创业板指相关基金净值表现突出。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45只跟踪创业板指的指数基金年内平均涨幅18.95%,大幅跑赢跟踪其他主流宽基指数的产品。
伴随着成份股的上涨和投资价值受到关注,跟踪创业板指的指数基金产品规模持续创新高。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创业板指相关基金总规模达到1772.83亿元,同比去年三季度增加2.76倍,环比上一季度增加1.03倍。
就上市基金而言,跟踪创业板指的ETF产品截至11月15日的最新总规模为1347.78亿元,较年初增长1.27倍。
尤值得注意的是,ETF联接产品表现相对突出,在创业板指系列指数基金中居前。虽然看起来是在复制指数,但ETF联接基金为何还能赚得更多呢?业内认为,关键在于基金经理的精细管理和成分股的分红。一方面,ETF联接基金还有其他增加收益的方法,比如参与新股发行、大宗交易、成分股调整期交易优化等。
另一方面,多数指数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不考虑分红的价格指数。因此,当指数成份股进行分红时,这部分收益并未计入价格指数,但会体现在基金净值上,这就给了基金赢过指数的机会。
良机已至,一键布局
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当前仍是布局创业板指数的较好时机。
政策面来看,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全力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主要聚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与新能源、医药和TMT等新经济行业占比较高的创业板指契合度较高。
估值方面,自2010年5月31日指数基日以来,截至2024年10月31日,创业板指数最新市盈率为33.11倍,处于14.31%分位点;相对沪深300PE为2.67倍,处于历史10.56%分位,相对纳斯达克为0.75倍,处于历史9.25%分位。
融通基金判断,创业板指经过3年的深度回调,投资安全边际较高,当前已具备配置优势,后市或存在估值修复的空间。
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向好,在成长驱动的反弹行情中,创业板指或有望再度产生较为可观的超额收益。如果投资者看好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但苦恼于个股的选择,直接关注创业板指或是更好的选择。
在具体产品的选择方面,专业人士给出以下建议。其一,选择在指数和量化投资方面有一定经验积累和资源排布的基金管理人。例如,融通基金旗下指数与量化团队是国内最早的指数量化投资团队之一,覆盖各类量化投资的产品线。
其二,优选基金舵手。融通创业板ETF发起式联接基金(基金代码:A类022340C类022341)采取双基金经理管理模式,为产品运作保驾护航。拟任基金经理吕寒是经济学博士,现任融通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另一位拟任基金经理蔡志伟是指数投资方面的资深选手,拥有13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9.7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
其三,综合考虑基金投资成本和收益。ETF联接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场外渠道间接投资ETF,同时购买门槛更低,也方便投资者定投。对于时间精力有限的投资者而言,ETF联接基金或许可以更轻松地赚取收益。而且通常不会限制申购赎回,尤其不会限制赎回。
此外,ETF可以实现满仓操作,从而能更紧密地跟踪指数,但这也意味着在市场波动时,ETF受到的冲击可能比有现金缓冲的ETF联接基金更大。
作为创业板指系列新品,融通创业板ETF发起式联接基金可以在场外申赎,助力普通个人投资者轻松分享新质生产力发展红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CIS)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人汽」阵痛已成为长痛,谁能穿越周期?
:王珊珊
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奋勇向前。
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变革,彻底打乱了车市秩序,也带来了更加刺激的生死考验。
年初以来,车市的主题词有且只有一个:“卷”。 卷产品、卷技术、卷价格、卷产业链……伴随而来的是价格大战、需求透支,阵痛硬生生被拖成了常痛。
内卷贯全年,增收不增利
随着整车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3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增收不增利”的现实,成了众多车企共同的焦虑。
上半年,上汽集团、比亚迪、北京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理想汽车、江淮汽车等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东风集团股份等出现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降;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赛力斯等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此外,北汽蓝谷、零跑汽车等报告期内营收增长的同时亏损进一步收窄。
分析原因,一方面,上半年行业的价格战影响了大多数车企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必要的投入,也影响了汽车企业当前的利润。
比如,燃油车目前仍然是吉利最核心的营收来源。 高端智能化纯电品牌极氪目前还处于战略性亏损阶段。 虽然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短期内还无法为吉利带来很好的盈利能力。
长城汽车则在半年报中表示,归母净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转型,产品结构调整,基于2023年新产品上市,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设投入,同时坚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领域的研发投入,以及汇率收益减少所致。
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699.71亿元,同比增加12.61%;归母净利润13.61亿元,同比减少75.69%。
在造车新势力中,“蔚小理”虽然在新能源市场混得“风生水起”,在单月交付量上都取得了过万的成绩,但从三家企业公布的财务报表和经营情况来看,依然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今年第二季度,蔚来的车辆销售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7%降至6.2%,小鹏从9.1%降至-8.6%,理想从去年同期的21.2%微降至21%。 一旦经营节奏踩错,出现销量危机,就会对公司产生致命冲击。
新能源放缓,混动迎来利好
没有利润支撑,新能源汽车的“狂飙”模式终究不可持续。
近日,众多新能源车企纷纷发布8月份新车交付战报。 从环比增速上看,埃安、理想等头部品牌因基数变大而增速放缓;哪吒、问界交付虽环比上升,但与历史最好成绩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智己、合创汽车等交付出现环比下降,更有车企交付数据已连续多月下降。
这也印证了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此前的判断:电动车市场还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从今年开始,电动车渗透率的增幅将明显放缓。”
据其分析,2021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同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2022年,同比增长了12个百分点。 今年预计会在去年27.5%的渗透率基础上,提升7个百分点。 “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增幅预计会在10个百分点以内,一年涨3-5个百分点。 ”
新能源星光黯淡的同时,传统车型重回视线。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再次出招,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2023—2024年),方案重点提到:稳定燃油汽车消费。 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鼓励实施汽车限购地区在2022年购车指标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量购车指标,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 鼓励企业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积极探索混合动力、低碳燃料等技术路线,促进燃油汽车市场平稳发展。
尽管新能源汽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纯电动汽车仍存在明显短板:在高速长途行驶中充电不方便、冬季电池续驶能力严重衰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
这也意味着, 目前电动车对燃油车还没形成绝对的替代优势。 大举发展混动技术成为新的共识。 混动车型不但可以弥补纯电车型的短板,而且驾驶操控感和燃油车相似,更具市场发展前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汽、上汽、吉利、长城、长安、奇瑞等车企都在这一领域加速布局,混动新品层出不穷。
坚持长期主义,洞察需求本质
当众夺车企忙于转向回归时,广汽丰田早已抢到了先机。
在整个合资车市大幅下挫的背景之下,广汽丰田逆势上涨,8月份交出了台的成绩,1-8月销量达到台,强化了合资品牌领跑者地位。
管它顺风逆风,广汽丰田何以能够穿越周期?
首先在于旗舰车型表现抢眼。 今年8月,广汽丰田三大旗舰车型8月持续发力,占比总销量43%,全面高端化战略初步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其中,凯美瑞8月销量高达台,环比增长12%,凯美瑞依旧是消费者心中的合资B级车首选。 第八代凯美瑞自2017年上市以来,持续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认可,2021年至2022年两年销量均突破20万辆,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辆,稳居同级别第一名,更是同级别唯一销量突破十万的车型。
汉兰达8月销量8042台,同比增长17%,销量突破8千大关。 说实话,汉兰达所在的细分市场是近年来新车涌入踊跃、竞争最激烈的区间,汉兰达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关键在于“时间给出了答案。 前不久,一条汉兰达拆解视频火爆全网,一台使用了8年、行驶了17万公里的汉兰达,各项结构和发动机状态依旧完美。
在MPV市场成为行业全新增长点的当下,赛那表现依旧稳健,8月共销售6668台,1-8月同比增长8%,稳居MPV车型头部阵营。 而且还获得了中保研测评的优秀认证,安全性方面得到了权威认可。 无论是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星人安全指数还是车辆辅助安全指数,赛那均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各种细分测试全部优秀通过,成为了市场中少有的核心项目高分安全的MPV车型。
硬实力是出色销量根本原因。 丰田的第五代智能电混技术,全面革新了动力控制单元、全新三元锂电池、小型高转速电动机在内的三电系统,不仅多方位提升电动化性能,降低能量损耗,还大大提高了功率输出,让加速性能更出色。
搭载第五代智能电混技术的全新锋兰达车型,在现有“内卷”大环境下,8月销量达台,同比增长116%,连续5个月销量超1万台。
广汽丰田不仅稳定保持住了原有的优势市场,同时通过品牌向上,得到更多高端用户的认可,从而在存量市场中撬动了新的增量空间。
车市普惠式的“黄金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一拥而上地抢风口、造噱头的红利也逐渐褪去,谁能真正洞察消费本质,满足用户真正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一辆质量稳定、能耗优秀、保值率高的汽车,谁就能拥有可持续的黄金时代。
车云一体化,腾讯下出智能汽车布局“妙手”
智能 汽车 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智能 汽车 已经成为时下 科技 圈最热的关键词,重构甚至颠覆传统 汽车 成为了新的时代命题,数据与算力的蓬勃发展正在驱动 汽车 智能化革命的到来。
但在近期, 汽车 圈内的不少新闻, 也再次让人们审视智能 汽车 的安全与质量:
日前在重庆车展上,现场出现了“展台维权”事件。 有一位用户手举“零跑 汽车 当天黑屏,维修半个月,换两大部件,承诺退车又反悔”的字样纸张维权,很快被黑色围布遮挡了起来。 对此,零跑 汽车 工作人员称:该用户车辆所述问题已解决。 零跑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及交付质量,对于这个事情我们正积极与用户沟通解释,会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除此之外,理想 汽车 在发布新车的直播中,创始人李想的言论也将理想 汽车 推到了风口浪尖。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智能 汽车 圈中的玩家,无论是硬实力或者软实力,仍然有条较长的路要走。
智能 汽车 产业对于“云”的呼唤
在阿里与网络纷纷下场造车后,业内也有种“互联网的尽头是造车”的说法,而这次腾讯也按捺不住,但却另辟蹊径。
6月24日,腾讯在智慧出行2022新品发布会上公布了行业首个智能 汽车 专有云平台。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 不造车是腾讯坚持的定位 ,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改善用户出行体验,是腾讯不变的方向。 腾讯将发挥C2B能力,和云计算、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 汽车 行业提供低门槛的定制化平台与工具链,让云成为智能 汽车 的新生产力。 ”
腾讯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和出行总裁钟翔平表示,随着智能驾驶时代来临,手机端、车端、云端的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 汽车 企业将在云端构建网联化、智能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钟翔平强调,腾讯通过“云”来为 汽车 企业提供数字支撑,这是腾讯最合适的角色,最互补的合作方式。
与智能产业其他产品相似, 汽车 行业的核心已经从单车智能向云端智能方向发展——一是自动驾驶与智慧网联的深入发展,带来庞大的数据,腾讯智慧出行认为,现阶段,具备辅助驾驶功能的车,每天传回的有效数据在6T左右,更高效及更低成本的数据存储,云是绝佳的选择;二是智能 汽车 升级,需采集海量的环境数据、行驶数据,在云端进行模型、算法的开发,云是加速产品研发迭代的关键因素;三是 汽车 企业可以借助云,打通研发、生产、销售、运营、车后服务等环节的数据通路,优化业务流程。
简而言之,打造车云一体化将是车企在智能时代赢得市场竞争新的王牌。
腾讯车云一体化战略
腾讯在此次发布会上公开了“车云一体化”的战略布局。 在车端,腾讯推出智能座舱TAI、智驾地图、高精地图、智能场景引擎、车载小场景等产品及能力,助力车端智能进化。 在手机端,充分发挥微信+企业微信的连接能力,并推出微信“腾讯出行服务”小程序等产品,实现手机与 汽车 场景的无缝连接。 在云端,腾讯推出覆盖 汽车 从研发、制造、营销、运营、车后服务全链路的行业云解决方案。 腾讯通过车端、手机端、云端打通的车云一体化模式帮助 汽车 产业进行有效的数字连接,建立数据驱动闭环,提升各环节生产效率。
下面重点谈谈腾讯智能 汽车 云,其是腾讯基于对智能 汽车 行业的深刻理解,兼顾行业现阶段对安全可信、技术先进、研发效率、总拥有成本的综合用云需求,推出的一站式云解决方案:
在行业专属性方面,腾讯宣布在上海开设智能 汽车 云专区,这是行业首个专为自动驾驶与智能 汽车 领域而建设的专有云平台,为此腾讯重点投入资源和专家团队进行持续建设。 基于专有云,腾讯智能 汽车 云能够提供全栈物理隔离,保障相关数据的安全可信、自主可控。 同时,云上组件将针对行业特有的需求和痛点进行定向优化,真正做到专云专用;
在一站式集成方面,腾讯智能 汽车 云以可信的行业云平台为基础底座,有机集成了自动驾驶研发与运营工具链、智能座舱研发、智能驾驶地图、运营服务等全方位能力,通过“一朵云、一站式”的方式满足智能 汽车 研发到运营全链路的广泛需求,助力客户降低架构复杂度,获得一站式最优方案;
在技术领先性方面,面向自动驾驶,腾讯智能 汽车 云提供了GooseFS存储加速服务,支持在10亿+文件规模下,10W QPS的访问效率,并保障低时延。 相比传统存储的接入和访问模式,腾讯智能 汽车 云的加速性能提高了10倍。 针对数据计算与模型训练场景,腾讯智能 汽车 云提供一站式算法开发、训练框架——TI-One,可大量节约算法训练的成本。 在数据接入环节,最高可节省80%工作量;在数据处理环节,降低70%的标注成本;在模型训练环节,算法开发TCO(总体拥有成本)至少降低50%;
在安全可信方面,腾讯智能 汽车 云结合了腾讯地图、位置服务多年的经验积累,满足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具备等保三级认证,可引导智能 汽车 更标准化、更安全和更有序地发展。
腾讯智能 汽车 云基于公有云和专有云的优势,推出混合云解决方案,可以帮助节约云的建设与运维成本,缩短项目周期,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快速部署,加速智能 汽车 发展。
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刘澍泉表示:“ 腾讯将持续迭代‘一朵云、一站式’的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 。 面向自动驾驶,提供车云一体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加速自动驾驶功能研发迭代。 面向智能座舱,在带来丰富的互联网内容和生态服务同时,提供最懂用户、可定制的车载小程序和场景引擎。 在智能驾驶地图方面,提供最鲜活、最精准的新一代地图和更新服务。 ”
总结
互联网企业要想在物联网领域复刻奇迹,面临着物理世界陌生的挑战,如物理环境和终端多元化、非标准产品难以实现复制、部署维护成本不可控等等,既干累活也不赚钱。
(本文部分观点摘自新华网、甲子光年等媒体相关报道)
七大券商周三看好的七大板块
2021下半年电子行业投资策略:5G产业强者恒强 聚焦国产化
主要内容
1. 景气周期向上, 8寸晶圆持续满载
2. 手机--华为销量下降,三星逆势增长
3. 疫情过后5G 担纲重责大任,模组化趋势不减
4. 先进制程、5G、服务器,仍为未来明确方向
5. 中游景气行业:半导体显示
6. 结论:重点方向及标的
硅材料--立昂微、神工股份、沪硅产业(12寸硅晶圆国产化率提升)光刻胶--彤程新材、晶瑞股份(日本信越KrF光刻胶断供,加速材料国产化进程)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晶圆厂加速扩张,带动国产设备需求)面板产业链:京东方A、三利谱(面板供给集中,价格提升,上游业绩亦逐步兑现)Mini LED--三安光电、聚飞光电、利亚德(Mini LED产业化元年,上中游企业率先受益)SiP/AiP--长电 科技 、环旭电子、立讯精密(高频5G 频段创造半导体先进制程需求)工业类PCB及老牌覆铜板--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生益 科技 、建滔积层板(港股)海外设厂--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环旭电子、歌尔股份、智动力(国内产业链破损,加速海外设厂,母公司以海外子公司为主)
复合材料机壳-- 领益智造、智动力、通达集团(港股) (5G趋势下,对机壳材料提出新要求)
汽车 行业跟踪点评:5月新能源 汽车 维持高增长 渗透率进一步上升
事件:
近期中汽协发布5月 汽车 产销数据。 2021年5月乘用车销量164.6万辆,同比下降1.72%,环比下降3.4%;2021年1-5月乘用车累计销量843.74万辆,同比增长38.07%。
点评:
5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和环比小幅下降。 2021年5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61.66万辆和164.6万辆,分别同比下降2.7%和1.72%,分别环比下降5.67%和3.4%;与2019年5月数据相比,分别下降2.63%和1.65%。 2021年1-5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828.5万辆和843.7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9.07%和38.07%;与2019年1-5月数据相比,分别增长39.12%和38.12%。 5月份豪华车销售26万,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2%,相对2019年5月增长45%。 自主品牌销售60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3%,相对2019年5月增长12%。 主流合资品牌销售78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相对2019年5月下降1%。
新能源 汽车 市场继续强势增长。 2021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0.4万辆和20.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71.06%和175.58%,分别环比增长0.44%和5.92%;与2019年5月数据相比,分别增长102.06%和113.47%。 2021年1-5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91.48万辆和89.82万辆,同比增长244.76%和244.99%;与2019年1-5月数据相比,分别增长107.39%和111.05%。 5月新能源车国内渗透率达11.4%,较上月提升1.3pct;1-5月渗透率为9.4%,较1-4月提升0.4pct。 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4.7%;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0.8%;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1.7%。
重点车企销量分化,新能源车企整体造好。 5月,比亚迪销量4.63万辆,同比增长45.49%;长安 汽车 销量18.45万辆,同比增长6.01%;长城 汽车 销量8.7万辆,同比增长6.18%;广汽集团销量17.68万辆,同比增长6.75%;上汽集团销量40.67万辆,同比下降14%;吉利 汽车 销量9.62万辆,同比下降12%。 新能源车企中,特斯拉中国、比亚迪新能源、蔚来、理想、小鹏、哪吒、零跑的销量分别为3.35万辆、3.28万辆、6711辆、4323辆、5686辆、4508辆、3196辆,分别同比增长202%、190%、95%、101%、483%、551%、1226%,环比增速分别为29.5%、28%、-5.51%、-22%、10.5%、12.28%、15.38%。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 汽车 产销量低于预期,竞争加剧,贸易摩擦等。
有色行业周报:中下游扩产印证需求旺盛 锂资源稀缺性加剧
核心观点
产业链中下游大幅 扩产,锂资源中长期供需缺口料进一步扩大。 近期多家六氟磷酸锂龙头企业密集宣布扩产计划,如6 月17 日天赐材料公告披露年产15 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下游三星SDI 亦有报道称计划投资2000 亿韩元扩大其马来西亚锂电池工厂产能。 锂电中下游迎来扩产潮,侧面印证需求旺盛,而产业链高景气度有望向上传导至资源端。 考虑到锂电中下游环节扩产周期多为1 年-1 年半左右,上游资源扩产周期则通常长达数年,且爬产周期较长。 中长期看锂资源增量尚难以匹配快速扩张的下游需求,供需错配或加剧,推动锂价上行超预期。
新能源车政策力度有望持续超预期。 第11 届中国 汽车 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建议延长新能源 汽车 购置税减免政策,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则表示,未来将同各相关部门就中国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有关问题着力提出解决方案,助推 汽车 产业升级与发展。 我们认为新能源车作为未来最具确定性和成长性的赛道之一,有助于中国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目前欧美各国正逐步加码新能源车补贴及基建投入,国内产业支持力度亦有可能强化。 全球政策共振下,新能源车有望加速渗透,带动锂需求持续升温。
氢氧化锂价格预计继续上攻,碳酸锂价格有望重回升势。 1)氢氧化锂供需矛盾激化,库存水平持续走低,预计涨势持续。 近期下游高镍需求旺盛上扬,冶炼厂基本处于满产状态,货源紧张局面持续,据百川盈孚统计本周库存水平进一步下降3.4%至1176 吨。 考虑到短期氢氧化锂产能增量有限,下游三元材料需求快速扩张,预计价格涨势将延续。 2)碳酸锂需求端边际改善,供给端或难有增量,价格或将重回升势:①需求方面,随着氢氧化锂快速涨价,市场苛化做氢氧化锂的碳酸锂采购量有所增加(国内现有苛化产能约3.5 万吨),有助于修复碳酸锂-氢氧化锂价差。 叠加3C 需求旺季即将到来,碳酸锂需求正在边际改善;②供给方面,本周碳酸锂产量环比+1.03%,增速较上周下滑3.68pct,且预计贸易商抛货接近尾声+SQM 等企业清库即将结束,未来碳酸锂供需或再度抽紧,价格重回升势。
锂矿短缺加剧背景下,把握原料端的价值重估机遇。 锂精矿相对锂盐滞涨明显,后续补涨动力充足,而锂资源自主可控目标下,本土锂资源价值重估或将加速。 相关标的:融捷股份、科达制造、天齐锂业、江特电机、赣锋锂业、永兴材料、藏格控股、盛新锂能、雅化集团、天华超净、中矿资源等。
风险提示:供给超预期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0年券商经营排名信息披露 把握财富管理主线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
上周沪深300 下跌2.34%收5102.47,非银金融(申万)下跌2.69%,跑输大盘0.35 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28 个子行业中排第18 名。 其中多元金融板块跌幅最小,下跌0.58%;其次是券商板块,下跌1.08%;保险板块则下跌5.57%。 个股方面,上周券商板块中南京证券涨幅最大,上涨10.72%;而保险板块中西水股份涨幅最大,上涨14.34%;多元金融板块中ST 岩石上涨27.09%,涨幅最大。
券商:
上周沪指震荡上涨收于3525.10,一周下跌1.80%。 非银金融指数下跌2.69%,申万券商指数下跌0.93%。 就全年来看,沪指上涨1.50%,非银金融行业指数下跌15.53%,相对涨幅为-17.03%。 目前券商行业估值为1.72 倍,较5 月底下降。
6 月18 日,证券业协会发布了2020 年证券公司经营业绩排名情况,对证券公司资产规模、各项业务收入等38 项指标进行了统计排名。 证券业协会表示,2020 年度证券行业业绩持续改善,达到最近3 年最高水平,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398.15 亿元,同比增长24.93%;实现净利润1707.78 亿元,同比增长39.20%。 受益于去年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券商持续发力财富管理业务与去年较好的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投行业务与经纪业务同比增幅显著,分别达到39.76%与 54.82%。 目前券商向财富管理转型速度不断提升,下阶段仍需把握财富管理主线。
A 股市场上周震荡下降,股票日均成交金额为9,586 亿元,环比下降2.94%。 北向资金一周净流出50.05 亿元,市场交投情绪趋于谨慎。 6 月18 日,国联证券董事会全票通过了《关于设立公募业务部并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议案》,欲获取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拓展资产管理业务范围。 今年来,多家头部券商相继宣布设立资管子公司来进入公募赛道,公募业务或成为券商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不过对于券商而言,公募业务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比银行与基金公司,券商不占优势。 与私募产品不同,公募产品需要非常高的市场认可度与一定的规模,这对中小券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短期市场走势受情绪影响,但中长期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利好政策的出台落地,券商基本面有望继续改善。 推荐龙头券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
煤炭机械行业:政策不断加码 煤矿智能化改造有望提速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当前煤价高位运行,煤企盈利改善,智能化资本开支意愿强烈,在此背景下随着《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等政策不断加码,煤矿智能化改造进度有望提速。 当前正处于煤矿智能化改造起步阶段,山西计划于2021年推动100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山东力争2022年实现50%煤矿智能化改造,未来五年仅电液控制系统和软件市场空间就超过500亿元。 重点推荐煤机龙头天地 科技 、郑煤机,受益标的智能矿山信息化龙头龙软 科技 。
《建设指南》落地,加速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 6月18日,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明确了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总体设计、建设内容,有助于全面规范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同时提出:1)晋陕蒙等大型煤炭基地全面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2)中东部矿区实现减人、增安、提效;3)云贵基地尽快实施智能化改造;4)新建煤矿需先行开展煤矿智能化顶层设计。
首批行业标准将落地,确保智能化技术在煤矿有效应用。 2021年5月,中国煤炭学会审核通过了首批49项煤矿智能化标准研制项目,标准对于行业有序、高效发展意义重大,有助于提升智能煤矿渗透率。 未来五年有望改造3000个工作面,对应电液控制系统、软件市场空间300、220亿元。 2020年智能采掘工作面达到494个,2022年底至少完成1000个,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未来五年改造工作面数量有望达到3000个。 根据兖矿集团测算,投资里面大概有20~30%的水平是属于智能化改造升级,按照单工作面电液控制系统1000万价值量、智能开采软件系统750万价值量测算,未来五年电液控制系统、软件系统市场空间分别超过300亿元、220亿元。
风险提示:煤矿智能化改造进度不及预期
批零贸易业行业:植发行业爆发、三强争霸
摘要:国内毛发医疗服务向超千亿级别市场进发,植发医疗/医疗养固服务市场规模未来10 年CAGR 望达19/29%,龙头市占率提升。
头等大事日益升级,脱发普遍化/低龄化成为趋势。 1)因生活压力增加/作息不规律等,脱发普遍化/低龄化成为趋势,据国家卫健委,国内脱发人群超2.5 亿人(男性1.63 亿+女性0.88 亿)即每6 人中有1 人脱发,30 岁前脱发人口比例达84%,60%的人在25 岁出现脱发现象较上一代人提前20 年;2)随颜值经济/ 养生 理念盛行,植发/养固重要性日益提升;3)毛发医疗依据是否进行手术分为植发与养固;植发又称头发移植,是通过特殊器械将头发毛囊周围部分组织一并完整提取或仅提取毛囊单位,然后移植到需要的位置;4)国内植发行业自1997 年起步,2016 年起随加强自研/国际交流/营销推广等迈入加速发展期,过去5 年植发/养固服务市场规模CAGR 分别23/25%。
植发行业向超千亿级别市场进发,但目前渗透率仍较低。 1)植发行业产业链分上/中/下游,上游为植发器械/耗材等生产商和经销商,中游为植发机构/电商平台等,下游为终端消费者;2)植发行业销售推广开支占比高(雍禾医疗2020 年占比47.6%),渠道分线上占比70%/线下30%;3)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 年国内植发服务市场规模达134 亿元,到2030 年将达756 亿元CAGR 为19%;2020 年国内养固服务市场规模达50 亿元,到2030年将达625 亿元CAGR 为29%;2020 年国内进行的植发手术仅为51.6 万台,渗透率为0.21%仍较低;4)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建立行业营销规范/一站式服务/推广新技术/消费群体快速增长/消费者教育及品牌知名度提升/向低线城市渗透等。
雍禾医疗作为行业龙头收入利润保持高增长,碧莲盛、大麦微针蓄势正发。 1)竞争格局为全国民营植发机构23.9%/其他民营植发机构45.6%/美容机构植发部门15.7%/公立医院植发科14.8%;2)2020 年雍禾医疗市占率为11%,按2020 年植发医疗服务收入14 亿元/患者人数5.1 万人/医疗机构数48 家/注册医生189 人等指标均位列第一;2018-20 年营收CAGR 高达32%/归母净利高达75%/2020 年毛利率75%净利率10%;3)碧莲盛深耕无痕植发,在32 个城市建立连锁医院;大麦微针以植发养固为核心商业模式建立起“植养固一体化”的优质产业链。
风险提示:行业技术迭代,海外机构进入,政策风险等
科技 及智能设备产业链日报:航空航天与国防Ⅲ指数涨幅超4%
每日点评
6 月21 日上证指数上涨0.12%,沪深300 下跌0.24%,创业板综上涨1.44%,中证1000 上涨1.52%。 Wind 11 个一级行业分类中,信息技术指数、工业指数和电信服务指数、分别实现1.55%、1.08%和-1.44%涨跌幅,分别排名第1 位、第3 位和第11 位。
科技 及智能设备产业链涉及的11 个Wind 三级行业分类中,排名前三的板块是航空航天与国防Ⅲ指数,软件指数和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指数,分别实现了4.05%、1.98%和1.77%的涨跌幅;排名后三的板块是多元电信服务指数、媒体Ⅲ指数和互联网软件与服务Ⅲ指数,分别实现了-1.44%、-0.35%和0.17%的涨跌幅。
航空航天与国防Ⅲ指数板块中今日有3 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 排名前三的股票为晨曦航空、爱乐达和新研股份,涨跌幅分别为20.00%、17.36%和12.43%;排名后三的股票为ST 华讯、星网宇达和景嘉微,涨跌幅分别为-0.55%、-0.18%和-0.01%。
软件指数板块中今日有4 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 涨停的股票分别为科蓝软件、完美世界、中科软和ST 运盛;排名后三的股票为豆神教育、蓝盾股份和ST长动,涨跌幅分别为-4.40%、-3.92%和-3.23%。
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指数板块中今日有2 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 排名前三的股票为力源信息、九联 科技 和汉威 科技 ,涨跌幅分别为20.08%、17.14%和14.53%;排名后三的股票为正业 科技 、拓邦股份和锐明技术,涨跌幅分别为-6.71%、-5.92%和-5.43%。
多元电信服务指数板块中今日无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 排名前三的股票为中国卫通、二六三和线上线下,涨跌幅分别为1.59%、1.57%和1.05%;排名后三的股票为鹏博士、中国联通和南凌 科技 ,涨跌幅分别为-2.34%、-1.99%和0.04%。
媒体Ⅲ指数板块中今日有2 只票涨停,无股票跌停。 排名前三的股票为ST 北文、ST 龙韵和因赛集团,涨跌幅分别为5.08%、4.98%和4.17%;排名后三的股票为中南文化、中视传媒和华凯创意,涨跌幅分别为-3.83%、-2.16%和-2.12%。
互联网软件与服务Ⅲ指数板块中今日有2 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 排名前三的股票为金财互联、ST 众应和吴通控股,涨跌幅分别为10.03%、4.82%和4.60%;排名后三的股票为迅游 科技 、号百控股和ST 高升,涨跌幅分别为-2.86%、-2.33%和-2.17%。
行业要闻
国内首条!江苏建成支持无人驾驶未来高速
据媒体报道,江苏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工程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全国首条未来高速公路正式建成。
车路协同系统可与车载终端实时进行道路信息交换,支持无人驾驶;车道级雾天行车诱导系统,可探测车辆后方距离,以红灯显示警示区域,提醒后车保持距离。
作为全国首条“未来高速”,它借助5G 通信技术,推进BIM、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高速公路建设深度融合,建立全息感知的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让道路变得更加智慧聪明。
专家表示,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实现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而推动先进信息技术应用,需逐步提升公路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造、养护、运行管理等混合基础设施的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水平。(物联网世界)
Canalys:2022 年5G 手机出货量将首次超过4G 手机市调机构Canalys 近日发布最新预测,2021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增长12%,出货量将达14 亿台,其中5G 手机占比将达43%,这一数字在2022 年将提高至52%,同时意味着5G 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4G 手机。
Canalys 研究经理本 斯坦顿(Ben Stanton)表示,“智能手机行业的恢复能力令人难以置信。 ”“5G 手机的发展势头强劲,一季度占全球出货量的37%,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到43%(6.1 亿部)。 ”
据其分析,5G 手机强劲出货量将由供应商激烈的价格竞争推动。 许多供应商牺牲部分功能,如显示或电源,以适应5G 设备尽可能底的价格。 到今年年底,32%已出货的5G 设备价格将低于300 美元。 “大规模采用的时候到了。 ”
然而,零部件供应瓶颈将限制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潜力。 斯坦顿表示,订单正在增加,而整个行业都在争夺半导体,每个品牌都会感受到压力。
Canalys 移动副总裁Nicole Peng 则表示,另一个限制因素是定价。 “随着芯片、内存等关键零部件价格上涨,供应商必须决定,是消化这些成本,还是将其转嫁给消费者。 ”
由于LTE 芯片的限制,这将给低端市场带来挑战,而低端市场的客户对价格尤其敏感。 智能手机供应商必须考虑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在受限制期间降低低端产品组合的利润率预期,否则就有可能把市场份额让给竞争对手。
同时,疫情带来了永久性的变化,这将塑造 社会 和智能手机市场的新常态。 斯坦顿补充说,“疫情期间,渠道必须转变,否则就会死亡,这就迫使创新。 ”
发达国家的网上购物激增,这迫使零售商重新评估他们的线下渠道。
疫情推动的创新,如统一库存和 汽车 配送,正在帮助零售商转向统一的全渠道愿景。 集中采购还将赋予该渠道更多与智能手机品牌谈判的权力,并可能导致一些零售商试图绕过分销渠道,建立新的直接关系。 (C114 通信网)
公司动态
格力电器():公司发布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公告显示拟参与本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2,000 人,资金规模不超过30 亿元,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已回购的股份,股票规模不超过10,836.58 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80%,本次员工购买公司回购股份的价格为27.68元/股,等于公司依据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回购部分 社会 公众股份方案的议案》所回购股份均价的50%。
中环股份():公司发布2021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 公告显示本次激励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为34 人,包括公司公告本计划时在公司及子公司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技术)人员等。 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新股,拟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485.68 万份,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16%,本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30.39 元/股。 激励计划的有效期自股票期权授予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36 个月,按50%、50%的比例分两期行权。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贸易冲突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