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 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5.6%

新能源汽车

【中汽协: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5.6%】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4年9月,汽车出口同比环比双增长。2024年9月,汽车出口53.9万辆,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21.4%。2024年1-9月,汽车出口431.2万辆,同比增长27.3%。其中,2024年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1.1万辆,环比增长0.9%,同比增长15.6%。2024年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92.8万辆,同比增长12.5%。(中新经纬APP)


道阻且长!从内卷到整车出海,中国车企全球化之路行则将至

过度的内卷,让中国车企各个身怀“绝技”,同时也加快了外卷进程,2023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出口已超过日本,荣登全球第一。

这其中我们中国品牌有众多品牌出海都在提速,奇瑞、上汽(名爵)、长城等一众,当然其中还有一家车企——比亚迪,它出海的体系最值得研究与借鉴,今天我们一同了解一下。

远早于出口的布局

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整车出海(注意,不只是出口)更是一项系统性的宏大工程。 对起家并不靠造车的比亚迪而言,它的布局方式和时机可能都要早于外界所想的那样。

从早几年比亚迪在欧洲的表现不难看出那种“不急”的意味

根据一些投资研究者的观点,早期并不急于向海外市场卖车的比亚迪其实在重点做两件事:一是给予海外团队一定自由度,充分搞好调研;二是努力控制自家三电系统及其供应链的成本——后者的成效我们在国内市场其实也能充分见识到,能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芯片等领域都有自己东西的自主品牌屈指可数,而比亚迪正是其中的一个。

在国内市场表现带来足够正反馈之后,比亚迪才开始正式考虑“卖车”的事情,这种策略也是比较聪明的——销量和产量往往互相催化,在形成足够规模后对外扩张才不会带来明显压力。 另外,将最初的代理销售市场选在北欧的挪威也是一步好棋,当地对新能源车的市场接受度、基建配套支持在当时也是欧洲领先的。

“上镜”的相变:商用车到乘用车

严格来说,比亚迪的新能源整车成规模出海是始于商用车的,无论载客的巴士还是拉货的卡车都在其内——大概在2010年前后,比亚迪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电动化”计划,开始向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新能源巴士,并借着《巴黎协定》的东风成功在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收获了不错的市占率:比如,截至2021年11月,比亚迪纯电大巴在英国的市占率已经达到六成。

与此同时,比亚迪新能源卡车的出口情况也大体遵循了差不多的足迹,此外其纯电配送车也在2019年前后登陆北美市场。

相比之下,2021年才彻底放弃燃油车业务的比亚迪乘用车部门,在“新能源出海”这件事上显得反而偏慢——这一年他们才刚刚确立乘用车出海计划。 不过得益于供应链相对完整、成本控制能力较高,以及产品上自带的性价比优势,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在海外市场扩展业务的速度很快,当年就凭借元PLUS、海豹、海豚这“三板斧”在澳大利亚、日本、欧盟、巴西等地构建起销售体系。

在时间进入今年之后,这种扩张速度似乎还有加快的趋势:约旦、乌兹别克斯坦、西班牙、墨西哥等地区性或象征意义上较大的市场也开始被比亚迪所“渗透”,乘用车出海业务俨然有了此前商用车业务的气势。

这种速度在海外销量数字上表现得也许更加直观:据统计,比亚迪今年4月的海外出口销量为辆,同比增长15.5倍;1~4月的销量增量则约为5.36万辆,出口总量5.8万辆,后者的增速同比增长13.4倍。 按照中汽协的总结,这些数字在自主车企中是相当靠前的。

双增长

还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现象大概是,一些海外视频网站上,关于外媒体验比亚迪乘用车的评测内容也开始增加,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存在感正在增加——没有好奇,谁又会去主动接触它们呢?

至于海外建厂的计划,除了已经确定的泰国工厂之外,印尼、越南、菲律宾、法国、德国、西班牙、匈牙利、巴西等地也都传出可能会成为比亚迪建厂地址的消息——虽然“我全都要”应该不太可能,但在这种扩张势头之下,上述国家的潜在项目有3~4个最终落地应该是比较稳的。

竞争、挑战与期许

整车销售收入

当然,从一片规模较大的“本土市场”走出去并非总能一帆风顺,福特早年在欧洲的经历大概没人想复刻一遍;客场作战,对于一家车企而言,消费者认知、文化差异乃至特定的地方保护,都可能对它构成严峻的挑战。

就像一些出海新势力们不久前认识到的那样,欧洲市场对于“本地品牌”的认同度算是挺高的;而这些国内新势力在欧洲市场的良好表现,实际上也要部分归因于当地消费者没有普遍意识到它们实际上是中国品牌——或者说传统认知中的中国汽车品牌,从而避开了某些刻板印象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正在加大出海力度的比亚迪们来说,这个细节或许值得认真琢磨一下:在对外做生意的同时表现出足够的“国际化姿态”,而不是像在国内一样用“国货情怀”进行包装,可能会在发力早期积累下更不错的印象分;等印象分足够高的时候,再尝试新的路线也未尝不可。

这种思路其实还有助于解决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地方贸易保护主义。 不久之前的法国便是一例:5月中旬他们提出了新的电动汽车补贴草案,明确对【非欧洲产地】的电动汽车补贴作出严格限制,用马克龙的话来说就是“不能用欧洲纳税人的钱养欧洲以外的工业实体”。

中汽协

这一草案实际上成了比亚迪谋划在欧建厂的催化剂。 当然,建厂只是谋求“国际化品牌形象”的早期一环,与建厂当地做好本土化适配、研究透当地文化与细分需求,才是继续做大做强的关键。 对于现阶段自有体系已经比较完整的比亚迪来说,海外建厂扩充产能的难度应该不是特别大,我们不妨对它在这些“软实力”发掘上的努力多做一些期待吧。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14万辆,出海热仍在继续

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突飞猛进,为中国车企“出海”打开了难得的窗口期,成为中国品牌追逐的新目标。 放眼望去,当前出海市场战况空,今年上半年,汽车出口量突破200万辆,对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著,绝对是2023年车市的一大看点。

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加上国际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比较旺盛,推动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全方位增长。

据中汽协数据,1-6月,汽车企业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 自主品牌呈现集体“狂飙”的态势,具体来看,比亚迪上半年出口8.1万辆,同比增长10.6倍;奇瑞出口39.4万辆,同比增长1.7倍;长城出口12.4万辆,同比增长97.3%。 不过从总量上来看,上汽仍以48.3万辆的成绩把持着头号交椅的位置。

#MG全球车热销#

据了解,上汽在海外市场上MG品牌最受欢迎,上半年累计销售37万辆,同比增速达到40%。 不仅如此,上汽集团2023年计划海外销量突破12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超70%,MG品牌销量达8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MG首款“全球车”MG4纯电动车已在国内和近30个欧洲国家同步上市。 同时,MG4正积极进军澳新、中东、墨西哥、南美等地区,将覆盖全球六大洲重点区域市场的80余个国家,全球销量有望突破15万辆。

除了MG品牌,上汽集团旗下其他品牌如上汽大通MAXUS和上汽通用五菱海外业务也取得不错的进展。 据了解,2023年上汽大通MAXUS的出口目标是10万辆,上半年已突破了4.7万辆。

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5.6%

在不久前的海外业务沟通会上,上汽集团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上汽国际总经理余德介绍道,目前上汽在欧洲的销量日益增多,建厂的时机成熟,而欧洲又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最高的市场之一,适合发展本地化布局。 因此,上汽已将在欧洲当地选址建厂的计划纳入日程表。 此外,上汽在海外拥有硅谷、伦敦、特拉维夫3大研发创新中心,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4座整车制造基地。

如今,中国技术的不断迭代和消费者的认可,让中国智造实力出圈。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外的好成绩,让更多国内的汽车品牌看到了机会,中国汽车的出海热潮,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比亚迪出海两年遍及全球#

比亚迪在海外建厂的步伐也在加速中,比亚迪算是中国品牌新能源出海的激进派,自2021年5月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挪威、德国、日本、泰国、巴西、墨西哥等53个国家和地区,出海脚步遍及全球。

更为关键的是,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今年独占泰国EV市场35.18%的份额,位居第一。 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人气爆棚的全球车型BYD ATTO 3(元PLUS),在泰国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今年已连续五个月获得泰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2022年,比亚迪全资投资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在泰国正式开建,预计在明年可实现量产。 据悉,比亚迪还计划在巴西、欧洲等地建设工厂,一系列举动也进一步推动比亚迪的全球化进程。

双增长

再看奇瑞汽车上半年,奇瑞出口量达39.4万辆,同比增长1.7倍。 据了解,早在2001年,第一批奇瑞“风云”轿车就从天津出口到叙利亚。 除了出海的时间早,其生产、研发基地也较早就拓展到了海外市场,在欧洲、北美、中东以及巴西等地都有奇瑞的全球研发基地。

截至2022年末,奇瑞已经在全球建立了10家海外工厂,包括俄罗斯、巴西、埃及等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汽车在今年正式发布了全球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具体提出五大布局,“四个一”发展目标: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人,欲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未来长安将逐步布局欧洲、美洲、中东及非洲、亚太、独联体全球五大区域市场,将进入90%以上的全球市场,到2024年,长安汽车将完成东盟和欧洲两大重点区域市场的进入。

当我们的产品越来越优秀的时候,就是走出国门的时候,现在的国产车完全具备这个实力,“走出去”可以进一步向全球展示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产品和技术实力。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也看出了车企们向全球市场传递的进攻信号,打响了“品牌向上”的第一枪。 【iDailycar】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排名

中国汽车市场“半年考”成绩出炉,新能源汽车和出口业务表现亮眼,成为上半年车市的“优等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6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6.1万辆和262.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8%和10.1%,同比分别增长2.5%和4.8%。 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累计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 乘用车市场表现尤为显著,上半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 国产乘用车市场中,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达203.3万辆,同比增长19.7%,其中售价在35-40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销量涨幅最大。 新能源汽车在上半年累计分别实现产销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28.3%。 插混车型同比增幅最大,达91.1%,纯电车型同比增长31.9%。 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比亚迪以125.5万辆销量位居第一,同比增长95.9%,市场份额高达33.5%;特斯拉以47.7万辆紧随其后,同比增长61.7%,市场份额12.7%;上汽以36.3万辆位居第三,同比下跌7.1%,市场份额为9.7%。 上半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车企占到市场总销量的83.4%,达1104.3万辆,其中销量突破100万辆的有6家。 上汽、一汽、比亚迪销量排名前三,其中比亚迪以202.1万辆位居第一,同比增长94.2%,一汽以154万辆位居第二,同比增长2%,比亚迪以125.6万辆位居第三,同比增长95.9%。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同样亮眼,上半年车企共出口21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高达7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 上汽出口8.7万辆,同比增长15.1%,比亚迪出口8.1万辆,同比增长10.6倍,奇瑞出口39.4万辆,同比增长1.7倍,长城出口12.4万辆,同比增长97.3%。 对于下半年的展望,中汽协认为宏观经济的温和回暖逐渐向汽车市场传导,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的良好表现有效拉动了市场增长,但同时也指出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一些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消费需求依然不足,行业运行仍面临较大压力,需要保持政策的稳定与可预期,助力行业平稳运行。

将与相关部门保持沟通 英特尔中国回应 澄清相关疑问
带节奏 有组织的传谣言 小鹏汽车法务部否认私下与欧盟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