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间,贵阳银行发布了2024年三季报。果然不出投资者所料,贵阳银行又交出了营收净利双降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贵阳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9.37亿元,同比下降4.4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0亿元,同比下降6.81%。
对比近几年的三季报可以发现,109亿的营收,与2019年三季报的108亿不相上下;而39.7亿的归母净利润,还低于2019年三季报43亿,仅略高于2018年三季报的37亿。
这说明,贵阳银行的营收净利指标,已经双双跌回了5年前。
财经众议院注意到,业绩跌回5年前的贵阳银行,却连换了四任行长。从2018年底算起,先后有李忠祥、罗佳玲、夏玉琳、盛军担任行长,但贵阳银行的业绩却始终未见有明显起色。
这5年,固然有经济下行、净息差下降等外部不利因素,但处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中,有些银行却逆势实现营收净利增长的业绩,因此,将业绩徘徊不前完全归因于外部环境并不客观。
业绩的下降也是一张多米诺骨牌。贵阳银行20%左右的分红率,引发股东不满,在今年股东大会上,多项议案遭遇大比例反对票;上了“四重保险”的一笔高达4亿的贷款,最终还是打了水漂,业绩交流会上投资者对其管理水平的质疑在所难免。
贵阳银行,亟需改变。
三季报营收净利双降
营收下降,净利下降更快,贵阳银行所遭遇的困境,正是其营收结构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利息净收入依旧是贵阳银行的主要营收。2023年,贵阳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占总营收比例长期徘徊在90%上下,今年前三季度降至80%左右,但仍然占比较高。
而在一些业绩具有韧性的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收比重已经降到6成左右,比如,杭州银行、宁波银行。
从贵阳银行净息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80%,而上年同期为2.14%,净利息收入的下降在所难免。
前三季度,贵阳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86.71亿元,同比减少15.61%,拖累营收同比下降4.42%。
贵阳银行今年三季报39.7亿的归母净利润,也是其自2019年三季报以来,首次跌破40亿元大关。
实际上,由于净利的下滑,加之分红率不高,在今年5月17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多项议案引发投资者不满。
数据显示,2023年度贵阳银行实现净利润为54.52亿元,加上账面未分配利润254.81亿元(上年结余未分配利润257.46亿元,因发放优先股现金股利减少未分配利润 2.65亿元)后,2023年度可供分配利润为309.33亿元。贵阳银行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2.9元人民币(含税)。分配的现金股利占当年归母净利润52.97亿元的20.02%。
股东大会上,《关于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审议结果显示,反对票的比例为3.5308%。5%以下股东,反对票的比例6.97%。
而在股东大会审议的11项议案中,有4项议案均遭到了超过10%的反对票。
此外,今年7月30日晚间,贵阳银行的一则诉讼进展公告曾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贵阳银行一笔本息近4亿元的贷款,设置了高达4重的保障,既有抵押和担保,包括地产、公司股权及在建工程,还有公司股东的个人担保,但一分钱也没有收回。
贵阳银行公告称,“经穷尽财产调查措施,已发现的财产均已处置完毕,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
在三季报中,贵阳银行再次公告了重大诉讼进展,称2024年7月收到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四任行长接力
与业绩5年回到原点相对应,从2018年底开始,贵阳银行行长进入频繁更换期。
2018年11月,贵阳银行时任行长李忠祥宣布因工作调动原因辞职。同年12月,原贵阳市金融办主任罗佳玲接任新行长。
半年后的2019年6月,罗佳玲任职资格还未得到监管部门批复就已提出辞职。2019年7月9日,原监事长张正海当选董事长,原70后副行长夏玉琳升任行长。
2021年5月19日,行长夏玉琳因工作调动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委员及行长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此后,夏玉琳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媒体报道的一则司法判决文书上。
夏玉琳辞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贵阳银行就确定了新行长人选。2021年6月16日,贵州银行发布公告称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盛军先生为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的议案》。7月30日,盛军的行长任职资格得到监管层核准。
这意味着,从2018年11月至今,贵阳银行先后经历了李忠祥、罗佳玲、夏玉琳和盛军共4位行长。
公开资料显示,盛军出生于1970年2月,曾任中国工商银行贵州分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信贷与投资管理部总经理,中国工商银行贵州铜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贵州六盘水分行行长、党委书记等职位。
而与盛军搭班子担任董事长的张正海,具有监管背景,由监事长转任董事长,不过,张正海出生于1965年11月,还有一年将达到60岁的退休年龄。
张正海与盛军能否联手打破贵阳银行业绩增长的魔咒,业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