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交部:亚太要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曹嘉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8日表示,亚太地区要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携手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阶段。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受到广泛关注。我们注意到,作为关键词、高频词,“经济全球化”在整篇演讲中出现了13次。发言人认为习近平主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这些论述向世界发出了什么样的信号?
林剑说,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虽然遭遇过逆风和回头浪,但其大势从未改变,以各种名目执意将相互依存的世界割裂开来,是开历史的倒车。
林剑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深刻指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经济全球化动力和阻力胶着,但动力仍然胜过阻力”。林剑说:“我们要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多释放正面效应: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推动解决发展失衡问题。亚太地区要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携手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阶段,更好惠及不同国家、不同群体。”
林剑表示,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将全面深化改革,继续为全球经济注入强劲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引领世界经济提质增效;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继续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重要动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和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和90年代迅速发展的原因: 形成原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迅速发展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认可。 (5)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6)跨国公司的推动。 表现: ① 国际贸易迅速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② 国际金融的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③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④ 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⑤ 国际组织的建立。 ⑥ 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等。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实质: 特点: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 实质:是发达国家因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即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① 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② 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 ③ 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④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 ⑤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 ⑥ 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 ⑦ 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⑧ 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负面影响:① 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特别是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 ② 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③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 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要加油背阿~~~(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3、秦:灵渠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主要成就:(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 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 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1)先有陶后有瓷(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 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四)“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依赖夺取的更多的特权,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并打入内地市场,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逐渐地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2)表现:A、农产品程度有了一定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B、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C、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认识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a.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的诱导。 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初步发展 从甲午战争到一战前 a.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的推动。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短暂春天(“黄金时代”) 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 a.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b.“实业救国”的影响。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d.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抗战前夕的短暂发展(此段不作考试要求) 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 a.全国的基本统一。 b.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发展显著,民族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萎缩 抗战胜利后(1945—1949) a.美国的经济掠夺。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3、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地点:上海、广东、天津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企业:上海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创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3)产生的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此外,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4、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原因)(2)外商企业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5.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短暂春天)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纺织业、面粉业等。 代表人物:张謇(状元、实业家,创办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 特点:(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②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决定其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 )③后天畸形;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7.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求发展,逆境中奋进,但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①时间的长期性。 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 ③“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1)过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A、形式:国家资本主义B、政策:和平赎买。 对农业、手工业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2)历史意义:A、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B、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局限性: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二、 中共八大 A、时间:1956年B、内容:(1)指出国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朝气经济建设方针。 C、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三、错误探索表现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 影响:使“左”倾错误(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B、“文革”对经济建设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失去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详参P57最后一段。 四、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基本内容:(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重点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重要决定:改革开放。 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 2.经济体制改革(1)起步:农村的经济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 )作用:极大调动农民积极性;根本改变农村面貌;推动城市改革。 (2)城市企业改革: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意义:通过这些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对外开放(1)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首先)——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经济特区有五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1988年)。 (3)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五.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中共十四大:时间:1992年10月;内容: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服饰 (1)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2)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3)阶段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2.饮食结构: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 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3.住宅: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4.习俗风尚:(1)促使变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2)近代风俗变迁中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的变迁。 婚姻风俗的变迁特征是删繁就简。 5、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6、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1)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2)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3)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7.交通: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1)中国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 1906年天津有轨电车,1924上海公共汽车。 (2)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 (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 8.通信:邮政、电话、电报,见P77-78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直接:土耳其扩张阻隔了传统商路。 根本(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2)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3)新航路开辟的四位航海家:(会考要求迪亚士、哥伦布的知识即可)①迪亚士最先到达好望角;②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③达伽马直通印度;④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的经过时间 航海家 国籍 支持国 方向 最终到达地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好望角1497年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印 度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美 洲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 西班牙 西班牙环球航行(4)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的影响①引起了“商业革命”( 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和“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社会分化)。 它有力地加强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主要影响)②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使各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揭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 ⑤冲击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二、殖民扩张1.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1)17世纪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 (2)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块殖民地是:弗吉尼亚。 (3)英荷战争的导火线: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4)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结果: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确立在印度优势,成为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国。 2.殖民国家的矛盾和冲突战争 背景结果1.英西战争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2.英荷战争 西班牙衰落,荷兰控制世界;英法崛起导火线:英颁布《航海条例》 荷兰丧失海上霸主地位,失去北美殖民地3.英法战争 法国插足印度、北美;英法在印度、北美矛盾尖锐 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确立在印度优势,成为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国。 3.殖民主义的罪恶1.野蛮的掠夺2.残酷的屠杀3.强盗的贸易罪恶的三角贸易4.★如何辨证地看待殖民扩张活动?提示:破坏性、建设性对殖民国家而言(1)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对殖民地而言(1)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2)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①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④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 (直接原因)2.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首先开始的领域:棉纺织业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 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3)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世界市场进程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途径初具雏形 新航路开辟后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和掠夺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以炮舰开路行不平等贸易最终形成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瓜分世界(2)初步形成的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3)逐渐成熟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中心:美国和德国。 2.主要成就: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开始的标志)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3.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垄断组织(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6.世界一体化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对一体化趋势的评价,有利有弊,详参p114-115。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罗斯福新政(1933—1939年)(1)背景: 世界经济大危机下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病入膏肓。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2)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新政的“新”之处)(3)过程:两个阶段及阶段成果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直接稳定人心,摆脱危机;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4)主要措施:整顿银行、恢复工业生产(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调节农业生产——《农业调整法》、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恢复生,稳定社会秩序。 )、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5)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7)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6.了解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表现: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50-70年代初,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滞胀;20世纪80年代走出衰退;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时代。 (2)90年代新经济:克林顿的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结果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被成为新经济时代。 7.二战后,德、日四国经济运行模式的基本特征:(会考只要求掌握德、日两国)(1)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这个模式使得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恢复与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2)日本从战后初期的“统制经济体制”到50年代中期以后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即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这个模式使得日本在短短25年内赶超英、法、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8.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发展高科技;国家进行社会改革,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两个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两者的关系:互相促进。 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是前者的最终归宿)2.欧洲联盟(1)欧共体(创立时间:1967年)的机构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1993年,“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 (3)影响: ①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欧盟与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强。 ②促进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欧元形成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 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4.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的标志是: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组织的特点: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影响: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相互弥补经济发展的不足,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是南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加快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5.亚太经合组织(1)正式成立:1989年11月,堪培拉会议,。 (2)中国于1991年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3)亚太经合组织的最高活动是:非正式首脑会议。 6.世界贸易组织(WTO)(1)依据:乌拉圭回合(2)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3)性质: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 (4)成立的意义: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建立。 7.中国入世(1)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入世的影响:机遇: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从而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我们的策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防范风险、趋利避害8.经济全球化(1)时间:80年代末90年代初(2)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①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③市场经济体制被普遍认可和接受。 (3)表现:①资本的跨国流动。 ②生产的国际化。 ③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加深。 ④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 ⑤世界市场的扩大。 (4)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贫富悬殊更大。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5)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①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等。 ②世界各国经济过于相互依赖。 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6)对策:A、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 B、加强对人类共同性问题的对策研究,制定出全球范围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措施。 C、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各国人民携手解决。
评论下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 急呵!!
新世纪伊始,欧盟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今年初,为适应东扩的需要并推动一体化进一步深化,欧盟签署了新的联盟条约——《尼斯条约》;2002年,欧元将正式取代欧元区各国原有货币,进入流通领域;2003年,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将完成组建工作,承担北约解决本地区危机及维和的任务。 与此同时,欧盟东扩将拉开序幕,新世纪头10年,欧盟将通过吸收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成员国由目前15国增加到27国。 在对外关系方面,欧盟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推行具有“欧洲特色”的外交政策,其国际影响较以往明显增大。 从长远来看,欧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 德国主张由目前的“国家联盟”过渡到“欧洲联邦”,最终产生“一个政府、一个强大的议会和一部宪法”。 法国却认为欧盟应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组织,“既包含各个国家主权的内容,也包含联邦性质的内容”。 (注:德国外长菲舍尔、总理施罗德、总统约翰内斯·劳先后对“欧洲联邦”设想进行过具体阐述。 法国总统希拉克对此作了正式回应。 Le Monde,13 Mai,2000.) 英国首相布莱尔去年10月6日访问波兰时提出,欧洲一体化应使欧盟变成一个“ 超级力量”,而非“超级国家”。 (注: Financial Times, 28 Nov.,2000.)法国和德国历来是欧洲联合的发动机,被称为 “法德轴心”。 它们在欧盟建设目标上的分歧将对欧盟未来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可见的将来,欧盟将保持“主权国家联盟”的性质。 一、欧盟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及重要性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为避免重蹈战争覆辙,开拓了一条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欧盟集近半个世纪一体化之磨合,在平衡成员国利益、协商解决冲突和争端方面积累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经验。 经过多次挫折和摸索,欧盟已经形成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体系。 欧洲经济一体化联合自强的历程给世界展示出欧洲特色的区域化进程:通过和平、经济的方式实现欧洲统一、最终将欧洲建设成为有强大实力的区域组织。 今天欧盟已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中确立了重要地位。 在21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欧盟将凭借其不断增长的实力和地位,参与制定“世界政策”,参加“全球管理”,在全球重要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欧盟参与塑造全球经济新秩序的能力日益增强1、90年代以来, 随着欧盟统一大市场和经济货币联盟等重大举措接连出台,欧盟整体增强了对美、日的竞争实力。 目前美、日、欧盟人口分别为2.74亿、1.26亿和3.77亿。 (注:Europaeische Wirtschaft,Eurpaeische Kommision Generaldirektion Wirtscaft und Finanzen,Nr.71,2000,S.247. )按照欧盟的统计(以当年价格计算),2000年美国的GDP仍为三驾马车之首, 欧盟仅相当于美国的 79.7%, 日本相当于美国的 46.7%。 (注: EuropaeischeWirtschaft, Eurpaeische Kommision Generaldirektion Wirtscaftund Finanzen,Nr.71,2000.)但根据OECD统计(按1995年价格计算),2000年美国的GDP为亿美元,欧盟为亿美元,日本为亿美元。 (注: OECD, Main Economic Indicators,April/2001,p.269.) 总体看, 欧盟与美国占世界产值的比重各约 30%左右。 (注:Wilhelm Noelling, Karl Albrecht Schachtschneider und JoachimStarbatty, Waehrungsunion und Weltwirtschaft,Lucius,Stuttgart,1999,S.339.)随着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以人口、 产值和市场为背景的规模优势将更为显著。 在资本输出方面,欧盟显示出其雄厚的资金实力。 1990—1998年,欧盟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9845亿美元(包括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此间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为6051亿美元,日本 136 亿美元。 (注: OECD, see Gerrd Fels,Standort Europas- Zukunftsfaehig im internationalen Wettbewerb?,in Internationale Politik,Nr.8,2000,S.38.) 欧盟同时也是世界出口大国。 以1998为例,欧盟向第三方的出口(不包括内部贸易)达到8220亿美元,而美国为6800亿美元,日本为3880亿美元,分别为欧盟的83%和47%。 (注:Internationale Politik,NR.8,2000,S.39.)90年代,美国经历了1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与其相比,欧盟在劳动力市场、经济活力、信息技术的运用及金融市场规模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如在劳动生产率方面,1995—2000年,欧盟和日本平均年增长率为1.3%和1.5%, 而美国为 2.3%。 (注:Wolfgang Gerstenberger,Wettbewerbsfaehigkeit der europaeischen Wirtschaft:Ziehen dieUSA davon?,in Ifo Schnelldienst,2/2001,S.19.)在克服失业、改善就业状况方面欧盟的差距依然明显。 虽然经过努力失业率已趋向下降,但2000年欧盟失业率仍为9.1%,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4%和4.7%。 (注: Tendenzender Wirtschaftsentwicklung 2001/2002,in DIWWochenbericht,28—29/2001.)为了进一步缩小同美、日的差距,欧盟还需在发挥内部市场和经济货币联盟优势的同时,加快推动改革。 2、自莫奈(Jean Monnet)提出建立煤钢共同体促成欧洲迈向经济一体化,到今天统一货币,欧盟逐渐形成可称为“质增长”的区域性发展模式。 它向受全球化浪潮冲击的世界展现出一种着眼于长远稳定发展、多国合作趋同的制度和政策构想,为区域化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参照。 当前国际贸易和全球资本往来急剧增大,高科技迅猛发展。 它给欧盟以及参与全球化的各个国家带来巨大挑战,即在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必须克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贫富分化增大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从欧盟制定的经济政策和法规看,其经济制度是经济与社会结合在一起的总体设计。 它不再是单纯追求“量”的最大化,而是同时重视经济增长“质”的内涵,即强调以适度稳定的均衡增长、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公正为增长前提。 短期内这种导向对快速增长和经济效益有一定制约,但长期看它是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创造必须的不可替代的基础。 (1)“共同稳定、同步发展的区域化模式”。 这种制度模式指的是欧盟以立法方式制定“一揽子”稳定指标,从币值、财政和汇率等方面建立健康的宏观经济基础,抑制景气大起大落,以避免经济过热或衰退引起经济政策急剧扩张或紧缩。 这一模式的形成是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为契机的。 根据1991年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各成员国必须达到多项“趋同标准”,(注:《马约》趋同标准有所调整,现在为:每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得超过3%;国债占GDP的比重控制在60 %以内;通胀率限制在2%以下;长期银行利率不得超过3个最低利率国家平均数的2%。 )才可以加入经济与货币联盟。 为此, 各国纷纷采取经济改革措施,以往通胀率高、金融不稳的国家均被纳入稳定框架,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70年代欧盟国家平均通胀率为 10%以上, 80年代约为 7%,1990年为5%强,2000年约降至2%。 (注:2001年上半年欧盟通胀出现上涨趋势,是由于国际油价和疯牛病引起的食品价格等非货币因素所致。 欧盟的核心通胀率没有明显上扬。 )——70年代欧盟国家财政赤字占GDP的平均比重远超过10%,90 年代中期平均为5%以上,2000年降低到约0.5%。 (注:Gerhard Fels,Standord Europas,in Internationale Politik,Nr.8,2000,S.38.)欧盟稳定同步增长的区域化模式给世界其他国家提出经济发展的一条佐证:经济增长要有“质量”标准。 为降低内部风险和外部冲击,各国必须建立致力于稳定的、政府加强自律与调控的制度。 只有形成币值稳定、财政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良性基础,才能降低外来干扰。 这种稳定趋同标准对欧元区抵御外来冲击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欧元启动以来,美元不断升值,持续高估,欧元一面世就须应对美元引起的国际股市和汇市的急剧波动。 加之国际石油价格几次大幅攀升,加重了进口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胀压力。 由于欧元区实现趋同标准初见成效,所以尽管欧元疲软,欧元区的宏观经济指标基本稳定。 核心通胀率在控制之内,财政赤字和国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5年的70.5%下降到2000年的64.5%,(注: Quoted from Deutsches Institut fuer Wirtschaftsforschung,DIW Wochenbericht,26/2001.)国际收支基本保持平衡。 (注:Europaeische Wirtschaft,Eurpaeische KommisionGeneraldirektion Wirtscaft und Finanzen,2000,Nr.71.S.41)这种区域集团政策同步、景气趋同、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给经济区域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注:〔日〕实哲也和丈西康:“出现新秩序的前状”,《日本经济新闻》1999年2月2—3日。 )阿根廷和巴西已要求在南美共同市场按照欧盟的财政赤字、利率和国债的趋同标准稳定区内的经济关系。 中东欧、亚洲也开始研究《马约》提出的稳定意义,并都不同程度转向稳定的经济政策。 (2)重视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欧盟提出, 生态与环境保护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前提。 欧盟强调全球经济发展应以生态平衡为导向,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欧盟国家不仅制定政策和法律,比较严格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采取市场导向的政策,利用经济措施,如价格和税收等手段促进环保。 由于欧盟重视推行环保政策,近10年来欧盟国家因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减少。 在主要工业国家对比中,欧盟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和废气污染程度明显较低。 (注:据伦敦世界能源BD—Statistical和OECE的统计,1997年欧盟的人均初级能源消费为3.7吨原油单位,日本为人均4吨,美国为人均8吨。 像CO2等有害物质,美国的人均值(21.2吨)明显高于欧盟(9.2吨)。 见 BD—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London 1999,OECD:AnnualEnergy,Paris 1999.)欧盟意识到,生态与经济相互依存,能否将其处理好不是欧盟独家能够解决的问题。 只有从全球角度制定世界政策才能标本兼治。 在工业化国家中,欧盟率先举起保护全球生态的大旗,一方面,要求大国进行国际协调与合作,特别在保护臭氧层、气候、土壤和水质等方面敦促制定具体目标和措施,积极推动制定“世界环保政策”,(注: 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 und Frank Biermann, Eine oekologischeWeltordnungspolitik,GlobalesUmweltmanangement statt Untergangskultur,in Internationale Poliitik Nr.12,2000.)另一 方面,自90年代起,欧盟一再将生态问题提到发展政策的重要议事日程 ,主张在发展援助中增加对环保的投入,将生态与环境保护列入与发展 中国家合作的重点,并具体参与同非加太、拉美以及亚洲等发展中国家 在资源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合作项目。 3、欧元问世以来国际作用趋向增大, 中长期对国际金融具有稳定作用。 19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是当代经济史首次出现区域集团整体放弃国家货币政策主权,通过统一货币结成货币联盟的新尝试。 欧元启动后虽汇率疲软,但货币购买力没有损失。 中长期看,欧元的国际作用将增强:(1)中短期内美元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结算货币。 但欧元作为交易手段的分量将随贸易比重增大。 欧盟以外的国家将根据欧元的市场规模和贸易比重把欧元作为支付货币。 (2 )欧元作为国际投资货币地位将上升。 在欧元酝酿阶段,全球范围内欧洲货币在国际有价证券和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已明显增加。 欧元启动后汇率疲软并未抑制这一趋势。 (3 )欧元启动后币值低估,对欧元储备货币的地位有一定影响。 欧元区以外的地区对增加欧元储备持观望态度。 鉴于两年半以来欧洲央行始终坚持将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在国际油价飙升和欧元疲软的不利因素影响下,欧元的通胀得到控制。 中期看,欧元进入现金流通后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可能上升。 欧元启动后,其内部汇率风险消除,为欧洲建立规模大、流动性强、覆盖面广的金融市场创造了基本条件。 欧洲债券市场改进了交易体系和融资方式,效率和透明度均有提高。 其股市和银行经过联合、兼并和收购出现了结构性调整。 (注:Europaeische Wirtschaft, Eurpaeische Kommision Generaldirektion Wirtscaft und Finanzen,2000,Nr.69.)欧洲货币联盟内部资本往来不再受阻,运作稳定,具备了从外部吸引更多资本的条件。 欧元启动推动的新一轮银行兼并也加大了欧洲金融市场全球性的融资能力。 欧元的启动在美欧日三足鼎立的金融体系中大大强化了欧洲一“足”。 欧美金融力量趋向平衡打破了原有的结构对比,美国和日本的金融当局需针对欧元的崛起作适应性调整,由此引起的调节与竞争将直接反映在汇率波动上。 到目前为止,美元兑欧元的波动小于美元兑马克的波幅,国际枢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幅可能减少,这对国际金融有稳定作用。 中长期看,欧元具有升值潜力。 但欧洲货币联盟还存在大的挑战:欧元区没有统一的政治实体,在政治机制、经济趋同、地区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问题和差异,这影响到货币联盟的信誉。 另一方面,由于各国均实行各自的结构、就业、工资收入和财政政策,从而使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和效果受到影响。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欧元币值稳定,也对欧元国际化的进程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4、未来欧盟在景气发展和经济政策上的自主性将更为明显, 其参与制定全球经济秩序的决策和谈判实力也随之增强。 冷战结束后,欧盟国家看到,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多国协定及其调控有利于制止单极大国追求经济利益。 因此欧盟期望在WTO和IMF基础上建立“全球政府”和制定“世界政策”, (注:StormyMildner,Reform von IWF und WTO,in Internationale Politik,Nr.5,2001.)使全球化置于相对控制之下。 未来欧盟参与世界经济决策和谈判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其经济实力,而且要看欧盟能否在景气与经济政策上减少对美的依赖性。 从欧元启动以来的发展形势看,欧洲货币联盟在景气和货币政策方面已出现自主趋向:在货币政策上,欧洲央行不再紧跟美联储进行“尾随协调”。 在欧元启动的第一年,美联储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时欧洲央行已经审慎保持距离。 今年年初以来,欧洲央行从欧元区的利益出发,同美联储强力扩张的政策进一步刻意拉开距离。 欧洲央行暂不降息的货币政策对短期刺激增长不利,但给欧元区长远低通胀、无泡沫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并有利于欧元币值的长远稳定。 在景气方面,美国景气急剧下滑仍对欧元区的增长产生消极影响,但欧元区没有如同以往“因美国感冒,立即患上肺炎”。 未来欧元区不能取代美国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作用,但有可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稳定锚”的作用。 欧盟景气逐渐趋同,从长远来看将为其经济政策打下稳定基础。 目前欧盟在国际重大经济问题决策中的能力还有限,但随着其自主性增强,欧盟通过对话和协商方式平等参与决策的空间将会增大。 (二)欧盟正形成国际上一支日益重要的独特的政治力量由于欧洲一体化迄今为止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欧盟整体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十分明显。 但冷战结束后,欧盟成员国特别是主要大国一方面凭借其固有的与世界的联系和影响,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使得欧盟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大。 1、英、法等欧盟大国通过其传统影响方式, 在世界政治中继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欧盟15国中,英国和法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因而在大国关系和全球事务中地位非同一般。 就英国而言,战后以来还一直通过所谓“英美特殊关系”,对美国政策施加影响或通过美国来发挥作用。 英国和法国又是核大国,对国际战略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欧洲多数国家过去曾是殖民大国,至今与世界各地区和国家保持着广泛的联系。 如英国与英联邦国家、法国与非洲法语国家均通过援助与合作等手段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随着各成员国对“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CF—SP) 的日益重视,欧盟整体的政治潜能正日益发挥出来。 制定和实施“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是欧盟在《马约》中首次提出来的。 但由于欧盟在包括外交和防务等政治领域的一体化属于成员国“政府间合作”范畴,真正落实这一规定十分困难。 但近年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方面,受统一货币的鼓舞,欧盟内特别是法德等大国要求加强政治联合的呼声日增,另一方面,欧盟多数国家希望欧盟能够成为世界一极,在国际事务中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因而积极推动欧盟实施真正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1997年,欧盟通过《阿姆斯特丹条约》,对“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即制定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原则及基本指导方针;制定共同战略;采取共同行动;确立共同立场;强化各成员国间在执行政策方面的制度化合作等。 它同时决定在欧盟机构内增设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一职,并由被称为“欧盟大管家”的欧盟理事会秘书长来担任此要职,代表15国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这是《阿约》在加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方面所做的最重要的贡献。 1999年5月1日《阿约》正式生效,欧盟随即任命当时任期将满的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为首任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 3、欧洲快反部队的建立, 将进一步提高欧盟在欧洲及其周边地区的地位,并增大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自主性。 冷战期间,西欧国家在安全上依赖美国,因而在外交上也基本上跟随美国,其国际地位大打折扣。 苏联解体后,欧洲国家原以为从此可以“站起来了”。 但波黑战争尤其是科索沃战争表明,欧盟本身连独立处理地区武装冲突的能力也不具备。 北约秘书长罗伯逊甚至将欧盟比作纸老虎。 在科索沃战争的刺激下 ,1999年6 月欧盟科隆首脑会议通过了《加强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的声明》,决定于2000年将西欧联盟纳入欧盟,使之成为欧盟名副其实的“武装臂膀”。 同年11月15日,欧盟外长和国防部长首次在布鲁塞尔举行联席会议,提出建立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12月10日,欧盟赫尔辛基峰会正式通过《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报告》,决定在2003年前建立一支5至6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从而使欧盟有能力独立完成处理地区军事危机以及维和等任务。 欧盟建立独立防务的计划从一开始就遭到了美国的怀疑和反对,但欧盟不断向美国保证快反部队不会取代北约,而是对北约的补充。 目前,有关的军事机构包括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政治与安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及总参谋部已宣告成立。 此外,欧盟成员国也已就快反部队的组成作出了人员和装备承诺。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欧盟会放弃或改变这一计划。 欧盟成立快反部队,将使其对美国在安全上的依附程度进一步降低,从而增大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立性。 4、 通过与世界其他主要地区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和加大对热点问题的介入程度,欧盟的影响力正在由欧洲向全球范围扩展。 近年来,欧盟通过创立各种新型合作机制,扩大了同世界其他主要地区的经济与政治联系。 较突出的有:两年一度的亚欧会议(包括首脑会议和部长会议)、欧洲与地中海、拉美和非洲等地区定期部长级或首脑会议。 在巴尔干、中东以及朝鲜半岛等热点问题上,欧盟也通过增大经援、高访及其他手段加强与冲突各方的对话,扩大了欧盟的影响力。 以朝鲜半岛为例,去年以来,欧盟与朝鲜的接触显著增多,截至目前,欧盟15国已有13国同朝鲜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欧盟委员会也宣布不久将与朝建交。 今年5月初, 以欧盟轮值主席瑞典首相佩尔松为团长的欧盟高级代表团分别访问了平壤和汉城,对半岛南北双方的和解和合作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5、独特的“欧洲联合文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欧盟都是国际舞台上一个独特的行为者。 有人将欧盟成员国划为“后现代”国家,以区别于其他所谓“前现代”和“现代”国家。 (注: Robert Copper, The Post—Modern State and theWorld Order,London:Demos,1996.)的确,欧盟整合的方式以及所达到的程度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50年的欧洲一体化实践,不仅造就了一个崭新的国际实体,而且也形成了一套具有欧洲特色的“联合文化”。 欧洲的联合过程是一个成员国不断合作,同时也不断谈判、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的过程,因此欧盟尤其重视在国与国之间,通过接触、对话与合作来扩大共识和解决分歧,不搞硬性对抗。 同时,欧盟又是一个由许多中小国家组成的集团,其所有决定、政策都是集体而作,因此欧盟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十分重视并寄希望于“多边主义”,强调共同利益、权力分享和遵守有约束力的共同游戏规则等。 这些主张对于后冷战时代塑造新型国际关系以及建立新型地区合作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欧盟对中国的重要性欧盟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使得其“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得到显著增强,对中国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大。 为了制定中国对欧盟长期政策,加强与欧盟的关系,有必要明确理解欧盟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1、欧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组织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经济集团,欧盟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对象。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中欧贸易总额达690亿美元, 占中国全年外贸总额的14.5%,欧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199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大幅下降,但对欧盟的出口保持了上升趋势。 这表明,在中国市场对欧盟吸引力增大的同时,欧盟也正成为中国产品日益重要的市场。 在外来直接投资方面,截止到2000年,欧盟在华投资项目达个,协议金额为 456.27亿美元,实际金额262.74亿美元。 在技术设备出口方面,截止到2000年,中国引进欧盟设备数目额为项,合同金额为627.5亿美元,是中国引进技术和设备最多的地区。 2、欧盟是中国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合作力量。 欧盟虽是美国的盟友,但法、德等主要成员国对美在冷战后企图维护“独超”地位和建立“单极世界”深感忧虑和不安,因而主张并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注:德国《明镜在线》2001年1月19日刊文指出, 长期以来在欧盟内只有法国公开指责美国傲慢、独断和无视国际协定,在华盛顿政府更迭后,法的支持者越来越多了。 柏林也不想再听大西洋彼岸的说教了。 )在法、德等国看来,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都应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极”;多极化本身并不意味着平衡和稳定,极与极之间必须保持合作,才能够维护世界的稳定;在多极化世界中,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作用应得到足够重视。 上述主张与中国对未来世界发展的看法有许多共同点。 近来,在诸如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欧洲独立防务建设、《京都议定书》、死刑等问题上,欧盟与美国发生了分歧。 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改革问题上,欧盟与美国的主张也不相同。 鉴于欧美具有巨大的共同经济和安全利益以及长期和广泛的历史、文化联系,双方一定会努力维护跨大西洋联盟。 但随着欧盟实力地位的不断上升,今后欧美关系中竞争的一面会更加突出,这将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欧盟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正逐步上升。 与美国相比较, 欧盟在东亚地区的影响一直较弱。 事实上,在美国、东亚、欧盟三角关系中,欧亚一边最为薄弱。 90年代初,随着东亚经济的飞速发展,欧盟及其成员国对该地区的兴趣和重视程度显著增大。 1994年欧盟发表《走向亚洲新战略》,之后又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分别对日本、中国等东亚国家的政策文件,提升了东亚国家在欧盟整体外交中的地位。 作为回应,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访问法国时向欧盟提出了召开亚欧首脑会议的倡议。 1996年3月,首届亚欧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 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决定今后亚欧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 (注:参加亚欧会议的国家欧盟方面除15个成员国还有欧盟委员会,东亚方面则包括东盟10国以及中、日、韩三国。 )亚欧会议将经贸合作、政治对话、文化与人员交流作为两大洲合作的“三大支柱”,通过一系列积极的“后续行动”,成果显著。 欧盟及其成员国通过亚欧会议、东亚地区论坛等多边组织以及对朝鲜半岛问题的介入,在该地区正逐步发挥一种平衡力量的作用。 二、中欧关系及其发展趋势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尽管中欧在诸如人权、西藏、宗教等问题上分歧犹存,并对双方关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以及环保等各个领域的合作进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一)中欧关系已取得的成果1、多层次政治对话机制已基本建立。 双边方面:欧盟一些主要成员国如法国同中国已建立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部长以及外交部各级别的定期会晤机制,此外中法领导人热线不久也将接通。 多边方面除亚欧会议(注:亚欧会议包括三个级别:每两年一次的首脑会议、定期和不定期的部长级(外长、经济部长、财政部长、环境部长、科技部长)会议以及高官会议等。 第四届亚欧会议将于2002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 )外,还有中欧领导人会晤以及欧盟“三驾马车”(指现任轮值主席国、下任轮值主席国和欧盟委员会代表)与中国的定期对话机制。 中欧领导人首次会晤是在1998年伦敦亚欧会议期间举行的。 今年9月5日朱总理将参加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出席中欧领导人会晤的欧方代表为欧盟现任轮值主席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等。 2、经贸关系快速稳步发展。 中欧经济的互补性,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双边经贸交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