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在参加广州车展途中,被网友拍到了捂着手机的图片。显然是上次Mate XT三折叠屏手机的泄露,让余总有了防备,避免Mate 70系列再次泄密。
昨晚,余承东放出了Mate 70系列的真机视频,通过视频中包装盒上的信息来看,这款手机是华为Mate 70 Pro+,在设计造型上延续了Mate系列的家族式设计语言。
华为Mate 70 Pro+在镜头部分的设计十分复杂,整个区域有着多层结构。底层是机身延伸出的一体化火山口设计;金属保护层被放置在上层,将镜头玻璃包裹其中;镜头区域则是内嵌在金属保护圈之中。三个区域直径不断减少,有着阶梯式的层次感,与前代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性。
后盖是一体成型打造,拥有全曲面造型,边缘弧度较大,持机手感应该不错。后盖表面有着交错的纹理,余承东称这种设计为金丝银锦,确实比较形象。在图片中也能看到侧边的物理按键,其中下方的电源键长度确实比Mate 60系列要长,侧边指纹的识别面积应该会更大。
华为Mate 70系列提供四款机型,分别为华为Mate 70标准版、华为Mate 70 Pro、华为Mate 70 Pro+和华为Mate 70 RS非凡大师。这四款手机的区分点主要有四个方面,标准版只提供侧边指纹,其他版本在此基础上还多了3D人脸识别。
存储方面,标准版和Pro版只提供12GB RAM内存,存储组合提供三种,分别为12+256/12+512/12+1TB,没有16GB的大内存版本。华为Mate 70 Pro+与RS非凡大师则只提供16GB RAM版本,存储空间则是512GB起,华为Mate 70 RS 非凡大师则可能只提供1TB存储版本。
华为Mate 70标准版只提供66W有线快充,其他三款则提供100W有线快充。在相机规格上,四款机型全都提供5000万像素主摄,但传感器应该有区别,超广角镜头为4000万像素。长焦镜头上有区别,全都使用的是潜望长焦,不过标准版是1200万像素,其他三款都为5000万像素潜望长焦。
华为手机降到全球第五,余承东扩权,云和车业务被寄予厚望
| 周路平
华为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外界的神经。
一个官方确认的消息是,余承东被任命为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和 Cloud BU 总裁;另一个被官方否认的消息是,华为正在就出售高端手机品牌P和Mate系列进行初期谈判。
调整因何而起?传言又因何而来?核心的关键其实都是余承东。
从掌舵以手机、笔记本、穿戴设备等为核心的消费者业务,再到兼任云与计算这类具有明显TO B特征的业务板块,华为四个一级部门中,余承东执掌其中两个,这意味着他所肩负的职责和业务范围将会有更大的跨度。
另外一个现实是,身兼数职并大权在握的余承东,数年来依靠手机业务大放异彩。 但在受到芯片制裁和荣耀剥离后,华为手机业务走到了岔路口。 1月28日,IDC公布的2020年Q4全球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华为已经掉到了第五,仅出货3200万部。
以目前的形势而言,华为出售手机业务,并非没有可能。如果“靴子”真的落地,卖掉手机业务的华为,还能干什么?
华为手机会出售吗?
自从荣耀被深圳国资委牵头的财团接手后,有关华为手机业务即将出售的传闻一直未停歇。
最新的传言来自路透社的报道,包括接近事件核心的人士称,华为正在与上海国资委牵头的财团进行谈判,考虑出售高端智能手机品牌P系列和Mate系列。 华为随后进行了否认,但考虑到其出售荣耀期间的反复否认和终成事实,这次否认也就多了很多水分。
图/视觉中国
“都要看最后任老板的一念之差。 ”多位华为中层干部在接受AI 财经 社咨询时反应平淡。 这也符合荣耀出售时的情形,传言的细节称,华为出售荣耀也是在最后一刻孟晚舟出面和任正非沟通,才点头同意。
荣耀CEO赵明在采访中也透露,荣耀出售从2020年8月17日就开始谈判了,整个交易过程持续了5个月时间。
体量更加庞大的华为手机,在短时间内达成交易的可能性也不大,当前的重点在于华为是否动了要“割肉”的心思。 但事实似乎在不断提醒华为决策者,需要在“卖”和“不卖”中迅速抉择。
多位知情人士对AI 财经 社透露,华为将荣耀出售,根本原因在于如果出现离职潮,员工的股份挤兑将会给华为带来巨大财务压力。 而华为通过出售荣耀的方式,业务本身卖了数百亿美元,同时也剥离了近万名员工。 尽管需要补偿员工,但华为通过配股的方式,又回笼了大批资金。
相比于荣耀的船小好调头,华为手机的体量更加庞大。 早在2019年,余承东就曾表示,华为消费者业务总员工2万多人,华为消费者业务每年吸收的人数在3000人左右。 这意味着,假如华为消费者业务陷入停滞,势必带来更大的危机。
除了内部员工离职挤兑,如何让渠道活下来也是个一件大事。 任正非在荣耀送别会上说:“分布在170个国家的代理商、分销商,因渠道没有水而干涸,会导致几百万人失业。 ”
这种现象已经开始出现。 多位华为经销商对AI 财经 社说,现在还有少量的手机供应,但供应越来越紧张。 而出货量最大的华为nova系列在二级市场还一直在涨价。 在华为商城,手机也成了稀缺品,只有Mate30Pro和P40Pro+还有现货,其他手机均显示无货或者需要预约抢购。
近期,华为则加大了市场管控力度,严格限制经销商的串货行为,希望通过延长手机的销售周期,来争取更多的时间。
而荣耀的出售在给华为手机提供样本。 荣耀CEO赵明说,包括高通、美光、三星和联发科在内的厂商都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 这意味着,如果华为手机出售,也有很大机会解决供应链危机。
但出售也不是唯一出路。 尽管5G手机芯片依然看不到解决的迹象,但华为可以生产4G手机。 一位华为员工对AI 财经 社说,5G的推进速度并没有预期的迅速,包括绝大多数下沉市场都还没有部署5G网络。 而除了国内,很大一部分海外市场也没有开始5G商用,4G产品依然具有竞争力。
根据媒体此次报道的消息,华为传言出售的两个系列Mate和P系列旗舰机,需要搭载最先进的芯片才会有足够竞争力。 但对于其他中低端机型,4G芯片依然会有市场。
4G手机或许将为华为保留火种。 据AI 财经 社获悉,华为已经在向供应链下单,重新启动4G手机。 而高通也证实,已经获得了美国政府对华为部分产品的许可证,其中包括4G芯片。
缓慢的华为云
“(只有)这种段位的大佬,才能打破我司内部各路山头。 ”余承东兼管华为云业务的消息出来后,一位华为中层干部对AI 财经 社评价,“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余承东在华为内部一直以悍将闻名。 一位接近余承东的人士评价,余承东胆大、直接,敢用人也敢开人,当年接手手机业务时,就赶走了某高管部下的一批旧人。 “成功是成功之母,云业务可能真能在他手里做起来。 ”上述人士称。
图/视觉中国
云业务内部对余承东的到来也抱有期待。 一位华为云员工对AI 财经 社表示,这代表着“公司对华为云很重视”。 此前不论是做无线产品、海外业务还是手机,余承东都能交上一份亮丽的答卷,因此华为内部人士对余承东评价颇高。
2020年初,云与计算成为华为第四大BG,与其他三大BG并列,可见对其在华为业务版图中地位的重要。 而华为云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2017年,华为公开宣布进入公有云,当时阿里云、腾讯云已经布局多年,有了各自的山头。 但华为的特点是,进入一个领域的目标就是做第一。 但成立四年后,华为云仍然与头部云厂商差距巨大。 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20年Q1华为公有云市场份额为8.6%,位列第三,收入为18.5亿元,而阿里云为122亿元。
华为是一家以硬件设备见长的公司,软件和服务业务并不是强项。 两个月前,任正非针对云业务汇报会的讲话中也能看出端倪。 在这次讲话中,任正非提到华为云要建应用生态,要像亚马逊一样建立大生态,否则就可能会死掉。
任正非称,在华为云上,公司没有传统硬件设备的优势,华为云面对客户需要商业模式的改变,从卖产品到卖云服务,向亚马逊、微软学习的同时,也要将本身30年的网络积累做成云服务市场独有的优势,开创更大的空间,构建差异化特色。
此次人事调整发出后,华为内部员工论坛心声社区也进行了讨论,其中有人表示:“余总接手后,新业务群主线类似Google模式,转型做各类云服务,而不是走原有的老路。”
此前华为有云、网、端,但三者并没有进行很好打通,余承东一手带起消费者BG,擅长网和端,“将云业务交给他后,从某种程度来说消弭了壁垒,未来能够更好地实现云端协同,做大生态。”
在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杨光看来,云网融合是一个大趋势,对华为而言,不管是短期求生存,还是长期求发展,让余承东同时接管消费者业务和华为云,体现的就是融合的思路,“对华为来说有可能会开天辟地”。
但余承东带领华为云转型的难度并不小。 2020年年初,几位华为云员工对AI 财经 社称,团队内部现在压力很大,尤其是手机业务被打压后,作为“全村的希望”,华为云似乎难以支撑起消费者业务流失掉的超4000亿元的盘子。
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最明显的是,云业务自立门户三年多时间以来,一直伴随着公司内外部的质疑。 2019年3月,华为最高总裁办签发了一篇来自心声社区的文章,一位华为云一线员工在文章中分析了云业务长久以来的一些问题,包括混乱的概念、品牌宣传、产品体系等。
此前也有华为云的合作伙伴跟AI 财经 社透露,华为云在调整架构之前,公司内部有多个部门做云,客户也不得不面对多个界面、多个云版本,云业务的拉动比较混乱。
针对组织架构上带来的混乱问题,华为云做了几次调整。 2020年初,云与计算成立第四大BG,私有云业务也与公有云团队进行了整合。 经过三年的调整,华为云才算将这些业务流程更加理顺,理顺后才能更有组织地作战。
而更重要的是,云计算被定位是华为智能世界的“黑土地”,这块土地上能不能长出硕果、抚育出新的业务生态是其使命之一。 由于华为以ICT起家,不少人士评价华为做云时,第一印象都是“它是一家硬件公司”,尽管擅长to B和to G,但对应用、软件的理解并不是其长处。
也有云计算行业人士透露过,智慧城市的建设现在进入到建设应用生态的节点上,华为在这方面的理解不如互联网公司深刻,打一些大城市的单的时候优势不大。
在这些掣肘之下,华为云业务想要成为真正的增长引擎,充满挑战。 余承东接手后,如何与消费者业务进行云端协同,做大云服务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此外,如何解决长久以来云BG和企业BG的关系,提升效率,也将会影响接下来余承东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车会成为救世主吗?
除了云,车也被讨论众多。 尤其是包括苹果在内的 科技 巨头都开始造车时,华为造车的声音频繁出现。
虽然前不久,华为董事会发布了一条语气强硬的决议,其中一条是: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在此之前,华为造车的声音再次响起,甚至传出将与长安 汽车 合作,由余承东负责。
图/视觉中国
华为内部人士介绍说,华为不造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这一块巨大的蛋糕。 华为除了 汽车 车体不做外,目前基本覆盖了智能 汽车 全链条,包括车载5G模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车机映射方案HiCar等。
而且不少人忽略了华为董事会决议在文末的一行小字:“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 也就是说,华为在三年内不造整车,但跟车相关的产业都在涉及。 这意味着,华为以后要造车,会是非常容易的事。
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曾表示:“从市场角度,我们看到的全是机会。 ”他认为, 汽车 智能化程度每提高1%,全球 汽车 零部件(除美国外)市场空间可能就会扩大33亿美元;智能化程度和电动化程度同时提高1%,整个 汽车 零部件的空间就会扩大60多亿美元。
早在2009年,华为就启动了车载模块的研发,2013年,华为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但一直较为低调。 直到2019年5月底,华为围绕“车”的布局明晰起来。 先是成立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事业部,将其提升为一级部门,随后在2020年11月,将智能 汽车 BU划分到消费者业务,由余承东总负责。
此前与 汽车 有关的应用生态隶属在消费者BG下,而车联网、 汽车 部件的研发又在ICT体系下,这次调整理顺了长期以来零散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架构的改变,也让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从原来面向B端的ICT业务,更加转向面向C端的消费者业务。 当时就已经反映出华为对消费场景、产业生态的想象。
尽管一再强调不造车,但华为做的是一份不打折扣的“全家桶”。 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话来说,就是“除了底盘、四个轮子、外壳和座椅,剩下的都是华为拥有的技术”。 目前看来,华为的“全家桶”提供了从操作系统到自动驾驶平台、从自研芯片到激光雷达、从智能座舱到三电技术的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一位进入到车联网领域的创业者对AI 财经 社表示,华为想把车做大面临的困难并不小。 “车厂也有很多阵营啊,那些量很大的比如德系、日系车企让华为进去的概率很低,华为主要是跟国产车合作。 ”但他也观察到,华为在车上的野心很大,因为它确实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2020年11月14日,华为与长安 汽车 、宁德时代一起在央视打了一个广告,宣布将共同打造一个高端智能 汽车 品牌,而首款产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尽管华为还与宝马、奥迪、戴姆勒等一众车企成立了合作,但实际的商业进展乏善可陈。
如果没有更多的车企愿意加入它的朋友圈,那么以华为现阶段对自己的定位“智能网联 汽车 的增量部件提供商”,光靠增量,这个市场当前空间很有限。 以Tier 1第一大厂博世做对比,该公司在2019年全年营收为779亿欧元(约为6103亿元),其中主营业务 汽车 事业部为470亿欧元(约为3682亿元)。 这个结果看起来与华为此前的消费者业务BG是一个量级,但值得注意的是,博世的营收大部分仍来自传统 汽车 的传统部件,而非增量部件。
汽车 业务已然是华为资源集中的高地。 2020年,华为在智能 汽车 BU上的投入超过5亿美元,且在短期内不考虑盈利问题。 但未来车能否像华为做手机一样完成从落后到赶超的逆袭,尚难以断言。 至少,车这个远水还救不了华为的近渴。
但从业务角度出发,余承东目前三架马车齐驱,负责消费者业务、 汽车 和华为云。 如果将这些业务拉到一起看,会发现华为云是一个底座,上面承载了消费者业务,鸿蒙、HMS、消费者云服务、智能 汽车 云服务都跑在华为云之上。
而本身鸿蒙、HMS、鲲鹏都在各自建立生态,但过去他们并没有互相打通。 任正非一向讲究一盘棋,此次将余承东放在这个位置上,其意义也是做大生态。
美国的打压,已经给华为的业务生态造成了巨大破坏,而这种局面目前还看不到太多根本上逆转的迹象,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云还是车,华为都需要加速业务的转型和突破。
华为今年不发布mate系列,官方如何回应?
近日,有媒体爆料,华为今年将不会发布Mate系列旗舰手机产品。 对此,记者向华为方面确认消息真实性,对方表示“暂不回应”。
事实上,不仅仅是Mate50系列,本应在今年3月发布的P50系列,也已经“三度延期”。 日前,在华为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发布会上,集团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透露了华为P50系列的一些配置信息,但并未透露具体发布时间,只表示“不会等特别久。 ”
业内人士表示,在严厉制裁下,华为智能手机业务方面的发展目标已从全面渗透各类消费者群体,转变为维系存量用户。
Mate系列手机首次 “断更”
按照惯例,华为将于今年9月发布新一代Mate系列手机,搭载新一代华为麒麟芯片。 不过,在美国的连番制裁下,华为在高端手机芯片上难以为继。
据国内媒体最新报道,华为今年将不会发布 Mate 系列旗舰手机新品。 这是华为自2013年推出Mate系列手机以来首次 “断更”。
对于余承东三番两次的“碰瓷”,为什么库克始终都没作回应?
库克作为全球市值第一的苹果公司CEO还是显得十分睿智和理性的,其实这个时候不回应余承东,也不碰瓷华为mate20是正确的,首先中国是目前苹果海外的最大市场,如果没有中国市场苹果公司的出货量目标将大打折扣,而华为在国人心中的口碑早已经根深蒂固,不要说苹果和库克了,就连国产手机厂商也不敢碰瓷华为,魅族此前因为碰瓷华为被众人唾弃,小米现在的碰瓷也显得极为保守和克制,华为是各大厂商得罪不起的,库克也是选择回避而不是正面回应。
网上流传一句话,“曾经的华为你爱理不理,现在的华为你高攀不起”!没错,中华酷联这四大巨头,目前唯独华为是常青树,无论是酷派联想还是中兴都在走下坡路,唯独华为如日中天在整个大环境出货量下降情况下,华为手机逆袭增长,甚至拿下了俄罗斯和日本这2个重要市场,安卓市场份额一度第一,而自主研发的麒麟980功不可没,作为世界首款量产的7nm芯片,麒麟980的华为mate20有能力叫板三星和苹果,并且在13亿中国人眼里华为的品牌形象根深蒂固。
这个时候的华为也被部分网友吐槽开始“目中无人”,在华为mate20的发布会上,余承东的言论还是具备一定的争议性,比如吊打任天堂,吊打三星note9,甚至还Mate20的发布会碰瓷iPhoneXS隔空喊话库克,让iPhoneXS脸上蒙羞,更激进的是还在iPhoneXS的门店门口送华为充电宝,暗自嘲讽iPhoneXS的续航差,荣耀赵明更是吐槽苹果区域平庸,一系列的动作来看似乎华为很在意苹果,也显得很不尊重苹果,那么对于余承东的三番两次的碰瓷,为什么库克迟迟没有做出回应而是选择沉默呢?
除此之外,华为mate20系列今年的定价和定位来看,一切都是对标iPhoneXS,无论是先进的3D结构光还是7nm处理器,步步紧逼iPhoneXS,而在和华为mate20系列的切磋下,iPhoneXS几乎是败北了,除了iOS系统目前无可替代外,iPhoneXS目前没有办法在体验和黑科技上叫板华为mate20pro,库克不回应余承东的碰瓷其实就是最好的回应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库克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