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减三增 原则 这才是睿智型父母教育之道 放下执念 践行

01 家长过度担忧的症结:对孩子过度监视

曾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位父亲分享他与儿子的故事。

有一次,他那上高中的儿子要参加一场据说很重要的数学竞赛。

因为比赛规格高,参赛者众多,这位父亲很担心儿子表现不佳,心理压力大。

他问儿子:“要不要我找老师给你补补课,提前准备一下?”

儿子明确拒绝了。

隔天早上,他又提议:“要不我帮你模拟一下竞赛环境,你做几套题练练手?”

儿子再次回绝了他的建议。

那段时间,每次与儿子交流,他总是离不开竞赛的话题。

虽然父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从儿子的视角来看,这种无休止的干涉只会增加他的心理压力,打乱他原有的准备计划。

终于,在某个晚上,儿子忍不住爆发了:

“爸,你能不能别再这么操心了?你就不能相信我一次吗?别总是盯着我。”

到了竞赛当天,他的儿子神情专注,解题迅速,毫无紧张之色。

赛后,这位父亲在朋友圈感慨道:

“儿子参加数学竞赛,我比他还紧张,晚上都睡不着觉,担心得要命。

比赛结束后我才发现,原来儿子比我想象的要沉稳得多,是我自己太紧张了。”

确实,作为家长,我们总是潜意识里认为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觉得他们无法独立应对挑战,大事小事都想插手。

但我们忽略了,家长的过度干涉往往伴随着担忧、不安和强迫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传递给孩子,只会增加他们的压力,束缚他们的思想。

在如此重压之下,他们可能会感到压抑、焦虑,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孩子又如何能够自由发展?而家长也会因此陷入无尽的烦恼。

成长是一个自我探索和试错的过程。

如果你总是试图阻止孩子犯错,那么你也阻止了他们的成长。这样的孩子永远无法真正成熟。

如果家长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

那些试图完全控制孩子生活的家长,往往因为过度担忧而时刻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看似是为了孩子好,但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

相反,真正智慧的教育方式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和兴趣,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这个世界。

就像种树一样,如果你过度关注树木的生长情况,时时刻刻都去查看、摆弄它,反而会阻碍它的自然生长。

反过来,如果你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去培育它,它就能够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教育孩子。

如果家长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信任,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和探索这个世界,那么就能够培养出独立自主、有创造力的孩子。

反之,如果家长总是过度干涉和担忧孩子的生活,那只会培养出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这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02 优质的教育,都懂得适度放手

曾经看到过一个热议话题,深受启发:

前一种情况,孩子通过与玫瑰的互动,形成了自己的直观认知。

后一种情况,孩子只与父亲互动,他无法形成自己的直观认知。

当后一种类似情况反复发生在同一个孩子身上,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完全被父母左右时,他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自我探索、真实体验和独立思考等,才是孩子最宝贵的成长养分。

遗憾的是,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这些最珍贵的养分却被父母无意识地剥夺了。

过于强势的教育,如同狂风骤雨,往往让孩子无所适从。

而优质的教育,则如绵绵细雨,轻柔而持久地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滋养他们的灵魂,又如和煦春风,潜移默化地唤醒孩子的智慧之芽。

有位教育博主分享过一个故事:

来自乡村的李爸李妈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带着女儿李婷搬到城市,让她在城市学校接受教育。

李妈坚信“孩子只要快乐成长,就是最大的成功”这一教育理念,始终陪伴在李婷身边,给予她无条件的支持和理解。

无论李婷遇到什么挫折和困难,李爸李妈总是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她,用鼓励的话语为她加油打气。

当李婷因为连续几次考试成绩不佳而沮丧时,李妈安慰她说:“学习是很重要,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你善良、勇敢、积极向上,这些品质比成绩更重要,只要你努力坚持,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在老师眼中,李婷虽然不是最聪明的孩子,但她情绪稳定、乐观向上、努力认真。到了初三,她的成绩开始稳步提升。

最终,在中考时,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心仪的高中。这一切都离不开李爸李妈的悉心陪伴和“适度放手”的教育方式。

李爸李妈的“适度放手”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在给予孩子足够自由的同时,引导她积极向上、发挥潜能。

教育本该如此——

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教育。

03 睿智型父母,践行“三减三增”原则

深受这句话的启发:

父母之爱的纯粹,在于适时的放手。父母之爱的深远,在于懂得离别。

这样的爱,满溢着信任、理解与祝愿,绝无丝毫的强制与高傲。

须知,关心不等于干涉,放手亦非放任。

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

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强迫。

睿智型父母,能够践行“三减三增”原则,因为他们深谙自我成长之道,远比无谓的忧虑来得重要,他们清楚什么是对孩子最有益的支持与关注。

1.减批评,增肯定

通常来说,父母在日常对孩子的言辞,为整个家庭氛围定下了基调。

积极的话语,如同春日暖阳,驱散阴霾,照亮家的每个角落;

而消极的话语,则如寒风凛冽,让家充满压抑与不安。

与孩子交流时,不妨多说些肯定、关爱、尊重、认同与理解的话语。

例如,“我看到你付出的努力了”、“再试试看吧”、“没关系,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始终相信你”。

少些否定、催促、贬低、施压与指责,避免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或是说出伤害孩子心灵的话语。

比如,“你总是不行”、“快点,别磨蹭”、“你太让我失望了”、“为什么别人可以,你就不行”、“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却这么不争气”。

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提振孩子信心,而一句负面的话语可能把孩子压垮。

2.减限制,增尊重

在小学阶段,父母应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观点、感受与需求,即使这些与父母的想法不同,也应耐心倾听,不急于打断或否定。

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不强迫他们参加不喜欢的课外活动或兴趣班。

阅读书目的选择也应以孩子的兴趣为导向,只要内容健康、价值观正确即可。父母不应过多限制,以免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他们的负担。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进入初中阶段后,他们开始注重个人隐私,父母应尊重这一点,不随意进入孩子房间、偷看孩子日记或社交媒体账号内容。

同时,赋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与决策权,让他们在合理范围内自由选择,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与支持,满足他们的价值感需求。

到了高中阶段,孩子将面临着考大学的压力,父母此时更应保持冷静与理智,不要过度焦虑或对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

可以放手让孩子自主安排学习与生活,当他们能够平衡好学业与娱乐、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时,这便是他们成长的最好证明。

3.减干涉,增自省

我始终认为,父母唯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一个智慧父母在面对问题时,他们更倾向于从自身去找原因并努力改进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各种焦虑转嫁给孩子。

他们深知,孩子不能背负上成人的焦虑,他们的成长才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结语

“三减三增”原则,是睿智型父母的育儿秘籍,更是他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见证。

愿每位父母都能践行“三减三增”原则,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助力他们开启自己的精彩人生。


智慧文化 孕育智慧教育

——蕨溪镇小学“亲育文化”解读 一所学校如何能产生强大的育人力量?这种力量既是学生勤学求知、修身养性的成长向上力,又是老师孜孜求索,蜡炬成灰的教育凝聚力。 这种力量应学校的文化,它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是学生成长的甘露,也是老师发展的引领,是老师追寻的方向。 智慧的文化才能孕育出智慧的教育。 教育的三角世界在如今看来是失衡的,大部分家长把教育问题都一股脑的抛给了老师,“老师,他不听你就罚他!”、“老师,他回家就贪玩,作业又没写完……”,诸如此类的话语数不胜数,家长们渐渐褪去了自己“第一任老师”的身份,忽视了自身的家庭教育,但原生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家庭教育的力量是深远的,这种力量是日夜相伴而来,是耳濡目染而来,为今后孩子的诸多方面就涂抹下了不可磨灭的底色,可美可丑,将家庭教育拉回教育之中,让家庭教育合力学校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有力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是当前农村教育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教育的目标的误解也是当前教育的一大难题。 常言“静待花开”,但部分老师总想“拔苗助长”,更恐差生太多,分数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老师的命根,于是“以成绩定天下”成了教育“功利化”的表现之一。 家长们也似懂非懂,高举着“读书时最好的出路”,误让孩子们读死书、死读书,减少玩耍时间,一头扎进书海,他们的眼眶湿润了,他们知识涨了,但什么少了呢?每一位教育人都应该思考,时代在进步,在今天,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不应该把学生固封在书本之中,更应该让他们与书本相伴,探寻大千世界,或放声高歌唱童年,或舞姿翩翩秀风采,或书法绘画传经典,或篮球乒乓健体魄,在多彩的生活中放飞自己童真的梦。 时代里总有新问卷,教育中总有新疑惑,在不断地真真切切的教育实践中寻找答案,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求索,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实际,仰望星空,探索前行。 一、亲子文化之“三亲”教育爱在左,情在右,一路播种一路开花,让行走于荆棘之上的人不觉苦痛。 在孩子成长中父母的爱是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是无法缺失的,在农村学校的教育中,更应时刻点醒家长,关注孩子成长,走进孩子心灵,于是在蕨溪镇家校文化实践中就提出“三亲”教育——亲子共读、亲子活动、亲子展示。 亲子共读,陪伴参与成长,阅读开启精神世界。 亲子陪读给繁忙的父母一个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的机会,也让父母亲手为他们播下这粒文学的种子,培养其读书的兴趣。 在蕨溪镇小学校读书节里,亲子共读好书,见多彩故事,品千人人生,能读能写,共谈心得。 他们会认识桑桑、皮皮、小豆豆,甚至在书中游玩了世界各地,探索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些在孩子心灵中跳跃、翻腾的只言片语,随时光一同沉淀,在未来的生命中定会迸发出绚烂的火光,渲染一抹亮丽的精神色彩。 亲子体验,陪伴见证成长,活动荡漾欢乐童年。 一次牵手奔跑,一次接力传球,一次团队拔河,让不善言语的父母与不知表达的儿女,心心相连。 在蕨溪镇镇小学校体育节里,亲子间的竭力合作,亲子间的彼此信任,那一刻血浓于水的深情,血脉相承的感动,悄然而生;在镇小感恩节,手制感恩卡片,倾听父母的往年故事,为父母洗洗脚捏捏肩……他们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努力,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付出,这就是成长。 亲子展示,陪伴分享成长,展示放飞少年梦想。 呵护孩子美丽的心灵,让每件小事激励他们的成才成德,亲子展示,让默默付出的父母从幕后来到台前,同孩子一起年少,一起欢歌。 在蕨溪镇镇小学校的各种节日中,亲子节目、亲子作品数不胜数,各有亮点,但是这歌、这舞、这字、这画却又了满满的亲情与自豪,这是成长的一笔。 孩子成长是瞬息万变的,是短暂珍贵的,父母的陪伴何其重要,关乎孩子一生,关注孩子,关心孩子,重回孩子的生活,这就是镇小的“三亲”特色教育之本意。 这些点滴的改变,这些日常的融入,都是将来孩子的无价之宝,天将降大任,其能受心志之苦,能饿其体肤,能空乏其身……面对漫漫黑夜能昂首静待破晓,这些虽一朝难为,但朝朝暮暮中定会润物无声。 二、校本文化之“三声”教育 成长不应该被定义,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拥有自己最独特的色彩,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机会,搭建舞台,便成了教育者们义不容辞的事情,蕨溪镇小学校创设“三声”教育——读书声、丝竹声、欢呼声,让学生发于外,而受于内,在心中播下关于奉献,关于坚强,关于慈悲的种子。 读书之声,声声嘹亮,书开书合,豁达自在。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孩子们迫不及待的翻开一本书,随着风声雨声一同读了起来。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里,各处总写着读书二字,清晨放声大读,午休自由默读,语文课有感情朗读,读书声萦绕着整个校园,心口共读,让一字一语一句浸润心灵,洗涤灵魂,胸中自有天地,也满怀温情。 以书中文为例,开拓更为广大的天地,也以文为本,远载其道,让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塑造自身精气。 丝竹之声,声声悠扬,音起音落,怡情益智。 “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孩子们踏着美妙的音符,绽放着童真的笑容,音乐总能把人们隐秘的情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音乐里有那身后的善良、对爱与被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镇小的音节节、课后音乐兴趣班等等,给孩子们学习的机会,展示的舞台,让音乐成为他们空气里的诗歌,让音乐成为他们耳朵的眼睛,让音乐成为他们生命的彩色。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用音符搭建一条通往心灵与未来的桥梁,让他们有自己独特声音,更有“动听”的未来。 欢呼之声,声声悦耳,呼高呼低,乐观积极。 “阳光明媚的活着,幸福便能触手可及”,童年应该是多彩的,被赋予快乐的,在学习、生活中让孩子找到快乐,发现身边的美好,培养其主动能力,不断地赞扬、鼓励,塑造其积极乐观的性格、培养其健康的心理。 镇小的篮球赛、绘画比赛、运动节中此起彼伏的欢呼声里一个个羞涩的孩子打开心扉,自我激励,取得成功,他们含笑流泪,这是他们的快乐,也是他们自我的突破与成长。 “三声”特色教育,有睿智的书本,有动听的音乐,还有儿童欢声笑语,这是一个学校最美的风景,也是一个学校最好的当下与未来。 三、生命文化之“三命”教育 智慧的文化首先一定是面向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文化,生命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关注生命,便是对于一切事物投以最原始,也是最崇高的敬意。 我校秉持捍卫生命尊严、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命理念,孕育了拥抱生命、感恩生命、实现生命的生命文化,我校的生命文化分为三个部分——性命为本、生命为源、使命为首。 (一)生命文化基本理念性命为本即是关注、尊重、热爱自己的生命,只有珍视爱护自己的生命,才是一切可能的根本。 生命为源即是饮水思源、感恩回报,生命的源头是父母,是亲人,不忘人本才能成才。 使命为首即是走出自我,走进他人,发愤图强,奉献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者统一与人,始终将人放在学校中间,正确认识学生是完整的,正在发展中的人,完善生命文化体系,营造生命文化氛围,合力具有强大生命引领功能的教育资源,以构建学生健全人格、坚毅生命。 性命为本、生命为源、使命为首,三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关注自我生命是生命文化教育的基础、前提,感恩父母之情是生命文化教育不可缺少的、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使命为首是生命文化教育实现自我,立德成才的最终结果,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做好三者间的融合,是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的职责,也是每一位孩子必须面对的关于“人”与“才”的终生课题。 (2) 生命文化实践探索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成长,铺垫幸福人生这是我校生命文化的立足点,育人远在成绩之前,优良的品格,良好的习惯,才是一个孩子成才之根本,我校在生命文化教育的践行中有如下的探索。 1.绿色活力的生命环境文化走进校园处处可以感受“生命”的气息,学校关注学生,以生命文化为切入点,打造了操场、教室、走廊、食堂、办公室、图书角的“五地一角”的生命文化建设。 操场上有供学生运动的各式各样的运动设施,操场围墙上有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提醒,最为亮眼的还是以《弟子规》手绘画为载体的“生命为源”的感恩教育。 目光来到教室外的走廊,随处可见生机勃勃的绿植,还有墙上布置的精美的学生挂画以及名家名言,走进教室,以小组为单位整齐摆放的书桌上放着各异的花草,教室的后方还有家长自愿制作的图书柜台,上面整整齐齐排列着书籍,各班还按照自己的班级文化风格置办教室,一片朝气勃勃。 跟随学生来到食堂,食堂干净整洁,墙面上挂着珍惜粮食、讲究卫生的名言,饭后的食堂也十分干净,最后是无处不在的图书角,教室、走廊有图书角,还有统一规划的图书角与特置的图书室,这是学生们的读书天地,也是萌发他们对生命认识的最初天堂。 学校的每地每处都彰显着对生命的引导,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尊重,在这样的校园生命文化的隐形教育中,学生潜移默化地被影响、被熏陶、被教育,他们爱护自己、珍视家人、懂得感恩、努力学习。 2.朝气蓬勃的生命课堂文化我校的生命文化贯穿于每一堂课程之中,首先从学生课堂而言,我校推行“2H”课堂,将互联网课堂与小组交互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回归主体,回归自我思维,关注他人想法,老师由扶到放,学生由易到难。 学生利用互联网与导学进行课前学习,提前自主掌握学习重点、难点,老师利用学习平板,实时将学生端与教师端联系在一起,教师即时对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在结合小组合作,学生不仅仅在自我思考,还在分享想法,关注他人,生本化、生命化在课程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一导一入间深入学生内心,知晓“我是个体,我还是离不开集体的个体“、“我们要相互帮助,我要学会回报。 ”、“我要在小组中交流、合作,实现我在小组中的价值。 ”我校推行的特色课堂,在我校的任何一门课中都赋予了生命文化,每一门课都以文载生命之道。 同时学校将课堂的范围扩大,提出给“家长上三堂课”——通过“家长学校”给年轻的父母上一堂课,如何当一个合格的父母,如何时刻关注学生不同时期的生命状态。 通过“家长教师”给年轻的父母上第二堂课,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中收获成长的能量。 通过“家长学生”给年轻的父母上第三堂课,如何和孩子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关注身心,关注彼此。 3.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文化生命文化不仅仅蕴藏在丰富的课程之中,生命文化还在多彩的艺术活动,在广阔的课外世界里。 我校开展了读书节,在广阔无垠的阅读世界里,我们感动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伟大理想;我们沉醉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我们遗憾于林黛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香消玉殒……文字向来是有感情有温度的。 一行一行的文字,是在表达,是在述说,每一个汉字都长着一张诉说生命的脸,透过文字,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感悟生命,同时还有阅读分享,包括书签制作、读书笔记、诗歌吟诵、课本剧、晨日一读等等,每一个活动都充满活力。 还开展了感恩节,活动中有为父母做一件小事、记录感动的美文、手抄小报分享感恩等以及阳光运动会,每一次奔跑、每一次跳动、每一次呼吸都是生命的呼喊,都源于生命的力量。 学校还积极组织家校游玩活动、校外义行活动,以及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比赛,山水间心胸坦荡,胸怀豁达;善行中,爱心滋养,善良慈悲;竞赛中,坚强勇敢,坚毅不屈。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每一位师生都在其中感受生命的力量,感受生活的乐趣。 四、教师文化之“三怀”教育 教师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文化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 教师文化包括教师人际交往方式、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价值观等方面,它不仅影响教师的曰常教学活动和人际交往方式,同时也对学校、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我校将教师文化总结为“三怀”——情怀、胸怀、释怀。 情怀是对教育的热爱,胸怀是对教育的包容,释怀是对教育的创新(放下)。 (1) 教师文化之情怀教育中有许许多多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教师如何能坚守岗位,坚守初心,这里就谈到教师情怀,教师情怀即是对教育的热爱。 我校将教师文化建设中,将教师情怀放于首位,其中包括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教师对工作的热爱,表现在对每一堂课的精心研究,包括课前对学情的准确掌握,对课本的仔细研读,对重难点的有的放矢,课堂中对于课堂的流畅把握,有效组织,语言表达的机智流畅,以及课后对教学的反思,对学生的辅导。 教师对于工作的热爱不仅仅表现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利用业余时间拓充自己的知识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也就是自己的综合知识。 教师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时,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知识、广泛的综合知识以及实践性知识。 教师对于学生的热爱,表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呵护每一位学生。 用自己的知识教导学生,做自己的真情怀感化学生,当学生有困难时,老师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学生;当学生有进步时,老师第一时间为他喝彩,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在老师的眼里,都在老师心里。 老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随意评判学生,不随意定义学生、不随意否定学生,在这样情怀的老师的教育下,学生会感恩、会奋斗、会坚持。 (2) 教师文化之胸怀教师文化中的教师胸怀,是指教师对于教育的包容,即对在面对教育工作时的广泛学习,以及对于学生的包容。 教师对于教育工作的包容,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本身,在面对教育时能有格局观,与时俱进,面对许多新的教育形态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教育中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学习,开拓自己的视野,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这在教育改革盛行的今天,是必须要有职业素质要求。 同时教师胸怀还体现在由上到下的学校各级的教师文化的有效推行,学校积极推行教育新尝试,积极进行“2H”课堂模式,积进行课程改革培训等,以求建设学习型校园,包括学生、家长、教师三方。 教师对于学生的包容,是包含在教师对于学生的热爱之中,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性、差异性、完整性,认识到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反复性,我校教师积极思考,面对不同的学段、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制定了不同的课型,如语文低段的绘本课,中段的课内外共读课程,以及高段的古诗词共读共写课程等。 教师的胸怀,决定了教育世界的大小,决定学生未来世界的边界。 (3) 教师文化之释怀教师文化中的教师释怀,即是放下,放下陈规,舍弃糟糠,学会独立思考,敢于俱进创新。 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必须着眼于当下,关注于眼前,跟紧时代步伐,跟上学生节奏,去发现,去改革,去创新,这样的教育才能不断注入鲜血,才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教师文化之释然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善于学习、敢于质疑。 学校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学校定时举行教研会,不同学科进行教育研讨,对新的教育理念,对新的教育方法进行研讨以及教师定期被派外出学习,进行课堂观摩、教材培训……形式多样,多级多面的学习,让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一次创新抵过上千次的墨守陈规。 一次创新的热情,一次创新的活力,会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拥有创新意识的老师的教育下,学生定然充满朝气与活力。 教师创新意识要求教师必须拥有吸纳新知的开放意识,寻根究底的问题意识,坚持真理的独立意识和不怕权威的民主意识,善于学习,敢于质疑。 学生回归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转变了以前教学中“填鸭式”、满堂灌、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在开放的时代中,教师必须及时的捕捉到最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加以筛选,系统化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我。 面对新知识,作为老师不能只知一二,还要刨根问底,才能求思解惑、传道授业。 文化有传承、有发展、有融合,教师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思考去辨别去质疑,故而,教师之创新,关乎祖国之未来,关乎民族的兴旺。 立德树人,教会学生做人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校课程之外的大生活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最后实现自身的价值。 孩子开始知道人最重要的是善良,其次是诚实,最后永远不要互相遗忘。 孩子的未来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创新人才、多元人才,任重而道远,观察教育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思考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践中探求解决之道,让各类学科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让学科课程的学习延伸至生活,让生活检验知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独立、学会审美。 在学校教育之外,家庭也将目光从田间,从手机、从麻将桌转移到孩子身上,陪伴成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与孩子共乐共悲,再度童年,再历青春,其间定有不一样的体味。

新师德规范读书心得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书心得不能忘了哦。 但是读书心得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新师德规范读书心得(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新师德规范读书心得1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身为人师无学既是无德!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所以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甚至终身学习。 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性的教师。 正如我们的先哲孔子所说“学不厌,教不倦。 ”这也是新《规范》中对教师提出的一个较高标准,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 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 ”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新规范共包括六项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规范》对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要想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

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 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学环。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 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 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这种爱,是不能以血缘关系和个人好恶为转移的,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 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 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如果他们切实地感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

三、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终身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 我们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从各种渠道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 在吸取新的知识、观念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善反思、勤笔记,注重积累,加强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新师德规范读书心得2

我们最近学习了教育部出台的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师德规范有了不少的改变,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保护学生安全”的问题。 平时工作中,我们学校都是非常重视的。 不论开学伊始,还是在假期中,老师们都会重点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 例如:教师利用假期对学生的安全问题进行走访和教育,向家长了解学生假期中的不安全问题。 通过这样的走访,不但让我们的家长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也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在学习这新的规范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四川大地震中的那些为了保护学生生命的老师,他们尽力用自己的身躯去庇护学生的行为让世人感动,就像谭千秋老师他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当时我不禁为之感动。 确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刻不容缓应该去保护自己的学生。 再说说在地震中那个弃学生于不顾的“范跑跑”,他那样的行为,真是让我为他感到羞愧。 不谈像谭老师那样在危急中去保护自己的学生,就说最根本的,现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我们就应该从各方面去关心学生,去关爱学生,孩子的父母相信老师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是孩子能健康成长。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又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 “终身学习”在师德规范中也比较惹眼。 诚然,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等特性是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们的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苏霍姆林斯曾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 ”作为一个教师你要教给学生一碗水,你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那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所以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 但现实不容乐观,盲目追求片面短见的成绩,学生受罪,老师受累的事屡见不鲜。 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也更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教育制度。 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问题。 不论怎样,我一直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效率。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我将为做学生爱戴、家长满意的好教师付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新师德规范读书心得3

我踏上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幼儿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师的师德规范里我找到了答案:热爱孩子并尊重孩子,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幼儿教师只有热爱幼儿,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幼儿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孩子;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 要办好教育,要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 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首先,是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我认为即然我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热爱自己的事业。 竭尽所能,把这事业当成最光辉的事业,使之理想化、神圣化,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是对孩子无私的爱。 教师要热爱孩子。 “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 从中我深深的懂得:只有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深入到孩子中去,关注他们的举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很好的为幼儿服务,这样就在他们中树立了威信。 我们哪个老师不想让每个孩子好起来,我们教师辛勤劳动,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所知所解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哺育下一代,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热爱孩子就意味着尊重,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要认真考虑自己对孩子的每一个意见,每一个做法,无论如何都不能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得角落——人得自尊心。 我觉得热爱幼儿要面向全体,尤其是个别性格特殊的幼儿,能容纳他们的天真,能容纳他们的错误,这种爱才是博大而深沉的!多表扬,多给他们戴一些高帽子,少批评,即使批评也尽量不在全班幼儿面前批评。 让爱的暖流也能流进他们的心田。 让他们也感受到生活也有阳光。

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然要加强学习,不断进取,出色的完成工作。 切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工作水平。 坚持从严治教,提高自身建设,在教学上要多加探索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艺术。

(一)不断学习,更新幼儿教育观念,主动、积极地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幼儿人格,真诚关爱每一个幼儿,做孩子们的朋友、妈妈。

(二)加强服务意识,保教并行。 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 幼儿教育重在保教并行。 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自命清高,真正融入到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动向。

(三)学习阳光心态,做阳光教师。 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每天的琐事,闹中取静,学习幼儿的好奇心,积极探索发现幼儿的纯真心灵。

总之,我将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深深扎根于幼儿园这片净土中。 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自觉遵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真心接受所有同仁的监督与帮助。

新师德规范读书心得4

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大要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还新增加了“不以分数作为学生的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知荣明耻,保护学生安全、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等内容。

我是一名从教二十年的教师,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教育观念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变。我知道,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师育人通过二十年的教学工作和此次新师德规范学习,我明白了: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有效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热爱自己的教师岗位,乐于奉献。

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会自觉地忠诚教育事业。 使平凡复杂的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更有乐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会认真地备课、讲课、改作、辅导,对日常工作的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去做、关心集体,不得过且过,不敷衍塞责,维护学校荣誉,敬业精神还驱动着教师不断探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管理班级的方法、使教师朝着成为名师、学者、专家的目标不断迈进。

人们常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其中的“身正”即意味着具有高尚的德行,奉献精神,这是为师的首要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要实现教育的“真”披着虚伪、庸俗、狭隘的外衣去教育学生,这种教育就显得苍白、虚伪,无疑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育人的角度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身教重于言传。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魂,扎牢自己的根,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正气,压邪气,淳师风,扬师德,依法执教,真正担负起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的重任。

二、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好的教育,遇到好的老师,我们的心理和家长们的心理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在好的环境下成长,都希望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所以我们在关心学生这方面应站在家长这一方面,对待学生要想自己的亲人一样,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我觉得有时家长和老师之间能够相互体会。 相会理解,来共同把孩子们教育好。

“热爱是的老师”“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鼓励、帮助,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附下身去听他们说话,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心里、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育、激励、帮助,使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老师的关注,班集体的温暖。 坚决杜绝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三、终身学习,学而不厌。

新规范中明确规定:“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 ”可见,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对老师站稳讲台是多么重要!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时代如今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激起饱受信息浪潮冲击的学生的兴趣。 一个良师,足以让学生回味一生;一个庸师,足以让学生批判一生。 教师的才气将直接决定你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度、影响力以及信仰度。

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的职业又是特别需要学习的职业,持续不断的学习是教师工作与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学习是胜任教学的需要,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其次,学习是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需要,知识的更新,课程的变革,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手段的日趋丰富,都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再次,终身学习是教育人的需要,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浇灌出一路花香

教师还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 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 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其次,教师要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师德修养。 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总之,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 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

新师德规范读书心得5

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师,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通过学习“师德教育”讲座,我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

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这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热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 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 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 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四、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工作积极,就是要勇挑重担,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因此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五、团结互助,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 廉洁从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不赌博,不斗殴,不酗酒,爱护公共卫生,语言规范健康,禁止粗俗言辞,衣着朴素端庄,随时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严格要求自己。

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再把你的爱带给你身边的学生吧,就像宽容自己爱人的小脾气,原谅自己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 教师只有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对学生无私的奉献。 这种爱,不是出自于个人恩怨,而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 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 ,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 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学习英雄楷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关爱每一位学生的誓言,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不怕牺牲,敢于挺身而出,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使学生一个没有少,一个没有伤,一个没有饿,一个没有病,一个没有亡。 在灾难面前,他们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在危险面前,他们身先士卒、义无反顾。 他们是这样的尽责和勇敢,让人感动,令人敬佩,他们用平凡的工作铸就了闪光的师魂。 学习他们的事迹,足以让每一位教师经历一次灵魂的洗礼,思想的升华。

回到在日常生活中,想起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那理解的微笑、会意的眼神、无声的流泪,这不都是我们用爱换来的吗?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长该从哪些方面帮孩子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从各种新闻和消息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关于儿童和青少年受到伤害的恶性事件,为了防止这些我们悲剧反复发生,作为家长就要意识到自己责任的艰巨,扛起大旗,帮助孩子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那么又应该如何做呢?

【1】关注孩子的日常读物

给孩子购入一些真正利于成长的优秀读物。 近期最让人震惊的事件,莫过于儿童读物频频爆雷,甚至这之中还包含教材。 根本不适合孩子看到的插图、言论,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书本里,而且还是热卖的书籍,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在愤怒之余,也给家长敲响了警钟,不要盲目跟风购买这些读物,买来就丢给孩子自己看,这是大错特错的,要提前用成年人的视角审读一遍,才能放心交给孩子阅读。

【2】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

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青春期萌动、叛逆期的孩子,时刻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很有必要。 孩子认知还没有形成,很容易被身边的人带跑偏。 这时候就要在日程生活中教育孩子如何分辨一个人的人品好坏,循循善诱让孩子自己能够慎重交友。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小时候,我最好的朋友喜欢偷东西,还经常怂恿我一起去。 我因为胆子小犹豫了很久,家长看出了我每天心事重重,询问之下我说了这件事,父母严厉地告诉我这是不对的。 在父母的建议下,我跟小伙伴绝交了,非常庆幸小时候做了这个决定,据说前不久他和一个同伙都被绳之以法了。 可以看出教会孩子如何交友,也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一课。

【3】安全教育

给孩子配一个电话手表,或者其他能用于通话的设备。 教孩子如何拨打紧急电话、如何阐述自己的情况、基本信息、什么样的情况属于紧急事件、什么人不能轻易相信、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行为容易引发危险、人多的公共场合应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这些都是要给孩子上的基础课,安全教育永远不嫌多,不要发生了悲剧事件才追悔莫及,那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4】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儿童抑郁屡见不鲜,心理健康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一个层面。 孩子年纪小,很多事情不能自洽,加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都表明家长就要多跟孩子沟通、疏导,多关注孩子的需求,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5】性教育

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性教育是很重要的,讳莫如深只会让坏人有机可乘。 大大方方的告诉孩子这方面的知识,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这才是一个睿智的家长应该做的。

对于教育孩子一头雾水的新手爸妈,建议多学习一些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内容,会对各种教育问题豁然开朗的。

了... 如今的美本申请开始拼 凤凰爹妈
= 数学圈不可思议的一个等式 0.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