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新观察·年度文化亮点丨扎根现实、创新表达,满足电影市场多样化需求)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扎根现实、创新表达,满足电影市场多样化需求
新华社记者王鹏、许晓青、魏婧宇
时值年终,电影院里依然佳片不断。
刚刚过去的周末,从讲述少年追梦故事的《雄狮少年2》,到展现澳门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的《多想和你再见一面》,再到《海洋奇缘2》《魔法坏女巫》等多类型进口片,不论你喜欢哪种类型的影片,都有机会在影院找到心仪的选择。
这是我国2024年电影市场的生动缩影。
匆匆又一年。不论是春节档的《热辣滚烫》《第二十条》,还是暑期档的《抓娃娃》《默杀》,亦或是国庆档的《志愿军:存亡之战》《只此青绿》,广大电影人潜心创作,推出题材多元、类型丰富的作品,不断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2024年电影总票房已突破410亿元。一句句台词、一幕幕镜头、一部部佳作,尽显光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持续丰富着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现实题材表现亮眼
2024年的电影市场,现实题材影片精彩纷呈。
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中,《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抓娃娃》《第二十条》均注重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中寻找创作灵感,带有浓厚的现实色彩。
一个多月前揭晓的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二十条》《我们一起摇太阳》等现实题材影片收获重要奖项。
可以说,现实题材影片实现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银幕上的悲欢离合,引发银幕外的情感共振。“在开年的时候,这样一部电影可以让大家感受到力量”“通过普通人身上百折千回的遭遇,去宣扬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互联网上,观众一字一句,纷纷抒发自己的观影感受。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电影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胡建礼说,“现实题材影片贴近生活。观众往往可以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比较容易产生共鸣。”
事实上,一直以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始终是中国电影人坚持的创作原则。伴随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如何把火热的现实生活转化为生动的电影语言,让故事更加好看、更能打动人?电影人始终在探索。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电影人不断探索现实题材与类型片创作方式的结合,现实题材影片创作手法更加多元。
“例如,《热辣滚烫》和《抓娃娃》是现实题材和喜剧类型结合,《默杀》呈现出悬疑片特征。”在影评人李星文看来,相较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影片,现实题材类型片更容易提供情绪价值和情感抚慰,从而引发观众更多关注和讨论。
另一方面,现实题材影片深入挖掘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矛盾冲突和人性光辉,并注重在思想上进一步深化。
《第二十条》以故事化手法将正当防卫条款搬上大银幕,《逆行人生》展现外卖员群体的日常和大数据的力量,《好东西》关注女性的情感与生活……电影人深入现实生活,拓展了现实题材的表达空间,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在大银幕上得到进一步深化。
视听语言推陈出新
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电影吸引观众的关键,既包括精彩的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也离不开震撼的视觉特效和听觉体验。随着电影工业的进步和电影科技的发展,“看大片”早已成为观众走进影院的期待。
2024年的电影市场,“大片”没有缺席。
在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存亡之战》中,仅搭建、处理过的拍摄场地就有20多个,在主要人物角色外还动用了2000多名群演,生动呈现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铁原阻击战的悲壮与激烈。陈思诚导演的《解密》则采用IMAX特制拍摄,展现了宏大的视觉奇观和强烈的色彩冲击。两部影片都是我国电影工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解密》的拍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新尝试。我希望为观众呈现一部具有震撼视听效果的‘大制作’,拍摄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国产‘大片’。”陈思诚说。
光影艺术与舞台艺术的融合,同样为电影创作带来更多可能。国庆假期,电影《只此青绿》上映,这部由同名舞蹈诗剧原班编、导、演阵容与电影人合作打造的影片,搭建起舞蹈艺术与电影艺术沟通的桥梁,让舞蹈之美真切地展现在了大银幕上。
2024年的电影市场,既有视听语言的新发展,也有电影业态的新尝试。
巴黎奥运会期间,全国超800家影院推出了2300余场次观赛活动,吸引5.6万人次走进影院看奥运,总票房超240万元。
一些专家认为,在影院进行奥运比赛直播是电影市场一次有益的探索,它打破了影院只进行电影放映的局限,对于推动影院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具有积极作用。
“充分利用影院高品质视听环境开展其他增值业务,如演唱会、音乐会、电子竞技、体育赛事等,已经成为当前影院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龚波说。
电影与旅游双向奔赴
动画电影《白蛇:浮生》为浙江杭州暑期游增添新视角;青春爱情片《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吸引众多新婚夫妇随主创来到云南玉龙雪山脚下;从《爱情神话》到《好东西》,上海的“City Walk”不断升温……
从影院到景点,从“热映”到“热游”,2024年7月,中宣部电影局、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共同组织开展的2024年“跟着电影去旅游”活动启动。“电影+旅游”不再是影迷和旅友的零星自发活动,而是成为覆盖全国的电影文化新现象。
连日来,位于上海外滩18号侧门游人如织,这里的接待前台和红色装饰电梯场景,在热映电影《好东西》中多次出现。此外,上海的15辆公交车及苏州河游船也都“披上”了电影海报“外衣”。
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到此观展、用餐、购物的游客明显上升,其中不少就是为了电影《好东西》取景地而来打卡的年轻人。
上海市电影局、上海市文旅局联合推出的“好爱上海——跟着电影去旅游”系列活动,涉及上海徐汇、黄浦、长宁、静安、虹口等区。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徐春萍说,影游联动真正实现了“文-商-旅-展”相互协同,为年末全国文娱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在惠及观众的同时,也促进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重庆、湖南、四川等电影热门取景地,也加入年末的“电影+旅游”行列。业内预期,未来几年,还将有一批展现我国大好河山的新片公映,电影产业辐射效应将会进一步加强。
“电影和旅游的融合,不仅可以提升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文化内涵,也可以增加影片宣传渠道。对于电影创作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都会起到良好推动作用。”胡建礼说。
在文化建设上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文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文艺创作日益繁荣。 各级文化部门不断加强对艺术创作的扶持和引导,组织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等活动,开展文华奖、群星奖评奖,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艺术创造搭建展示舞台,营造良好环境。 广大艺术工积极投入艺术创作活动,各个文艺门类涌现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艺术精品,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随着工作理念的不断深化,社会文化工作逐步从“唱唱跳跳”的一般性活动组织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变。 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各级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推进,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三)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由娱乐市场、演出市场、音像市场、电影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文化市场法规不断完善。 (四)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逐渐拓宽,以《文物保护法》和《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规章为基础,保护体系日臻完善,国家自2006年起设立“文化遗产日”。 (五)对外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我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与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 (六)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根据中央提出的改革目标和任务,改革不断深入。 一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不断深化,国有院团改革步伐日益加快。 (七)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一是国家各级财政逐步加大文化投入,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不断完善文化政策。 三是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四是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培养造就了一支以党政人才、专业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核心、老中青相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深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提升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加强人才队伍和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为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中国文化怎样实现“国际表达”
向世界展示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需要表现出传统文化的现代形态和国际风格。 提及文化“走出去”,或许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在路上”的中国文化怎样更好地实现“国际表达”。 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的价值应用与传播路径”论坛就聚焦于“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 中国文化的真正表达在于人 说到中国文化表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文化载体——艺术、电影、图书、音乐、中国功夫等所展现的文化元素和特征,而在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看来,这只是中国文化表达的第二个层面,精神层面才是中国文化表达的首要层面,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真正表达在于人。 就像因为喜欢人的性格而喜欢一个人一样,人们喜欢一个民族也是由于喜欢这个民族的性格,而文化就包含了一个民族的全部性格。 人们认识和喜欢一个民族,通常从认识和喜欢它的文化开始。 文化化人,而人传承文化。 赵启正认为,人的言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等就是文化,“走出去”的中国人就成了中国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文化活生生的表达。 中国人走出国门,相应带出了中国文化,这也是近年来“民间外交”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文化“走出去”,“每个人都有责任”。 注重传统 关注当下 2012年,谷歌公司在全世界9个国家开展了一项名为“美丽中国”的调查,主要问题是“美丽中国因何而美”。 在最后的统计结果中,“文化、历史、风景”排名前三位。 对于“中国文化最具特征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一问题,从高到低的排序是“中国的传统建筑、茶、书法、绘画、佛教、帝王、中医、龙、功夫”。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传统因素在国际上深入人心。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一种文化绵延五千年,说明这种文化足够优秀,这是我们的优势。 但在向国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对自身文化不够自信。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则谈到,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需要改变厚古薄今的传播策略。 古老的文化要素作为文化遗产,展现传统文化的价值,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不能作为当今时代的文化标志来推广。 当代中国期望别人认同的不仅是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还有体现时代特征的绚丽多姿的当代文化。 面向国际展示中国文化,需要按照当代文化的市场需求配置文化元素,根据流行文化的方式搭建交流平台,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需求铸造文化形象。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中,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文化元素并不矛盾。 我们需要对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进行清醒反思,前进的路才能走得更加理性、有序。 更新思维模式和交流渠道 中国的快速崛起令全世界关注,但外国人对中国的理解和中国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民意调查表明,国外一些地区的人们对于中国的崛起充满了不安,他们感觉到中国发生了一些事情,但并没有完全理解究竟发生和改变了什么。 这种想法源于对中国缺少了解。 要化解这种矛盾,中国必须思考如何把自己介绍给世界、如何和世界沟通。 这就回到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国家外专局外国建议咨询委员会顾问麦启安在论坛上给出了他的建议——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和传播交流渠道。 麦启安提出,在文化输出过程中,中国需要在国外制定多样化的渠道来进行传播,比如在有些国家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而在欧美则必须用诱导的方式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公共外交就提供了这样的新渠道。 但是,除此之外还必须更新思维模式,如了解目标受众的想法和态度,关注如何激发受众的兴趣,注重双向互动,强调合作,重视多元文化背景,具体到技术层面还要关注输入国语言等。 在新的思维模式的指导下,公共外交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从而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更顺畅平坦。
为什么现在经济越不景气,电影文娱行业却会越繁荣?
虽然当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电影文娱产业依然保持相对繁荣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不减。 在大众的消费需求中,文娱消费一直是比较稳定的部分。 人们需要娱乐、休闲、放松,以缓解压力和疲劳。 即使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人仍然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去观看电影、演出、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
2、多样性选择。 电影文娱产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和需求。 无论是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还是其他类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人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这使得市场更加细分化。
3、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影行业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升,例如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影的观赏体验,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4、政策支持。 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也是电影文娱繁荣的原因之一。 很多地方政府把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支持领域,提供了各种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文化企业创新发展。
电影文娱产业的繁荣不仅与市场需求有关,也与技术的发展和政策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电影文娱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引领消费、刺激内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