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演发布会在中央歌剧院召开 舞剧 海的一半

10月17日,由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指导,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福南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凤凰都市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厦门市集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出品,东方新艺游(北京)艺术文化有限公司制作,凤凰卫视为战略合作媒体的舞剧《海的一半》在中央歌剧院召开首演前新闻发布会。

今年,正值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舞剧《海的一半》以嘉庚先生兴学救国的历史背景为创作蓝本切入,精心构建了一个跨越南洋与闽南两地的宏大叙事框架,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与创造性的表现手法,生动诠释了华侨爱国、爱乡、爱自己家人的深切情怀。

舞剧《海的一半》在剧目风格上独树一帜,将现代舞蹈与传统闽南元素、民国风格等时代特色巧妙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舞台上,民居、渔船、海港等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与舞者们的舞姿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闽南与南洋风情画卷。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在发布会上表示,舞剧《海的一半》的创排过程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希望能通过对这部舞剧作品的不断打磨,将“嘉庚精神”展现于舞台之上,致敬身在海外,根系故土的广大侨胞。舞剧《海的一半》必将成为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成为连接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发布会上,三位出品方代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高艾,凤凰卫视品牌及公共事务副总裁、品牌中心总经理高雁,厦门福南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雪玲出席。

舞剧《海的一半》导演、编剧、编曲等主创,主要演员以及编舞、服化道等幕后团队悉数登场,与观众见面,分享创作心得,角色感悟。

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筹备与排练,舞剧《海的一半》即将于10月20日至21日,在中央歌剧院迎来首演,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据悉,舞剧《海的一半》将在首演后开启巡演之旅。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在中国著名歌剧有哪些?

1/ 运河谣京杭大运河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开凿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原创歌剧《运河谣》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该剧以民族唱法为载体,以京杭运河为故事背景,通过描述剧中人物在运河上跌宕起伏的命运际遇,展现了运河见证的离合悲欢、善恶生死、义薄云天。 该剧从戏曲、民歌、民俗等中国文化精华中汲取营养,呈现出民族歌剧所特有的艺术质感与艺术魅力。 2/野火春风斗古城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根据著名作家李英儒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1963年,由李英儒担任编剧,八一电影制片厂曾将其拍摄成同名电影,引起巨大轰动。 199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李英儒的女儿、导演李小龙,又根据小说原著改编并导演了20集电视剧。 而总政歌剧团将其改编为现代民族歌剧,使这部文学名著在歌剧舞台上大放异彩。 3/伤逝民族歌剧《伤逝》是当代作品。 王泉、韩伟根据鲁迅诞辰100周年,由中国歌剧舞剧院组织创作排练,由施光南谱曲,殷秀梅,程志,关牧村,刘跃演唱。 于1981年在北京人民剧场首演。 剧本体现了原著抒情诗式的笔调,刻画了涓生和子君两人于20年代就敢于向封建礼教抗争的青年,也揭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 全场只有男、女角和男、女歌者四个演员登场。 剧情淡化、巧妙地运用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场序结构。 故事用倒叙的手法首先展现春至黄昏,涓生归来,凝望某会馆门楼,痛苦回忆往事......

中国的歌剧在世界是什么地位

《原野》在国外演出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德国评论界称“作曲家写出了人类共同的感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渴望”、美国《今日美国》称“《原野》是20世纪以来,世界歌剧史上最主要的事件之一”、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原野》将成为在国际保留剧目占有一席之地的第一部中国歌剧”、美国《纽约时报》称“金湘先生曲折的创作道路,使他正好立足于当今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新浪漫主义的主流中”、瑞士古典音乐节主席阿兰奇称“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原野》的音乐让我们的心灵相通。 《原野》征服了瑞士”等等。 此后,《原野》便成为我们剧院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并被誉为“世纪经典歌剧”。 1999年,歌剧《原野》在国庆50周年展演中获优秀演出奖。 2000年,歌剧《原野》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大奖”。 至今,《原野》仍在不断演出,特别是在政府举办的“歌剧进校园”的活动中,歌剧《原野》在各地高等院校的大量演出深受师生们的欢迎。 中国歌剧产生的独特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欧洲大歌剧是在16世纪末形成于意大利,从18世纪到19世纪,歌剧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在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而我们中国的歌剧,却是到20世纪20年代才处于萌芽状态,并且是从一种儿童歌舞剧的模式开始的。 20世纪初,在中国也曾有过欧洲大歌剧的演出,后来也有中国的艺术家试着创作过欧洲模式的大歌剧。 但是,那时候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不具备发展欧洲大歌剧的土壤,更缺乏观众基础。 所以当时欧洲模式的大歌剧,在中国仅仅是昙花一现。 中国歌剧的萌生和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变迁和群众的需要而产生的。 20世纪初,为了宣传白话文,音乐家黎锦晖创作演出了一种儿童歌舞剧,这就是中国歌剧的萌芽。 到三、四十年代,那时为了宣传抗战,中国的艺术家们创造了许多载歌载舞的音乐戏剧演出,例如秧歌剧的盛行。 一直到1945年大型歌剧《白毛女》问世,才开始被称为中国歌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被称之为“民族新歌剧”的音乐戏剧模式。 实际上,“民族新歌剧”是在群众运动中诞生的,更确切的说是为了宣传的需要而产生的。 因为中国传统戏曲,不适合现实内容的表达,而中国观众又最喜爱并习惯于载歌载舞的戏剧形式,艺术家们才创造了一种崭新的音乐戏剧形式“民族新歌剧”。 “民族新歌剧”既不是西方传统歌剧在中国的翻版,也不是中国戏曲的延续。 “民族新歌剧”的特点,首先是以戏剧为主体,有了剧本之后再配以音乐。 其次是不但注重歌唱,更加注重道白和表演。 它的演唱是基于自然的发声方法。 继承民族艺术传统,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同时又借鉴欧洲大歌剧的创作技法,来创造一种新的音乐戏剧模式。 所以称它为“民族新歌剧”,又主要是为了区别于“旧戏曲”。 歌剧《白毛女》的成功,在于当时它以全新的内容、全新的形式、全新的视角、全新的音乐以及全新的演唱,创造了一种为广大群众非常喜闻乐见的音乐戏剧品种。 特别是由于它的大众性,与群众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它的演出效果在当时恐怕是任何音乐戏剧所难以比拟的。 其演出场次和观众不计其数。 以上就是“民族新歌剧”诞生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歌剧曾有过一个繁荣的时代 歌剧《白毛女》一问世,“民族新歌剧”便如雨后春笋,接连涌现出大量新剧目,诸如《血泪仇》、《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长征》、《打击侵略者》等等。 从而《白毛女》便成了民族新歌剧的代表作品,不但在中国广泛演出,还到东欧和前苏联巡回演出,也曾被蒙古国家音乐剧话剧院翻译演出,后来又被日本改编为芭蕾舞剧,成为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舞台剧目之一。 直到现在,仍然是我们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保留剧目之一。 然而,中国的艺术家是清醒的,深知“民族新歌剧”的产生,仅仅是中国歌剧道路的起步,所以在1953年,成立新中国第一个最大的歌剧院时,就取名“中央实验歌剧院”。 这“实验”两个字意味着,歌剧《白毛女》模式不应该是中国歌剧唯一的模式,中国歌剧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 建国后许多从国外归来的音乐家参加了歌剧队伍,艺术家们对中国歌剧发展的方向曾产生过激烈的争论。 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歌剧,中央实验歌剧院于1956年分为两个歌剧团,歌剧一团是坚持“民族新歌剧”的道路,也就是今天的中国歌剧舞剧院。 歌剧二团是更多地以学习西方传统歌剧的模式和演唱方法为主,来创演中国歌剧,也就是现在的中央歌剧院。 当时的中央实验歌剧院虽然基本是沿着“民族新歌剧”的道路发展的,但创作题材开始大大的拓宽,不但有现实题材,也有历史题材、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题材的。 特别是音乐创作和声乐训练,也越来越多地吸取西方传统歌剧的技巧和方法。 中央实验歌剧院除多次加工演出歌剧《白毛女》外,还曾经创作演出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草原之歌》、《槐荫记》、《窦娥冤》、《春雷》、《红霞》、《红云崖》、《嘎达梅林》、《望夫云》、《阿伊古丽》等一大批歌剧新作,还引进了《茶花女》、《奥涅金》、《蝴蝶夫人》等欧洲经典歌剧,使50年代的中国的歌剧舞台十分繁荣。 1958年,中央实验歌剧院带着《刘胡兰》、《草原之歌》、《槐荫记》三部中国大歌剧,赴前苏联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斯克等城市访问演出,均受到热烈的欢迎。 1964年,中国文化部领导认识到,中国歌剧需要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发展道路,决定把中央实验歌剧院的两个歌剧团彻底分成两个大歌剧院,即现在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和中央歌剧院。 并希望两个歌剧院“分别发展,殊途同归”。 现在看来,这种分头以实践和发展为指导思想的决定是有道理的。 即使是西方模式的歌剧,也是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当时,其他各省市和部队歌剧院团也推出了一大批非常受欢迎的大歌剧,诸如影响较大的《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等等,所以那时中国歌剧的发展非常之快。 那时候我院有自己的剧场,每当剧院有新的歌剧上演,观众便在剧场前排起长队争先购票,为能观赏歌剧,人们无论严冬还是酷夏,彻夜排队守侯在售票处前,剧场经常出现爆满现象。 据有人统计,当时的歌剧是北京上座率最高的舞台演出剧种。 不只是在北京,剧院每年到其他省市的巡回演出,无不场场爆满。 建国后十七年,几乎走遍了全国所有的大中城市,甚至还到了边疆和农村,引起各地观众的极大关注。 那时候不只是各省市的歌舞剧院上演歌剧,连许多县城也有自己的歌剧团。 可以这样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经有过一个空前繁荣的歌剧时代。 三、中国歌剧的断层与复苏 文化大革命经过了整整十个年头,中国歌剧的发展完全中断了。 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文革”结束,中国文艺才得以复苏。 但是歌剧人才已经严重流失,歌剧队伍也逐显老化。 歌剧工们毫不气馁,重整旗鼓。 剧院先是恢复过去的一些保留歌剧剧目,接着便启动歌剧新作品的创作工作。 特别是80年代接连不断的全国歌剧汇演,催生了歌剧新作品的涌现。 仅我们中国歌剧舞剧院,便接连推出了一大批歌剧新作品。 诸如《星光啊星光》、《韦拔群》、《救救她》、《贺龙之死》、《月娘歌》、《古兰丹姆》等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歌剧《伤逝》和《原野》的问世,开始突破了民族新歌剧原有的模式,翻开了中国歌剧新的一页。 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敞开了久久封闭的国门,港台文艺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展开,使歌剧艺术家们打开了眼界。 无论是创作方法、艺术风格,以及审美取向,都有了极大的改变。 特别是轻歌剧和音乐剧的引进,使新创演的剧目均在原有的艺术模式上迅速突破,这就自然地使“民族新歌剧”的称谓不再被沿用。 当时所创演的歌剧新作,无论是《白毛女》模式,或西方歌剧模式,或轻歌剧模式,以及音乐剧或歌舞剧模式的作品,统统被称之为中国歌剧。 当然,这种“中国歌剧”的概念,还只是一种相对的统称。 不过这种发展,已经是十分可喜的了。 如大型歌剧《原野》,就是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当代中国原创歌剧。 《原野》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民族新歌剧”。 作曲家以宏观全剧的庞大气魄和完整的音乐结构,使戏剧冲突一层层展现。 如序幕坟场的“原野大合唱”,是管弦乐与人声的交响组合,合唱没有剧诗,甚至没有明显的旋律,却是痛苦、悲愤的呼号与狞笑的交响。 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毛骨悚然的震撼,把人吃人的黑暗时代表现得入骨三分。 特别是“阎王殿”一场戏前的大段独立乐章,为仇虎复仇前后的心理巨变作了生动的描述。 剧中无论是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以及道白,都严密而有机地组合在戏剧矛盾发展的完整交响结构中,整个歌剧一气呵成。 因此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歌剧音乐创作的一大收获。 该剧主要演员赴美国参加奥尼尔戏剧中心“歌剧、音乐剧年会”,进行了三场“舞台阅读”演唱,引起那里艺术家们的瞩目。 歌剧《原野》还获得慕尼黑第三届国际研究会“特别荣誉证书奖”。 1991至1992年由美国肯尼迪中心华盛顿歌剧院完整地上演歌剧《原野》共11场。 1993年在台北由台湾省立交响乐团排练上演10场。 1997年歌剧《原野》首演于欧洲。

天桥剧场大事记录

2001年5月,天桥剧场揭开了新篇章,由张艺谋执导,中央芭蕾舞团献上了新世纪首个原创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首演盛宴。

9月22日至26日,中国原创歌剧《悲怆的黎明》在剧场首度亮相,国家领导人李铁映、昊仪等观看了这场演出。

10月9日至11月7日,第四届亚洲艺术节在天桥剧场举行,吸引了来自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数百位艺术家和多个艺术团,呈现了近20场精彩演出。

11月10日至12月6日,中国交响乐团的《国之管弦——2001-2002年音乐季华人精英系列》三场音乐会在此拉开帷幕。

2002年4月,第三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在天桥剧场拉开序幕,汇集了国际与中国的艺术团体,如韩国、乌克兰等。

5月1日至3日,中央芭蕾舞团的幽默喜剧新作《葛蓓莉娅》首度公演,给观众带来欢笑。

同年5月27日至28日,四代“琼花”同台演绎《红色娘子军》,成为剧场的亮点之一。

6月5日至7日,大型综艺舞台剧《太极时空》在这里盛大呈现,吸引了众多观众。

2002年7月至8月,国际合唱节的数千名合唱团成员在天桥剧场进行了一场音乐盛宴。

8月21日至25日,功夫舞台剧《少林雄风》的海外之旅在天桥剧场落下精彩篇章。

10月1日至3日,经典歌剧《蝴蝶夫人》由小泽征尔大师指挥,日本四季剧团出演,成为剧场的瞩目焦点。

12月21日至2003年1月1日,广州芭蕾舞团的《图兰朵》和《梅兰芳》首次在京完整演出,反响热烈。

2003年1月10日至23日,中央歌剧院带来了歌剧《茶花女》和《蝴蝶夫人》的精彩表演。

2003年12月24日至25日,海政歌舞团的大型音乐剧《赤道雨》由宋祖英主演,领导们亲临现场,气氛热烈。

2004年1月17日至18日,中央芭蕾舞团与世界顶级舞团同台,为北京国家舞蹈节献上了一场芭蕾精品晚会。

2008年3月至9月,奥运期间的25个艺术团在天桥剧场共演出近90场,历时半年,展示了丰富的艺术盛宴。

扩展资料

天桥剧场,位于北京中轴线前门大街南端,东临市内最大的森林公园 —— 天坛公园,与自然博物馆隔街相望,南有先农坛,护城河蜿蜒而过,北与琉璃厂文化街相连,西接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团,与正乙祠戏楼、湖广会馆等文化社团相互辉映,被誉为新世纪北京南城的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15来了 ColorOS 一加13首发搭载 Find X8
非遗生活荟 主动派 也太好玩了吧!来逛的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