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10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聆听“公共钢琴”里的时代乐章》的报道。
8月24日那天晚上,郎朗是“悄悄地”赶去深圳华强北弹琴的。曲目、造型、摄像团队……他什么也没准备,身上穿的还是当天来不及换下的正装,“有点儿热,但也是表达对钢琴的一种尊重。”
8月24日,郎朗在华强北演奏公益钢琴。(视频截图)
深圳华强北公益钢琴角,聚集的都是热爱音乐的人,低调前来的钢琴家很快被认了出来,大家请他弹一段。郎朗很快选定了最能引起共鸣的一首,开始弹奏《我爱你,中国》,“为祖国75周岁生日献礼。”
熟悉的旋律响起,郎朗开始邀请大家一起表演,先是拉小提琴的小伙子加入了合奏,渐渐地,两个人的合奏变成了全场大合唱,“我要把最美的歌声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中国……”
琴声与歌声点亮了那个夜晚。“当时的氛围太好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忆起那天场景,郎朗兴奋地提高了音量,唯一小小的遗憾是,“那天易大哥没在。”
让郎朗挂念的“易大哥”,名叫易群林,一位58岁的建筑工人,也是让郎朗知道“什么是公益钢琴”的人。
相 见
去年,因为在华强北弹奏公益钢琴的视频意外“走红”,易群林的音乐旅程铺展向他未曾想象过的远方——穿工服、戴安全帽,他在自己参与建设的音乐厅登台演奏《梁祝》;带着这首曲子去沈阳赴他与郎朗的“钢琴之约”;还受邀到北京在直播现场看了总台春晚……
易群林在演奏华强北的公益钢琴。(受访者供图)
虽然只在春节前见过一面,但易群林和郎朗对彼此的印象极深。“郎朗老师很热情、很亲切,一见我就叫易大哥,给我讲手型啊、指法啊……”老易将那次见面视作“接受指导”,这半年都在用郎朗教他的指法练琴。而在郎朗看来,那不能算指导,只是在自己的家乡沈阳招待一位同样热爱钢琴的演奏者。他一直记得易群林的手——一双属于劳动者的手,结实有力,老茧记录下为生活打拼的辛苦。“挺不容易的!完全靠自学弹到现在的水平啊!”郎朗的语气中流露出真诚的感佩。
“不知道怎么就火了。”易文理是易群林的儿子,这些年,他和父亲一起从湖南岳阳老家到千里之外的深圳打工。去年那段让老易“出圈”的视频,就是由他拍摄的。“我爸会的乐器太多了,我平时也拍他吹口琴、拉二胡,就是记录一下生活。我剪都没剪,拍完没有3分钟就传到网上了。”
老易也觉得这一年多来发生的一切都很偶然。去年4月的一天,工地收工之后,他陪工友到华强北买手机——比起音乐,华强北更响亮的名片是“中国电子第一街”。所以,当老易发现在这条步行街上还摆放着8台供路人弹奏的钢琴时,他有些喜出望外。“这个琴,我也可以弹弹吗?”老易客气地询问前一位演奏者。“那个大妹子马上就站起来了,说您来弹,谁都可以弹的!”擦擦手上的泥,老易坐下来,《致爱丽丝》《梁祝》《黄河大合唱》……他把心中的旋律一首首弹下来。
每天在工地打拼,老易当然没机会坐下来学习五线谱和正规的指法。这些曲子,都是一个音符对应简谱上一个数字,数字再对应琴键,就这样一点点记下来的。他的指法,是在饭桌上、柜子顶上、铁锹把上以及一切可以搭住手指的地方,自己“敲敲打打”学会的。但老易就是喜欢钢琴,“弹钢琴就像和老朋友对话,我弹一个音符,它给我一个回音。”
郎朗将这种“对话”视为老易的“绝活”:“易大哥说他记谱子就靠背数字,2467、5672……数字化作琴声,真厉害!”
虽然少年时代起就喜欢音乐,但人生中大多数时光,忙着挣钱养家的老易和他的“老朋友”根本“说不上话”——原因显而易见,作为“乐器之王”,钢琴身价不菲。直到越来越多的“公共钢琴”或者叫“公益钢琴”“共享钢琴”,出现在街头巷尾,出现在车站、商场甚至医院的门诊大厅,不管叫什么,这些钢琴向所有人公平地敞开怀抱,不收取费用、不设置门槛,无论是郎朗这样的演奏家还是像老易一样的爱好者,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坐下来按下黑白键,弹奏一曲。
在华强北弹奏公益钢琴的经历,也让郎朗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当年,沈阳有个海鲜餐厅,一进门的地方摆了一台白色钢琴。因为家就住在附近,“我有时候就在那儿练琴”,郎朗说,他练着,“人家在旁边挑涮火锅的那些生鲜”。他弹上一会儿,便开始有选食材的客人停下来听,等练完再一看,“有很多人都在围观,我就感觉挺有意思。”
从小弹到大,郎朗总结出“乐器之王”的一个短板,“就是太‘独’了”。它不像小提琴、二胡那样,可以“随时拿出来,随处是舞台”,钢琴是“一个人关在小屋里自己练,很少有机会和大家进行切磋”。亲身体验之后,郎朗觉得公益钢琴最大的意义就是弥补了这个短板,他之前弹奏的那架琴就摆在华强北地铁的出站口,“要是小时候哪个地铁口有钢琴,我得天天跑去弹。”他乐呵呵地跟记者开玩笑,又正色说,无论专业与否,“弹琴的人需要舞台,这些公共场所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心里那个舞台。”
看 见
华强北也是张旦旦的舞台。在这里,大家更习惯叫他“盲人钢琴师”。所有的曲谱都记在心里,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舞蹈,这个23岁的年轻人可以一人承担一场街头音乐会的全部伴奏工作,夏日的晚风中,他弹着,大家唱着,从《歌唱祖国》到《海阔天空》再到《如愿》……弹琴的唱歌的都很投入、很用力。旦旦的眼角弯弯的,让他看起来仿佛带着笑意在演奏,围过来的听众却有人渐渐红了眼睛。在社交媒体,朋友帮他开直播、上传演奏视频,有网友给他留言,说他弹奏的音乐“是平凡生活的解药”。
音乐和钢琴,也是张旦旦的“解药”。从小,他眼前就只有微弱的光感,却早早显露出对音乐的敏感。在特殊学校读小学二年级那年,班里新来了一位音乐老师,她手把手地教旦旦在琴键上定位“哆来咪”。那是旦旦第一次摸到琴,如今回忆起来,他觉得就是这位启蒙老师,把他引进了门。
9岁那年,旦旦央求父母为他买了一台最简单的电子琴,功能很基础,“跟小孩子玩具一样”。但在用它摸索着学琴的过程中,旦旦觉得他的生活好像被改变了。“我从小也没玩过什么玩具,钢琴对我来说就像乐高积木,有很多不同的色彩。”年纪稍大一点,他跟着村里的唢呐班子给人演奏,替家里赚了一些钱,也在县城跟老师学过一些即兴伴奏,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己琢磨,他越琢磨越觉得,“音乐是有趣的,它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19岁,旦旦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背着家人,从打了三年工的按摩店“逃走”了,“在店里起早贪黑,根本没时间练琴。”为捍卫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离开老家,来到深圳。他喜欢深圳的丰富与包容,而且,“我听室友说,华强北有几架公益钢琴可以弹。”
那阵子,他租住的地方离华强北不远,旦旦每天撑着盲杖早早赶去,一练就是一天——华强北的公益钢琴都是经过翻新维护的旧琴,旦旦一台台试过,认准了其中音色、音准最好的那几台。从早到晚,能弹多少个小时,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这台我弹上了,别人基本就没得弹。”他也尊重所有和他一样真心想弹琴的演奏者,只要有人诚恳地说一句“能让我弹一下吗”,他就愿意让出琴凳,哪怕对方弹得不好,只是一个音一个音往外“蹦”也没关系,“但是你不能哐哐地乱砸”,说到这儿,旦旦提高了音量,“那就不是弹琴了!”他极爱护这些琴,发现有人破坏会上前制止,还主动请相熟的调音师过来帮忙调律。
在华强北,旦旦“看见”了音乐的色彩、人心的善意,也同时被别人看见。很快就有附近居民发现,这个执著练琴的小伙子擅长即兴伴奏,常常是大家点歌,他就能弹得流畅动听。很多人听完、唱完不走,会自发地回报这位热情的演奏者,旦旦一直记得,他刚来弹琴不久,就被喜欢唱歌的叔叔阿姨拉进了他们的微信群。有人给他拍视频,也有媒体来采访,“华强北盲人钢琴师”开始为更多人所知。
2020年,当地一家商场的老板看到视频和报道,主动联系旦旦,请他到商场弹琴。那段时间,他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一个月能赚一万多块钱。”攒下些积蓄,旦旦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分期付款,买了台标价几万元的二手钢琴,送到安徽老家的村委会。“我们那个村子条件比较落后,没什么音乐氛围。我就想用自己努力的成果,捐个钢琴回去,让老人孩子都能享受这种氛围。”他想把童年“求之不得”的“彩色积木”,送给同样心怀憧憬的人。
在弹琴这件事上,旦旦的自我要求近乎严苛。去年,他从商场离职了,因为他觉得“能创造的价值,配不上人家那每月一万多块钱”。他想精进琴艺,却一度很少再去华强北,因为“我手汗重,一出汗弹琴就打滑……”烦心事好像一股脑压过来,旦旦花重金捐给村里的琴一直被闲置,“没人弹、没人教,就放着落灰,可能老鼠都在里面做窝了。”他苦笑着,戏谑遮不住心疼。
抑郁的情绪无法排解,旦旦离开了深圳,他独自走过全国很多地方,“想干脆找个没人的深山老林不出来了!”但哪个钢琴师能放下心里的舞台?兜兜转转一大圈,他又回来了。
这一次,旦旦借来一架电钢琴,把它挤进了和室友合租的宿舍,一边坚持每天练琴,一边靠直播和发布短视频维持生活。华强北的公益钢琴重新出现在他的镜头里,最近一次是在7月,“听说那边的琴更新了,我想去试试音色。”试琴时,他遇到一位高手,“坐下就弹了一首肖邦!我当时都惊呆了,弹得那么好!”他上前和弹琴的小伙聊了两句,得知对方是四川音乐学院附中的普通学生,旅游到此,惊叹于旦旦的才华,这才想试试身手。
“我们聊天的时候,小伙说他也是手上爱出汗,很困扰。”遇到“同病相怜”的演奏者,让旦旦在采访中,第一次用相对轻松的口吻说起“手汗重”这个令他陷入焦虑的障碍——旦旦觉得,在华强北,他总能碰到与自己“磁场相近”的人。那台闲置在老家村委会的琴,旦旦也渐渐释怀,“我捐过去,就完成了我该做的事情。”
靠着剩下的积蓄和打理视频账号的收入,旦旦说目前维持基本生活还是可以的。他心里有个不愿放弃的目标——到更大的舞台上和专业的乐队合奏。
遇 见
“有人赶路,有人经过,有人驻足,还有人在弹奏过往与青春。”
B站一个播放量近10万的视频下留着这样一条评论。视频中,厦门机场内一架公共钢琴旁围了一圈人,位于中央的弹奏者五指在琴键上跳跃,《路小雨》《蒲公英的约定》……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流泻而出,引得听众沉浸其中。
弹琴的女孩名叫悠悠,视频发布在她和朋友派派共同创建的账号“排忧PaiYo”上。“账号名称的由来是我们英文名的前面几个字母——PaiYo,也意味着排忧解难。”她们解释道,希望能通过自己分享的音乐演奏视频,为他人排忧解难。
悠悠和派派本科期间都就读于厦门大学,一次钢琴演奏会让她们结缘。两人的关系越走越近,一起约着弹钢琴、弹吉他、唱歌,对音乐同样的热爱使她们萌生了共同创建一个音乐分享账号的想法。
相较于在家时一个人自弹自娱,置身人群中弹奏钢琴更考验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刚开始真的超级紧张,紧张到手会发抖的那种。”而随着公开弹奏的经验愈发丰富,她们也练出了胆量,现在已经能在众多围观者的注目礼下自如地弹奏完一首首钢琴曲。听众每一次的跟唱、鼓掌和交谈,都让她们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感动。
厦大图书馆、厦门机场、鼓浪屿的海边咖啡馆、郑州地铁站、北京的商场里……音乐播撒的快乐在二人打卡过的公共钢琴间、在路过的行人间传递,正如最初期待的那样,她们的演奏,成了“排忧解难”的良方。
厦门机场的公共钢琴是“排忧PaiYo”这个账号里打卡次数最多的公共钢琴,不仅悠悠和派派两人经常光顾,她们的粉丝也在评论区“接龙”般晒出各自打卡的照片。不同衣着的人、不同的时刻、不同的曲目,却都弹着同一架钢琴。“感觉大家是在为一样的热爱做一样的事。”
派派公司外的乐器店旁边,也摆了几台公共钢琴。下班时经过,她常“手痒”弹上几曲。被琴声吸引的小朋友会忘了放学回家,围在钢琴边,盯着她手指一次次触碰琴键的动作,有的还会掀开其他钢琴的琴盖,模仿着按下几个按键,直到恋恋不舍地被家长们牵回家。派派最初没想到,自己的放松时刻能引发小朋友们的兴趣,“说不定就播下了一颗‘种子’。”
她们把公共钢琴和公共健身器材类比:一个是身体疗愈,另一个是精神疗愈,相同的是服务大众的内核。在不同时空弹奏同一架钢琴、同一首乐曲,唱出同一个音符时,在某种意义上,称得上是一场盛大而惊喜的相遇。就像走在地球不同角落的人们不经意抬眼,望见了同一轮明月,产生了一致的欢欣与喜爱。
这或许就是她们提到的——“千里共婵娟”。
听 见
从天津地铁9号线直沽站下车,记者是“听曲识琴”,循着音乐声找到那架公共钢琴的。弹琴的是“00后”“小不”,“60后”萧姨正安静地站在一旁,“他先来的,等他弹完我再弹。”这一老一少并不认识,但之前就偶遇过一次。那次,坐在琴凳上的是萧姨。“小不”路过,听到这位阿姨在弹,就停下脚步跟着旋律唱了起来。萧姨要把琴让给小伙子,被他拦住了,“他说他不会弹”,萧姨就继续给他伴奏。再见面,她才发现原来小伙子不但会弹,还弹得很好。
“小不”从东北来天津当老师,教的就是音乐。萧姨是退休工人,现在的主要工作是照顾1岁多的小孙女。如果不是这架公共钢琴,他们的生活轨迹本没有交点。“遇见一次是偶然,两次肯定是缘分!”“小不”笑着跟阿姨感慨。
“小不”把到9号线弹钢琴视作自己的“梦想时刻”。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他在租住的房子里,摆了一架电钢琴。但自从发现了9号线的公共钢琴,没课的时候,他宁可绕一点路,也会过来弹上一会儿。为什么不在家弹?“你听这是什么效果?”他用力地按下几个琴键,浑厚的琴声随之响起,“‘电钢’达不到这种厚重,也没有回响。”“小不”讲课时要弹琴,下班回家也会练琴,那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和梦想是不一样的”!他一脸认真地告诉记者。
“你都当老师啦?我看你还是孩子样儿呢!”萧姨身上带着天津人的亲切感,她喜欢听年轻人弹琴,也喜欢跟他们聊琴,像“小不”这样的“忘年交”她认识了不少,“好多人都说,‘阿姨我加您个微信吧’!”她来者不拒,笑眯眯地递出二维码,“还有年轻人愿意加我,我就挺自豪的。不过平时人家忙,也顾不上聊天。”
其实萧姨也忙。从前忙着在工厂上班、下了班就带孩子——她的钢琴基础,就是当年给4岁的儿子当“陪练”时打下的。如今,萧姨退休在家,又开始忙着“帮孩子带孩子”,和亲家轮班照料孙女。“轮空”的日子,她终于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可以坐下来弹弹琴了。
弹琴的萧姨和站一旁的“小不”。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雷琨摄
“拜厄、车尔尼599……”年轻时陪孩子练过的指法和曲子,她一点点往回捡。“嗨!就是玩儿呗!”萧姨心态年轻,也好学,唯一的担心就是在家练琴扰民。有一次,邻居家的小朋友夸她,“您弹得真好,您一弹琴,我奶奶听得午觉都不睡了。”萧姨听出了童言无忌背后的“弦外之音”,再弹琴,她手上不敢使劲儿了,小心翼翼地按下每一个琴键,越弹声音越小,“越弹越困”。
在家里放不开,一架摆在地铁站,谁都能弹的公共钢琴,反而给了萧姨自由施展的空间。自从发现直沽站有琴,每次搭地铁回家,她总是提前一站下车,坐在琴凳上,背后人来人往,她不必再担心打扰到谁,可以投入地弹她想弹的曲子。
见面那天,记者问她最喜欢哪一首,萧姨笑了:“一会儿我弹给你听!”“小不”起身让出了琴,请萧姨展示。萧姨弹《遇见》,“小不”跟着唱“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弹西游记的《女儿情》,“小不”忙着搜歌词;压轴曲目,萧姨选了一首《春节序曲》,“小不”跟阿姨合作,不时补上几个音节。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萧姨是个典型的天津“i人(偏内向的人)”——有人愿意找她聊天,她句句有回应;但让她主动开口,“我其实不爱跟人家长里短地打听。”因琴而起的交流更让萧姨感到自在,她也愿意用弹琴来表达自己,用音乐说出心底的声音。
这架忽然出现的公共钢琴,给萧姨忙碌凡常的退休生活带来了一点惊喜:“这附近有个音乐学校,好多钢琴专业的学生都给我指点两句,还给我示范,可好了!”她边说边抬起搭在琴键上的手,加点劲儿,再落下,让琴声飘得更远,“在这儿我就敢弹了!想弹嘛弹嘛!”
“想弹嘛弹嘛”,在公共钢琴上,确实是弹什么的人都有——有人弹肖邦的《夜曲》,也有人弹周杰伦的《夜曲》;有人弹贝多芬的《月光》,也有人弹《十五的月亮》;有人弹蓝调,也有人弹红歌……到底弹什么才“正宗”?在郎朗看来,这不是个问题,而恰恰是钢琴的优势和魅力所在,“它是基础的乐器,又可以产生无穷的组合和变化,探索各种风格。”这位世界顶级钢琴家的手指演绎过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也在总台春晚舞台上弹奏从东北秧歌改编而来的《冬日暖阳》,国庆前夕,他又推出了三首新单曲,“全部是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为祖国母亲庆生”,这个中国音乐合辑的名字就叫《龙年——中国的歌》。在郎朗心里,钢琴曲只有创作和演绎质量之分,在曲风上没有高下之别。他还准备找机会再去弹公共钢琴,“下次得多准备几首曲子!”
很少有人知道,天津是郎朗12岁时举办首场个人专场音乐会的城市。“曲艺之乡”其实也有着深厚的音乐土壤。“有孩子来弹琴,我看那一点点的小手,能弹吗?一听啊,弹得倍儿好!”许钊是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客运管理部副主任,一个“哏都姐姐”。她负责运营钢琴音乐角,讲起形形色色的演奏者,语带骄傲。有人开玩笑,天津地铁里应该放“公共快板”啊!许钊也笑,说快板上手可未必比钢琴容易,“随便‘呱嗒’两下,动静挺大没节奏,不能叫打快板。”而钢琴不同,“照着谱,你可能弹得不专业,但不会弹得多难听”。她知道,在温暖热情的天津,“只要你肯尝试,都会得到掌声。”这就是他们当时设置这台钢琴的原因,让城市的文化和性格被“听见”,也让匆匆过客,无论弹的听的都能有好心情。
照 见
这是一架白色三角钢琴,摆在浙江湖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里,温柔、安静,未经太多装饰,只在琴身侧面写了一行字——“用音乐治愈心灵,欢迎演奏”。
这也是一架“网红钢琴”,从2020年9月医院正式迁至新址开始,它就站在白色的琴台上陪伴着出入门诊大厅的每个人。这几年,它和形形色色的演奏者一起,时不时出现在短视频中,甚至冲上热搜、热榜——有从贵州来浙江打拼的外卖小哥,有刚抽完血就坐下来边弹琴边等检查结果的小姑娘,有背着止疼包的爷爷。更多的视频中,是穿着统一暖色马甲的志愿者在弹奏轻柔的钢琴曲,他们的听众,有手上还挂着滞留针的孩子,被乐声止住了哭声;也有单手拄拐的中年人,循着旋律在钢琴边歇脚,脸上的表情随着和缓的琴音渐渐恢复平静……
最“出圈”的一次,是2021年夏天,一位年过八旬的银发奶奶,穿着住院服在钢琴前坐下,微微低头但腰背挺拔,她用还贴着胶布的手,弹起了《洪湖水浪打浪》……3年过去,门诊部主任匡晓华依然忘不了这一幕——当时,那位优雅的“钢琴奶奶”因患淋巴肿瘤,入院接受化疗。做完检查回病房的路上,老人走上了琴台。“旋律一响,大厅里来来往往的人都停下来听。那一刻让我觉得,老人在用音乐治愈自己的病痛,也感染着周围的人。”
医院的副院长邱晟同样对“钢琴奶奶”记忆犹新。常有人来问邱晟,为什么要在医院摆一台钢琴?对看病有什么帮助?这位从医多年的神经外科专家,会先科普一个医学常识:“很多来医院就诊的病人和家属,会出现一过性的高血压,就因为情绪紧张。”
他能共情这种紧张——“看病”往往是个漫长的过程,从家赶到医院、在门诊大厅排队挂号、候诊、检查、治疗、取药……疾病的阴影之下,人们很容易感到心情压抑,如果整个就医过程中,面对的都是冰冷的医疗器械,这种压抑更是会成倍地放大。“所以我们在新院建设之初,就想到要营造一个尽可能让患者感到舒心的就医环境,缓解焦虑。”
这架公共钢琴,是院里反复讨论后得出的“最优解”。比起循环播放工作人员选好的轻音乐,一架谁都能弹的钢琴,更方便大家释放内心的情绪,更能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也有那种自动演奏的钢琴,没人弹也会响,但我们没选,因为不希望琴摆在那里只是装样子。”邱晟说,院里最终决定,买真正的钢琴,请相对专业的志愿者定期弹奏舒缓的乐曲,同时欢迎所有走进医院大门的人参与进来。邱晟觉得,那位“钢琴奶奶”带来的“治愈时刻”,证明他们当初的决定是对的——“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并不是所有的顽疾都能被彻底攻克,但作为医者,至少要竭尽所能,安抚患者内心的伤痛。
医院环境特殊,一台摆在这里的公共钢琴,需要许多额外的维护。作为门诊的“大管家”,匡晓华是为钢琴操心最多的人之一,连清洁用的消毒液配比这种细节都要考虑到,“杀菌效果要保证,但浓度不能太高,不然长期下来琴键要泡坏的。”
分时段演奏的钢琴志愿者团队,也是匡晓华参与组建的。除了面向社会召集热心人士,她还主动联系了当地一家琴行,刚把医院“用音乐治愈心灵,给患者带去暖意”的想法告诉琴行负责人,对方就痛快地答应合作。每天固定的时间段,琴行的老师会为患者弹奏他们精心挑选的曲目;每半年,琴行的调律师还会到医院为这架三角钢琴做“体检”。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就这样坚持了3年多。
在医院弹琴和在正式舞台上演奏感觉有什么不同?有志愿者总结:这里的“听众”往往正陷在焦虑甚至无助的情绪中,为他们弹琴,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照拂人心的力量。
“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了,人们追求精神生活才有了基础。”在华强北公益钢琴运营负责人孙永红看来,“易大哥”、张旦旦、萧姨等一位位普通的“钢琴家”,在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奋斗中,弹奏出的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个人曲目”,更是越来越多优质文化资源正直达基层、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时代乐章”。
就像这些年,郎朗一直在为将钢琴与公益结合起来而努力。他给特教机构捐琴、建音乐教室,把影响他一生的乐器,送进各地的乡村小学,送到那些曾经以为自己“离钢琴很遥远”的人眼前。
他给自己的公益项目取名为“快乐的琴键”,“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弹响一架钢琴,都可以用演奏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是钢琴家想向更多人传递的理念,也是公益钢琴存在的意义。
古典时期的音乐在西方音乐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中的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一个相当不明确的词,它有几种不同而又相关的含义。 一种不很恰当的用法是将它指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包括所有种类的严肃音乐,不管它是何时创作的以及为什么目的而写的。 而此处我们所指的是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 所谓“古典的”,准确地说,原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的古代”,那是西方文明两个伟大的时期。 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回顾往昔,而且企图借鉴那个时代的文化精华。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已经这么做了,巴洛克初期亦然,但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才真正开始重新发现“古典”。 特别是考古的发现,展现了一幅简朴、宏伟、宁静、有力、优雅的画面,这在新发掘出来的古希腊和南部意大利的神庙中十分典型。 例如,1748年庞贝的发现,其中的遗物被画家临摹和雕刻家模制以广泛流传,理论家们研究它们构成的原则。 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们(其中最著名的为德国人温克尔曼)将它们称为“古典”并作为他们这一时代的典范,有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们紧随这一观念,如十八世纪英国画家雷诺兹强调绘画的最高成就是在于表现古代希腊罗马的主题以及他们作品中的英雄气概和人的苦难。 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也追随这种理论,表现在他描绘英雄的画面上。 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雕塑家基本上以古典的雕像为范本来刻画现代的男男女女。 “古典”的历史事件、神话以及哲学思想也日益有其广泛的影响,如歌剧的剧本多取材于这一时期的史实、神话及英雄人物。 由于优秀的古代文化的影响,人们常将“古典”一词视为有杰出的、卓越的含义。 不论是一首诗,还是一辆汽车,如果说是“古典的”,那就意味着它是此类中的佼佼者。 人们也往往倾向于把某个图案设计称之为“古典比率”,意味着这个比率保持了自然的平衡,并无奇特或标新立异,而是遵循规范的原则。 正由于信奉这种“适当的比率”和自然平衡的原则,使得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迥异于其他时期。 实际上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在考虑音乐结构时都遵循这一基本概念:一种调性间平衡的概念,给予听众明确的感觉这音乐如何进行;还有段落之间的平衡,听众在聆听一首乐曲时可以准确地知道紧接着出现的内容。 作曲家的创造性只是对这个作曲系统和轮廓稍加变化,而不是机敏地或富有进取精神地创作出乐曲来使听众着迷或惊奇。 也可以说在音乐创作上不存在所谓“古典时期”,仅有“古典风格”。 按照这种风格,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写出了他们的名作。 如果说这是杰出的典范,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这种风格并非仅仅出现于他们三人的作品中,这个时期的其他作曲家的创根基本上也是这种风格,也是按照这种传统。 在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之间,还有一些短暂的过渡阶段。 其中之一是洛可可(Rococo),就像音乐史学者给巴洛克取名一样,是按照其风格而取名的。 这一名称原是艺术史学者们专门用来指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法国的装饰性艺术的。 这一时期的法国建筑中,巴洛克式的雄伟、严峻的风格分解或者柔化,成为类似贝壳制品(法语为rocaille)式的线条。 由此发展出一种新颖的、绚丽的、优美的、富有想象的风格。 像所有的法国文化及趣味一样,这种风格也迅速传遍欧洲,在德国南部及奥地利特别风行。 如果说音乐和建筑等其他艺术的演变完全一样,那是不恰当的,但在音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浓墨重彩让位于优美、纤细的精雕细琢,尤其在键盘乐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多一流的作曲家写了极尽装饰能事的乐曲,著名的格可可风格的作曲家当数法国的库普兰,在德国采用这种风格的是巴赫的同时代人泰勒曼和马特松,意大利作曲家有D·斯卡拉蒂。 在C.P.E.巴赫、海顿、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犹可见到洛可可风格的余韵。 另一个名词也来自法语galant(华丽风格),顾名思义是“华丽”,其实用于艺术风格,它的含义更要丰富得多。 首先是指欢乐,这是一种直率的、任性的欢乐:感官的欢乐,它有别于道德的说教及更深刻的艺术境界,也意味着一种优雅和尘世的趣味。 在音乐上它首先是流畅的旋律,摒弃了复杂的对位手法;其旋律听来使人感到极为清晰,因为伴奏部分很清谈,通常用通奏低音(如羽管键琴)演奏固定的音型或者很慢地进行,绝不会对旋律喧宾夺主。 华丽风格的乐曲最理想的表演媒介是人声,康塔塔或歌剧选曲(最好是爱情歌曲);作曲家通常把乐句分得简洁而又规律,用一种可以预测的问答式进行,歌者的声音较为朦胧但却极富表情。 另一种流行的表演媒介是长笛(替代老式的和音色明亮的竖笛),人们特别欣赏它那优雅而柔和的色彩。 华丽风格也指舞蹈节奏的使用,巴赫等人在他们的键盘乐组曲中采用的外加乐章之一,即称为“华丽曲”(galanteries);它意味着常常使用一些固定的、短小的旋律乐句,一如姿态优雅的鞠躬和礼仪。 “华丽风格”一词在1700年后才使用,此种风格的流行是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十八世纪中叶为其全盛时期,即巴赫、亨德尔一辈的作曲家消失而新的一代崛起之际。 巴洛克时代大师们的富有驱动性的低音声部(它能赋予乐曲一种活力)此时让位给较为迟缓的低音进行,只起到衬托上面主要声部的作用而已。 巴洛克时期常用的赋格织体也被取代,此时上面的声部轻而易举地取得了统治地位,其次才是低音,而中间声部已无容身之地。 巴洛克音乐中,长而不规则的乐句被较短的乐句取代,它们往往是两小节或四小节的,听者能感觉到后继的乐句大约将是怎样的。 音乐语言变革之所以发生,主要原因是新思潮的出现,即启蒙运动。 十八世纪早期这个重大的变动已出现于哲学以及像英国的牛顿、法国的笛卡儿那样的科学发现的觉醒,理性与人道的观点受到重视,神秘与迷信逐渐褪色。 启蒙运动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文学艺术普及到普通的男女中间去,使中等阶级也可分享过去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到的东西,艺术应该充实和丰富人们的生活。 因此我们发现在十八世纪初期,歌剧这一形式不仅是专供私人宅邸演出和仅用意大利语言,而且也向公众开放并用各个国家的民族语言。 在法国出现了喜歌剧(operacomique),歌曲与对白穿插进行,故事情节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 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喜歌剧已在巴黎集市的场子上演出。 比之宫廷歌剧来,它的内容更适合人民大众的口味。 在英国,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贵族们尚在欣赏意大利歌剧,中产阶级却喜欢带有对白的、曲调质朴动听的轻型歌剧,此种情况不仅发生在伦敦,而且遍及全国各地。 此种类型的歌剧在十八世纪中期经译成德语后在德国的柏林及汉堡等地上演,促进了产生德国自己民族形式的此类歌剧,即歌唱剧(Singspiel)。 就是在歌剧的故乡意大利,十八世纪初已出现用地方语言的喜歌剧,如在威尼斯、那不勒斯等地。 此类歌剧所用题材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曲调动听;相形之下,取材古代或神话中的故事和人物就显得不易理解,其音乐也较乏味。 歌剧并不是唯一显示文化艺术发展进程的体裁。 与此同时,音乐的印刷出版业建立起来了,人民大众可以购买乐谱在家歌唱或演奏,乐器制造业也由于新技术的发展而蓬勃兴起。 年轻姑娘能演奏羽管键琴或钢琴是有教养的重要标志。 男士们则演奏长笛、小提琴或其他业余性质的乐器。 十八世纪时出了许多为家庭用的乐器演奏教材。 作曲家们也为家庭使用的目的而创作乐曲,它们在演奏技术上虽较简单而易于掌握,却仍然优美动听,演奏起来饶有兴味。 这就是上述引起风格转变的原因,转向更有规律的和旋律的风格。 人们在家里尝试着唱他们在公共娱乐场所听到的歌曲,“流行歌曲”歌集的刊印应运而生,这些歌曲选自最近上演的歌剧(在伦敦也有在著名的游乐园中演唱的),它们对音乐爱好者来说是印象新鲜的。 并非仅是歌剧吸引着新的观众,十八世纪时音乐会的活动已经开始。 以前,器乐曲主要在宫廷或上流社会人物的家庭中表演,现在出现了全新的局面,人们(通常是既有音乐爱好者又有专业音乐工)集合在一起举行音乐会,娱乐自己(有的赖以为生)和款待前来的听众。 在较大的城市里从事音乐的专业人员很多,伦敦和巴黎首先兴办定期的管弦乐队音乐会,其他城市很快效仿。 宫廷乐队也常举行售票的音乐会。 特别是在十八世纪后期,音乐会的活动迅速发展。 杰出的演奏家从一个城市到一个城市举行巡回演出。 当地有名的艺术家也举行年度的“慈善’音乐会(演员仍然能拿到报酬)。 管弦乐队这一团体组织日益成形,音乐会向公众开放当时是一件新鲜事。 为适应此种需要,作曲手法亦需更新,要求乐曲有更为逻辑和清晰的形式,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 适应这一时代形势的要求,新一代的作曲家从此兴起,其中的三巨头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这就是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人都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在维也纳活动,他们之间互有影响。 他们都是运用奏鸣曲形式的大师,写出了奏鸣曲、交响曲、四重奏这类体裁的不朽佳作;他们也都致力于主题的展开以及利用调性的配置来给抽象的形式注入细致微妙的表情。 虽然三人都写过歌剧,但是真正在歌剧中留下了璀璨名篇的只有莫扎特,而且也确实没有称得上“古典主义”的歌剧风格存在。 主要是这些大作曲家的器乐曲给了当时以及整个十九世纪以巨大影响。 除了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显得较为艰深外,这三人的作品都既深刻而又通俗易懂,这也促进了这一时期开始的音乐从此走向世界。 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仍仅限于在中部德国及英国流传,而海顿的作品不仅在他受雇的贵族宅邸演奏,而且在维也纳、巴黎、伦敦都能听到;莫扎特以演奏家的身份漫游全欧,演奏他自己的作品;贝多芬的作品从1805年后也是在欧洲到处都能听到。 有一本书是<音乐发展史>如果我的名字没记错的话,你可以找找~
舞蹈毕业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为确保活动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一份好的活动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 优秀的活动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舞蹈毕业晚会活动策划方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舞蹈毕业晚会活动策划方案1
一、晚会目的: 为即将离别的我们再次提供一个舞台,共同缅怀一起走过的日子,一起分享各自的悲欢历程,互相诉说藏在心中的悄悄话,进一步促进彼此的沟通与了解,增进我们的友谊!为相处四年又即将分离的我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这次晚会将会是我们小数班的盛会,在给大家带来不同的享受外,同时也会给我们班每位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晚会主题 :那些年,花开盛夏、情系小数
三、晚会时间 :间,大家可以随意走动,找自己心仪的对象敬酒。
节目三男女对唱《同桌的你》(5min)节目四小品《在湛师》(15min)
表演内容:主要饰演大学接新生、图书馆霸位置、大学恋爱、宿舍情谊这几个情境,通过四年发生在身边的镜头引起大家的共鸣与回忆,再一次感受大学四年的生活,烘托大学这个主题。 2、第二篇章——看今朝。 (约45分钟)
节目五热辣窜烧歌舞(10min)
将最近流行的歌曲如“最炫民族风”“兔子舞”“荷塘月色”“热情的沙漠”等编成一个舞蹈。 舞蹈主要以恶搞的形式,例如在角色扮演上可以互换角色,男生扮女生,女生扮男生,这样在表演过程中能突出笑点,突出大学生热情、奔放的特点。
节目六钢琴和口风琴演奏《那些年》(8min)节目七游戏环节——齐心合力运气球(10min)比赛规则:
1、两人一队,一小组6人自由组合比赛。
2、两人背靠背,手挽手,夹着气球,主持人发号施令,队员负责把球运至终点,终点放有一个椅子,绕过椅子回到起点,把球传给小组的其他队员。 每队在运球过程中不能丢球,如果中途掉球了必须回到起点重新出发,否则当违规。 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球数量最多的队伍胜出,评出前三名,胜出的队伍将获得精美礼品一份。
节目八歌伴舞《那些花儿》(6min)节目九时装秀(8min)
通过不同风格的时装多个角度展示女性不一样的美,同时为即将走出社会的我们带来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3、第三篇章——展未来。 (约50分钟)
节目十深情“告白”(约15min,看大家的积极性而灵活变化)
这一环节可由班委带头上去发言,可以讲四年中的感想,可以诉说久藏心中的秘密,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反正自由言论,其他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上台发表自己心中的感想。
舞蹈毕业晚会活动策划方案2
一、活动背景意义
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通过隆重而有意义的毕业典礼来展示六年来的学习生活,表达毕业生对母校的老师的感谢之情。此外,通过毕业典礼,还将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的教育,并教育学生立足今天,脚踏实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奋进!
二、活动主题
梦想在这里启航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23(星期日)下午2:00—3:30
四、活动地点
二楼阶梯教室
五、参加人员
学校领导、六年级全体教师、六年级学生和部分家长。
六、活动准备
1、场地设计:背景、横幅、鲜花25束、主席台台牌(总务处)
2、摄像、音响、投影
3、毕业感言。每个班选1名同学,脱稿说一段毕业感言
4、诗歌朗诵
5、制作学生小学生活回顾片
6、选拔好主持人
7、六年级23名学生献花。(鲜花+感恩老师的贺卡和祝福语)
8、学生给母校献礼(书画作品)
9、毕业横幅上签字
10、座位安排:各班主任协调。
七、毕业典礼议程
1、主持人宣布毕业典礼开始。
2、介绍到会嘉宾及领导。
第一篇——难忘母校
(1)校园生活回顾(播放)
全体同学诗歌朗诵《告别母校》
(2)校长毕业寄语
学生代表献花
(3)给母校献礼
代表学生献上书法等作品
(4)请欣赏毕业班带来的舞蹈
毕业典礼第二篇——难忘恩师
(1)难忘恩师——全体六年级老师上台,学生代表上台献花,并献词
(2)教师寄语——全体六年级老师代表,赠言给学生
(3)感念师恩——全体六年级学生起立,三鞠躬(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母校),背景音乐播放《感恩的心》
毕业典礼第三篇——梦想启航
(1)学生毕业感言(每班4名学生代表发表毕业感言3---5句话)
(2)家长的嘱托——xxxxxx妈妈,学生代表献花
(3)欢庆节目表演(预计3个节目)(各班主任负责)
舞蹈毕业晚会活动策划方案3
一、主题 :感恩教育(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二、时间 :7月1日上午8点
三、地点 :学校大操场
四、参加人员 :学校领导、毕业班全体教师、部分家长代表
五、活动准备:
(1)主持人:六年级两名学生
(2)布置会场:王建平、体育组全体教师
六、活动的`目的:
1、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在小学里学生开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实践。 在毕业前夕,通过隆重而有意义的毕业典礼来展示六年来的教育成果,也表达了毕业生对母校和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2、通过毕业典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的教育”,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3、通过毕业典礼让学生知道老师的辛苦,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没有辛勤浇灌,哪来桃李芬芳?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虔诚的心,说声“老师你辛苦了!”
七、活动过程:
(一)音乐响起(《毕业歌》)主持人走上台。
(二)合(甲、乙)“放飞理想 告别母校 师恩难忘”城关四小20xxxx届小学毕业生毕业典礼现在开始。
(三)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四)领导代表讲话
今天是我们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日子,今天的我们迎来了城关四小20xx年度的毕业典礼。 六年呀,彼此结下的师生情,就像深千尺的桃花潭,永远温暖着我们彼此的心窝。 学校领导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下面有请我们敬爱的谢校长为毕业典礼致辞,大家掌声欢迎!
校长意味深长、热情洋溢的话语,鼓励着我们走向更好更高的目标,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城关四小会因为拥有我们而骄傲。
(五)毕业生代表讲话
六年的校园生活,留下我们银铃般的欢笑,那笑声仿佛还在校园的四周回荡。 六年的校园生活,留下我们磨练翅膀的背影,那背影是如此深刻的印记在我们的脑海里。 虽然,我们就要分离。 可是,母校呀,此时此刻,我们是多么的恋恋不舍,因为这里有太多太多美好的记忆,还没来得及向你一一倾诉。 有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六)教师代表讲话
我们在四小的六年,没有恩师的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我们的成长也许就会多一些曲折,多一些弯路;没有同学之间的朝夕相处,互思互学,我们的成长就会少了一些乐趣,少了一份鼓励。 正因为我们的相聚,我们的努力,童年才会变得如此五彩缤纷,烂漫愉快!下面有请毕业班老师代表讲话。 大家掌声欢迎!
短短的话语,浓浓的情意,蕴含着老师对我们多深的爱呀。 六年呀,彼此结下的师生情,就像深千尺的桃花潭,永远温暖着我们彼此的心窝。 同学们,当我们考上理想的大学时,别忘了向你的老师打个电话,报个喜,一起分享你的愉悦!
(七)、宣布毕业生名单
六年的小学生活今天就结束了。 这既是一个句号,也是我们人生途中的一个逗号。 我们会以此为起点,走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有请教务主任王军伟宣读毕业生名单。
(八)颁发毕业证书
有请学校领导为各班代表颁发毕业证书。
(九)、向老师献花合影
老师,今天我们毕业了。 可我们忘不了三尺讲台,挥洒了您多少汗水,悠悠岁月消磨了您宝贵的青春,您无怨无悔。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一切都将远去,只有您无言的屹立着,撑起一片清淡高远的天空。 让我们献上一束鲜花,表达我们真诚的敬意和祝福吧!请老师上台,同学代表献花。 (向每一位老师说一两句祝福的话.)
(十)请欣赏毕业班带来的舞蹈
(十一)宣布活动结束
甲:小学生活已成过去,我们心中留恋不已。
乙、光明前程呈现眼前,美好记忆铭刻心里。
合:明天,我们将扬起风帆,驶向未来生活的彼岸。
甲:今天我们是莘莘学子。
乙: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甲:今天我们欢歌在一堂。
乙:明天我们便是国家的主人。
舞蹈毕业晚会活动策划方案4
活动目的:
感恩母校,感恩老师,珍惜师生情谊;带着希望,带上祝福,跨入中学大门,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活动准备:
1.在老师指导下作好策划、分工;
2.教室布置:制作展板布置教室,营造感恩的氛围;在教室空中悬挂气球、彩纸,营造喜庆的气氛;在教室前黑板用彩色粉笔写上“毕业联欢会”的标语,配上相应的彩色粉笔画,后黑板由学生围绕主题自由写画。
3.排练节目准备演出;
活动过程:
序曲——中队长讲话
(全体学生上台排好队,准备诗歌朗诵)
伴随着欢乐的歌声,汲取着空气的芬芳,我们——一群六年级的孩子,将告别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和朝夕 相处的老师。 六年的光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难忘的回忆;六年的相处,让我们难舍难分。 在此离别之际,让我们心怀感恩,把心中最美的诗篇献给至亲至爱的恩师;让我们依依惜别,把心底最真最纯的祝福送给亲如兄妹的同学。 我宣布——“毕业联欢会”现在开始——
第一乐章 深深的感恩
活动一:集体诗朗诵
在《感恩的心》乐曲背景下,全体深情朗诵——《老师,我们爱您》
(朗诵结束,学生回座位,主持人上台)
男:今天是个好日子
女:收获的季节我们欢聚一堂
男:今天是个好日子
女:相聚的时刻我们放飞希望
女:飞扬的歌声,吟唱难忘的岁月,凝聚心头不变的情感
男:熟悉的旋律,演绎时代的激越,回荡情怀不改的真切
女:让我们再一次聆听校长的教诲
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校长致辞!
活动二:校长讲话
男:校长如浴春风的话语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间!
女:听过某老师故事的同学,一定不会忘记他那幽默的言词,也不会忘记他海阔天空的谈论,让我们欢迎某老师讲话!
活动三:某老师讲话
男:我们男孩子们也不会忘记经常陪伴我们某老师,请某老师讲话!
某老师讲话
女:我们最最亲爱的,某老师讲话!
某老师讲话
中队长朗读恩师赠言录
女: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还回响在耳边
男:老师们的殷切希望将化作我们前进的动力
女:让我们用真诚的心感谢老师的辛勤培养
男:让我们用挚热的情回报老师深沉的爱
男:下面请毕业生代表发言!
活动五:毕业生代表发言
女:感恩是我们不变的情怀
男:感恩是生活永恒的旋律
女:让我们牢记老师的教诲,铭记老师的恩情,带上希望,带上祝福,努力学习,好好生活,做一个正直的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回报老师的恩情,回报母校的培养!
男:为了今天的毕业联欢会,大家精心排练了节目,下面请大家欣赏精彩的表演!
活动六:表演节目
女:小学生涯是一本仓促的书,六年几千页就这样匆匆翻过,此时此刻,我们每一个人既兴奋喜悦,又带着一丝离别的伤感。 今天对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有着极不寻常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汇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独一无二又温馨的家!请欣赏我们的老师们给我们带来的《相亲相爱一家人》
男: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的老师想父母一样战鼓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也似海深,接下来请舞蹈《同学情深》
女:某帅气男生,今天特意为我们带来歌曲,大家掌声鼓励!
男:接下来是我们可爱的女生,为我们带来合唱《明天会更好》,祝愿我们的老师以及同学们明天更好!
感恩是我们永远不变的旋律,让我们牢记老师的教诲,铭记老师的恩情,学会感恩,下面请老师们欣赏歌曲《感恩的心》,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第二乐章 依依惜别
女:告别今天,我们将站在新的起点
男:展望明天,我们将用奋斗塑造更加壮美的亮丽风景线
女:今天,我们以母校为荣
男:明天,母校以我们为荣
女: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
男:再见吧,亲爱的同学!盼望你早日成功的消息
女:在这离别之际,我们有千言万语。看一眼老师慈祥的容颜,摸一把心爱的座椅,把这美好的一切珍藏心中
全体学生合:再见吧,亲爱的老师!请接受我们深情的敬礼!
男:分别是下一次相聚的开始,人生要靠自己去改写,只有奋发努力,才能舞出美好的未来
女:相信再次的相聚,会是我们回首美好过去,谈及精彩现实的明天
男:让我们深深祝福母校的每一位老师——
全体学生合:身体健康,事业成功,生活愉快!
女:深深地祝愿母校的明天——
全体学生合:更加灿烂辉煌!
男女合:我宣布—— “毕业联欢会”到此圆满结束。
舞蹈毕业晚会活动策划方案5
活动目的:
即将告别母校,师恩难忘,通过这个活动让同学们更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感情,感受到作为“xxxx一小”的光荣感,同时勉励同学们进入新的学校再接再励,创造精彩的人生!
时间:6月30日下午
地点:学校篮球场
活动主题 :感谢师长恩 珍藏母校情
与会人员:学校领导、毕业班老师(着正装)毕业班学生(着校服)家长代表12人
主持:李xxxx、何xxxx
准备:学生毕业证、鲜花15束、音响设备
程序:
1.升国旗,齐唱国歌,。
2.全场歌曲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挥着翅膀的女孩》、《阳光总在风雨后》。
3.学生诗朗诵《我们,毕业了》(配乐班德瑞《梦花园》,何祖洪负责)
4.学生向老师献花。(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解说)
5.何祖胜老师代表致祝福辞。
6.学生表演舞蹈《感恩祖国 感恩生活》。(何尹婷负责)
7.学生表达对父母、老师的感恩之情。(配乐《烛光里的妈妈》,每班2名家长上台接受孩子的致谢)
8.学校领导向学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准备授带、配乐《颁奖曲》朱校长、毛支书、潘副校长、李副校长、方副校长、韦主任)
9.学生代表向学校赠送锦旗。(配乐《送别》)
10.校长讲话。
11.学生宣誓。
12.学生献歌:《感恩的心》
东xxxx市第一小学
20xx年6月11日
毕业宣誓词:
我是东xxxx市第一小学的学生,也是一名预备中学生。在毕业走向更高一级学校后,我一定将讲文明、懂礼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公共道德,遵守公共秩序的学校光荣传统发扬光大,爱家人,爱老师,爱同伴,爱校园,努力为学校增光添彩!
宣誓人:
感恩我的老师 感恩我的父母
欧洲钢琴诗人是谁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下面我收集了有关欧洲钢琴诗人肖邦的相关内容,供大家欣赏。
人物评价
作为著名的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的音乐被称为“花丛中的大炮”,为同时代的音乐大家李斯特、舒曼等激赏;他一生钟情于5位女子,与法国作家乔治·桑同居近9年却一直未婚;因为不愿当亡国奴,他后半生再也没能踏上故土;客死他乡时,年仅39岁,巴黎很多贵妇都认为昏倒在他临终的卧房里是幸福所在......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 ”今天看来,这依然是对肖邦中肯的评价。 与“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等人一样,肖邦已然成了波兰的象征和国家的名片,其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钢琴的范畴。
综合评价
肖邦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
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肖邦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
创作范围
练习曲
肖邦创作的练习曲完全突破克莱门蒂、车尔尼、莫谢莱兹
以来纯技术性练习曲的创作手法,不刻意突出华丽的炫技性,让音乐传递出更深刻的感情。
如《C大调练习曲》(作品10号之12“革命”)是肖邦1831年赴巴黎途中,在得知俄军入侵华沙后悲愤之余写下的。 从技巧上看,这是一首左手跑动练习曲,但从右手壮烈的八度音旋律和左手狂风暴雨般的倾泻中却都不难看出作曲家当时内心情绪的极度激动。
圆舞曲
肖邦圆舞曲一向以优美、高雅、华丽而著称,但由于节奏变化复杂,因而并不适于实际的舞蹈。
从表达形式上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的作品,如《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 另一类则为圆舞曲形式的抒情诗,如《升c小调圆舞曲》。
前奏曲
肖邦的前奏曲,可将风格迥异的个曲,自由结合为组曲。
创作于1836至1839年间的《前奏曲》Op.28,这二十四首前奏曲包含了各种不同长度、织度、风格、与多种作曲技巧于其中,调性是以不同的二十四个关系大小调作五度循环的排列,其音乐风格则可以归纳为练习曲、夜曲、玛祖卡、葬礼进行曲、谐谑曲、无穷动、歌谣体、幻想曲与即兴曲等类型。
谐谑曲
谐谑曲本意味着戏谑,但肖邦诙谐曲作品中却并无突出的戏谑,反而多忧郁和对个人的反抗,其实是包含着对自身的嘲笑与挖苦。
如创作于1831年的《b小调第一谐谑曲》,第一主题是暴风雨般的狂烈,第二乐章注明慢板处,有怪异的和弦。 开头部分的不协和和弦带着突变的情绪出现,但中间段的“美梦”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拳所击破。 然后第二主题前半段的怪异和弦又相继出现,重新引入了不断挣扎、搏斗、渴求的情绪,直到结束仍未看到光明的前景。
马祖卡舞曲
肖邦的玛祖卡舞曲变化性地应用了民间节奏,并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艺术标准进行再创作,在和声、调式等方面更有独出心裁的创造,他的乐曲中有着更精练的旋律,增加了跳跃感,在变化中赋予诗意。
《升c小调舞曲》是肖邦玛祖卡曲目里规模最大的,乐曲的开头受到巴赫的音乐风格影响,有着古典的感情,犹如管风琴的鸣响。 封.隆兹评说:“开头好像为管风琴而作,却断然以沙龙风格结束,没有一首作品像这样被推敲过。 ”
夜曲
夜曲是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
《升C小调夜曲》,为三段体,第一段以柔声奏出暗淡的旋律,经种种转调后,情绪越来越不安;中段速度转快,出现悲痛的第二主题,它化解为明朗后再复归第一主题。
音乐作品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因大部分作品是钢琴曲,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
浪漫钢琴诗人肖邦生平
波兰浪漫诗人CYPRIAN KAMIL NORWID在1849年10月18日发表的肖邦布告中第一句这样写道。 对于这样的评价,特别是最后部分,只有在今天肖邦音乐所引起的世界人民的广大兴趣才真正让我们意识到是多么的贴切。 我们不仅为那些杰出的钢琴家曲目中的肖邦作品而高兴,更让我们高兴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肖邦音乐的广大诠释者。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1927年开始设立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者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 早在1955年,在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者就有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傅聪先生和来自日本的KIYOKO T
ANAKA。 在下一届比赛中来自中国的LI-MIN CHAN和来自伊朗的ACHOT-HAROUTUNIAN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赏。 在2000年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李云迪充分显示了对于肖邦音乐的理解和作为一个钢琴家无可置疑的成功。 仅仅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看出伟大的音乐天才肖邦被认为闻名于世是非常恰当的。
在浪漫主义时期,肖邦作为一个杰出的波兰民族音乐风格作曲家而拥有非常独特的历史地位。 在19实际欧洲音乐发展历史中,民族音乐风格占有主导地位。 尽管在所有的肖邦作品中都具有来自波兰传统的音乐风格,但在肖邦的玛祖卡中更为集中地表现了波兰的民族风格。 在玛祖卡中肖邦运用了直到当今仍为世界所仰慕的最美的波兰旋律,使得当今的音乐家们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他音乐中独特的波兰风格。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距华沙西部50公里一个名为热拉左瓦沃拉的小村庄。 在他的早年就显示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 父亲NICOLAS肖邦原是一个法国人,1788年在他17岁的时候来到波兰。 关于来波兰的原因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但他很可能积极参加了1794年波兰将军TADEUSZ KOCIUSZKO领导的全民反抗运动,为他迁入国的自由而斗争。 1800年他成为了地区长官STAROSTA的女儿和妻子的法文教师。 1802年秋,NICOLAS肖邦接受了伯爵夫人LUDWIKA SKARBEK的邀请,来担当她孩子们的教育和教导工作,并和她的家人共同居住在热拉左瓦沃拉。 在此,他遇到了伯爵夫人的远房亲戚TEKLA JUSTYNA KRZYANOWSKA小姐。 他们于己于1806年6月2日结婚,他们的第二个孩子FRYDERYK出生于己于1810年。 同年,肖邦一家人移居华沙。
当肖邦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音乐天份,家里为他聘请了著名的钢琴教师WOJCIECH先生。 他不仅为年轻的肖邦充分展现了音乐的美,而且让他熟悉了大量音乐大师的作品。 他的教学富有情趣和智慧,奠定了肖邦作为一个钢琴家所应当拥有的个性和创造力。 肖邦第一次演出是在RADZIWI家庭宫殿中举行的慈善音乐会,那年他年仅8岁。 1818年的华沙日报这样写道:他不仅可以完美而轻松地演奏那些最难的钢琴作品,而且他还能创作出饶有兴趣的舞曲和变奏曲。 后来肖邦经常出现于达官显贵的府邸。
后肖邦的父母意识到即使是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如果不经过专业教育也是不行的。 因此他们决定对肖邦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 1926年从华沙LYCEUM毕业后,肖邦进入了华沙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JOZEF ELSNER先生。 也就是在那一时期,肖邦创作了他大部分的钢琴和管弦作品,包括降B大调变奏曲作品第二号,波兰旋律的A大调幻想曲作品13号,F大调回旋曲作品14号,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4号,g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作品8号,以及波罗乃兹、玛祖卡和华尔兹等。 ELSNER很快意识到肖邦的非凡音乐才能,他积极引导并保护着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在肖邦的第二学年报告中写道:非凡的能力,一年后是:非凡的能力,音乐的天才。
从华沙音乐学院毕业后,肖邦开始想在欧洲的主要音乐中心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 通过偶然的机会他选择了维也纳,在那里两都获得了作为作曲家和钢琴家的巨大成功。 在1829年ALLGEMEINE THEATERZEITUNG的评论上这样写道:肖邦征服了每一个人,因为人们不仅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从他表演和创作的原始性上可以说他是一个音乐天才……他的演奏绝对不是一种对技巧的炫耀,这一点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与装腔作势者的区别。 让我们从这个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真正的艺术家。 其他一些评论也这样写道:伟大的作品,优美的演奏,无以描绘的娴熟技法等。 这些是肖邦音乐才能在国际上首次得到承认。
在年仅20的时候,肖邦因其创作的e小调和f小调钢琴协奏曲而誉满华沙。 此后不久他就决定要出国。 在这个异族统治下的国家中,政治形式不断紧张,革命一触即发。 这种情况下,对于他的音乐事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1830年的12月开始了他的艺术旅行。 参加告别聚会的有他的家人,初恋情人KONSTANCJA,ELSNER教授以及一些朋友们。 肖邦没有意识到他就要永远离开他的祖国,也就是从那一刻,在他充满无数欢欣和痛苦的生活中将永远伴随的是无尽乡愁。
在巴黎,他的第二故乡,肖邦很快结识了一批当时的艺术家朋友,包括李斯特、舒曼、门德尔松、席勒等。 他主要进行创作、教学工作,并偶尔出席音乐会。 他不想成为钢琴家,因为19实际的刚琴家意味着用各种的表演技巧来取悦听众,争得名利。 肖邦想为听众展现真正的音乐的美。 他的演奏与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演奏风格迥然不同,因此常用于与同时代钢琴家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通常有利于肖邦。 杰出的英国钢琴家、指挥家CHARLES HALLE曾说过,与肖邦相比,KALKBRENNER只不过是个孩子。 HEINRICH HEINE说,李斯特让所有的钢琴家黯然失色,除了钢琴大师肖邦。
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肖邦所拥有的非凡钢琴技巧,他完全可以成为一名钢琴舞台的耀眼明星。 然而他宁愿为那些能够真正理解他音乐的具有艺术能力的听众演奏。 除了这些之外,肖邦一生仅举行过30场公共音乐会。 凡是那些参加过肖邦书房音乐会的人都强烈认为,只有在这种朋友间的私人音乐会上伟大的艺术家才能阐释出音乐的真谛,发挥他们艺术的天赋。
肖邦作为作曲家已经深为大家所熟悉。 最有利的证明就是肖邦创造性的艺术成就在不断地为更多的世界听众所接受和传播。 他是一位非凡的作曲家,他用非凡的艺术天赋创造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他也是唯一一位专注于一件乐器创作的作曲家。 尽管华沙的音乐团体,甚至包括ELSNER教授,都建议他可以创作一些歌剧和管弦乐作品,但肖邦认为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只有通过钢琴才能真正达到他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他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他的音乐思想,包括波罗乃兹、玛祖卡、华尔兹、夜曲、奏鸣曲、前奏曲、叙事曲、钢琴协奏曲、回旋曲和变奏曲等。 他是那个时代具有独立风格和诗歌精神的伟大作曲家。 1848年在英格兰举行音乐会后,伦敦的每日新闻这样写道,在他的作品中,显示了肖邦杰出的创作才能和他对作品的表现能力。 他的音乐风格之独特,是以前任何一位大师都不可能达到的。 我们从没有听到过如此美妙、如此激动人心的音乐。
经过长期的病痛折磨,肖邦于1849年死于法国巴黎。但他留给波兰的心脏和每一部音乐作品都表达着他对祖国的热爱!
作品:
肖邦的圆舞曲
升c小调圆舞曲
华丽大圆舞曲
一分钟圆舞曲《小狗》
降A大调圆舞曲《离别》
降G大调圆舞曲
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
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
降E大调夜曲
升F大调夜曲
降b小调夜曲
降A大调夜曲
第二十三号玛祖卡舞曲
第四十四号玛祖卡舞曲
c小调练习曲《革命》
E大调练习曲《离别》
第一号叙事曲
第一号诙谐曲
第七号前奏曲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