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底色洁净,具备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广阔空间,目前已形成相对齐全、富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体系。随着国家实施能源绿色低碳战略,西藏清洁能源、生态农业、文旅、数字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均迎来巨大市场机遇。西藏更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从产业稳藏兴藏富民固边的高度,充分发挥西藏产业在全国经济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做大量级、做强能级、做优品级,加快构建西藏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西藏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建设西藏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基础在绿色,关键在创新。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提升西藏全要素生产率,打好绿色牌、特色牌、数字牌和科技牌。围绕西藏九大特色产业,以改革新技术、新工艺为切入点,以新质生产力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立足西藏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为西藏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变要素投入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高效率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为西藏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新动力。传统产业是西藏经济的基本盘,经过深度升级的高原特色传统产业最有可能率先涌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产业升级和建设高原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必须要突出产业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和创新力度、发挥资源和政策双优势、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通”,将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充分融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
新时代新格局新机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西藏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西藏要增强坚持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和推动文化旅游业、清洁能源业、绿色工业、生态农牧业等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具有西藏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西藏现代产业体系,让西藏人民享受更多生态与产业发展福利,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天价炒作云南古茶树会毁了资源,专家建议保护性开发
“一棵古茶树一年给300元到500元,茶企就把这一棵树给包了,然后炒成天价,就变成了神仙药、救命草。 这种现象对行业发展是不利的。 这种浮躁的产业发展心态,再不及时纠正,一定会给云南的古茶树资源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10月18日,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茶界专家、学者及省、内外的60多位茶企人士针对云南古茶树现状建言献策,提议对古茶树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 凤庆:有树龄最大的古茶树当天在云南凤庆举行的未来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与开发暨红茶产业发展峰会”上,与会专家临沧市茶业协会会长王天权谈到,古树茶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只有在四川、贵州、云南这几个西南省份有。 数量最多、年龄最长的在临沧,而临沧树龄最大的在凤庆香竹箐,达3200年之久。 据悉,临沧市共有野生型、栽培型古茶树群落11万多亩,其中凤庆有5万6千多亩。 大面积的野生茶树群落、众多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大茶树、丰富的种质资源和人类驯化使用茶叶的古茶园,是世界不可多得的自然遗产。 凤庆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冠以“世界著名滇红之乡”的美誉。 这次红茶节,希腊、土耳其、利比亚、斯里兰卡等国的驻华官员慕名前来参加,滇红集团在俄罗斯、白俄罗斯、立陶宛等国的国际贸易合作伙伴也组团参会。 现状:天价炒作云南古茶树将带来毁灭性打击很多与会专家、茶叶界知名人士提出,要以红茶节为契机,通过峰会、媒体、茶人将古树茶的美名传播到世界各地。 一些专家提出,现在在云南有这样的情况,就是过分强调古树茶的功能、抬高古树茶的价格,让它不接地气。 特别是那些非品牌、不注重品牌美誉度的企业冒充古树茶、哄抢古树茶。 当地以前挂牌的茶树,现在莫名其妙的被外地茶企挂牌了,一棵古茶树一年给300元到500元,几百块就把这一棵树给包了,然后炒成天价,就变成了神仙药、救命草。 这种现象对行业发展是不利的。 这种浮躁的产业发展心态,再不及时纠正,一定会给云南的古茶树资源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对策:不能过度开采,要以“保护为主”“目前,临沧市已出台古茶树管理保护办法,对古茶树的资源和价值进行明确定位;其次是要以品牌为导向,开发出老百姓、消费者需要的茶叶,哪一片茶叶适合做什么茶就做什么茶,非品牌的散茶销售是一定会透支甚至是搞垮古茶树资源的。 ”王天权在峰会上说。 他强调,要合理定价,不能漫天要价、以次充好把市场搞乱了,也就是说“政府要重视,行业要自律”,不能过度开采,要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 王天权认为,科学研究永无止境,呼吁专家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和论证古茶树的未来价值、人文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届“古茶树遗产保护与开发暨红茶产业发展峰会”提出,古茶树遗产是临沧、是云南、是中国仍至全人类的,要在保护中开发的观点已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附都市时报:茶界人士呼吁立法保护云南古茶树——红茶产业发展峰会在凤庆举行“古树茶是人类共同的植物遗产,保护是第一位的。 ”昨日上午,在凤庆县举行的“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与开发暨红茶产业发展峰会”上,近200名国内知名茶界人士一致认为,对云南古茶树实施立法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他们呼吁政府尽快制定出台古茶树保护专项法律或条例。 在峰会上,凤庆县政府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签署了《凤庆县红茶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乱象:几百元包下古茶树炒成天价临沧市茶叶协会会长、滇红集团董事长王天权讲述了他亲身见闻的“怪相”——“过分强调古树茶功能、抬高古树茶价格,让它不接地气。 特别是那些非品牌、不注重诚信的企业,昧着良心冒充古树茶、哄抢古树茶。 ”他说,近年来,很多古茶树莫名其妙地被外地茶企花三五百元挂牌包下,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神仙药、救命草。 “这种浮躁的产业发展心态,再不及时纠正,一定会给古茶树资源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王天权认为,要有效保护古茶树,首先要明确界定什么是古茶树、多长树龄才算是古茶树。 其次,要以品牌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划定哪一类茶叶适合做哪一种茶。 第三,要合理定价,不能漫天要价、以次充好,政府要依法规范、行业要依法自律。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崇仁提出,应大力保护古茶群落和栽培古茶树的生长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稳定;设立古茶资源保护技术小组、古茶资源保护办公室、古茶树资源保护委员会和基金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设立自然历史博物馆;构建名山名茶,一山一品,百山百味的古茶品牌;开发茶文化旅游,促进流通消费,推广品牌,扩大认知。 计划:把云茶与云旅、云农整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产业发展部主任李佳禾为峰会提供了详尽的基础数据分析,2015年全国18个产茶省茶园面积共计4316万亩,同比增长175万亩,增长率4.2%。 采摘面积3387万亩,同比增加228万亩,增长7.22%。 同年茶叶内销量突破180万吨,较2014年增12.5%。 和君集团策划总监蒋同给出了历史数据比较:1886年,国茶出口13.4万吨,红茶占10万吨,之后出口量逐年下降甚至中断;1989年,红茶出口量恢复到10万吨,而后又下跌;到2015年,国茶出口总量30多万吨,红茶仅占3万多吨。 虽然近年来红茶营销持续出大动作,但还停留在战术层面。 在“茶园-加工商-运营商”产业链中,由于加工商人力成本的增加和附加价值的持续减少,导致产业收益递减。 如何破解红茶产业发展瓶颈?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带来“滇红茶产业3.0计划”,欲用创新、创意和精准助推滇红茶厚积薄发。 创新的载体是产品研发,利用茶源生物科研成果,开发适于不同市场需求层次的产品。 创意则是尽可能地让茶叶的原生态元素转化为产品附加值,“云南的古树茶,卖点就是少数民族的生态信仰、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就需要精巧的创意整合和包装推广。 精准则指销售,“建议成立云南红茶研究院,建立云茶大数据平台,启动滇红茶体验千店计划,并把云茶与云旅、云农整合,健全一二三产联通体系。 ”(都市时报/李元冰)
西藏的农业特色是什么
高寒农业是在高海拔地区特殊的高寒自然坏境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农业。 其分布海拔高,气候严寒,热量不足,但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光合作用强度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和抑制病虫害,易获高产。 其特点是主要作物、牲畜和树种等适应高寒自然环境能力强,分布上限高;农、林、牧业垂直交错分布,呈现层次分明的立体生产布局。 如中国青藏高原即为高寒农业典型,种植业主要集中分布于高原上水、热、土条件较为优越的河谷地区和局部湖盆地段,农作物以耐低温、生长期短、抗逆性强、栽培上限高的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为主;森林以云杉、冷杉等暗针叶林为主体,在高寒阴湿条件下,其生长之高,速度之快,均为世界罕见;畜种以适应高寒、缺氧、低压的特殊高原环境能力强的高原特征性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饲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人间圣地、雪域高原,这里是世界第三极,也是亚洲水塔。 这里有着全国比重最高的农牧区、农牧民,九成以上的国土面积为农牧区、八成人口集中在农牧区。 这里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但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小康社会的愿望更加迫切,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上同样不甘人后。 近年来,西藏坚持特色发展和绿色发展,充分拓展农业生态旅游功能。 以六大特色产业为依托,布局三大农旅圈,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区情决定改革方向。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三项重点,提升西藏自我发展能力”。 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区党委书记吴英杰指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精准发力、适时调节,着力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着力培育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吴英杰进一步提出,把扩大供给和提高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发挥优势,产业调整布新局产业发展源于特色优势和市场需求。 西藏的优势在于绿色和特色,这里是全国天然草场最大的省区,青稞种植产量占全国的70%,牦牛存栏量占全国的1/4,藏香猪更是西藏特有的放牧型猪种。 市场需求表现为肉奶需求旺盛、青稞主粮供不应求、饲草缺口巨大。 大力发展青稞、草业、牦牛、藏猪、绵羊、奶业,既发挥特色优势,又满足市场需求,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此提出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重点。 在《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基础上,自治区提出了“八个百千万工程”和“114”发展战略,特色产业呈现区域集中、优势发展、“质”“量”兼顾发展态势。 以“一江两河”粮食主产区为主,布局青稞产业;以天然草原生态保护为主,藏中、藏东南人工饲草生产加工为辅,布局草产业;以藏东北为主,布局牦牛产业;以城郊为主,布局奶产业;以藏中北为主,布局藏系绵羊产业;以林芝为主,布局藏猪产业。 今年以来,西藏农牧业在抓量和质上下足功夫。 青稞实施“双增长”计划,推广“藏青2000”等新品种185.58万亩,预计今年青稞亩产提高9公斤;2016-2017年投入资金65.92亿元,在加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的同时,人工种草28.17万亩;在实现草畜平衡、牲畜存栏量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帕里等牦牛优良品系和霍尔巴绵羊等优势类群的培育推广,实施短期育肥计划,牛羊肉产量不降反升;通过黄牛改良、优质奶牛引进,用好草养好牛,打造高原好奶源,奶产量稳步提升,人均占有量已达国际平均水平;藏猪产业制定标准化养殖规范,出台了藏猪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林芝藏猪产业发展示范区。 以青稞和草业为基础产业,牦牛、藏猪、绵羊、奶业为优势产业,“双擎四驱”特色产业布局勾勒成形。 现如今,沿江河谷青稞穗随风摇曳、点缀着点点金黄油菜花;羌塘大草原一片绿的海洋,风吹草低见牛羊;美丽的西藏江南,藏香猪正在欢快地奔跑;在高原腹地吐蕃故里,奶牛在青青的草地上悠闲地踱步。 西藏高原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成果初见成效。 守住底线,绿色发展是王道西藏农牧业优势不只是特色,更是绿色。 西藏持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就是要天然草喂饲无污染牛羊,保持“土生土长”“原汁原味”。 草原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44.7%,比2008年提高了13.8%。 加大荒漠化治理,2017年蒙草集团进驻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投资3亿元打造万亩生态修复植物苗木繁育基地;亿利集团进驻西藏,投资39亿元,在雅鲁藏布江沿岸59万亩荒漠化土地上再造“库布其”。 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农药使用量比去年减少93.29吨。 在拉萨曲水、尼木两县,化肥农药零使用试点全面展开。 在山南,近百亩试验田正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试验。 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西藏农牧部门与食药监部门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合作协议,建立了无缝衔接工作机制,区、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搭建为绿色发展把住了入口关和出口关。 当雄县推出带身份证的牦牛肉,实现了生产全程可追溯。 以绿色发展促品牌建设,目前全区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05个、绿色食品35个、有机食品23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 “拉萨”青稞啤酒、“藏缘”青稞酒、“高原之宝”乳业、“藏北”牦牛肉、“帮锦镁朵”藏毯等特色农畜产品品牌不断涌现,拉萨“净土”、昌都“蓝天圣洁”等区域品牌越做越强。 彰显特色,发展成果惠牧民依托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西藏农业生态旅游已成朝阳产业,三大休闲农牧业以藏中、藏东南、藏西北为区域已具雏形。 以“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为主线的藏中农耕文化与特色产品旅游体验圈,主打文化遗产观光、藏家乐、休闲农牧园区、美丽乡村、农耕文化深度体验;以“林芝市-昌都市”为主线的藏东南景观农业与休闲旅游体验圈,主打休闲生态旅游、美丽乡村旅游、创意农牧产品开发与特色植被观赏;以“阿里地区-那曲地区”为主线的藏西北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旅游体验圈,主打天然牧场观光、游牧文化体验。 以优势资源为依托,青稞、草业、牦牛、奶业、藏猪、绵羊六大支柱产业协同发展。 以生态和文化为支撑,“农业+旅游+生态”新产业添注新动能的高原特色产业端倪显现、动力十足。 农旅结合产业发展迅速,上半年进藏游客860万人,实现收入92.55亿元;预计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0元,同比增长14.3%。 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牧民。 拉萨市林周县强嘎村村民索朗旺堆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租赁700亩土地种植饲草。 他说,西藏市场缺饲草,他的饲草都由公司收购,除去成本,每年能赚一二十万元。 林芝市工布江达县朱拉乡是原种藏猪保护基地,现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养藏猪,年出栏3000多头,户均增收2000多元。 山南市扎囊县西卡学村的央金,把8亩耕地全部流转给种植合作社,到县里当了保洁员,不光土地租金比自己种每亩高出近400元,还有务工收入近两万元。
问答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开始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为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明确21世纪初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保障措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总结以往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特制定《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第一部分成就与问题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发展方面。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万亿元,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和世界第6大贸易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社会发展方面。 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科技教育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贫困、防灾减灾、医疗卫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 国家用于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的投入明显增加,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重点江河水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有所突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工作,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取得成效。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方面。 各地区、各部门已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了各级各类规划和计划之中,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正在得到不断完善和落实。 但是,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仍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一些现行政策和法规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等。 --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人口综合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仍然很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依然很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突出,环境污染仍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与实施还存在不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与共同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行动步伐有所加快。 我国应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组织、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正确处理好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抓住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成功召开的契机,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保障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一、指导思想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我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通过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成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轻资源环境压力,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差别。 --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完善的优生优育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高,灾害损失明显降低。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健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到2010年,全国人口数量控制在14亿以内,年平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左右,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5%以上。 --合理开发和集约高效利用资源,不断提高资源承载能力,建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体系和重要资源战略储备安全体系。 --全国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重点地区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基本恢复,农田污染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3%,治理“三化”(退化、沙化、碱化)草地3300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万公顷,二氧化硫、工业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前5年下降10%,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 --形成健全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共享和决策咨询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综合协调能力;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参与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基本原则--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 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紧密结合。 --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四方面的积极性,政府要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主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 --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加强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 --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三部分重点领域一、经济发展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 --产业结构调整。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调整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 对工业进行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减少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重点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和发展一批高技术工程。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发展以住宅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优化配置和充实社区服务设施,壮大社区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发展信息产业,实施信息化战略,推进政务、金融、外贸、广播电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信息化进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大江大河治理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加快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宏观配置工程,加快重点公路国道主干网建设,建设改造主要铁路通道。 --区域发展与消除贫困。 调整区域结构,减缓区域发展不平衡,通过扶贫和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广播电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逐步消除绝对贫困和减少相对贫困,继续实行开发式扶贫,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采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综合配套的扶贫措施,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医疗卫生等基本条件;积极稳妥地开展生态移民,减轻生态恶化地区的压力,促进生态保护和恢复。 --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 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适时、科学、稳妥地调整城镇行政区划设置,构建适应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政策框架和规划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规划,分类指导不同类型的城镇发展。 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市场,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 把引导农村中小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繁荣小城镇经济,提高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就业容量,健全城镇居住、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建设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强城镇综合治理,改善城镇环境,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风格,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完善进口商品管理,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和禁止影响人类健康、安全、破坏环境的商品和技术进出口;逐步提高进出口商品的环境质量标准,建立健全保护人类健康、动植物健康和环境的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国际经贸,吸引外资投向我国鼓励发展的领域和地区,鼓励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向海外发展;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将传统的资源密集型产业调整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积极参与多边贸易、环境等规则制定,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反对利用环境、人权等问题制造新的贸易壁垒,切实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社会发展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人口综合管理。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加快我国有关人口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农村抓村组,城市抓社区,落实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法人责任制,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新型生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宣传教育,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加强与计划生育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采取多种综合措施,鼓励家庭实行计划生育,加强计划生育人群权益保护;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搞好学前教育,在城市和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调整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努力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稳步推进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加强和完善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济制度,加快社会福利特别是社区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加快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广开就业门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卫生事业。 建立健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监督执法体系。 继续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调控下的各项医疗卫生管理政策;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分工合理、方便、快捷的新型城镇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建立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提高对突发事件、紧急疫情的迅速反应和处理能力,加强对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有效控制;切实加强妇女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儿童全程免疫接种率,全面提高妇女儿童的保健水平;加强社会养老保障建设,完善老年医疗、康复服务以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与家庭护理服务体系;加强职业病的防治,保护从业人员健康;全面普及卫生知识,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加强灾害综合管理。 进一步完善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方案;建立和完善主要自然灾害以及重大事故的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全面提升和整合信息处理能力,提高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加强部门协作与配合,建立完善的灾害处理应急指挥系统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救援物资和设备储备,形成一支快速反应的救灾力量,提高紧急救援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推进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网络建设和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化灾害救助机制。 三、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与保护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建立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 --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与安全供给。 健全水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实施更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水资源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明确水权,实施流域与区域水资源总量的分配制度,合理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促进水资源利用与人口、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和激励机制,实施计划用水与定额用水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措施,推行用水审计,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鼓励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全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实施水功能区划管理制度,有效保护水资源;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改善水资源的宏观布局;大力提倡污水再生利用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沿海地区积极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推广应用海水淡化技术,补充陆地淡水不足。 --土地合理利用。 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防止耕地质量退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林地保护和森林资源建设,确保国土生态安全;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建设用地管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保障经济建设必需的土地;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强土地资产管理,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土地使用权市场建设,完善地价管理制度和土地税费体系,引导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保障农户承包经营权;改革征地制度;深入开展土地科技的研究与应用,扩大土地遥感监测,逐步完善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土地法制建设,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健全土地执法体制,加大土地执法力度。 --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大力发展天然气、水电、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清洁能源,发展清洁燃料公共汽车和电动公共汽车,积极利用国外油气资源,努力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清洁利用煤炭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强化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适宜地区大力发展沼气、节能灶、太阳能、风能等,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改善能源布局。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监督和执法力度,制止乱砍滥伐林木、毁林开垦等行为,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积极落实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明确“责、权、利”关系,理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深化林业的分类经营改革;调整和完善不适应的林业政策,切实减轻林业税费负担;提高科技含量,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加快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林业产业;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草原管理机构建设,强化管理职能,加大执法力度;积极落实草原承包制,明确草原使用的“责、权、利”关系;提高科技含量,改变草原资源利用方式,变传统的粗放数量型为质量效益型;加大以人工种草、飞播种草、围栏封育、草场改良、划区轮牧和草地鼠虫害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天然草原保护建设实施力度,防止超载过牧,强化“三化”草地治理,恢复天然草场植被。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进一步健全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矿产资源规划,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 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提高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促进矿产资源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资源和市场,建立大型矿产资源基地和海外矿产资源基地。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保护。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制定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发展规划;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强化海域使用管理,加强海域使用审批,全面推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加强海洋监测、执法管理系统建设;开展全国性海洋生态环境调查与研究;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积极开发利用深海和大洋资源。 --气候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进一步增强全民的气候资源意识;建立和健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及时修订、更新气候资源区划;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遥感技术,加强对气候资源的监测与评估;建立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试验示范基地。 重点做好农业气候资源、风能、太阳能的监测、区划、规划和试验示范工作。 --矿产资源战略储备。 建立战略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完善相关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建立战略矿产资源安全供应的预警系统,在大城市实行多水源供给的水资源战略储备制度;采用国家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石油等重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 四、生态保护和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监测及安全评价。 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与安全评估技术和标准体系,形成国家级、区域级、保护区等多层次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采用遥感和地面监测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森林、草地、湿地、农田、自然保护区、沙漠、水土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大型生态建设工程、重点资源开发区及土地利用变化等进行有效监测与管理,对严重突发污染事故和海上赤潮、石油污染、沙尘暴等灾害进行应急跟踪监测;建立生态环境安全评价及预警预报系统。 --建设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重点保护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东北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治理水土流失,减少风沙危害,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逐步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和林副产品的需求。 加快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六大林业生态工程。 --建立自然保护区。 加强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物、荒漠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等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强化现有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野生植物、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等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源头区域及青藏高原的重要天然湿地,西南、东北以及西北荒漠地区等生物多样性丰富、原生生态系统保存较好且生态敏感区域以及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有计划地建立一批质量高、有实效的自然保护区。 合理空间布局,加强生物走廊带建设。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 加强现有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在江河源区,长江、黄河和松花江等流域重要湿地(湖泊),塔里木河、黑河等内陆河流域,南方红壤丘陵区、黄土高原、北方土石山区,农牧交错区、干旱草原地区,近海重要渔业水域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调整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友好型”的产业,最大限度地减轻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坚持“封育为主,宜治则治,宜荒则荒”的原则,尽快恢复与重建生态功能。 --防治土地沙化。 制定适合土地沙化地区经济发展的经营机制和政策,研究、推广防治土地沙化的适应耕作制度;形成防、治、用有机结合的土地沙化防治体系;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以保护现有植被为主,在绿洲外围建立综合防护体系;半干旱沙地类型区主要是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区主要是在做好现有植被保护的前提下,对人类经济活动集中地区的沙化土地进行治理;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湿润沙地类型区应全面治理沙化土地并适度开发利用,南方湿润沙地类型区应对沙化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 对不具备治理条件和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采取措施,严禁开发。 --加强水土保持。 完善水土保持政策,落实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各项政策,加强基本农田和草原水利建设;坚持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水土流失治理与群众脱贫致富、发展地方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防止大规模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建立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研究、开发和推广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管理方法和手段。 --发展生态农业。 加大对农业野生生物资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力度,抢救性收集重点地区农业野生生物资源,建立农业野生生物原生地保护示范区或保护点;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继续开展旱作农业示范县和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制订有效的政策及管理机制,研究、推广生态农业关键技术和模式,鼓励农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健全无公害农产品法律法规、标准、检测体系,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检测、评价及预警系统;强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品安全管理,创建各类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及品牌。 --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 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并严格实施。 风景名胜区规划中要划定核心保护区(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区和史迹保护区)保护范围,制定专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重点和保护措施。 核心保护区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工程建设。 风景名胜区规划要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一致。 --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建立并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 按现代化城市的标准,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和较大面积的城市周边生态保护区域。 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大力推动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及市容环境管理,减少扬尘和噪音。 五、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 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流域水污染防治。 加大重点河流和湖泊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富营养化湖泊治理、面源污染控制;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行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高污水处理率,在一些行业推行污水零排放;继续加大城市污水和废品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发展环保高技术,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国情的重污染行业污染治理技术工艺,提升我国